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多糖是近年来研究最为活跃的高分子化合物.真菌多糖由于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研究进展则尤为迅速.目前,从各类生物材料中提取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多糖已成为天然药物的一个新来源.  相似文献   

2.
黑木耳多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木耳多糖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活性作用的功能性成分,是目前最有开发前途的保健食品和药品新资源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木耳多糖的提取方法、结构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李伟  罗荣珺 《科技资讯》2012,(8):114-115
硫酸化多糖是多糖的衍生物,由多糖链单糖分子上的某些羟基被硫酸根取代而形成。茯苓多糖是一类天然硫酸化多糖,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凝血、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4.
桑葚多糖是桑葚多种临床功效的主要作用因子之一,其生物活性高,在食品和生物医药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目前桑葚多糖的化学组成、提取分离纯化方法以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生物活性多糖是当今医药领域关注的焦点,是一类重要的保健食品功能因子.本文介绍了真菌多糖、植物多糖的结构及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活性多糖构效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活性多糖是当今医药领域关注的焦点,是一类重要的保健食品功能因子,本文介绍了真菌多糖、植物多糖的结构及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白术多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术多糖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和功能,是目前药物开发和研究的热点之一.对白术多糖提取、分离纯化、结构分析和生物活性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指出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核桃是世界四大干果之一,营养与保健价值极高。近年来植物多糖的生物活性备受关注,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但有关核桃仁多糖的研究极少。核桃各组织部位都含多糖,为更好地开发核桃多糖营养健康作用,特别是核桃粕多糖提取利用,对近年来国内外核桃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测定、分子结构特性及生物活性研究文献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梳理与分析,获得了一系列对核桃多糖研究有意义的数据信息:超声和微波辅助热水提取工艺效果好,高于85℃和150min的提取工艺、体积分数超过90%的乙醇沉淀多糖得率高;Sevag法脱蛋白,再分别用不同截留分子质量透析与DEAE-Sepharose、Sephadex纯化可获得分子质量在7015~133021u的不同多糖;不同组织部位核桃多糖都含有葡萄糖、鼠李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和甘露糖,表明核桃多糖以酸性杂多糖为主,并呈现抗癌、抗氧化、降血糖、抑菌、预防老年痴呆等多种生物活性。核桃多糖研究对核桃产业链的提质增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褐藻多糖硫酸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荣珺  李伟 《科技资讯》2011,(35):10-10
褐藻多糖硫酸酯是一类天然硫酸化多糖,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凝血、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详细介绍了褐藻多糖硫酸酯的分离纯化、组分、生理活性、应用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0.
苜蓿生物活性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试验对苜蓿生物活性多糖的提取进行优化研究,选择热水浸提,以浸提时间、料水比以及醇析浓度进行正交设计试验,结果表明:苜蓿生物活性多糖提取最佳条件为醇析浓度95%,料水比1:20,煮沸浸提1h,粗多糖得率11.29%.  相似文献   

11.
经测定苦荞蛋白质含量为10.18%,必需氨基酸含量为413.7%mg/gprotein。其限制性氨基酸仅为苏氨酸一种,苦荞蛋白质的氨基酸评分为88.5分。苦荞矿物质元素含量丰富,其中铁为32.8,锰为12.5,锌为21.4,铬为2.54,钼为1.66,锗为4.2,铜为4.3,钙为127(单位均为ppm).总黄酮含量为110mg/100g。苦荞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并对中老年人具有多种预防保健功能,是一种急待开发利用的天然营养保健食品资源。  相似文献   

12.
当前,移动机器人运动规划路径较长,实际运动轨迹与理论运动轨迹误差较大。对此,设计了移动机器人模糊免疫PID控制系统,并对控制系统输出误差进行仿真验证。建立移动机器人平面简图,给出机器人运动方程式,采用平面栅格来描述机器人运动规划路径。引用传统PID控制器并进行改进,设计了模糊免疫PID控制系统,给出了移动机器人PID控制输出系统在线调节流程。采用MATLAB软件对机器人输出误差进行仿真,比较PID控制和模糊免疫PID控制输出误差大小。结果显示:移动机器人采用传统PID控制系统,稳定调节时间为1.0 s,产生的最大误差为0.83 mm,系统输出误差较大;移动机器人采用模糊免疫PID控制系统,稳定调节时间为0.5 s,产生的最大误差为0.59 mm,系统输出误差较小。移动机器人采用模糊免疫PID控制系统,响应速度快,追踪误差较小,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高清春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457-459,490
杜813-H203井是辽河油田在超稠油油藏所钻的一口浅水平井。由于该井水平段较长且岩性疏松,井壁掉块严重,井眼多呈台阶状,加之岩屑堆积,增大了后续作业遇卡的风险。为解决测井及后期下套管遇阻问题,根据超稠油油藏的特点采用水平井扩眼技术,清除岩屑床,扩大、修正了原井眼。实测结果表明:该水平段摩擦阻力高于该地层正常钻进水平井的两倍以上,严重影响后续作业。扩眼后整个测井和下套管安全顺利,有效解决了后期作业的复杂情况,提高了固井质量,延长了油井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4.
P(AM-DM)的反相乳液聚合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研究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与丙烯酰胺(AM)的共聚物P(AM-DM)合成过程中单体质量分数、引发剂质量分数、体系的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所得聚合物特征黏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以VA-044为引发剂且质量分数为0.3%、单体质量分数为20%、DM/AM物质的量比为0.4、体系pH为5、在55℃反应5 h、油的体积分数为30%时,所得产物的特征黏数达12以上.用所得的P(AM-DM)聚合物处理辽河油田、胜利油田的含油污水,当特征黏数超过12且使用浓度为1.0 mg/L时,处理后水的透光率可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利用分形理论计算不同颗粒含量砂土的粒度分维值,开展降雨条件下砂土泥石流启动模型试验,分析试验现象、位移场及含水率变化情况,总结分形特征下泥石流的启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粒度分维值随细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坡体发生明显现象的时间越早,泥石流启动的总体历时越长。分维值较大时,以坡表侵蚀破坏为主,坡表整体位移均匀,启动历时长;雨水分布不均匀,滑动带内外含水率差异显著,持水时间长;分维值较小时,以滑坡型破坏为主,启动历时短,产生位移大;雨水运动以渗流为主,土体抗剪强度降低,滑动带内外含水率差异减小,持水时间逐渐消失。分维值大小适中时,以过渡型破坏为主,泥石流启动时位移最小,历时较长,灾害程度最轻。  相似文献   

16.
利用拉伸试验机、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检测工具,对LG610L钢板不同位置的试样进行检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LG610L钢表面处的组织晶粒比较细小,平均尺寸约为7 μm,越靠近中心处晶粒尺寸越大,中心处的晶粒平均直径约为13 μm.在横向的1/4处珠光体呈较明显的带状分布,而在表面和中心处带状组织不明显.拉伸断口为韧性断口,其中纤维区为典型的等轴韧窝,放射区多为撕裂韧窝或剪切韧窝,外缘区为涟波花样和无特征区域.析出物呈蚕豆状,其长度方向尺寸范围为15~30 nm,宽度方向尺寸范围为5~12 nm,且呈弥散分布,分布的形状呈“虚线”状.  相似文献   

17.
水下发球系统具有可利用生产流体发球、不停井发球的优势,在现阶段与未来海洋油气开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水下发球管汇结构复杂,存在多处弯管、变径三通,生产流体压力高,而发球流程工艺引起的管汇结构变形与振动情况尚不清晰。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了某水下发球管汇在发球工况中,流固耦合条件下管汇结构的位移、应力分布及振动情况。发现阀门的开关瞬间是压力变化幅度最大的特征时刻,也是引起管道位移、振动情况最严重的特征时刻; 明确了管道结构风险位点为管汇结构末端,最大位移约为5.69 mm,主要由X方向贡献,最大等效应力为233.13 MPa,主要集中分布在T型管、弯管内侧处;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支撑方案,管汇结构最大位移降低至3.53 mm,低阶模态频率增幅约为1.74%~20.54%,说明管汇结构的安全性得到了提高。所得结论可为水下发球管汇的设计、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获得高陡山区地下工程顶部粉砂岩在开挖后的应力应变和能量演化特征,开展了不同围压下粉砂岩恒轴压卸围压三轴试验,分析其应力应变、应变能转化以及能量耗散特征。结果表明,恒轴压卸围压条件下,围压越高,试样围压卸载率越低,且试样破坏越快、变形越大。不同围压下能量转化特征曲线趋势基本一致,与应力应变曲线有较好的相关性。围压恒定轴压升高阶段,除围压产生的应变能密度基本恒定外,其他能量演化曲线具有呈指数升高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原生孔隙压密,能量转化率较低。轴压恒定围压卸载至试样破坏阶段,轴向应力与能量曲线两者突变点基本对应;产生较大程度宏观破裂,能量转化率较高。试样破坏后围压恒定和继续施加轴向应变阶段,低围压能量释放更强,试样破坏更为碎裂。能量耗散具有总体上先升高后降低再陡增的特征,围压越低,试样破坏时应变越小、能量耗散比越大,试样破坏更加碎裂;围压越高,对试样能量耗散抑制作用越强,有利于弹性应变聚集,更容易产生岩爆现象。  相似文献   

19.
甜荞部分营养成份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测定甜荞蛋白质含量为10.34%,必需氨基酸含量为408.1mg/g protein。其限制性氨基酸仅为苏氨酸一种,甜荞氨基酸主分为92分;甜荞矿物质元素含量丰富,锰含量为10.14,锌为21.2,铁为21.3倍,铬为2.5,钼为2.04,锗为3.8,铜4.1,钙为172;其总黄酮含量为20mg/100g。甜荞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并对中老年具有多种作用保健作用,是一种急待开发利用的天然营养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20.
中国林产工业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1世纪前20年是中国林产工业“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持续强劲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城镇化的加速、房屋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作用日益明显、家具业趋向于全球化、纸业发展迅速等,给林产工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潜力。中国发展林产工业要由大变强,必须应对众多挑战,如木材原料供不应求、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等。因此,中国林产工业必须加快原料基地化建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研发水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达到营销理性化,管理现代化和产品品牌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