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田丽 《科技信息》2008,(14):153-153
学校的侵权责任是学生在校人身伤害事故的争论焦点。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是教育保护关系,而非监护关系。要解决学校侵权责任问题,我们必须将落脚点落到校园人身损害赔偿原则及法律救济。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邮轮运输合同中承运人的相关法律规定适应现代邮轮运输的发展需求,在明确从事进出中国港口的国际海上旅客运输合同的法律适用的基础上,主要根据我国《海商法》及有关国际公约,研究了邮轮承运人的含义、责任期间、赔偿责任、免责、赔偿责任限制等问题,最后提出我国邮轮承运人应当为其邮轮投保承运人责任险或者取得相应的财务担保,提供第三方保障,增设邮轮保险项目,明确邮轮旅客直接诉讼的权利,确立中国公民海上旅行的刑事司法管辖制度等几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环境侵权的精神损害是区别于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害的一种精神利益的伤害,对精神损害进行赔偿目前已成为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无论在立法还是在司法实践方面都存在不足,有必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加以完善,以期能更好地维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社会,人们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特别是经济关系更加纷繁复杂,所以,难免要发生各种各样的侵权行为。侵权损害发生之后,法律就要对受害人提供补救,就产生了侵权行为法,侵权法的功能主要是保障财产权和人身权,侵权行为法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类,而是我国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这里主要探讨归责原则问题。探讨归责原则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因为归责原则在侵权法中居于重要地位,整个侵权行为法就是要解决侵权行为责任的问题,侵权行为法规范基本上围绕着责任而确定。由于归责原则又是责任的核心问题,因此…  相似文献   

5.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侵权案件大量增多、侵权行为日益复杂,侵权因果关系理论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英美法系采取"两分法"的方法将因果关系分成"事实上的因果关系"和"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两个步骤:首先,确定事实上的因果关系是否存在,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是造成受害人损害的事实上的原因;其次,在确定了行为人的行为确实造成了受害人损害的前提下,进而判断该损害是否属于法律上应当承担责任的范围。  相似文献   

6.
本文指出和分析了我国现行人身损害赔偿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人身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7.
陈洪 《海峡科学》2005,(4):10-12
在我国环境侵权纠纷处理过程中,因果关系的鉴定始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为此,笔者设想建立一套环境侵权因果关系的行政鉴定制度,作为对现有法律制度的补充和完善.以充分发挥环境行政机关的技术和资源优势,更好地解决环境侵权纠纷.  相似文献   

8.
从工伤事故理论出发来分析工伤赔偿与民事侵权人身赔偿的竞合关系,并结合我国立法与实践情况,为我国工伤事故救济适用模式提出建议:首先确立"工伤保险优先原则",以达到对受害职工的及时救济,再从侵权主体的角度将工伤事故法律关系分为"本单位侵权"与"第三人侵权"两种情况,并确定在这两种情况下的具体适用,以保证职工利益最大化并维护用人单位利益。  相似文献   

9.
详尽介绍了唐律对保辜制度所作的规定。认定从立法层面来看,唐律关于保辜的规定并未明言人身损害赔偿的内容,与人身损害赔偿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在司法实践中,适用保辜者,加害人有为受害人请医疗伤的义务,从这个意义上说,保辜也是人身伤害赔偿的办法。而民间社会在处理人身伤害赔偿纠纷时,其自有的一套规则和习惯,与“保辜”精神并未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0.
在审理著作权侵权纠纷时应谊按照属地原则首选我国《著作权法》,按照以低就高原则来适用国际条约,这样才能避免在审理著作权侵权纠纷时发生法律适用的错误。在奥特曼形象作品的署名权问题上,依据我国的《著作权法》友《伯尔尼公约》,圆谷公司在奥特曼形象的玩具上的署名权应该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11.
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是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的固有属性满足乘客要求的程度,其评价包括对多个感知要素的评价。从乘客感知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模型,并以兰州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仅达到"一般水平",乘客个人基本特性是影响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评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交通事故中侧面碰撞对车内人员伤害的严重性,针对侧面碰撞标准的要求,对如何满足侧面碰撞情况下的安全性能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指出合理地设计乘员舱可以最大限度预防侧面碰撞事故中对乘员的伤害和起有效的保护作用,并就乘员舱设计中车身结构、车门、内饰、座椅等具体结构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邮轮作为以娱乐性属性为主的船舶,相较于一般运输船舶,对成员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邮轮舒适性设计属于邮轮人因学设计范畴,实践中需要建立恰当的邮轮舒适性模型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评定。本文首先从感官舒适性角度出发,从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四个主要感官的舒适性和其他舒适性影响因素五个大方面,对影响邮轮舒适性因素进行详细的划分,总结出12个影响邮轮舱室舒适性的指标。然后基于模糊集理论,改进了TOPSIS评价方法,建立了基于粗糙集的评价权重体系和基于改进的Rough-TOPSIS法的邮轮舱室舒适度评价模型。并以某邮轮舱室舒适性设计的多种方案为例,进行比较研究。实例证明该评价模型的科学性,适用于邮轮舱室舒适性评价。  相似文献   

14.
为了指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规划及管理,在考虑轨道车厢内拥挤和早到与晚到成本的情况下,通过建立轨道交通廊道中的出行动态均衡模型,研究了模型算法以及出行时间价值对乘客出行分布的影响.如果乘客通过权衡拥挤成本与延误成本,选择最佳轨道班次使得个人出行总成本最小,那么会达到出行成本的用户均衡状态.基于Frank-Wolfe算法迭代计算轨道交通廊道中用户出行时间分布均衡解.结果 表明,均衡状态时,不同讫点的乘客连续分布在不同班次之间,人数分别在各自误时成本最小的车次上达到峰值;晚到成本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没有乘客选择晚到的班次;减少单位早到误时成本时,乘客只权衡拥挤成本来选择班次.研究结果不仅对轨道交通管理有一定理论意义,也对个人出行选择行为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定速巡航的基础上,结合跟车巡航功能,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巡航分层控制系统,可根据行驶工况自动切换其工作模式,实现巡航系统的智能化。该系统综合考虑了跟车系统中前车车速、加速度、车距等各种因素,利用模糊控制技术的优点,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利用Matlab仿真及硬件在环技术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巡航模式的自适应切换,并且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理想的巡航性能。  相似文献   

16.
建立在过错责任基础上的现行人身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在实现其两大功能即预防侵权功能和补偿受害者上有着无法克服的局限性,因此建立其他的救济制度是必要的。国外在人身侵权损害赔偿制度领域不仅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理论,并且进行了改革实践,人身损害赔偿制度朝更具综合性的救济制度发展,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中国亦应重新审视人身侵权损害赔偿制度,使之更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交通出行行为的郑焦城际公交客流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统计分析郑焦城际公交乘客的个人属性和出行信息,选择灰色模型对客流进行建模、预测和精度检验,得到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3.98%,精度为96.02%,较好地满足了精度要求。该研究为郑焦城际公交的组织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公交调度是公交企业运营的核心内容。提高城市公交的运营调度水平,是改善城市公交服务质量、提高公交吸引力的重要途径。文章从公交乘客利益和公交企业利益角度出发,建立了以客流需求为基础数据,以乘客候车满意度、车上舒适度和企业满意度为目标的公交调度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幂加权和法将多目标问题转化为单目标问题,并用改进遗传算法对问题进行求解。介绍了模型候车乘客流分布函数、下车概率函数的处理方法和各组成要素的计算方法以及问题的转化和解法的具体步骤,最后结合邯郸市公交实例进行了优化计算。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提升多目标自适应巡航系统预测控制精度,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寻优的汽车自适应巡航预测控制算法.首先建立一种包含前车加速度扰动的自适应巡航系统车间纵向运动学模型,并对其线性离散化;其次综合车距误差、相对车速、自车加速度和冲击度,设计二次型多目标优化性能指标函数和多参数约束条件,构建自适应巡航预测控制优化命题;最后为便于问题求解,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推导转化为以预测控制增量为优化变量的规范形式,并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自适应巡航预测控制的最优控制律.通过Matlab/Simulink多工况仿真结果表明,粒子群算法求解的最优控制律能够控制自车保持更好的跟踪性和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