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6 毫秒
1.
新疆主栽小麦品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SDS-PAGE技术,分析了38份新疆主栽小麦品种(系)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结果表明,38份材料在Glu-1位点共检测到14种等位基因变异类型,其中Glu—A1位点有“1、2*、Null”3种变异类型,Glu-B1位点有“7、7+8、7+9、6+8、13+16、17+18、14+15”7种,Glin-D1位点有“2+12、5+10、5+12、2+10”4种.“Null、7+8、2+12”是主要亚基,它们的频率分别是55.3%、57.9%和65.8%.亚基组合类型有17种,其中Null、7+8、2+12亚基组合占39.5%;1、7+8、2+12亚基组合为10.5%,其余亚基组合的频率都在10%以下,不同材料的品质评分在3~10之间,平均评分为6.3.  相似文献   

2.
对来自以色列的38份野生二粒小麦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igh molecular weight glutenin subunits,HMW-GS)组成进行SDS-PAGE检测,发现其HMW-GS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在Glu-A1和Glu-B1位点共有18种可确定的亚基变异类型.其中,A1位点上的亚基1、2*(出现频率分别为60.53%和13.16%)和B1位点上的亚基13+16、14+15与17+18为优质亚基(出现频率分别为26.32%、7.89%和2.63%).同时出现了许多普通小麦所稀有或缺乏的特异亚基类型,如6+8*,7*+9,6+9*,7+9*,20,22等,在2份材料中出现了1种未命名的新亚基类型.  相似文献   

3.
野生二粒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等位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对从国内外引进的175份野生二粒小麦(Triticum dicoccoides)种质资源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Glu1-等位基因组成进行了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75份野生二粒小麦中,Glu-1B位点上的HMW-GS有32种变异类型,比普通面包小麦Glu-1B位点编码的HMW-GS的变异类型丰富得多,其中7+8和14.1+15.1亚基分布频率最高(占20.00%);Glu-1A位点编码的HMW-GS有4种变异类型:1、1^*、2^*和Null,一共鉴定了10个新的高分子量亚基.这些新的亚基和等位基因有可能成为面包小麦品质改良的候选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4.
不同来源小麦品种(系)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青海省不同来源114个小麦品种(系)品质得分、高分予量麦谷蛋白亚基构成、等位基因不同亚基变异及出现频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麦品种(系)间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存在一定差异,国外引进品种和当地培育品系亚基组成多于其他品种,而当地培育品系的分布最均匀;在A1位点上N亚基出现的频率最高,在D1位点上2+12亚基出现的频率最高;共有25种亚基组合,国外引进的小麦品种和当地培育的小麦品系亚基组合类型明显多于其他品种,(N,7+8,2+12)组合的出现频率最高;品质平均得分当地培育品系最高(6.40)。  相似文献   

5.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分析了超大穗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及其F1代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9份超大穗小麦中共检测到7种类型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在Glu-A1位点,出现了两种亚基,null和1亚基,Glu-D1位点只有2 12一种亚基,而Glu-B1位点上亚基类型最丰富,有4种类型,尤其出现了两种新型的复合亚基组合形式7 9 8和7 9 14 15。遗传分析表明,在超大穗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F1中,双亲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呈显性遗传,且显母性遗传倾向。  相似文献   

6.
利用SDS—PAGE技术对新疆育成与推广的11个品种和卯年代引进的44个亲本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引进亲本在G1u—Al位点有2种等位变异类型0和1;Glu—Bl位点有6个等位变异类型:7 8、7 9、13 16、17 18、6 8、7,但主要以7 8为主;G1u—D1位点有2个等位变异类型:2 12、5 10,以5 10为主要类型。在大面积推广品种中,新春5号和新春9号为5 10亚基携带者;新春3号品种携带17 18亚基。上述结果基本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新疆春小麦育成与推广品种和20世纪90年代引进亲本品种的谷蛋白亚基组成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7.
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分析了102个小麦材料Glu-B1、Glu-D1位点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构成,结果表明:四川新育成小麦品种(系)中Glu-B1位点劣质亚基7+9和20的出现频率较高,优质亚基7+8、17+18的频率仍然较低.Glu-D1位点优质亚基5+10与劣质亚基2+12的频率相差不大.在Glu1的2个位点同时具有优质基的材料占1176%.高灵敏、高通量MALDI-TOF技术可用于小麦品质育种过程中优质亚基的快速、准确鉴定.  相似文献   

8.
小麦与高冰草体细胞杂种F5代麦谷蛋白及SDS沉降值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普通小麦与高冰草体细胞杂种F5代 175个株系的麦谷蛋白及SDS沉降值分析 ,发现杂种F5代有 10种不同的麦谷蛋白组成 ,并出现了 1Ax1,1Ax2 ,1Bx13,1By16 ,1By8,1Dx5等 6种不存在于亲本小麦中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及 1Bx13 1By16 ,1Bx7 1By8,1Dx5 1Dy12等 3种新亚基组合 ,部分杂种中出现了高冰草的麦谷蛋白特征谱带 ;杂种株系的SDS沉降值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其中一些杂种的SDS沉降值明显高于亲本普通小麦 .结果表明 ,通过体细胞杂交有可能将野生禾草的优良性状引入普通小麦 ,创造出多种不同组成及组合的新种质 ,为小麦品质育种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用节节麦/野燕麦//偏凸山羊草/硬粒小麦杂交,F1自然加倍成节节麦—野燕麦—偏凸山羊草—硬粒小麦部分双二倍体,连续自交后代分离出普通小麦类型,从中筛选出节燕001 2,具有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优质亚基1、5+10、7+9,兼抗条锈病和白粉病,株高44cm,和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特性,经初步研究,矮秆性和抗病性属显性遗传,是一个优良的小麦核心种质。  相似文献   

10.
为全面了解青海省历年育成小麦品种籽粒中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的高低,本研究以82份青海省育成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利用PPO18,PPO16和PPO29这三个功能标记检测Ppo基因在Ppo-A1和Ppo-D1位点的等位变异和基因组成。结果表明:在Ppo-A1位点,有44份小麦含Ppo-A1a(高PPO活性)型等位基因,38份小麦含Ppo-A1b(低PPO活性)型等位基因。在Ppo-D1位点,42.7%的小麦含Ppo-D1a(低PPO活性)型等位基因,57.3%的小麦含Ppo-D1b(高PPO活性)型等位基因。在Ppo-A1和Ppo-D1 2个位点共检测到4种类型的组合:Ppo-A1a/Ppo-D1a,Ppo-A1a/Ppo-D1b(双高PPO活性),Ppo-A1b/Ppo-D1b,Ppo-A1b/Ppo-D1a(双低PPO活性),分布频率分别为24.4%,29.3%,28.0%和18.3%。两个基因组合类型中分布频率最低的是Ppo-A1b/Ppo-D1a(双低PPO活性),分布频率最高的是Ppo-A1a/Ppo-D1b(双高PPO活性)。  相似文献   

11.
运用PCR及PCR-SSP技术检测HPV16 DNA和HLA DQB1*03、DRB1*13等位基因在新疆维族、汉族ISCC和对照组织中的分布,探讨HLA DQB1*03,DRB1*13等位基因与HPV16感染和ISCC的相关性及在新疆维族、汉族正常人群中的分布。结果显示:HLA DQB1*03等位基因在维族ISCC和HPV16阳性的ISCC中的分布频率高于维族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66,P〈0.05;χ2=4.336,P〈0.05);在维族正常人群中的分布频率低于汉族正常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923,P〈0.05)。HLA DRB1*13等位基因在维族、汉族ISCC和HPV16阳性ISCC分布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维族正常人群中的分布频率与汉族正常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HLA DQB1*03等位基因可能是维族ISCC的遗传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2.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936^*T/C基因多态性与胃癌之间的关系,了解该基因多态性对胃癌生成及发展的影响。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胃癌患者和健康者外周血的VEGF936。T/C基因型。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中VEGF936。T/C基因型或等位基因与健康者相比无差异(精确概率法计算基因型P=0.226;卡方检验等位基因x^2=2.934,P=0.087)。Ⅲ、Ⅳ期病理分期患者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比例(66.7%和82.0%)明显大于Ⅰ、Ⅱ期(12.9%和1.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因型:x^2:14.215,P=0.000;等位基因:X2=28.430,P=0.000)。结果表明,VEGF9360C/C基因多态性与胃癌的生成无关,而与胃癌的进展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大花序桉群体与环境适应性相关的基因组位点,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分子生物学信息。【方法】利用84个SSR标记(包括29个基因组SSR 和55个EST-SSR)分析引种到广西,来源于澳大利亚昆土兰州北部和南部各7个大花序桉群体,通过Mantel 检验确定群体间是否存在地理隔离;检测群体间分化系数(Fst)离群值的受选择位点;并基于空间分析法检测与群体气候因子显著相关的等位片段,将显著相关位点的序列与NCBI数据库比对进行功能注释。【结果】大花序桉北部与南部群体间存在地理隔离,基于19个气候因子的聚类分析将北方与南方群体分为独立的组,这表明气候因子亦驱动了群体的分化。共检测到Fst离群值的受选择SSR位点39个(46.4%),其中,LOSITAN软件检测到12个正向选择位点和17个平衡选择位点。5个Fst离群值位点的6个等位片段与1个或多个气候因子显著相关(P<0.001),其等位频率在北部与南部群体间差异明显,其中,Embra6-118 bp与最冷月最低气温(Tmcm)显著相关,位点DNA序列的功能注释为碱性螺旋-环-螺旋(basic helix-loop-helix, bHLH)转录因子bHLH155;Embra20-121 bp与最暖季度降水量(Pwq)显著相关,位点的功能注释为蔗糖转运蛋白(sucrose transporters);EUCeSSR676-168 bp与TmcmPwq、年均气温(Tma)和最暖月最高气温(Tmwm)均显著相关,位点的功能注释为光系统Ⅱ稳定性/组装因子HCF136 (photosystem II stability/assembly factor HCF136);另外两个显著相关位点EUCeSSR298和EUCeSSR1009的功能未知。【结论】大花序桉北部与南部群体的显著分化受长期气候的影响,在第四纪大冰期可能存在北部和南部避难所。与气候因子显著相关的SSR位点在北部和南部群体间的等位频率差异为基于正向选择的气候适应性提供了分子证据。  相似文献   

14.
在重夸克有效场论(HQEFT)的框架内,考虑重夸克展开次领头阶修正,对D→K*lν半轻衰变过程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光锥求和规则的方法计算了D→K*跃迁形状因子A1、A2、A3、V.对于重夸克展开领头阶部分,考虑K*介子光锥分布振幅到扭度4;对于次领头阶修正,只考虑扭度2的分布振幅.计算表明,重夸克展开次领头阶对不同跃迁形状因子有不同的修正,最大为领头阶结果的17.5%.在此基础上计算了相应半轻衰变过程D+→K*0l+ν、D0→K*-l+ν的分支比,两者都与实验符合的很好.  相似文献   

15.
以典型籼粳交(春江06/台中本地1号)双单倍体(DH)群体为材料,经100μmol/L CuSO4溶液对其双亲及DH群体进行处理,考察了DH群体及其双亲的耐铜性,并利用业已构建的分子连锁图谱进行了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区间分析.共检测到23个QTLs,其中与铜胁迫有关的QTL有7个,分别位于水稻第1,2,3和7染色体上;贡献率最大的QTL为qTGR-2,变异解释率为14.60%,其增效等位基因来自台中本地1号;芽质量的QTL qTSW-1增效等位基因来自春江06;余下的几个耐铜胁迫的QTL增效基因均来自台中本地1号.同时,在3号染色体上检测到了一个QTL,可显示发芽率受铜胁迫抑制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对?n∈N*图 S*的边幻和标号以及超边幻和标号,得到了两种标号的算法 A 和 B,给出了对?n∈N*图 S*具有超边幻和常数 C1=5n+6以及边幻和常数 C2=7n+6,其中图 S*由具有 n+1个顶点星图 S(u)和 n+1个顶点星图 S(v)组成,从而证明了 S*不仅是边幻和图,而且还是超边幻和图等结论。  相似文献   

17.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1++g^**方法对[NH3(H2O)n]^-(n=2—4)团簇的结构和频率进行研究,从而得到[NH3(H2O)n](n=2—4)团簇的基态结构,得到的结构与SubhaPratihar等的研究一致.同时,文章还研究了水氨团簇的电子束缚方式和偶极矩,结果表明,在n=2时,电子束缚方式为表面束缚,而在n=3,4时,既有表面束缚方式,又有内部束缚方式.  相似文献   

18.
玫瑰冠鸡资源群的微卫星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8个微卫星DNA标记分析了玫瑰冠鸡(50只)及其杂交鸡(40只)的群体遗传变异。计算了各群体在各位点上的等位基因频率,并据此计算出各群体的平均遗传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和有效等位基因数。结果表明:2个鸡群在8个微卫星座位上的基因频率存在明显的差异。所选的8个微卫星座位均为高度多态,可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鸡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