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及Hansch方法,对[99mTcN(PNP)(DTC)] 类配合物心肌灌注显像剂配体取代基结构与心肌摄取率的关系进行了探索研究,得到了较为理想的心肌摄取率与配合物结构间的构效关系(QSAR)方程,为该类心肌灌注显像药物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2.
首次制备了2种脂肪酸标记物^99mTc-MAMA-UA与^99mTcN-MAMA-UA,放化纯均大于90%。对标记物进行了小鼠的生物分布实验,结果表明二者都有一定的心肌摄取;^99mTc-MAMA-UA的心肌初始摄取要大于^99mTc-MAMA-HA。这说明碳链的适当增长会改变^99mTc-MAMA-FA(fatty acid)的生物分布。  相似文献   

3.
采用三(间-磺基苯基)膦(TPPS)作还原剂制备而得99mTcN(NOET)2(NOET:N-乙氧基,N-乙基氨荒酸钠),经TLC检测标记物的放化纳大于90%.将99mTcN(NOET)2进行了大鼠体内生物分布测试,结果表明99mTcN(NOET)2心肌摄取快而且摄取率高,5min心肌摄取量XID(即每克组织中含量占总注射量的百分比)为5.22%g-1,心肌滞留时间长,60min为3.09%g-1,有望进一步进行临床研究,同时采用甲脒亚磺酸(FSA)作还原剂对NOET进行了99mTc直接标记,大鼠生物分布结果表明99mTc-NOET主要在肝内浓集,而心肌摄取很少,这也充分表明,放射性药物分于中[99mTcN]2+核结构的变化引起生物分布性质的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4.
采用三(间-磺基苯基)膦(TPPS)作还原剂制备而得^99mTcN(NOET)2(NOET:N-乙氧基,N-乙基氨荒酸钠),经TLC检测标记物的放化纯大于90%,将^99mTcN(NOET)2进行了大鼠体内生物分布测试,结果表明^99mTcN(NOET)心肌摄取快而且摄取率高,5min心肌摄取量XID(即每克组织中含量占总注射量的百分比)为5.22%g^-1,心肌滞留时间长,60min为3.09%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间断温血灌注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 21只孤立灌注的犬心随机分为3组。Ⅰ组行持续温血灌注;Ⅱ组行间断温血灌注,间歇缺血期为10min,Ⅲ组行间断温血灌注,间歇缺血期为15min。结果 灌注2h,3h后,心肌超微结构改变,冠状静脉窦回流血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MB)含量的变化,Ⅰ、Ⅱ2组组内、组间的无明显差异(P>0.05),Ⅲ组组内与Ⅰ、Ⅱ组组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 间断温血灌注、间歇缺血期时限适当,心肌没有明显累积性不良影响,与持续温血灌注具有相同的心肌保护效果。间歇缺血期最高时限,定为10min较安全。  相似文献   

6.
为了寻找新的^99mTcN标记的心肌显像剂,合成了2种含有酯基的NS配体CYE(L-半胱氨酸乙酯)和CYB(L-半胱氨酸丁酯),以SnCl2为还原剂,通过交换反应制备了标记率大于90%的^99mTcN-CYE,CYB络合物,探讨了pH值和反应时间对^99mTcN-CYE,CYB标记率的影响,并对其小鼠生物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99mTcN-CYE,CYB在心肌中具有相当的摄取,血清除快,血半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配体N-乙氧基-N-乙基氨荒酸钠(NOET)经元素分析NMR,IR和MS确证了其结构,采用SnCl2作还原剂,H2NNH-C-SCH3作N^3-给予体,经过配体交换两步法制备得到新型心肌灌注显像剂^99mTcN(NOET)2,经TLC检测标记物的放化纯度大于90%。  相似文献   

8.
通过向心肌灌注显像剂99mTc-替曲膦注射液中加入吐温80溶液得到99mTc-替曲膦+吐温80(w=0.1%)混合注射液. 对这2种注射液的脂水分配系数、血浆蛋白结合的测定以及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实验表明,吐温80的引入使配 合物99mTc-替曲膦的脂溶性、血浆蛋白结合及生物分布均发生了改变. 与未加 吐温80的99mTc-替曲膦注射液相比,混合注射液的生物性能得到明显改善,主要表现为肝摄取率的降低和心/肝摄取率比值的增加.  相似文献   

9.
新型99mTcN核混配配合物的制备和小鼠生物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配体交换反应制备了5种新配合物:[99mTcN(PNP5)(CBDTC)] ,[99mTcN(PNP5)(CPEDTC)] ,[99mTcN(PNP5)(CHDTC)] ,[99mTcN(PNP5)(CHPDTC)] 和[99mTcN(PNP5)(MCHDTC)] ,放化纯均大于90%.小鼠生物分布结果显示:5种配合物主要经肾排泄,在血、肝和肺等非靶组织中的清除较快;[99mTcN(PNP5)(CBDTC)] 在5 min时的心肌初始摄取和心与肝比最高,利于快速心肌显像;[99mTcN(PNP5)(MCHDTC)] 的心肌滞留最好,靶与非靶比较高,通过结构修饰提高其心肌摄取,可能发展为一种新型心肌灌注显像剂.  相似文献   

10.
新型心肌显像剂99mTcN-TBI的电性及与99mTc-TBI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应用区带电泳法和阳离子树脂交换法测定了新型潜在心肌灌注显像剂99mTcN-TBI的电荷性质,且在相同条件下测定了99mTc-TBI的电荷性质,并进行了比较,电泳实验结果显示,有放射性活度的73.1%的99mTcN-TBI滞留于原点,而同样条件下有放射性活度的97.4%的^99mTc-TBI移向负极,在阳离子树脂交换实验中,^99mTcN-TBI的1gD-pH直线斜率x=0.12,而相应的^99mTc-TBI的IgD-pH值的直线斜率x=0.86,这2种实验结果均表明,^99mTcN-TBI为中性配合物。  相似文献   

11.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软体动物-毛蚶心肌纤维的超微结构,其心肌纤维的结构与脊椎动物心肌纤维的不同,粗肌丝和细肌丝平行排列,但并没有形成明,暗带相间排列的横纹;线粒体数量较多,但结构并不发达;心肌细胞间也没有形成脊椎动物那样的闰盘连接,这些结构是其心脏功能相统一的。  相似文献   

12.
60例心内直视手术,应用温氧合血持续灌注行心肌保护,与冷晶体停跳液进行比较。观察心肌酶学改变,心脏自动复跳率,术后心功能及应用血管正性肌力药物的情况,结果温血持续灌注组心肌酶释放量明显减少,心脏自动复跳率高,术后功能稳定,血管正性肌力药物用量减少。说明温血灌注能提高心肌的抗缺血能力,减轻心肌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配体N-乙氧基-N-乙基氨荒酸钠(NOET),经元素分析、NMR、IR和MS确证了其结构,采用SnCl2作还原剂,作N3-给予体,经过配体交换两步法制备得到新型心肌灌注显像剂99mTcN(NOET)2,经TLC检测标记物的放化纯度大于90%。  相似文献   

14.
离子浸渍复合TiO2光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溶胶-凝胶-浸渍法制备了掺杂Fe^3 ,NH4^ ,SO4^2-的TiO2光催化剂粉体,并用XRD.IR.UV-Vis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TiO2干凝胶为母体,依次浸渍Fe^3 ,NH4^ ,SO4^2-的光催化剂粉体Fe^3 /NH4^ /SO4^2-/TiO2(浸)中锐钛矿相近100%,晶粒粒径分布均匀,最小粒径为4nm;与纯TiO2相比,紫外光谱响应红移15nm.以直接耐晒兰为模型反应物,评价了掺杂半导体TiO2的光催化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15.
心肌顿抑是一种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的心脏收缩功能可逆性障碍的想象,有关心肌顿抑制与运动关系的研究目前还主要停留在运动对心肌顿抑的保护作用层面上,然而大负荷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与病理上的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相似,运动能否诱发正常大鼠心肌发生心肌顿抑及其相关机制值得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16.
新的异腈类配合物99mTcN-CHI的制备与生物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甲酰胺化和脱水2步反应合成了配体环己基异腈(CHI),对其进行了熔、沸点测定,红外和元素分析等表征;并以氯化亚锡为还原剂、二硫代肼基甲酸甲酯为供氮体,经配体交换反应制备了放化纯度大于95%的配合物^99mTcN-CHI,该配合物为脂溶性的,在室温下放置6h以上放化纯度无明显变化,在正常昆明小鼠体内进行的生物分布实验结果表明,^99mTcN-CHI在心肌中有一定摄取,但肝、肺、血等本底摄取相对较高。动物实验结果还显示,该配合物在血液中有较高的浓集,其在静注后5min时的血/心、血/肝和血/肺单位质量组织摄取率的比值分别为0.95,3.15和1.33,有望通过对异腈配体结构的修饰而获得制备方法简单、生物性能优良的^99mTc标记心血池显像剂。  相似文献   

17.
用Co(CO)8与3个含硫、磷杂原子的有机前配体反应,得到两四核和一个六核含硫、磷原子配位分子片的新颖钴羰基族合衍生物,通过元素分析、^1HNMR和MS等谱学表征,确定它们的化学组成如下:族合物Co4(μ3-S)[P(S)(OCH3)2]2(CO)9、Co(μ,η^2-S2)[P(O-i-C3H7)2]2(CO)10(Ⅱ)和Co6(μ3-S)2(μ-P五节杂环化合物)(μ6-η^3-P五节环化合物)(μ-CO)(CO)10(Ⅲ),对它们可能的立本结构进行了推测。  相似文献   

18.
烧伤休克期心肌细胞内钙反常及其机理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磁共振波谱,细胞化学和膜片钳等技术,探讨烧伤后心肌抑制与细胞内钙超载的关系,并在整体动物,离体灌注心脏和细胞培养3个层次进一步观察烧伤后心肌细胞内钙反常现象,分析细胞内钙超载的发生机理。  相似文献   

19.
从三七水溶性成分中首次分离得到一个多羟基吡嗪衍生物,该化合物经MS,NMR,^1H-^1HCOSY,^13c-^1HCOSY,HMBC等鉴定其结构为2-(1‘,2‘,3‘,4‘-四羟基丁基)-6-(2^〃,3^〃,4^〃-三羟基丁基)-吡嗪。将分离样品与化学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对照,进一步证明了该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研究4℃冷晶体停搏液间断灌注和温氧合血诱导停搏及终末再灌注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40例术前心功能Ⅲ-Ⅳ级(NYHA分级)需在体外循环下施行心内直视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随机分成主动脉根部4℃冷晶体停搏液间断灌注的冷晶体组(n=20),主动脉根部温氧合血顺灌诱导停搏及终末再灌注,4℃冷晶体停搏液间断灌注维持停搏的温血组(n=20)。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体重、手术种类、术前心功能、机器预充液、体外转流时问、主动脉阻断时间、开放时温度等均无显差异。通过(1)临床观察心脏自动复跳率及复苏后心律紊乱情况;(2)测定停跳前、复跳后0、6、12、18、24小时的血浆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3)停跳前及开放后10分钟取右心室流出道心肌活检,观察心肌超微结构改变及用FlaMeng线粒体半定量分析法对线粒体作量化计分。结果:(1)临床观察心脏自动复跳率,温血组(95%)明显高于冷晶体组(40%)(P<0.01)(2)体外循环后温血组血浆cTnⅠ明显低于冷晶体组,温血组cTnⅠ高峰出现时间(复跳后12小时)较冷晶体组(复跳后18小时)早;(2)线粒体量化计分分数反映复跳后心脏超微结构,温血组心肌损伤较冷晶体组轻。结论心脏自动复跳率、血浆cTnⅠ、心肌超微结构改变及线粒体量化计分能反映心肌缺血及再灌注损伤。温氧合血诱导停搏及终末再灌注较冷晶体停搏液心肌保护效果为好,对心功能不全,心肌能贮低下的高危病例应采用温氧合血诱导停搏及终末再灌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