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0 毫秒
1.
《海洋调查规范》采用磷钼蓝比色法测定海水中的活性磷酸盐,具有操作简便和标准曲线稳定的优点,但灵敏度较低,必须使用20cm光程吸收池和100ml的海水样品,因而当磷含量较低或水样浑浊时难以准确测定。我们用磷钒钼蓝-罗丹明B-明胶-OP体系的导数分光光度法代替之,发现灵敏度虽比前法高,但操作较烦,标准曲线的稳定性也不够理想。Hashitani等以磷钼酸-孔雀绿-PVA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中的磷含量,线性范围为10~250ng/  相似文献   

2.
水中磷酸盐的测定,已有不少报导。一般对于水中高含量磷酸盐的测定多采用喹钼拧酮重量法或容量法,而对于水溶性磷酸盐的测定多采用钼兰比色法。前者虽然准确可靠,但操作麻烦费时,并且只适用于磷含量较高的样品的分析,后者操作简便,快速,但只适用于磷含量较低的样品的分析。目前水中磷酸盐的测定,亦常采用钒钼黄水相比色法,此法具有快速,操作简便等优点,但亦只适用于磷酸盐含量稍高的样品的分析。而事实上,水中磷  相似文献   

3.
采用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是测定可溶性磷酸盐的一种经典方法,结合螺旋藻培养基的特点,研究了该方法中测定吸收波长的选择、标准吸收曲线的绘制、表征对象螺旋藻培养基的处理以及加标回收率实验.经测定,KH2PO4的平均回收率达104.7%,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测定螺旋藻培养基中的磷酸盐浓度,具有操作过程快速简捷,结果准确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陕北野生荨麻中无机元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陕北荨麻中14种无机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荨麻中富含多种微量元素,与荨麻的抗菌消炎、抗过敏、降血糖作用相符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磷酸盐含量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分析,得出该方法的扩展不确定度。方法:采用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磷酸盐的含量,根据实验原理、实际操作过程和步骤,通过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对该方法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全面、合理的分析,评定和合成。结果:给出了采用该方法测定食品中磷酸盐含量的扩展不确定度。结论:评定过程简明清晰,不重不漏,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元素磷对生物有很大的毒害。黄磷生产排放污水要求元素磷含量在0.05毫克/升以下。关于痕量元素磷的有机相比色测定已有报导,认为氯化亚锡—钼兰法操作手续较繁,且难掌握。所得“钼兰”颜色深度不仅与磷含量有关,且与溶液的酸度,试剂加入的方式、部位以及室温等因素都有很大关系。即使同一分析者仔细操作,虽每次所得标准曲线线性关系尚好,但不能重合。我们多次试验结果发现磷含量绝对值在1微克以下其吸光度基本上能重合;而含量大于3微克时其吸光度变化很大,同一含量其吸光度之差值达0.06之多。发现“钼兰”组成极为复杂,而酸度是一关键问题。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氯化亚锡钼兰法或钼—锑—抗钼兰法,其最佳酸度均为0.5N,在此酸度,形成的“钼兰”最稳定。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用自装无焰原子吸收测汞仪与铜丝电解汞齐化富集相结合,对某些天然水(海水、地下水、井水、池水等)中痕量汞进行无焰原子吸收测定。测定灵敏度为0.05微克/升/1%;检出限量为0.08ppb;测定范围为0.08—1.5ppb;测定水样体积为25毫升。  相似文献   

8.
利用赤霉素作为显色剂,实验测定煤中磷的含量.结果表明,在1.0mol/L盐酸介质中,将磷钼杂多酸还原成磷钼杂多蓝,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7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39×104L.mol-1.cm-1,线性范围为0~0.1mg/50mL.该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砷和磷及硅在沸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与分别于1. 32和1. 92N 硫酸及2. 4盐酸介质中,借砷钼、磷钼和硅钼的杂多酸被赤霉素还原成相对应的钼杂多兰的水相显色反应作分光光度测定微量砷、磷和硅。兰色化合物可稳定一日以上;砷、磷和硅的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2. 64×10~4、 2. 4×10~4和3. 51×10~4升·摩尔~(-1) ·厘米~(-1) ;桑德尔灵敏度分别为0. 0028、 0. 0013和0. 0008微克/厘米~2。方法灵敏、准确、简便,新还原剂又很稳定,优点甚多。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于0.4N硫酸介质中生成硅钼杂多酸,然后提高酸度至3.96N硫酸介质,借硅钼杂多酸被赤霉素还原成硅钼杂多蓝的显色反应作分光光度测定硅.磷(V)25倍于硅时,砷(V)20倍于硅时无干扰.蓝色化合物可稳定一天,其摩尔吸光系数和桑德尔灵敏度分别为3.51×10~4摩尔.升~(-1)·厘米~(-1)和0.0008微克/厘米~2.本法曾用于钢铁中硅的测定,方法灵敏,选择性好,并获得满意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1.
由于钼钒磷杂多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近年来这些化合物的合成和性质研究受到化学工作者的密切注意。迄今为止,已经合成出1—11个钒原子取代的钼钒磷杂多酸的钠盐,和1—6个钒原子取代的相应的杂多酸。现在我们合成了未见报导的、含有7、8个钒原子的钼钒磷杂多酸和它的铵盐,并对它们的性质进行了研究。我们采用分步加入原料,把反应温度控制在80°—90℃之间的方法合成了钼钒磷杂  相似文献   

12.
离子交换树脂比色法测定天然水中微量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BPR 与钼形成紫红色络合物,富集于0.3克阴离子交换树脂相上,直接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在595—600nm.0—30μgMO/250ml 符合比尔定律,应用于天然水中测定每升含10微克钼。仍可获得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文中分别考察了溶液酸度、表面活性剂、吸收剂及干扰等诸因素对镉的溶剂浮选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的影响,建立了水中PPb级Cd(Ⅱ)的分析方法,该方法测定的性范围为0—5微克/3oml,变动系数小于8%。  相似文献   

14.
对滇中地区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优势种及云南松进行了元素背景值的研究,用随机取样的方法采集了8个样地8科13属13种29个植物叶片样品,并在每一样地内采取枯枝落叶样品一个,土壤样品一个,共采样45个。对样品进行以下项目测定。氮的测定采用凯氏定氮直接蒸馏法;磷测定采用钼蓝比色法;钾、钙、镁、钠等的测定采用原子分光光度法;用酸度计测定土壤的pH值。测定结果表明,植物叶片内元素含量有一定的范围,并与土壤中元素含量有一吸收系数,影响植物叶片元素含量的主要因素是土壤元素含量、土壤酸碱度、植物对元素的吸收积累能力。植物叶片含元素种类与土壤所含元素种类相一致。初步研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高纯气体五氟乙烷中铝、磷、硼等杂质的分析方法.在最佳仪器条件下,通过选择合适的吸收液与测定同位素、采用Sc作为内标以及碰撞池技术,避免了基体效应以及多原子离子对测定的干扰.方法简单、灵敏度高,对高纯气体的质量监控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谢锋  叶睿  王艳娇  谭红 《贵州科学》2013,31(5):65-67
本文阐述了采用微波消化测定配方食品中微量的钼。用硝酸高压溶解,然后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方法的检出限0.7 ng/ml,线性范围0~100 ng/ml,其回收率为95.1%~104.8%。该方法填补了配方食品中检测钼的空白,精密度高,检出限低。  相似文献   

17.
在盐酸—醋酸钠介质中,重稀土与对氯偶氮氯膦和钼酸钠形成β型三元络合物,于755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络合物在30分钟内完全形成,可以稳定3小时。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0—20微克重稀土/25毫升。用于光度法测定龙南稀土矿中钇基重稀土含量。方法灵敏、快速,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8.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中草药中的微量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磷酸一氯化铝消除干扰,铝盐增敏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中草药中的微量钼的方法.方法线性范围为0.5~50ug.mL^-1,当铝盐存在时,测定钼的灵敏度增加25%.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已用于10种中草药中微量钼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在氨性介质中,PO43-与镁合剂生成MgNH4PO4沉淀,经稀硝酸溶解后,以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镁,从而间接得到磷的含量。本方法线性范围为成:0~48.95mg/L,磷的回收率为95.3%~106.7%,相对标准偏差为1.4%。将方法应用于菠菜、芹菜的不同部位中磷的测定,结果满意。同时直接测定了上述样品中镁的含量,镁的回收率为98.2%~104.3%。  相似文献   

20.
以乌鲁木齐市六道湾煤矿塌陷区表层(0—15cm)粘土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中总磷及有效磷的含量。采用氢氧化钠熔融法消解,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磷的含量。采用0.015mol/L NH4F和0.3mol/L HCL浸提土壤中有效磷,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本法简便可靠,能满足环境监测对土壤中总磷和有效磷分析的需要,文章为乌市六道湾生态公园的建立和合理施磷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