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为载体,煤油为膜溶剂,聚偏氟乙烯膜为支撑体,构建了支撑液膜体系。采用响应曲面优化法对影响Cu(II)传输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优化并建立了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同时研究了Cu(II)在该体系中的传输过程,建立了Cu(II)在支撑液膜体系中传输的渗透系数方程。结果表明,建立的二次模型的R2为0.999 6,拟合度良好,具有高度显著性。获得Cu(II)在支撑液膜体系中最佳传输条件为:Cu(II)起始浓度为4.0×10-4 mol/L,迁移时间为120min,载体浓度为7.0%,料液相pH为5.0,在此条件下,Cu(II)的迁移率可达到84.9%,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0.35%。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以聚偏氟乙烯膜为支撑体,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为载体,疏水性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为膜溶剂的支撑液膜体系中Ni(Ⅱ)的传输;考察了影响Ni(Ⅱ)传输的各种因素,并对该体系富集、传输Ni(Ⅱ)的最佳条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当料液相pH值为5.50~6.00,膜相载体浓度为6.50%~7.50%,反萃相H2SO4浓度为3.0 mol/L,迁移时间为150 min时,Ni(Ⅱ)的迁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3.
在 p H4.74的 HAc-Na Ac缓冲介质中 ,铜 ( )与 4-(2 -噻唑偶氮 ) -间苯二酚 (TAR)生成的配合物在线性单扫示波极谱仪上于 -0 .3 5 V(vs.SCE)出现一灵敏的配合物吸附波。铜( )含量较高时 ,用滴汞电极测定 ,在 1 .4× 1 0 - 7~ 1 .7× 1 0 - 6 mol dm- 3范围内峰高与浓度呈线性关系 ;含量低时 ,用悬汞电极在 -0 .1 0 V(vs.SCE)富集 1 0 0 s,静止 3 0 s,阴极扫描溶出伏安法测定 ,线性范围为 7.9× 1 0 - 9~ 2 .4× 1 0 - 7mol dm- 3,检测限为 1 .0× 1 0 - 9moldm- 3。方法简单、灵敏 ,峰形稳定 ,用于水环境沉积物及水果中微量铜的测定 ,取得满意结果。同时研究了 Cu-TAR配合物组成和电极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4.
PAC—HFUM系统处理微污染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PAC-HFUM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水,研究了粉末活性炭(PAC)的投加对中空纤维超滤膜(HFUM)运行性能的影响,考察了该工艺对COD、NH3-N和Fe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随着PAC投量的增加,膜稳定运行时间延长,膜通量下降幅度降低;投加一定量的PAC后,出水COD、NH3-N、浊度和Fe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且未检测出悬浮物SS和大肠菌群数.  相似文献   
5.
以三正辛胺TOA和磷酸三丁酯TBP为流动载体,Span-80作表面活性剂,煤油为稀释剂,研究了六价铬离子从外水相pH=1.0~1.5H2SO4溶液到内水相0.7mol/LNaOH溶液的乳化液膜传输,考察了液膜组成、内水相NaOH浓度、外水相pH值、油内比Rio、乳水比Rew以及共存离子等对Cr( )传输的影响,通过分离实验确立了最佳液膜传输条件。将该方法应用于电镀废水中铬的回收处理,取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6.
人造花岗岩材料是近十几年来开发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它以天然石料为骨料,用合成树脂作粘接剂,通过固化作用,聚合而成。该材料耐腐蚀、抗酸碱,具有抗振性好、热变形量小等一系列优点。本文从这种新型工程材料的现状,综述了它的组成、制造工艺、性能特点、国内外开发使用情况以及开发应用的几个技术关键问题,并提出了适于在我国推广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自制膜提拉装置制备了TiO2薄膜光催化剂。以结晶紫为模型反应物,通过自行设计的光催化反应器对制备的TiO2薄膜光催化剂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了提拉次数、焙烧温度、溶液pH值以及H2O2投加量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500℃焙烧120min、拉膜3次的TiO2薄膜光催化剂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活性,在pH7.0~8.0、适量H2O2存在下可获得最佳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极材料磷酸亚铁锂的共沉淀合成和Mn2+掺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氢氧化锂、硫酸亚铁铵和磷酸氢二铵为原料,利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LiFePO4正极材料和掺杂Mn2 的LiFePO4改性正极材料,并对其进行XRD、SEM分析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分析得出,利用液相共沉淀法掺杂Mn2 的正极材料的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32.9 mAhg-1,且循环10次后,容量仍有124.5 mAhg-1,容量衰减率仅为6.32%。表明少量Mn2 的掺杂没有改变LiFe-PO4的晶体结构,且使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以聚偏氟乙烯膜为支撑体,N,N-二(1-甲基庚基)乙酰胺(N-503)为载体的支撑液膜体系中对硝基酚(PNP)的传输行为,考察了料液相pH、解析相NaOH浓度、无机盐、离子强度、膜相载体浓度以及PNP初始浓度对PNP传输的影响,并对该体系传输PNP的最佳条件进行了讨论。获得最佳条件:料液相pH为1.42,KNO3控制离子强度为0.4,解析相NaOH浓度为0.025mol/L,膜相载体浓度为20%。当PNP初始浓度c0为1.8×10-4mol/L时,60 min,传输率可达82.5%,渗透系数P=3.58×10-3m/s。  相似文献   
10.
二烷基膦酸载体液膜中Zn(Ⅱ)的传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烷基膦酸PC-88A为流动载体的液膜中Zn(Ⅱ)的迁移规律,并考察了料液相pH、温度、载体浓度及解析相组成对Zn(Ⅱ)迁移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载体浓度或升高温度,Zn(Ⅱ)迁移速率明显增大,料液相pH在2.4-5.1时可获得较大的Zn(Ⅱ)迁移速率。确定了最佳传质条件,探讨了各种因素影响机理,实现了Zn(Ⅱ)与Cd(Ⅱ)的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