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分别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和减压蒸馏萃取法对同一种烟叶样品的香气成分进行萃取,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对这2种萃取方法鉴定出的化学成分、重复性和定量值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同时蒸馏萃取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较好的回收率,适合于烟叶香气成分的定量分析;减压蒸馏萃取法能使香气成分在较低的温度下挥发逸出,真实反映烟叶香气成分的原始信息,可用于香气成分的初步鉴定,适合于香气成分的定性剖析。  相似文献   

2.
SDRP和SDE法提取乌龙茶香气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减压水蒸汽蒸馏法(SDRP)和常压水蒸汽蒸馏并同时萃取法(SDE)提取乌龙茶中的香气成分, 并用GC-MS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 两种香精油的香气成分组成比例有很大差异.SDE法提取的香精油中脂肪醛、脂肪醇、萜烯醇类、酯类、α-法尼烯和β-紫罗酮等收量较SDRP法高,而沸点较高,或在热水中有一定溶解度,或对热不稳定的化合物,如有机酸类、内酯类、芳香族醇类和吲哚等,采用SDRP法可得到较高的收量.SDRP法得到的香精油可较好地反映原样品的香气特征,适于样品中原有香气(挥发性)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而SDE法提取得到的香精油有焦熟香气,与原样品的香气特征有较大差异,但适用于加热香气(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SDRP和SDE法提取乌龙茶香气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减压水蒸汽蒸馏法(SDRP)和常压水蒸汽蒸馏并同时萃取法(SDE)提取乌龙茶中的香气成分,并用GC-MS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两种香精油的香气成分组成比例有很大差异。SDE法提取的香精油中脂肪醛、脂肪醇、萜烯醇类、酯类、α-法尼烯和β-紫罗酮等收量较SDRP法高,而沸点较高,或在热水中有一定溶解度,或对热不稳定的化合物,如有机酸类、内酯类、芳香族醇类和吲哚等,采用SDRP法可得到较高的收量。SDRP法得到的香精油可较好地反映原样品的香气特征,适于样品中原有香气(挥发性)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而SDE法提取得到的香精油有焦熟香气,与原样品的香气特征有较大差异,但适用于加热香气(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烤烟中性香气成分与烟叶品质的关系,以湖北四大烟区的15份烤烟为样本,对检测出的43种中性香气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按累计贡献率94.721%提取8个主成分,根据8个主成分得分进行系统聚类.结果显示:以1-皮尔逊相关系数的距离作为分类标准,把所有样品分为两类,第一类为竹溪、宣恩、秭归、南漳、竹山、房县、兴山、保康和郧西,集中于神农架区域;第二类为咸丰、鹤峰、巴东、利川、建始和恩施,集中于清江源区域.香气成分与产地地理位置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以榨前分离工艺制取的苹果清汁为试验样品,采用固相萃取技术结合GC-MS联用仪分析其香气物质的含量及组成,并与传统工艺清汁中香气的差异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榨前分离苹果清汁经气质分离出30个峰共鉴定了23种香气成分,总量为2223μg/mL,传统工艺果汁分离出50个峰共鉴定了34种香气成分,总量为5436μg/mL. 传统工艺苹果清汁与榨前分离清汁香气成分的种类和含量有显著性差异,尤其是含量多5911%,说明榨前分离工艺对苹果清汁的香气成分影响较大. 由于果皮是香气成分最集中和种类最丰富的部位,所以榨前分离工艺下果皮副产品中香气的回收与回添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6.
基于致香成分的上部烟叶和中部烟叶分类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上部烟叶和中部烟叶中致香成分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首先,利用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烟叶样品内的中性致香成分,包括茄酮、二氢猕猴桃内酯、巨豆三烯酮等共11种;其次,利用遗传算法筛选出影响上部烟叶和中部烟叶差异性的8种致香成分,进而建立了基于致香成分的上部烟叶和中部烟叶支持向量机分类判别模型,建模、留一法和预报和准确率分别为88.65%, 84.40%和82.86%;最后,利用Fisher判别矢量方法考察上部烟叶和中部烟叶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 3-羟基-β-二氢大马酮、巨豆三烯酮和茄酮是影响上部和中部烟叶差异性的3种主要致香成分,可为烟叶质量管理中烟叶的部位特征和香气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烟叶的红外光谱特征不仅与其化学成分密切相关,而且与其内部结构有一定的关系。提取90份烤烟烟叶样本的近红外光谱进行二阶微分去噪,并进行定量分析。加入外观特征并采用非线性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数据压缩和特征提取,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进行烟叶内在质量和外光特征间的相关性分析,并利用BP神经网络建模对相关性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烟碱、蛋白质、宽长比、叶片长度、色调标准差等5个变量有相似的变化趋势,总糖、还原糖、叶片厚度、平均亮度等4个变量间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依据所得结论,可以辅助烟叶评级标准,使烟叶评级标准更加的客观。  相似文献   

8.
固相微萃取和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香精中风味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分别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同时蒸馏萃取(SDE)法提取的AB1香精样品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研究, 得到适合香精香味成分分析的最佳方案. 分别采用色谱图之间相关系数和谱图的信息量来反映不同提取方法的重现性和信息含量. 通过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采用2种提取方法共检测出21种香精组分.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所提取样品谱图之间平均相似度为0.9613, 相对标准偏差为2.6, 信息量为9.324, 表明它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并能提供更多的信息量, 适用于烟用香精香味成分的定量分析;采用固相微萃取法所提取样品谱图之间平均相似度为0.7342, 相对标准偏差为12.3, 信息量为8.712, 难以满足重现性要求, 但具有快速简便、不使用溶剂和对样品没有破坏性等优点, 适用于香精的定性分析. AB1香精的主体溶剂为1, 2-丙二醇, 主要致香物质为2-羟基丙酸乙酯、薄荷醇、乙酸薄荷酯等.  相似文献   

9.
酱油香气的组成分十分复杂,对这些微量组分的分析,宜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对样品加以处理,然后再利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离分析。本实验是用蒸馏法除去不挥发物,从而获得有关香气成分的水溶液,其中各成分按功能团的性质分为有机酸类、羰基和化合物、酯类和醇类。然后利用萃取法将它们分离,而后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分析结果共获四十多个酱油香气组分的色谱峰,并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为了进一步探明酱油香气的微量组分,曾采用填充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离分析,仅有机酸类在SE—30填充毛细管色谱柱分离后,共获23个组分的谱峰,由于缺少标样,未能对所有的峰都——定性,今后在这方面有待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GC法快速测定烟样中生物碱含量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采用GC技术对烟叶中4个主要生物碱作了定量分析,提出了一种快速,简便,准确测定烟叶样品中生物碱的含量的气相色谱方法,极大地简化了烟叶样品的前处理过程,缩短了色谱分析时间,整个色谱分析时间只需5min。  相似文献   

11.
根据市场的需要选择了15种香烟,模拟实际环境采集了环境烟草烟雾颗粒相样本,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定性定量分析了其中的烷烃及分子标志物组分。结果表明:超低焦油含量香烟(ULT)、全香料型低焦油含量香烟(FFLT)和全香料型香烟(FF)中的正构烷烃碳优势指数(CPI)值分别为5.37、5.64和4.88。ETS颗粒相上的烷烃和香烟叶抽提出的烷烃的相对分布有类似之处,表明了香烟叶中的这些烷烃都以同一速率释放到ETS颗粒相中。且在ETS颗粒相中检测到了3,5-胆甾二烯、24-甲基3,5-胆甾二烯和24-乙基3,5-胆甾二烯三种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非酶棕色化反应在烟草增香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了以天然大豆粉水解液提供氨基酸与葡萄糖或其它羰基化物之间的非酶棕色化反应在烟草增香中的作用,并与己酸和葡萄糖反应的棕色化产物进行对比,认为大豆粉水解液的棕色化产物对烟草增香效果更佳,对烟草薄片的改进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不同类型烟草品质性状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51份烤烟和57份晒烟材料的总糖、还原糖、总氮、蛋白质、烟碱、糖碱比和总粒相物等7个化学成份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烤烟的糖类物质和糖碱比比晒烟高,而晒烟的总氮、蛋白质、烟碱含量高于烤烟,两类烟草总粒相物含量相近,晒烟在所有性状上具有较广泛的变异性;烤烟在所测7个化学成份中绝大多数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而晒烟化学成份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的相对少一些;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烤烟中对总粒相物影响最大的为总糖和糖碱比,而晒烟则为总糖和蛋白质,通过对一、二种化学成份的测定可以较好地预测总粒相物的含量;聚类分析表明,烤烟材料可以较好地归为两类,晒烟材料则有相当部分难以归类。这些结果对于在卷烟叶组配方中提高产品安全性,更好地利用现有材料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皖南地区烟叶主要物理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掌握皖南地区各烟区的烟叶物理特性,技术人员对2008年皖南优质烟叶的平衡含水率、烟叶厚度、烟叶含梗率、单位面积重量和体积密度等物理性能进行了一系列检测和实验,运用EXCEL、SPSS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分析了不同地点和等级间烟叶物理性状的差异。结果显示,部位等级的不同会对平衡含水率、厚度、体积密度、单位面积重量产生显著影响,有些指标甚至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而地点的变化也会对体积密度和烟叶含梗率产生显著性影响。该研究为改进皖南地区的烟叶生产技术及优化打叶复烤、卷烟企业制丝生产线工艺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检测了我国主要烤烟产区的396份云烟87品种的C3F等级烟叶样品,分析了我国烤烟淀粉与物理指标的关系,并构建了二者的多元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烤烟淀粉与叶面密度关系可用复合比级数曲线模型?=e(0.5247+0.0124x)描述,与平衡含水率关系可用指数模型?=1873.9717e-2.193x描述,与叶片厚度关系可用二次函数模型?=15.1955-260.4228x+1494.0512x2描述,与拉力关系可用对数模型?=6.1118-2.6737 lnx描述,与填充值关系可用逆矩阵模型?=-1.3542+25.5112/x描述,与单叶重关系可用幂函数曲线模型?=1.851x0.0916描述,与含梗率关系可用混合曲线模型?=14.84670.9614x描述,与出丝率关系可用S模型?=e(4.8626-306.049/x)描述,曲线回归方程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烤烟淀粉含量与单叶重、叶面密度、叶片厚度和出丝率等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填充值、平衡含水率、拉力和含梗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通径分析表明单叶重、叶面密度、拉力、平衡含水率等物理指标对烤烟淀粉含量的直接作用绝对值较大.  相似文献   

16.
烟叶发酵是一个具有多因素影响的复杂生化过程,要想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进行控制是十分困难的,采用模糊控制却得到了相当满意的效果。本文介绍烟叶发酵微机模糊控制系统及其运行效益。  相似文献   

17.
The existence of Ca2+/calmodulin-dependent kinase (CaM kinase, CaMK) in tobacco is verified immuno- logically and its distribution in different tissues of tobacco is studied.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at CaMK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early developing anthers, developing ovules and embryos, lateral root primordium, apical meristem and leaf primordium of buds and mesophyll cells and developing vascular bundles of leaves. There is enormous CaM kinase distributed in leaf epidermis fair cells and guard cells of stomas too. Little kinase is found in mature stem or root cells. The distribution properties of CaM kinase in tobacco a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of CaM, suggesting that there exists the Ca2+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mediated by CaM kinase in tobacco and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8.
构建了含抗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单链抗体基因ScFv-hTERT的植物表达载体p1304-SH,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烟草.转基因烟草植株叶片总DNA的PCR,Southern b lot检测结果表明,ScFv-hTERT基因已整合进了转基因烟草植株基因组中;RT-PCR,SDS-PAGE分析证实目的基因已在烟草叶片中成功表达,竞争性ELISA的结果表明,表达的重组抗体与其抗原有良好的结合活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烟叶颜色测量技术,综合多种色度系统,以模拟人的视觉并可对整片烟叶颜色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几种典型颜色烟叶的测量分析,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