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颠茄发根培养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种子萌发获得颠茄无菌苗,用发根农杆菌A4侵染颠茄无菌苗真叶,所有感染了的叶片都从伤口处产生发根.在无激素培养基中,发根表现出高频侧向分支、生长迅速、失去向地性的典型形态特征.PCR检测表明rolB、rolC确实整合到颠茄发根基因组中,用MS液体培养基发酵培养35 d,3个发根单克隆中发根生物量最大增长率达7.5倍,T6单克隆莨菪碱含量最高(5.61 mg/g),与种植在田间的颠茄植株的根相比,提高7倍;T2单克隆东莨菪碱含量最高,提高9倍多(2.35 mg/ g).本研究揭示了rol基因足以诱导获得生长迅速和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发根.表明颠茄转基因发根的发酵培养不失为生产托品烷类生物碱的一条好途径.  相似文献   

2.
不同化学因子对银杏发根悬浮培养生长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银杏幼叶、幼芽为材料,诱导银杏外植体产生发根,在建立发根悬浮培养体系的基础上,探讨不同种类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不同类型培养基以及蔗糖浓度对银杏发根悬浮培养生长的影响.以便获得银杏悬浮发根快速增殖的最适培养条件,为银杏发根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外源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发根的生长是有利的,其中以NAA效果最好,其最佳浓度为1.0 m g/L,发根生长速度为8.59 m g.L-1.-d 1.B5培养基有利于发根的生长,其最佳生长速度为8.58 m g.L-1.d-1.培养基蔗糖的最佳浓度为15 g/L,银杏发根生长速度为7.36 m g.L-1.d-1.  相似文献   

3.
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S21进行了摇瓶条件下的D-核糖发酵条件的研究,主要考察了添加木糖、pH、溶氧水平以及采用补糖方式对发酵的影响,确定了D-核糖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D-木糖50g/L初始pH7.0,初始葡萄糖浓度为150g/L,碳酸钙20g/L,并在发酵36h后,在装液量为35mL的500mL三角瓶中添加0.75g/mL的葡萄糖溶液2mL,S21菌可积累D-核糖达51.1g/L。  相似文献   

4.
以槐耳菌丝体生物量为主要指标,采用不同碳源和氮源进行单因素初选试验,然后以不同比例的混合碳氮源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槐耳菌丝体液体最佳培养基是玉米渣200g/L,蔗糖20g/L,酵母膏3g/L,麦麸3.5g/L,KH2PO42.0g/L,MgSO4·7H2O1.0g/L和VB1 6mg/L,温度28℃,pH自然.其菌丝体生物量得率为21.6g/L.  相似文献   

5.
对北高灌蓝莓伯克利(Berkely)、蓝丰(Bluecrop)两个品种的离体快速繁殖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使用MS+Zt1.5mg/L+NAA0.2mg/L(MS:VB1增至0.4mg/L),培养基中添加蔗糖20g/L,琼脂粉5.6g/L,pH值5.2,接种后培养在温度为25±2℃,光强度为2500lx,光周期为16h进行增殖培养;采用改良1/2WPM基本培养基添加0.4mg/LIBA,蔗糖12g/L,琼脂粉3g/L,pH值5.0的生根培养基上培养为最优的北高灌蓝莓快速繁殖方案。  相似文献   

6.
类人胶原蛋白基因工程菌高密度发酵过程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基因工程菌Escherichia coli BL 21生产人源型胶原蛋白的高密度发酵工艺。方法建立一套以溶解氧浓度和比生长速率为中心的控制策略,采用溶氧反馈或pH反馈调节补料速度。结果 OD600可达150,胶原蛋白的表达量为9g/L。结论 20%-30%饱和度的溶解氧和0.1- 0.2 h-1的比生长速率有利于细胞生长和产物表达,其与降低乙酸等有害代谢副产物的积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以槐耳菌丝体生物量为主要指标,采用不同碳源和氮源进行单因素初选试验,然后以不同比例的混合碳氮源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槐耳菌丝体液体最佳培养基是玉米渣200g/L,蔗糖20g/L,酵母膏3g/L,麦麸3.5g/L,KH2PO42.0g/L,MgSO4·7H2O1.0g/L和VB1 6mg/L,温度28℃,pH自然.其菌丝体生物量得率为21.6g/L.  相似文献   

8.
新型悬浮填料处理低温生活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东北地区冬季污水处理效果较差、COD去除率不高的问题,选择生物膜反应器处理低温生活污水、比较了国内几种常见的填料,新型纳米悬浮填料在30%的投配率下OC值(充氧性能)就达到了0.071kg/h.挂膜18d后填料上的生物量达到5.5g/L,且系统的COD去除率稳定在75%左右.曝气量控制在250L/h,在10~12℃的条件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使反应器的生物量提高到7.7.5g/L,COD的去除率达到85%左右,出水COD降至85mg/L以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基因工程菌Escherichia coli BL21生产人源型胶原蛋白的高密度发酵工艺。方法建立一套以溶解氧浓度和比生长速率为中心的控制策略,采用溶氧反馈或pH反馈调节补料速度。结果OD600可达150,胶原蛋白的表达量为9g/L。结论20%~30%饱和度的溶解氧和0.1-0.2h^-1的比生长速率有利于细胞生长和产物表达,其与降低乙酸等有害代谢副产物的积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灵芝真菌发酵胞外多糖反馈抑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灵芝胞外多糖自身反馈抑制作用。在摇瓶中考察了灵芝真菌发酵菌丝体生长、胞外多糖(EPS)和胞内多糖(IPS)合成的动态过程。在培养168h时,生物量达到最大值3.18g/L(干重),培养216h时,胞外多糖达到最高浓度1.24g/L,EPS和生物量的变化趋势大致呈正相关。在摇瓶培养基中添加同源胞外多糖,以浓度梯度实验法考察培养基中的同源胞外多糖浓度对灵芝真菌发酵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的同源胞外多糖浓度高于0.59g/L时,EPS的产生受到明显抑制,其趋势是随着培养基中同源灵芝胞外多糖浓度的增加,反馈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当培养基中添加的同源胞外多糖浓度高于2.34g/L时,菌丝的生长和胞外多糖的产生完全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自吸泵叶轮气液混合能力对自吸性能的影响,在叶轮原模型基础上,设计了叶片不同进口边位置的5种模型方案.采用VOF多相流模型对不同方案全流域进行三维定常数值计算,研究对自吸性能的影响规律.针对350WFB-1200-50型外混式无密封自吸泵,初始条件设定进水S型弯管中含一定体积的空气段,出口处设置含气率监测点.结果表明:针对中高比转速叶轮,进口边沿后盖板位置向出口前掠,使得叶轮进口边工作时对流体分时加载,可以有效提升叶轮的气液混合能力,从而缩短自吸泵的自吸时间;在一定前掠角度范围内改变进口边位置对自吸泵的扬程和效率影响不大,但是当叶片进口边向出口位置前掠超过一定范围时,会导致自吸泵扬程明显下降;当叶轮进口边前掠10°时,额定工况下自吸时间缩短25%,自吸性能明显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作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内最权威的诗歌刊物《,诗刊》无疑代表了当时的文学潮流,并引领着文学的走向。研究自1957年1月到1965年停刊的《诗刊》,可以清晰地把握当时的诗坛动态和文学环境,不失为五六十年代中国文学的一份生动史料。本文着重考察的是《诗刊》如何以对“五四”以来新诗人的重估和对新诗史的重构,完成了新诗在五六十年代的历史叙述。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湿度传感器稳定性的误差,指出影响湿度传感器稳定性的误差有线性误差、温度影响误差、湿滞误差以及校验标准误差等.  相似文献   

14.
技术异化的生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技术的复杂性和局限性、技术的不恰当使用、自然的不可预见性、技术理性的沙文主义式扩展及社会文化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技术异化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5.
对图书馆读者满意度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图书馆读者满意度的含义及衡量要素,论述了图书馆调查读者满意度的目的及方式,提出了图书馆提升读者满意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目前图书馆业务外包的外延和内涵,论述了业务外包之后的图书馆办馆效益,分析了业务外包带来的问题,对业务外包后的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7.
医疗体育对大学生身高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至24岁的大学生,随着内脏器官的不断完善,两次身高增长的高峰期已经过去,一但骨骺部位闭合,骨化,身高的增长就几乎停止。通过对815名学生样本数据的正态分析和对中外多项增高实例研究,对比,得出大学生群体中身材矮小及伴随相关心问题的人,通过有针对性的体疗锻炼,能使其形体和心理都得到有效的改善。对大学生身体发育抢救阶段,医疗体育(体疗)方案,运动处方,增高器械等方面的深入探索,对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图书馆的工作职能将发生显著变革,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图书馆要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就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人才素质是决定性因素;网络建设是必由之路;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是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9.
利用极大值原理证明了对于Rn 中凸域Ω在狄利克莱边界条件下拉普拉斯算子的第一、第二特征值之差成立 :λ2 -λ1≥ π2d2 ,其中d为Ω的直径  相似文献   

20.
罗兰.巴特的著名论文《作者之死》文字不多,但其思想来源却十分复杂:哲学界反理性思想尤其是福柯的"人之死"理论、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理论和拉康的主体观、法国当时的社会现实等都为"作者之死"理论的提出准备了条件。和福柯、拉康在哲学界高倡"人之死"、"主体死了"相呼应,巴特把矛头指向权力结构在文学批评领域的体现者——作者身上。他宣布了"作者之死",在话语领域中争取实现自己的乌托邦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