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光光度法测定Fe(Ⅲ)-二甲酚橙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 5× 10 -2 mol·L-1HCl溶液中 ,二甲酚橙与Fe(Ⅲ )生成紫红色络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 6 0nm处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 =2 .0× 10 4L·mol-1·cm-1.Fe(Ⅲ )含量在 0~ 2 .4mg·L-1范围内符合Beer定律 .用于水样中微量铁 (Ⅲ )的测定 ,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2.
:在 p H3 .50酸性介质中 ,Cu( )和 Fe( )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Tween-80存在下与 5-Br-PADAP生成有色配合物 .有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都位于 570 nm处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 7.96× 1 0 4 L· mol-1· cm-1和 6.3 0× 1 0 4 L· mol-1· cm-1;Cu( )在 0~ 1 3μg/2 5ml,Fe( )在 0~ 1 8μg/2 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用拟定的方法测定了铝片和水样中的 Cu( )和 Fe( )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新显色剂 4 (2 吡啶偶氮 ) 邻苯二酚 (PAPC)在CTMAB存在下与Cu(Ⅱ )的显色反应 .在 pH =10 .5缓冲溶液中 ,该试剂与Cu(Ⅱ )反应生成稳定的红色配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0 5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5.33× 10 4 L·mol- 1·cm- 1,铜含量在 0~ 1μg/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 ,该方法应用于茶叶中铜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钯(Ⅱ)与二溴对甲基偶氮二溴羧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钯 (Ⅱ )与二溴对甲基偶氮二溴羧在硝酸介质中形成组成比为 1∶2的蓝紫色的配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 63 0nm处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 ε63 0=4.46× 1 0 4L·mol-1 ·cm-1 ,钯的质量浓度在 0 .0 0~ 0 .80mg·L-1 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该法简便、快速 ,常温下可在水相中直接测定微量钯 .应用于废钯催化剂回收液中钯含量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详细讨论了 2 - (6-甲氧基 - 8-喹啉偶氮 )变色酸与Ni (Ⅱ )的显色反应 ,该试剂能与Ni(Ⅱ )反应生成稳定的带负电的 1∶4的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655nm ,对比度为 1 2 0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 1 9× 1 0 4 L·mol- 1 ·cm- 1 ,配合物表观稳定常数为 2 34× 1 0 1 7(2 0℃ ,μ0 1 )。加入NH4F和硫脲等掩蔽剂或预先分离可提高选择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在微乳液介质中 ,pH =10 .0时 ,钴与邻氯苯基荧光酮 (o CPF)显色生成稳定的 1:2配合物 ,在 6 5 0nm处摩尔吸光系数为 1.31× 10 5L·mol-1·cm-1,钴含量在 0~ 1.0 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用所拟方法以巯基葡聚糖凝胶分离富集 ,可测定环境样品中的微量钴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应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在pH 3 .6的缓冲溶液中铜 (Ⅱ )与 5 -Br-PADAP和Tween- 80形成三元胶束配合物的显色反应 .结果表明 ,可用双峰双波长法测定微量铜 (Ⅱ ) ,该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 ,ε=1 .0 3× 1 0 5L·mol-1 ·cm-1 ,铜 (Ⅱ )浓度在 0~ 0 .8mg·L-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用于粮食中微量铜 (Ⅱ)的测定 ,结果比较满意 .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TB -偶氮胂与锶、钡的显色反应 ,实验结果表明 ,该络合反应在pH 0 .2~ 2 .5酸度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灵敏度 (εSr =4 .5× 1 0 4L·mol- 1 ·cm- 1 和εBa =4 .3× 1 0 4L·mol- 1 ·cm- 1 ) ,反应酸度范围宽 (pH 0 .2~2 .5 )且两者最大吸收波长具有明显差异 ,可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Sr2 +、Ba2 +.该方法用于某些纯试剂中Sr、Ba的同时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钯 (Ⅱ )与DBM偶氮氯膦显色反应的条件及应用 ,据此显色反应建立了测定微量钯的分光光度分析法 .DBM偶氮氯膦与钯离子在常温下于水相中形成蓝色络合物 ,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 ε62 0=4.47×10 4L·mol-1·cm-1,钯含量在 0 .2~ 1.2 μg·mL-1范围内符合朗伯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10.
在pH3 5~4 0的NaAc HCl介质中,乙基曙红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物,溶液颜色发生变化,最大吸收波长为548nm,比乙基曙红红移了28nm,并在520nm处产生最大褪色,其吸收或褪色作用均可用于蛋白质的分光光度测定.在最大吸收波长548nm处,蛋白质的浓度在0 23~20 0μg·mL-1(HSA)和0 25~17 5μg·mL-1(BSA)范围内与吸光度成正比,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1 33×106L·mol-1·cm-1(BSA)和1 26×106L·mol-1·cm-1(HSA);而在最大褪色波长520nm处测量,上述范围的蛋白质浓度也与褪色程度成直线关系,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2 02×106L·mol-1·cm-1(BSA)和2 06×106L·mol-1·cm-1(HSA),褪色光度法灵敏度更高.并且方法选择性好,用于尿液及人血清样品中总蛋白的测定,所得结果与考马斯亮蓝法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新合成的显色试剂 2 - (2 ,3,5 -三氮唑偶氮 ) - 5 -二甲氨基苯甲酸 (2 - (2 ,3,5 -triazolylazo) - 5 -dimethylaminobenzoicacid ,简称TZAMB) [1] 与铜 (Ⅱ )的显色反应。在 pH为 2 .5 2的 0 .0 1mol/LKHP -HNO3的底液中 ,铜 (Ⅱ )与TZAMB形成一种稳定的紫红色的络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 5 80 .0nm处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4 .17× 10 4 L·mol- 1·cm- 1。络合物的组成为Cu2 +:TZAMB =1:2 ,铜的浓度在 0~0 .12 8mg/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该方法成功的应用于食品中微量铜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报告一类光度法测定纳克量锡的新方法.在聚乙烯醇(PVA)存在下,锡(Ⅳ)与钨酸盐可分别和碱性染料罗丹明B(RB),丁基罗丹明B(BRB),耐尔蓝(NB)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缔合物的最大吸收分别位于580nm(RB),565nm(BRB)和580nm(NB),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值分别为3.23×107L·mol-1·cm-1(RB),2.54×107L·mol-1·cm-1(BRB)和2.95×107L·mol-1·cm-1(NB).服从比耳定律的范围分别在0.4~2.0μg·L-1(RB),0~2.4μg·L-1(BRB)和0~2.0μg·L-1(NB),检出限(3σ)分别为0.031μg·L-1(RB,n=12),0.073μg·L-1(BRB,n=11)和0.083μg·L-1(NB,n=11).离子缔合物至少稳定72~240h.考查了40多种共存离子的影响,确立了测定痕量锡的酸度条件等.研究了缔合物的红外光谱,锡钨杂多络阴离子具有Keggin结构.方法均已用于某些合金钢和锌合金中痕量锡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在磷酸介质中,钒(Ⅴ)对KIO4氧化偶氮胂(Ⅲ)褪色反应的催化作用及柠檬酸的活化作用,测定了体系的动力学性质,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建立了测定痕量钒的新方法.实验表明,无柠檬酸时体系为准一级反应,表观速率常量为3.7×10-4s-1,表观活化能为99.4kJ·mol-1,钒的量在0~9.0×10-5g·L-1范围内与log(A0/A)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3×10-7g·L-1.有柠檬酸时为准零级反应,表观速率常量为1.6×10-3s-1,表观活化能为82.9kJ·mol-1,钒的量在0~5.0×10-5g·L-1范围内与ΔA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7.8×10-8g·L-1.本法简单快速,灵敏度较高,用于钢样中痕量钒的测定,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二甲酚橙(XO)-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与铜(Ⅱ)、钴(Ⅱ)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8.0,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存在时,铜(Ⅱ)、钴(Ⅱ)与二甲酚橙能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均为590nm,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6.9×104L·mol-1·cm-1和3.6×104L·mol-1·cm-1.铜(Ⅱ)含量在0~15.1μg/25mL内,钴(Ⅱ)含量在0~18μg/25mL内符合比尔定律.线性方程及回归系数分别为A=4.765×10-3+0.0185C,γ=0.9962;A=3.005×10-3+7.481C,γ=0.9966.应用本法测定了铅合金标样中的微量铜.  相似文献   

15.
三种新偶氮安替比林显色剂的合成及分析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峥 《广西科学》2002,9(4):276-280
合成 3种新的偶氮安替比林显色剂 :5 - (4-安替比林偶氮 ) - 8-羟基喹啉 (AAHQ)、1- (4-安替比林偶氮 ) - 2 -萘酚 (AANP)和 3,6 -二 (4-安替比林偶氮 ) - H酸 (AAHA)。分析其与 5种金属离子的显色反应 ,建立了 AAHQ测定微量 Cu( )的新方法 ,其摩尔吸光系数ε为 1.6 7× 10 4 L· mol- 1 · cm- 1 ,Sandell灵敏度为 0 .0 0 38μg.cm- 2 ,Cu( )在 0~ 30 μg/ 2 5 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生物样中 Cu( )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铅、镉-卟啉配合物的研究及其分析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卟啉与铅、镉的反应及其相应配合物的电子吸收光谱。并结合巯基棉富集分离方法 ,将该具有特定光学性质的分析体系成功地应用于中药中痕量铅、镉的测定 .方法简便 ,测定体系抗干扰的效果好 ,灵敏度高 .对Pb(Ⅱ )、Cd(Ⅱ )的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 2 .5× 10 5L·mol- 1·cm- 1和 5 .1× 10 5L·mol- 1·cm- 1.实际样品测定的RSD在 3.3%~ 13.0 %之间 .样品加标回收率在 85 %~ 110 %之间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新试剂2-[3-(5-硝基苯并异噻唑)偶氮]-β-萘酚.并研究了试剂与铋的显色反应条件.用元素分析、波谱等鉴定其结构并测定其离解常数,结果表明,在pH=7.46时,试剂与铋发生灵敏的显色反应,形成稳定红色配合物,λmax=540nm,络合比Bi3+:R=1:2,摩尔吸光系数为5.13×104L·mol-1·cm-1.Bi3+在0~1.8mg·L-1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偶氮胂K、二溴对硝基偶氮胂与Cr(VI)褪色反应,发现在硝酸介质中,表面活性剂存在下具有高灵敏的褪色反应,其摩尔吸光系数分别达2.2×105 L·mol-1·cm-1和1.2×105 L·mol-1·cm-1,是目前光度法测定Cr(VI)非常灵敏的方法之一,可用于合金钢及雨水中铬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在Triton X-100存在下,研究了4,4’-二偶氮苯重氮氨基苯(BABAB)与铜的显色反应.在pH=10.0~11.5的Na284O7-NaOH缓冲溶液中,试剂与铜(Ⅱ)形成2:1型深红色配合物,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达1.23×105L·mol-1·cm-1.Cu2+的浓度在0~400μg·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相似文献   

20.
分光光度法测定脯氨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脯氨酸与四氯对苯醌的荷移反应 .实验指出 ,在硼砂缓冲溶液中 ,脯氨酸与四氯对苯醌于 30℃的水浴中恒温 1 2 0 min,可形成 1∶ 1的稳定络合物 ,其λmax=35 8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 ε=1 .5 0× 1 0 5L·mol- 1 ·cm- 1 ,在 60 ng·m L- 1 ~ 40 0 ng·m L- 1 的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用本方法测定药物制剂的含量与文献方法一致 ,回收率在 99.65 %~ 1 0 0 .7%范围内 ,相对标准偏差在 1 .4%以内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