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体外培养和鉴定神经干细胞 .方法 从胎鼠前脑取出脑组织 ,采用酶消化、机械吹打、对倍稀释成单个细胞 ,经无血清培养获得单细胞克隆 ,由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分离的神经干细胞 .结果 从胎鼠脑中分离的细胞具有连续传代形成克隆的能力 ,表达神经干细胞蛋白 (nestin) ,并能诱导分化成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结论 分离的细胞是神经干细胞 .  相似文献   

2.
人和小鼠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的分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次克隆了小鼠神经元标志性微管蛋白βⅢ基因,从核苷酸序列推导出小鼠与人两者之间在其羧基端有相同的EAQGPK六肽,进一步证实用抗人微管蛋白βⅢ单抗可检测小鼠神经干细胞分化成的神经元细胞,免疫组化鉴定显示小鼠神经干细胞在体积分数为1%胎牛血清(FBS)诱导下,可分化成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同时培养了13周龄胎儿脑来源的人类神经干细胞,用特异性的抗人nestin抗体鉴定,全部为阳性细胞,但它们经诱导分化产生较不同寻常的细胞分化细胞和分化程度,在生长因子减半和1%FBS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而无少突胶质细胞分化,NF单抗检测证实为早期分化的神经元。  相似文献   

3.
神经干细胞在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上有着广泛的前景.本文主要在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胚胎前脑的神经干细胞,并分别用去除生长因子或添加全反式维甲酸(ATRA)两种方法诱导分化.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分别检测细胞巢蛋白(Nestin)的表达及分化后β微管蛋白Ⅲ(β-Ⅲtubul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计算分化率.结果显示: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呈Nestin表达阳性.分化后可获得β-Ⅲtubulin及GFAP表达阳性的细胞,其中ATRA诱导方法获得β-Ⅲtubulin阳性细胞较多.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神经干细胞体外稳定克隆的培养方法并对克隆进行鉴定,从胚胎大鼠脑组织中分离神经干细胞,采用无血清培养技术,在生长因子的作用下使其稳定增殖克隆。同时利用免疫荧光染色对神经干细胞进行鉴定。结果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增殖成神经干细胞球并传代,鉴定为nestin染色阳性细胞。说明利用无血清技术和特定生长因子,可使神经干细胞在体外稳定增殖克隆。  相似文献   

5.
本文构建了甲基化CpG结合结构域(MBD)蛋白的原核表达质粒,并表达了GSTMBD融合蛋白,采用GST柱对该融合蛋白进行纯化.体外pull-down实验发现,GST-MBD融合蛋白能够与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中oct4基因的启动子DNA结合,验证了该蛋白的体外生物活性.利用相同的实验方法,发现GST-MBD融合蛋白能够与MEF细胞中inhbb基因的启动子区结合,而不能与小鼠胚胎干细胞R1中的inhbb基因的启动子区DNA结合,同时采用半定量PCR方法检测到inhbb基因在R1细胞中高表达,而在MEF细胞中不表达,表明inhbb基因受到DNA甲基化的调控.  相似文献   

6.
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了大鼠胎脑中家蚕神经系统特异蛋白(Bombyrin)的分布以及与神经干细胞的关系.结果表明,家蚕Bornbyrin类似物主要分布在大鼠胎脑的脑室下区、纹状体等区域,特别是表达在大鼠的神经干细胞中,而分化的神经干细胞则没有Bombyrin类似物的免疫活性.western blot的分析表明,大鼠脑中存在77kDa和110kDa 2种Bornbyrin类似的蛋白.这些结果暗示,大鼠脑中Bombyrin类似蛋白可能与神经干细胞特性的维持有关.  相似文献   

7.
Spastin、Katanin60和Fidgetin是3种重要的微管剪切蛋白,它们的突变会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然而,这些微管剪切蛋白如何调节神经元的形态和功能尚不明确。果蝇的昼夜节律行为主要受位于大脑腹外侧的4对神经元LNv的控制。LNv神经元具有简单的形态,并且其轴突末梢会随着昼夜节律而伸缩。本研究利用LNv神经元作为模型,探讨不同微管剪切蛋白在神经元形态发育中的功能差异。我们发现,在LNv神经元中组成性表达Spastin会导致轴突和树突的发育异常,并且抑制神经肽PDF的转运;在成虫时期特异性表达Spastin会引起神经纤维的退化。而在LNv神经元中过量表达Katanin60或Fidgetin则不会影响LNv神经元的形态和神经肽PDF的转运。我们的结果揭示了不同微管剪切蛋白在不同神经元中具有不同的功能特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干涉相差显微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显示,腹毛类纤毛虫包囊游仆虫(Euplotes encysticus)包囊形成和解脱过程中,细胞微管胞器始终处于非装配及装配的功能活动状态,脱包囊过程中伸缩泡的运动对细胞充分吸水用于微管胞器的再装配及细胞运动起了关键的作用,细胞内α-、β-和γ-微管蛋白基因的表达量相伴发生变化.其中,微管胞器去分化时,细胞形成毛基体非吸收型包囊,细胞α-、β-和γ-微管蛋白基因的表达量整体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其细胞微管蛋白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从大到小依次是β-、α-和γ-微管蛋白基因,但α-、β-微管蛋白基因的起始拷贝数远大于后一种微管蛋白基因的表达量;微管胞器再分化时,伴随着伸缩泡的剧烈伸缩运动,口纤毛器和体纤毛器微管先后形成,细胞在包囊内做旋转运动并脱囊而出,迅速转化为营养细胞,期间细胞内α-、β-和γ-微管蛋白基因的表达量呈现从小到大增加的趋势,其微管蛋白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从大到小依次是β-、α-和γ-微管蛋白基因,而前两种微管蛋白基因的起始拷贝数远大于后一种微管蛋白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包囊游仆虫形成包囊和脱包囊过程中,伴随着皮层微管胞器的不同分化,细胞内α-、β-和γ-微管蛋白基因始终处于不同的功能活动状态,其中作为微管组织中心主要组分的γ-微管蛋白也始终处于不同的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对小鼠胚胎不同阶段神经干细胞(NSCs)的诱导分化情况.方法:分离孕12.5d及15.5d的胚胎小鼠脑皮质.取第3代NSCs,用含1μmol·L-1的全反式维甲酸在体外诱导小鼠胚胎不同阶段的NSCs.诱导5d后,通过神经元微管相关蛋白2(MAP2)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blots检测NSCs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全反式维甲酸可明显提高神经元分化的比例.E12.5干细胞和E15.5胚胎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分别为30%±1.47%和16.21%±1.36%.结论全反式维甲酸具有显著的促神经干细胞分化成神经元的效应,并对胚胎不同阶段神经干细胞的诱导作用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利用巢式PCR(nest PCR)的方法克隆斑马鱼血清淀粉样蛋白A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SAA在斑马鱼胚胎发育时期的表达量呈现明显的“增长—稳定—增长”趋势.成鱼组织分布中,SAA在11个斑马鱼组织中均能检测到,在心脏和肝脏中相对高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