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基因工程重组技术,将抗栓肽(decorsin)基因与尿激酶的B链即scu-PA(B)基因用柔性Linker((Gly4Ser)3)融合在一起,构建新的嵌合体基因dscuPA(B),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plysS中通过IPTG诱导表达, 并考察了重组质粒在Rosetta(DE3)plysS在传代中的分离稳定性。该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是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对包涵体进行变性及复性后,并通过Zn2+螯合柱和SP阳离子交换柱进行纯化。质谱分析表明分子量为33.735kD,与理论值相符。目的蛋白质的纯度可达90%。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得嵌合分子的比活为90000IU/mg,与scuPA-32k的比活相近。体外血小板聚集实验表明融合蛋白有较强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能,抑制常数IC50为0.31μmol/L。以上这些结果表明,该融合蛋白不但具有较强的溶栓功能,而且具有抗栓功能,可能是一种具有很好发展前景的双功能溶栓抗栓药物。  相似文献   

2.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系统是纤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水解细胞外间质,参与组织改造和细胞迁移,在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中发挥作用;讨论了uPA系统的结构、作用机理及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旨在为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高比活大分子尿激酶的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作者多年从事尿激酶研究的实践经验,设计出一条由D_(160)国产树脂、CM-纤维素和苯甲胨—Sepharose 6B亲和柱制备高比活大分子尿激酶的工艺路线。该法有快速、经济、有效的特点。尿激酶比活高达100000IU/mg·pr。大分子尿激酶占90%以上,纯化系数为218,活力回收按原尿计为12%。该法前期工艺可供设计生产路线时参考。若在此基础上再经SephadexG-100分子筛过滤或经羟基磷灰石分离,纯度可达150000IU/mg·pr,适合于对尿激酶的进一步研究用。  相似文献   

4.
一种导向性溶栓剂的基因构建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针对人活化血小板表面糖蛋白GMP140的单克隆抗体SZ51的单链抗体作为导向分子,以单链尿激酶32kd变体(scu-PA-32k)作为效应分子,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导向性溶栓剂。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分别从SZ51的Fab片段基因中扩增出VK和VH区;从尿激酶原基因中扩增出scu-PA-32k基因。通过合适的linker及酶切位点,将VK, VH及scu-PA-32k基因相连接并装入表达载体pET-5a中的Nde I位点,在大肠杆菌中经IPTG诱导表达了重组蛋白。Western-Blotting检测到在8mol/L尿素存在下,该重组蛋白与抗尿激酶的多克隆抗体之间仍有弱的结合反应。表达产物经变复性处理和部分分离纯化后,在纤维蛋白平板上表现有较好的纤溶活性,且这种活性是通过激活纤维蛋白溶酶原为纤溶酶而实现的。重组蛋白纤溶活性的比活达到17500IU/mg,较好地保留了尿激酶的纤溶活性,重组蛋白的产率约每100g湿菌为1.5mg。  相似文献   

5.
建立在Lys-Sepharose4B柱上用人纤溶酶原(HPg),链激酶(SK)和对氨基苯甲酸对脒基苯酚酯合成新型溶栓药物酰化纤溶酶原-链激酶(APSAC)的一种新方法,该法使APSAC的纯度和收率大为提高,分子量为130000,体外有明显溶栓效果,在兔体内半衰期8.8h.用同方法制备的未经修饰的纤溶酶原-链激酶复合物(PSAC)在兔血浆内半衰期仅为12min.  相似文献   

6.
玉米螟谷胱甘肽转硫酶的纯化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为材料,经Sephadex-G75、DEAE-Sepharose Fast Flow、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为配基的亲和层析,分离纯化得到玉米螟谷胱甘肽转硫酶(GST)。以2,4-二硝基氯苯(CDNB)为底物测得其比活为1070U/mg蛋白,收率为22.9%,提纯1138倍。经SDS-PAGE和PAGE鉴定,得到的GST为一条带,亚基的分子量为25kD,经凝胶过滤测得其全酶分子量为50kD,说明该酶是由两个相同亚基组成的。IEF测得主带等电点为8.2。该酶最适温度为41℃,最适pH范围为6.3~6.9。经动力学测定该酶双底物反应机制为序列机制,对CDNB的Km值为0.15mmol/L,对GSH的Km值为0.35mmol/L,两种底物的kcat均为783s-1。Cl-对底物CDNB有竞争性抑制作用,对GSH是非竞争性抑制作用;3,5-二硝基苯甲酸(DNB)对CDNB有竞争性抑制作用,对GSH是反竞争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稀土元素对嗜酸链霉菌的生物效应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嗜酸链霉菌是葡萄糖异构酶的产生菌之一,具有良好生产潜力。对该菌的生理特性深入研究可有效地提高其产酶活性。系统地研究了硝酸稀土对该菌株在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及在液体培养基中产葡萄糖异构酶的酶活水平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选择适当浓度的硝酸稀土用于嗜酸链霉菌发酵生产葡萄糖异构酶,可以提高酶活水平。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A3前体(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 A3 precursor, PDIA3)在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 TCR)信号通路中的具体功能,利用电穿孔法将T 细胞内的PDIA3蛋白水平敲低,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ζ-链相关蛋白70(zeta-chain associated protein 70, ZAP70)的磷酸化修饰水平,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实验检测细胞因子IL-2的分泌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分化抗原簇69(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69, CD69)表达水平及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NF-κB信号通路.结果显示:T细胞中PDIA3蛋白下调后导致ZAP70蛋白的磷酸化水平、CD69表达和IL-2的分泌都明显降低,并且影响了NF-κB信号通路,表明PDIA3蛋白对T细胞的活化有促进作用,参与T细胞TCR信号通路的调控,为进一步深入研究PDIA3与TCR下游一些功能蛋白的相互作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纯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淋洗剂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法)测得的聚丙烯腈共聚物的淋洗曲线会出现分峰现象,在DMF中添加静电屏蔽剂硝酸钠后,峰的形状可以变得正常,但是无法以聚苯乙烯为标样,用高分子链的流体力学体积作为通用校正参数对GPC仪进行标定。以已知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聚丙烯腈宽分布样品为标样,用试凑法对CPC仪进行了准确的标定。提出了在测试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用聚苯乙烯作为标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经大肠杆菌E.coli K12D31诱导后的家蚕幼虫,其免疫血淋巴经CM-Sepharose CL-6B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层析及HPLC分离后,得到2种抗菌蛋白,经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ESI-MS)分析鉴定,纯化的2种抗菌蛋白分别是家蚕抗菌肽eeeropin D和溶菌酶lysozyme酸性电泳(A-PAGE)测活免疫血淋巴得到抗菌蛋白活性谱:cecropin D在8h无显著表达,12h有较强抗菌活性,30h达到最高,以后逐渐降低;lysozyme在8h后检测到表达,12h到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48h的血淋巴中未检测到明显的表达.研究认为抗菌蛋白lysozyme和cecropin D是家蚕幼虫感染细菌8h后大量表达的抗菌蛋白,主要参与细菌感染12~30h的血淋巴对细菌的清除,是参与家蚕幼虫抗菌免疫的重要蛋白.  相似文献   

11.
白眉蝮蛇毒降血压组份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东北长白山脉的白眉蝮蛇(A.H.Ussurfensis)蛇毒中得到一种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纯的降压组份(Hypotensive cpmponent)简称HTC,该组份经过DEAE—Sephadex A_(50)和Sephadex G—75柱层析两步完成,HTC 不含碳水化合物,SDS—PAGE 电泳测得分子量为17500道尔顿,等电点为pH6.6,它具有精氨酸酯酶活性而没有出血活性,促凝,抗凝,纤溶等活性、也无磷脂酶A_2、蛋白质水解酶和L—氨基酸氧化酶的活性.按每公斤家兔体重静脉注入0.1mg HTC 其血压显著下降,数分钟后,血压基本上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2.
运用PCR扩增获得了属于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基转移酶(UGT)家族UGT75B1、UGT71B6、UGT71C5的cDNA序列, 构建了三种基因的GST融合表达载体, 使用大肠杆菌对三种基因进行原核表达, 从裂解液上清中获得具有活性的目的蛋白.分别以ABA、对氨基苯甲酸作为反应底物,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三种蛋白的酶活力.结果发现除了UGT75B1对对氨基苯甲酸表现出很高的活性以外, 另外两种蛋白仅表现出了低水平的活性.三种蛋白对ABA都表现出了活性, UGT71B6具有最高的酶活力.对UGT75B1、UGT71B6、UGT71C5三种蛋白对ABA的作用进行了体外酶反应动力学分析, 测定出它们的Km值分别为: 0.73、0.43和0.45mM.以上结果说明UGT75B1对对氨基苯甲酸的活性明显高于ABA, 对氨基苯甲酸是其专一底物.UGT71B6和UGT71C5对ABA都有较高的活性, 两者Km值差距不大.  相似文献   

13.
将凝血酶激活的低分子量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uPA)修饰铁蛋白重链亚基(FTH1),构建基于铁蛋白的溶栓蛋白纳米粒子。通过基因工程、体外混合复性等技术,将T-uPA分别修饰FTH1的N和C端并进行对比,表明仅C端融合蛋白才可复性折叠并组装成FTH1/FTH1-T-uPA。通过实验分析,表明FTH1/FTH1-T-uPA基本为中空笼状且分散均匀,粒径为13.41 nm,水合粒径为24.2 nm,T-uPA可成功被凝血酶激活,具有优良的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约1 200 IU/mg);在体外达到与商品化尿激酶相似的溶栓效果,且具有更好的安全性。本研究成功解决了T-uPA修饰铁蛋白的关键问题,为构建靶向型的铁蛋白纳米粒子载药系统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导了肝素对尿激酶侧链氨基的化学修饰作用,並对修饰酶与天然尿激酶的某些性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清楚地表明,酶的化学修饰作用增强了抗酸、碱能力和抵抗稀释溶液中酶变性失活的能力;提高了酶的抗胃蛋白酶水解的能力。因此,我们认为修饰尿激酶比天然酶具有更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选用7个二棱大麦品种,种植在生态条件差异很大的3个地区,测定和分析了以上大麦籽粒的蛋白质含量、醇溶蛋白组分含量及β-淀粉酶活性,分析了这些性状的基因型和环境变异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这些性状在试点间、品种间差异显著,且试点和品种的互作效应显著;B醇溶蛋白和C醇溶蛋白的基因型效应要比环境效应影响大,而蛋白质含量、D醇溶蛋白和β-淀粉酶活性的环境效应要比基因型效应的影响大。相关分析表明:籽粒蛋白质含量与B醇溶蛋白含量、C醇溶蛋白含量与β-淀粉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B醇溶蛋白含量和C醇溶蛋白含量均与β-淀粉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含抗人尿激酶单克隆抗体的腹水经ProteinA-SepharoseCL4B柱纯化得到IgG纯品,分子量为150kD(重链55kD,轻链20kD),与CNBr-Sepharose4B偶联制成抗人尿激酶单克隆抗-体-Sepharose4B亲和层析介质。尿激酶粗品经单抗-Sepharose4B亲和层析柱纯化后,所得尿激酶制品比活为9×10-4~1.7×10-3mol/s·mg-1,纯化倍数为15~30倍,酶活性回收率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17.
尿激酶原催化纤溶酶原的激活包括3个反应:(1)尿激酶原内在酶活性催化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2)纤溶酶激活尿激酶原变成尿激酶;(3)尿激酶激活纤溶酶原,所以一直以来人们对尿激酶原激活纤溶酶原的过程知之甚少.研究发现EACA可以抑制尿激酶原催化的纤溶酶原激活。通过EACA对上述3个反应的影响进行逐个分析,观察到在EACA浓度为2.0mmol/L时,尿激酶原内在酶活性催化纤溶酶原激活的反应速度提高了4.5倍,尿激酶激活纤溶酶原的反应速度提高了6倍.相反地,纤溶酶激活尿激酶原变成尿激酶的反直被抑制了50%,此反应决定了EACA对尿激酶原催化纤溶酶原激活反应的抑制作用.该结果提示尿激酶原催化纤溶酶原激活反应的限速步骤是纤溶酶激活尿激酶原变成尿激酶,缘于纤溶酶和尿激酶原的赖氨酸结合位点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绿色木霉产的纤维二糖酶在pH 5.0和pH 2.0下的拉曼光谱图.实验结果表明:纤维二糖酶在pH 5.0时具有酶活功能,蛋白主链结构主要为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侧链中酪氨酸和色氨酸均为"埋藏式";纤维二糖酶在pH 2.0时无酶活,酶蛋白主链结构主要为α-螺旋,而无规则卷曲发生较大变化,铡链中的酪氨酸和色氨酸均为"暴露式".根据光谱特征分析,该纤维二糖酶中可能不舍二硫键.  相似文献   

19.
×10-6 g/cm2,但蛋白解吸率前者低于后者,表明一定浓度的NaCl有助于亲和膜对蛋白质的吸附,同时也使被吸附的蛋白的解吸率有所降低.吸附-解吸方式(静态法)分离纯化SOD,解吸样品比活达8 770 U/mg,纯度为81%;吸附-洗脱方式(动态法)分离纯化SOD,穿柱流出样品比活达12 418 U/mg,纯度为85%.自制纤维素亲和膜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和纯化效果,重复使用性能良好,制备和纯化过程简便易行,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氮肥用量显著影响籽粒蛋白质含量、B醇溶蛋白和C醇溶蛋白组分含量,而对D醇溶蛋白组分含量的影响不显著;随着氮肥用量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B醇溶蛋白和C醇溶蛋白组分含量显著增加,D醇溶蛋白组分含量增加相对较少。品种对籽粒蛋白质含量、C和D醇溶蛋白组分含量的影响要比氮肥用量大,而B醇溶蛋白组分含量的差异主要是由氮肥用量的差异引起的。氮肥用量显著影响千粒重和β-淀粉酶活性,而对产量的影响不显著;随着氮肥用量增加,千粒重和β-淀粉酶活性显著增加,而产量的变化相对较小。品种对千粒重和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要比氮肥用量大。本研究中未发现β-淀粉酶活性和籽粒蛋白质含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