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丝瓜和苦瓜核糖体失活蛋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丝瓜和苦瓜种子中分离得到的丝瓜子和苦瓜子蛋白,均是含糖的单链核糖体失活蛋白,等电点在9-10之间,在抑制蛋白合成中丝瓜子蛋白的毒性高,而在抗生育活性中,苦瓜子蛋白较好。  相似文献   

2.
核糖体失活蛋白是一类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细胞中,能专门作用于真核细胞损伤核糖体功能的毒蛋白.对植物来源的核糖体失活蛋白的抗病毒、抗肿瘤、诱导细胞凋亡等生物学活性研究进展做了概述,并就其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丝瓜核糖体失活蛋白的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丝瓜核糖体失活蛋白是一类具多种生物学功能和活性的蛋白,本文在阐述了该类蛋白的理化性质的同时,综述了该类蛋白的酶学机制、活性位点和用做免疫毒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黑色素过量生成和沉积会导致一系列的皮肤问题,特定食物蛋白肽可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减少黑色素的生成。基于此,系统总结了当前食物蛋白源酪氨酸酶抑制肽的来源及制备方法,重点介绍了目前用于评价活性肽抑制效果的模型方法,分析了肽链中氨基酸的种类及位置对肽活性的影响以及活性肽对酪氨酸酶活性的不同抑制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指出食物蛋白源酪氨酸酶抑制肽的发展趋势及未来面临的挑战,以期为酪氨酸酶抑制肽的研究及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一种非放射性的利用兔网织红细胞裂解液(Rabbit Reticulocyte Lysate)无细胞翻译系统和荧光素酶检测系统(Luciferase Assay System)的核糖体失活蛋白检测方法,快速检测了两种方法提取的麻疯树核糖体失活蛋白(RIPs)Curcin的无细胞蛋白质翻译抑制活性,测得离子交换层析法纯化Curcin的IC50=0.045±0.009nmol/L,分子筛层析纯化Curcin的IC50=0.217±0.026nmol/L;该方法避免了放射性同位素的使用,使检测过程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6.
玉米巯基蛋白酶抑制剂的纯化及部分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玉米种子纯化的两种巯基蛋白酶抑制剂(CPI-I和CPI-Ⅱ)分子量分别为9500和13000,经们都只抑制巯基蛋白酶的水解活性,而对丝氨酸蛋白酶则无抑制作用,属于巯基蛋白酶水解抑制剂,它们在pH3.0~11.0或100℃温度范围内保有100%的抑制木瓜蛋白的抑制活性,表明在这些外界条件下其分子非常稳定。  相似文献   

7.
中国野生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分离提取,电泳回收,PAGE,SDS-PAGE,亲和电泳和抑制活性测定等方法,对我国一年生和多年生野生大豆种子蛋白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进行了初步研究。在45°N来源一的上生野生大豆中得到纯化的胰蛋白酶抑制剂。通过电泳迁移率,分子质量,末端分析和抑制活性等测定,证明中SBTi-A2的Ti^b型。  相似文献   

8.
将气味沙雷氏菌(Serratia odorifera)核糖体与该核糖体抗血清进行免疫印迹反应(Western blot),发现分子质量为16 ku 的蛋白质与抗血清有特异性免疫反应.用制备电泳从核糖体中分离得到16 ku 组分,发现其特异性免疫活性依然存在,同时对荷S180 实体瘤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荷瘤小鼠的巨噬细胞和T 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有激活作用,并能刺激体内NK 细胞,使之产生NK 活性,且作用时间较菌苗更持久.研究结果表明,16ku 组分能通过刺激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是气味沙雷氏菌中抗肿瘤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9.
沙田柚花柱蛋白提取液的生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血凝活性和糖基抑制实验方法,对沙田柚不同发育时期1/2花柱蛋白提取液进行测定。实验结果揭示,花柱蛋白提取液中存在一种能与伴刀豆球形蛋白相结合的糖蛋白,具血凝活性。  相似文献   

10.
苦瓜籽核糖体失活蛋白的基本性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 Affi- Gel亲和层析和 Sephacryl S- 10 0分子筛层析等方法获得苦瓜籽核糖体失活蛋白 (RIP) ,经 SDS- PAGE,PAGE,IEF和 PAS方法分析均表明为单一蛋白着色带或单一糖蛋白着色带 .根据 SDS- PAGE测得表观分子量为 30 0 0 0 ,经 IEF- PAGE结果计算其 PI为 9.0 ,对无细胞系统中蛋白质生物合成抑制活性明显 ,其 IC50 为 5.3× 10 -10 mol/ L左右 .体外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其对人肝癌细胞 ,Vero,SP2 / 0 ,3T3,Kb,Navana,S- 180等肿瘤细胞株和麻疹病毒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而对完整人胚肺二倍体细胞却毒性极小 .  相似文献   

11.
把黄曲霉(Aspergjllusflerus) 3042,采用Czaper(-DO力)培养基培养一个星期左右、收集饱子制成悬液,摇匀各分成200mL的等份,用不同频率,不同功率的超声波辐射处理.超声波处理后的样品与未经超声波处理的原样品,均按国家标准进行检验,用  相似文献   

12.
黄曲霉是一种广泛分布的环境习居菌,经常在种植、贮藏、加工、运输过程污染玉米、花生等富含脂肪酸的粮食及相关食品和饲料,并会产生多种有毒次生代谢产物。其中,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产生的最主要真菌毒素之一,是公认的一类致癌物。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贸易争端;更重要的是,黄曲霉毒素具有高毒性、高致癌性、致突变性和免疫抑制性,严重威胁人畜健康。因此,黄曲霉毒素合成、调控及防控的相关工作一直是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阐述已知的黄曲霉毒素产生途径及相关调控机制,并介绍了多种有效的防控手段。重点讨论光照、温度、水活度、营养物质、pH值、氧化胁迫等环境因子对黄曲霉毒素合成的影响及已明确的调控机制;阐明了参与不同环境因子调控毒素合成的关键转录因子;同时分别从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不同技术层面介绍了多种有效抑制或降解黄曲霉毒素的方法,总结了黄曲霉毒素污染防控策略;并对今后的关键研究方向和重点防控措施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大豆蛋白酶解物抗氧化及促进微生物生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Alcalase蛋白酶对大豆蛋白的水解作用,通过正交设计确定酶解最佳条件,探讨最佳水解条件下不同酶解时间酶解物的抗氧化性和促进微生物生长的作用.结果表明,酶解最佳条件为:pH 9.0、温度65℃、底物酶量比100 g/mL;酶解90 min的酶解物清除自由基能力最强,酶解30 min的酶解物对酵母菌生长有促进作用,酶解60 min酶解物对酵母菌的代谢作用显著;酶解60、90 min的酶解物对黑曲霉的生长均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可见,酶解时间不同,酶解物的抗氧化活性与促进微生物生长作用有差别.  相似文献   

14.
以圆弧青霉(Penicillium cyclopium)、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红色链孢霉(Neurcsporacrassa)、玉米大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 turcicum)、稻瘟病菌(Piricularia oryzae)和黄曲霉(Aspergillusflavus)等6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检测了3种海藻(铁钉菜Ishige okamurae、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冈村凹顶藻Laurencia okamurai)的粗蛋白对它们的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实验表明,3种海藻的粗蛋白对6种真菌的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作用效果不同,其中冈村凹顶藻粗蛋白对红色链孢霉菌丝的生长,羊栖菜粗蛋白对稻瘟病菌孢子的抑制作用最明显,而羊栖菜和铁钉菜粗蛋白对红色链孢霉的菌丝生长,冈村凹顶藻粗蛋白对绿色木霉及黄曲霉的孢子萌发均无抑制效果.3种海藻的粗蛋白能凝集兔血红细胞,表明它们当中含有凝集素.  相似文献   

15.
部分黄曲霉菌会对农作物及产品造成严重污染。受相关基因的影响,黄曲霉会产生一种对人类健康与畜禽养殖构成重大威胁的真菌毒素,即黄曲霉毒素,在田间、储藏期或运输过程中黄曲霉毒素污染均可能发生。防止黄曲霉毒素进入食物链的策略有很多,其中采用生物法防治黄曲霉污染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重视,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利用微生物对黄曲霉及毒素进行控制,可有效减轻黄曲霉菌及毒素对粮食作物及产品的污染,发挥功能的物质主要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包括多肽、小分子有机物、有机酸、抗生素和酶等。黄曲霉毒素污染对农作物产生的重大经济影响及其对人和动物的毒害作用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介绍了对黄曲霉及毒素具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种类(主要有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链霉菌和一些海洋微生物等),分析了拮抗微生物中所发挥作用的有效成分,阐述了其对黄曲霉的抑制机制及对黄曲霉毒素的降解情况,希望为生物防治黄曲霉及黄曲霉毒素污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库拉索芦荟抑菌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库拉索芦荟提取液对食品中常见的污染菌:大肠杆菌、青霉、根霉、曲霉、毛霉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用不同的方法对大肠杆菌做抑菌实验,抑菌效果差别较大.滤纸片法的效果最不明显,而管碟法和实验中的新方法效果很明显;用滤纸片法和管碟法对霉菌做抑菌实验效果不明显,而用平板对峙培养法对霉菌进行抑菌实验效果明显.库拉索芦荟提取液对曲霉、毛霉、青霉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根霉的抑制作用不明显,且芦荟叶皮汁比凝胶汁的抑菌作用强,经高温处理的芦荟汁的抑菌能力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7.
对鲁花14,花育16,白沙,花37等四个花生品种不同生育时期籽仁、果壳、根部、果针等部位寄生真菌的种类进行了初步鉴定。共鉴定出8个真菌类型,其中黄曲霉菌(AspergillusflavusLink)、镰刀菌(Fusariumspp.)、桑卷担菌(Helicobasidiummompa)、青霉菌(Penicilliumspp.)、黑曲霉菌(Aspergillusniger)等为主要真菌。表现在不同品种各部位间分布广、带菌量高,持续时间长。其中,青霉菌在籽仁中的带菌率最高,镰刀菌在果针中的带菌率最高,桑卷担菌在根和果壳中的带菌率最高。不同品种的花生黄曲霉感染率有所差异。鲁花14的黄曲霉带菌率最低,花育16、白沙、花37的带菌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一株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CMC平板筛选方法,从草丛土样中筛选到一株产纤维素酶的菌株,该菌在20℃~50℃、pH4.0~10.0、NaCl1.0%~10.0%的条件下均能生长,在26℃~39℃、pH6.0~8.0、NaCl4.0%~6.0%条件下生长快速。经采用Biolog进行碳源利用鉴定判定为黄曲霉,命名为AF-1。AF-1的CMCase为19.26U/mL,FPA为6.22U/mL,纤维分解率为20.6%。采用单因素法对AF-1产酶条件进行了初步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