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植物体内含硒生物大分子基础与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植物硒主要以硒蛋白、硒多糖、硒核酸及硒酶等生物大分子形式存在,它们大多是低毒的生物活性物质.了解植物硒的分布规律、生理生化作用、测定方法等基础性研究和含硒生物大分子的研究进展,对于进一步开发利用植物中的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好氧条件下研究硒酸根的微生物转化,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硒的含量。主要产物为单质硒,加入硫酸根,元素硒的生成量无明显减少。由此推断硒和硫有着不同的还原型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提出了在硫酸根存在下处理含硒废水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硒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的研究进展,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结果:硒是一种重要的人和动物体内所必需微量元素,缺硒会损害免疫系统的功能。补充适量的硒可增强非特异免疫及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但补硒要适量,超过安全摄入量会引起硒中毒。结论:硒在免疫反应中发生作用的机制尚未明确,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植物对硒的吸收及其效应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根据国内外研究资料,对植物在自然界硒循环和转化中的地位、作用和吸、耐硒及其效应与硒的存在形式进行了综述性阐述,并介绍了有关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采用土培与水培相结合方式,以油菜为样本,用亚硒酸钠以质量浓度为9、12、15、18、21、24mg/L的硒对照7个处理补硒,研究了硒对油菜苗期根系生长及还原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质量浓度硒处理都比对照能保持根系的生长活力,在补硒质量浓度小于9mg/L处理时,能提高根冠比;补硒质量浓度小于15mg/L范围内,随补硒的质量浓度增加,根系的生物量亦增加;在补硒质量浓度小于21mg/L时,根系的还原活力随硒的质量浓度上升而增加;而高质量浓度的硒处理根系的还原活力降低、根冠比下降、根系的生物量减少.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硫酸盐对粘红酵母X-20(Rhodotorula glutinis X-20)富硒的影响,在恒定浓度亚硒酸钠和梯度浓度硫酸钠条件下培养R.glutinis X-20,研究硫酸盐对R.glutinis X-20生物量、总硒及硒纳米颗粒的影响,并使用RT-qPCR初步探索了硫酸盐调节R.glutinis X-20富硒的分子机制。研究发现,硫酸钠的添加使菌株的生物量提高了48.5%,总硒及硒纳米颗粒含量分别降低了36.7%和48.8%。RT-qPCR分析显示硫酸盐会抑制硒代谢关键基因CTH、metE、metB的表达,造成硫酸盐存在条件下总硒及硒纳米颗粒含量下降。硫酸盐的添加提高了R.glutinis X-20在亚硒酸钠环境中的生物量,这对富硒酵母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RT-qPCR的结果也为R.glutinis X-20在分子生物学上的优化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硒的形态分析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硒的形态分析对于了解不同形态的硒化合物在生物体和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查阅大量国内外关于硒的形态研究论文,从样品预处理,分离富集,分析测定整个程序上对近年来硒的形态分析进展作了较全面综述,同时对新型联用技术在硒形态分析上的应用作了相应论述,以期达到对硒的形态分析深入研究具有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富硒灵芝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研究了富硒灵芝培育的条件,结果表明,培养基pH值、硫素营养和硒素营养对灵芝富硒有显著影响.pH值3.0~5.0,硫浓度1500mg/kg以下,硒浓度50~300mg/kg的棉籽壳培养基适合培养硒含量20~124μg/g,有机硒占85%的富硒灵芝.  相似文献   

9.
分子荧光测定蛹虫草中硒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子荧光法测定蛹虫草富硒前后硒的含量,优化了测定条件,研究不同的消解方法对测定的影响,为蛹虫草富硒培养条件的筛选提供了准确快速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种富含硒、钙等人体必需的矿质元素且高产优质、药食兼用的特种水稻由江西省宜黄县兴华种业发展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研究培育而成。它的问世,将为人们从天然食品中获取硒、钙等矿质元素,解决我国大部分地区因缺硒、钙而导致的系列健康问题带来福音。   现代医学研究指出,硒  相似文献   

11.
生物微量元素硒与人类和动物的生命活动有重要关系.近年来大量资料证明,许多疾病与硒缺乏有关.本文总结了有关硒的生物学特性、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硒与机体的免疫作用,为微量元素硒的研究和今后的合理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叶面喷施补硒盆栽白肋烟叶中硒的赋存形态和含量分布,结果表明:叶片吸收的无机硒进入白肋烟体内代谢、转化为多种形态有机硒,叶中的核酸、多糖和蛋白质结合硒是硒的主要赋存形态,分别占总硒量的74.54%,10.95%,2.30%,生物大分子有机硒占总硒量的87%以上;在蛋白质的分级盐析组分中,其硒的分布为:D>C>B>E>A(即80%、70%、60%、95%、50%硫酸铵饱和度),分别占蛋白质结合硒的41.05%、26.49%、21.46%、12.81%、0.25%.  相似文献   

13.
植物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微量元素硒不仅是人和动物的必要的营养元素,也是植物生长发育的不可缺乏的元素,植物体内的硒主要以硒蛋白、硒核酸,硒多糖等多种生物大分子以及硒代半胱氨酸和硒代蛋氨酸等生物小人子有机合物存在,在全综述了植物在自然界硒生态链转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植物对硒的吸收方式及代谢途径,硒在植物中的生物学效应,植物硒开发利用现状及方向从多方面分析讨论了植物硒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组织细胞学分布、分子结构、分离纯化、酶学特性、硒的生物学作用诸方面,对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现况予以综述,同时也阐明了该酶的生物学作用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抗衰老、防癌抗癌作用和化学防癌潜力。国内外研究应用植物或微生物作为硒的生物载体,主要集中在茶叶、水稻、食用菌、酵母和大蒜等食品上。植物性食品中生物可利用的硒是以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6.
 纳米硒作为一种新型单质硒,与有机硒和无机硒相比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更强的生物活性和更低的毒性,并且具有抗氧化和抗肿瘤的作用。概述了纳米硒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包括纳米硒用于化疗、放疗、放化疗以及其他临床药物的增敏,纳米硒的功能化和靶向修饰增强抗肿瘤效果,含硒纳米材料在抗肿瘤中的应用,纳米硒的毒理学,介绍了纳米硒制剂产业化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导了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测定地面水中痕量硒,确定了有关实验条件及样品分析结果。用2,3-二氨基萘作为荧光试剂、以ODS为固定相、环己烷-四氢呋喃为流动相,在本色谱分析条件下,硒衍生物的保留时间约为3min,检测限为10~(-10)g级,回收率及重现性均佳。测定了10个不同观测点的井水或河水中的硒,含量在0.3~0.7μg/L,首次提供了北京郊区若干地面水中的硒含量资料。  相似文献   

18.
微量元素硒及其硒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硒与植物的相关姓,综述了硒对植物的生长效应,简介我国近几年来通过施硒肥以提高农作物有机硒含量的成果和我国富硒烟及其烟肥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Glutathione peroxidase (GPx, EC1.11.1.9), an important anti-oxidative selenoenzyme, can catalyze the reduction of harmful hydroperoxides with concomitant glutathione, thereby protecting cells and other biological issues against oxidative damage. It captures considerable interest in redesign of its function for either the mechanism study or the pharmacological development as an antioxidant. In order to develop a general strategy for specifically targeting and operating selenium in active sites of enzymes, the catalytically essential residue selenocysteine (Sec) was first successfully bioincorporated into the catalytic center of subtilisin by using an auxotrophic expression system. The studies of the catalytic activity and the steady-state kinetics demonstrated that selenosubtilisin is an excellent GPx-like biocatalyst.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hemically modified method, biosynthesis exhibits obvious advantages: Sec could be site-directly incorporated into active sites of enzymes to overcome the non-specificity generated by chemical modification. This study provides an important strategy for specifically targeting and operating selenium in the active site of an enzyme.  相似文献   

20.
硒多糖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硒多糖为一种新型的有机硒化合物,是多糖的硒化产物,硒多糖既可有效避免补充无机硒所引起的毒性,又保留了多糖的药理活性,兼具硒与多糖二者的活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硒多糖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提升机体免疫力、拮抗重金属蓄积、抗病毒等多种药理活性,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本文就硒多糖药理活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