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种用于手语识别的中国手语分类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手语识别的角度出发对中国手语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对现有的手语识别方法--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方法和基于佩带式输入设备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手语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基于3D CNNs(三维卷积神经网络)的手语识别方法模型计算复杂度和内存占用较高,及基于RNNs(循环神经网络)的连续手语识别方法的长距离建模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轻量3DCNNs和Transformer的手语识别方法.首先使用轻量3D CNNs进行孤立词手语识别的时空建模,然后提出RKD(随机知识蒸馏),从多个教师模型中提取知识以提高轻量三维卷积的特征提取能力;针对连续手语,在特征提取后使用完全基于自注意力的Transformer进行全局建模.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CSL-500和CSL-continuous数据集上可以获得95.10%的识别率和1.9的WER(词错误率),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手语作为表达信息的一种方式,是聋哑人与外界交流的最主要途径。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新型、自然、便捷的人机交互方式已经成为当今各行业交互方式的新趋势。传统手语识别方法普遍存在背景干扰严重、特征提取不完整及识别准确率低的缺点。针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基于彩色-深度(RGB-D)图像的手语识别算法。在静态孤立词手语识别的基础上测试,实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RGB-D的方法能得到比传统手语识别算法更好地性能;利用深度信息处理图像,有效地去除了场景中光照、背景的干扰,同时结合肤色信息去除非手形部分;采用概率神经网络(PNN)手语分类器对孤立词的识别准确率超过90%,取得了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4.
基于Kinect的中国手语识别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微软Kinect提取的深度图像信息,提出了一种新的中国手语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Kinect获取人体主要骨骼的3D坐标和手的3D坐标;然后根据中国手语的手型、手的位置和手的方向3个主要构造成分,分别采用DBSCAN和K-means聚类算法获取手语特征中的手的位置基元和方向基元,提出一种结合CLTree和Attribute bagging聚类集成方法提取手型基元;最后将这3类基元进行组合采用模板匹配方法识别中国手语。通过对选取的72个中国手语进行识别实验,平均识别率为90.35%,实验结果说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国外手语的历史尚较少受国内关注。英国手语及相关教育有较悠久的历史,其历史和发展对他国有借鉴意义。以语言政策为视角,首先追踪其早期的历史发展,分析英国手语在初期发端时对教育的影响以及相关的早期手语研究;其次对现当代相关英国手语语言政策和规划进行阐述和分析;然后描述英国手语现状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最后结合英国手语,论述对我国手语语言本身的研究及相关语言政策制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系统介绍了近年来手语加工的脑损伤以及脑成像研究,重点阐述了如下几个问题: 1)手语基本情况介绍;2)研究手语神经机制的2种角度--脑损伤角度和脑成像角度;3)手语理解和产生的神经机制;4)手语研究中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张晓梅 《长春大学学报》2009,19(12):125-126
本文从中国手语和美国手语的手指语、手势语和表达方式等三个方面,对中国手语和美国手语进行了比较、分析。展示了中国手语和美国手语各自的特点以及二者的异同点,提出了中、美手语比较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聋童或弱听儿童因为听觉上的障碍,言语输入受阻,以致严重影响他们的口语及书面语的发展。由于言语沟通出现困难,直接影响他们的社交、认知及学习能力。手语语言学研究指出自然手语与口语一样有完整的语法系统。其他相关研究也让我们了解到聋人社群发展的自然手语作为一种视觉语言,对聋童来说,他们可以无障碍地获得,跟健听儿童获得口语一样,毫不费力。近年跨语言渠道双语获得(Bimodal bilingual acquisition)的研究显示:聋、健儿童只要从小同时接触手语和口语这两种语言,他们便可成为有效的跨语言渠道双语用户。手语双语共融教育计划(Sign Bilingualism and Co-enrolment in Deaf Education Programme(SLCO))就是基于以上假设逐步在主流教育环境中发展出来的,以解决香港长久以来聋人教育只注重单一口语教育实务的问题。通过集中介绍SLCO计划的发展概念和推行方式,并且简单介绍计划如何促进聋、健学生的双语发展,更有效达到社交和学术上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刘永萍  林倩 《科技信息》2010,(4):175-175,178
聋人手语是聋人的一种特殊的语言。本文从语言的内容和形式、建筑材料和结构规则四要素对聋人手语进行语言学的阐释,以促使聋人手语更科学、更规范。  相似文献   

10.
羡余性被认为是语言的一大本质属性,手语也具有羡余性.与汉语的羡余性相比,中国手语的羡余性主要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兼具时间线条性和空间共时性的呈现特点,二是常常体现出汉语对中国手语的接触影响作用,三是与手语的表义特点有关.在汉语手译时,可利用增译和加注、表情和口动等羡余手段以处理汉语生僻词、新生词和难解词的翻译,以完足语义,减少歧义;还应简省处理汉语的羡余表达,以达到最佳翻译效果;另外,在手语汉译时需要增加必要的羡余信息以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11.
从视觉手语语音的角度出发,阐述手语在聋人阅读中的作用机制。从语言学层面的词汇、句法等角度和非语言学层面的视觉加工技能及推理能力等方面探讨了手语对聋人阅读的影响,强调了早期手语语言暴露对聋人阅读能力提升的潜在作用。鉴于手语对聋人阅读的影响,提出对聋人阅读能力的干预应从提升其手语技能和采用基于手语表征的阅读辅助策略2个角度出发,并从家庭、学校和社会3个层面阐述了对聋人阅读干预的实践性方法。  相似文献   

12.
许天然  吴垚  苏红旗 《科技资讯》2012,(19):24-24,26
文中使用图像轮廓填充图形作为手语手势的特征参数进行静态手语识别。关键是提取出图像边缘轮廓,并做出轮廓填充图形,根据这个特征参数对待测图像进行手语手势的特征匹配。该方法对图像亮度、缩放、平移、旋转具有不变性,而且该方法计算简单、快速,可以用于基于移动终端(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平台下)的手语识别系统。  相似文献   

13.
手语是聋人交流思想的主要语言工具,自然手语是聋人日常交流广泛使用的语言形式,也是我国语言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自然手语语料库是加快中国手语研究和推广手语使用的重要内容。本文概述了自然手语语料库建设的研究背景,分析了自然手语语料库建设中的问题,探讨了自然手语语料库建设的方法及程序。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手势识别方法计算量大、难以实时识别的问题,研究一种基于改进YOLO v5的轻量化手语检测识别方法.首先用Mobilenet v3-Small替换YOLO v5的主干网络;然后利用Ghost Conv模块和C3Ghost模块替换YOLO v5颈部网络中的Conv和Ghost模块;最后通过YOLO v5的预测部分生成预测框.在此基础上,利用k-means算法生成适合手势的先验框,加快网络检测手势.与其他网络算法对比分析可知,改进算法在保持精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可大幅减少网络参数,提高网络的检测速度.  相似文献   

15.
赖国芳 《科技信息》2007,(33):14-43
"手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结构。作为一种语言,它是聋人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同时,手语也是当今语言学家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本文拟从手语的语言性特征、含义与表达方式以及手语的研究价值作一个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手语识别技术可以为聋校的双语教学带来很大的便利,而手语识别技术的难点之一在于视频关键帧的提取.根据手语视频关键帧的特点和手语者的手语习惯,提出了一种面向手语识别的视频关键帧提取和优化算法.首先利用卷积自编码器提取视频帧的深度特征,对其进行K-means聚类,在每类视频帧中采用清晰度筛选取出最清晰的视频帧...  相似文献   

17.
文章查阅了国内外关于手语语序研究的文献,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后得出:手语语序研究在国外开展比较深入,国内相关研究尚显薄弱;手语语序受到动词方向性、类标记结构、语义、语用以及非手控特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判断手语基本语序的标准与口语大致相同;对被试的选择和实验材料的设计越来越科学合理。文章在分析归纳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手语语序研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手语对聋生汉语的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手语的使用也同样重要,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将聋生汉语教学与普校英语教学相比,聋生英语教学具有其独特的复杂性。基于聋生英语课堂实践,以大连盲聋学校为例,通过英语课堂观摩和课堂教学录像分析了解手语在教学实践中的使用情况,探究手语作为辅助手段和媒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使用,从而摸索聋生英语课堂教学的特点与规律。  相似文献   

19.
以手语为主要语言的聋人要想能够和以听人为主的主流社会顺利沟通,有赖于手语翻译员将有声信息转译。在聋人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手语翻译员的作用更显重要。近些年,手语的语言学地位已经被逐渐认可,手语成为聋人文化的重要标志。笔者从事课堂手语翻译数年,本文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剖析国内聋人高等教育课堂手语翻译的问题,尝试提出针对课堂手语翻译技能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手语起源于原始社会,与原始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古文字记录着原始语言,是原始语言书面化的体现者。通过中国手语与中国古文字比较,突出展现了二者的异同点,进而探讨了二者与原始语言、原始思维等方面的问题,为手语研究和古文字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