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6 毫秒
1.
在码头工程通航环境安全评估的专题研究中,应用日本MMG分离建模方法,建立超大型船舶操纵运动的仿真模型;根据超大型船舶操纵运动的特性,给出了超大型船舶靠离泊操纵中所需拖轮数量、配备要求和具体的助操方法.在此基础上,运用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对3×105 t级超大型油轮靠离泊操纵中拖轮的应用进行了仿真试验,仿真结果为超大型船舶在靠离泊过程中拖轮的协调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船舶操纵模拟器在港口通航安全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港口水域的特点,将船舶在港口的航行过程划分为航道航行和靠离泊两个阶段;提出了运用船舶操纵模拟器进行港口通航安全评估的一般步骤:确定评估要求,制作电子海图,模拟外界环境,选择及检验船型,实施模拟方案,分析试验结果;并结合实例详细论述了评估方法的可行性和具体实施步骤,最后简要概述了操纵模拟器在通航安全评估应用中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大连港香炉礁航道通航安全论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大型船舶进出大连港香炉礁航道及出坞船旋回掉头靠泊作业进行船舶操纵方案论证及船舶通航安全评估,应用日本MMG分离建模方法,建立了大型船舶操纵运动的仿真模型,给出了电子海图中相关的坐标转换算法.在此基础上,应用大连海事大学船舶操纵模拟器进行了实时动态仿真并给出了拖船使用数量的实用估算方法.仿真的结果比较可靠,对船长、引航员具有重要的参考加值,也为港方对港口建设及大型船舶靠泊问题进行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青岛20万吨级航道设计的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充分讨论青岛港区20万吨级矿石专用码头航道设计方案,利用大连海事大学的船舶操纵模拟器对其各种方案进行了模拟论证,根据模拟结果对各种设计方案给出了客观的 价,事实证明计算机模拟是验证航道设计方案可靠,经济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陈声柳 《实验室科学》2011,14(5):174-176,179
航海模拟器从开始利用以来,从当初的小型单功能模拟器发展到今天的大型操纵模拟器,对模拟器的使用也从纯粹的教学发展到今天的在通航评估、工程论证等工程项目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回顾国内模拟器发展的同时介绍了挪威KONGSBERG公司Polaris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系统,研究其在设计上的优点,参考STCW马尼拉修正案对船舶操纵模拟器提出的新要求.探讨模拟器今后的研制方向,并就船舶操纵模拟器的研制提出粗浅意见.  相似文献   

6.
简要分析影响船舶安全航行的主要因素 ,即船舶自身的操纵性能 ,与航行相关的环境条件以及驾驶员熟练操作程度、心理素质等 .重点研究大型船舶操纵性能 ,并在计算机上将船舶操纵模拟器船舶模型库中的多种船模 ,进行离线仿真测试 ,同时运用IMO操纵性衡准 ,来验证船模的操纵性能 .结果显示 ,符合IMO提出的操纵性衡准 .最后提出船舶安全航行的注意事项 ,给出几点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40万吨级散货船靠离湛江霞山散货码头的安全性,构建了湛江港的三维视景,并结合40万吨级散货船的特点建立数学模型.在船舶操纵模拟器平台上,设置具体工况,对40万吨级散货船进行靠离泊试验.结合操纵试验过程,并对试验获取的船舶航行和靠离泊操纵数据进行分析,指出操纵试验过程中的潜在风险,为船舶的安全操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大型重载集装箱船倒拖出港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船舶操纵模拟器来模拟试验研究新的引航技术,主要研究了大型重载集装箱船从张华浜码头拖尾航出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船舶运动控制仿真平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isual C^++编程建立了船舶运动控制仿真系统,包括各种典型船舶的数据库,具有单机仿真、联机仿真及船舶操纵仿真三种模式,可模拟船舶的航向保持、航迹保持和转向控制等动态,为控制算法的评估和自动舵产品的测试提供了一个仿真试验平台。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通过对珠江流域内河160 m底宽航道的实际情况建模,在设定水域风、流等参数下,模拟14.7万m~3LNG船舶在满载及压载的通航情况。实验结果表明,14.7万m~3的LNG船舶在设定风流条件下,平均航迹带宽为57.0 m,满足航道底宽为160 m的内河航道通航要求。该实验对促进内河LNG船舶运输事业的发展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珠江口通航水域的交通安全状况,基于动态船舶领域及相关计算模型,建立船舶航行密度、交通冲突和矢量动能风险子模型,并且通过挖掘分析事故数据和船舶动态数据,对载运易发生事故的特殊货物船舶进行附加风险加权;然后,对四项风险因子进行耦合,建立系统性的珠江口通航风险评估模型;最后,针对水域内船舶实时营运状态,率定相关计算参数,运用该耦合模型计算得出"珠江口通航风险综合指数",并将风险指数分为4级.验证分析表明,该通航风险评估模型比较客观实际,可为海事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船舶在港口水域安全航行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船舶航行于港口水域,受到内部与外在众多因素影响.内部因素有船舶操纵性能,甲板视线以及人员的知识与能力,精神状态与团队合作;外部因素有风浪潮流,天气与能见度,以及港口导航标志与船舶交通服务等.操船者为确保船舶安全航行,面对诸多因素影响,何为重要考虑因素是值得探讨的课题.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个影响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进行比较分析,得到了各影响因素在操船者所占权重,作为今后相关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建立基于误差反传神经网络的船舶号灯智能识别模型,在众多的号灯识别参数中进行优化分析,确定了能见度、号灯亮度、背景亮度和眩光4个重要输入参数;利用这4个参数,基于误差反传神经网络对船舶号灯的可识别性进行建模和仿真,比较利用Levenberg-Marquart(L-M)、动量梯度下降、变学习率动量梯度下降和弹性反向传播等学习算法建立的误差反传神经网络模型,并确定L-M算法具有最优结果.通过号灯识别的仿真结果表明,识别结果与航海专家评估的结果一致.本模型实现了复杂光环境下船舶号灯可识别性的预报和影响因素分析,对保障船舶的夜航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盐宝线扬州段存在众多老旧桥梁;且由于资金短缺导致桥梁短期内难以拆除改建,老旧桥梁将长期影响盐宝线扬州段航道船舶的通行安全。基于盐宝线扬州段航道现状,在对盐宝线扬州段船舶安全通航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道路交通信号灯启示,对缺乏调度控制上行船舶开展分散控制研究;并构建多节点航运调度仿真模型,分别对航道现行以及对上行船舶分散控制后的调度方案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优化方案下,下行船舶通过盐宝线扬州段平均耗费时间由42.52 h缩短为42.48 h,而上行船舶通过盐宝线扬州段平均耗费时间9.11 h增加为10.36 h。在优化方案下,上、下行船舶在桥区航道拥堵风险比在现行调度方案下有明显降低,拥堵风险指标由585次/d降为0次/d。  相似文献   

15.
利用理想单元法(ISUM)研究了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完整船体与受损结构船体梁极限强度.考虑了腐蚀及碰撞对船体结构强度的影响,评估了腐蚀状态下船体极限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在人为因素风险分析基础上对该船船体有效生命期进行了预报.分析表明,船体梁极限强度是影响船舶安全的重要因素,对FPSO进行风险分析和安全评估是必要而且可行的.另一方面,将工程技术与管理科学结合起来研究安全问题是合理有效的途径.主要结论对于海事界实施综合安全评估,提高船舶或海洋结构物安全性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据统计船舶碰撞事故中50%以上是在雾航情况下发生的,因此,如何提高雾航安全是航海界普通关心的问题。通过对能见度不良时海上碰撞事故的典型案例分析,总结了影响雾航安全的主要因素,并结合笔者多年的航海和教学经验,提出了减少雾航碰幢事故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7.
张斌  郑中义  冯宝明  马亮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27):11774-11782
船舶大型化、日益增大的船舶交通流和受多种因素影响的通航水域的复杂性,对海上船舶交通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对于需要巨大投资的通航水域“硬件”条件的改善,科学合理的船舶交通组织管理是保证船舶安全、缓解拥塞、提高航道通航效率的一种性价比高且实用的途径。因此,研究复杂水域的船舶交通组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研究对象、内容、方法等方面梳理了复杂水域船舶交通组织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现有文献研究的特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需求从五个方面为下一步复杂水域船舶交通组织的研究方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通航水域中,船舶与桥梁的碰撞事故时有发生,不仅对船上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而且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因此,如何保证水上交通以及桥梁安全,降低船舶碰撞桥梁的风险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提出一种以改进的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算法为核心,以摄像机针孔模型为原理,基于红外成像的船舶净空高度测量方法,该方法集红外成像、船舶检测、船舶净空高度测量与报警于一体。通过实验表明,该方法可通过对通航水域船舶净空高度测量与监测,实现船桥碰撞事故的预防和报警,从而提高相关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在船舶的安全通航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给出江海直达集装箱船技术经济论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以重庆-香港航线为例,对川江出海超浅吃水江海直达集装箱船进行了船型论证,提出了适宜的载箱量、集装箱布置方式与航速,并作了敏感性分析.最后,给出了川江出海集装箱船的最佳主尺度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