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解决现有各种基因枪在微弹制备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减小冲击波影响,提出一种基因枪结构。将裹着基因疫苗的微弹吸附在不锈钢网上,并将不锈钢网放置在加速通道中加速微弹。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研制了实验装置,测试了装置的性能,并利用该装置将pEGFG质粒导入H e la细胞。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结构的基因枪在0.3M Pa的气压下就可以把微弹加速到300m/s以上,且微弹在靶面分布均匀;射入H e la细胞的pEGFG质粒也得到了表达,能满足基因疫苗接种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用哺乳类细胞表达β-hCG基因。将重组β-hCG基因导入L-1和CNE-2细胞,在L-1细胞中得到10ng/mL的β-hCG,在CNE-2细胞中有7ng/mL的β-hCG,而且β-hCG还能在传代培养的L-1和CNE-2细胞中产生。再将重组β-hCG基因和dhfr基因其导入CHO细胞,在培养液中得到6.85mg/mL的表达量,说明β-hCG重组基因在哺乳类细胞中有表达功能,但尚未获得能稳定表达β-hCG的单克隆CHO细胞株。  相似文献   

3.
烟草悬浮培养细胞作为一种重要的实验材料已有较多的研究,将外源基因通过克隆进行载体构建,转化入悬浮培养的烟草细胞并进行表达,在带有相应筛选抗性的抗生素固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再将愈伤组织转入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得到转入外源基因的液体悬浮培养烟草细胞.我们通过对此法作一些改进,使其便于操作、省时,适合在一般实验室条件下进行操作,且烟草悬浮培养细胞传代培养快,取材方便的特性对实验的开展也有很大的促进.  相似文献   

4.
用微弹轰击法将GUS基因导入香蕉茎尖组织细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在弹轰击法将外源DNA导入香蕉(Musa,spp)茎尖细胞,以GUS基因作为报告基因,用X-Gluc浴液对GUS基因表达产物进行组织化学鉴定。样品材料细胞中发现有明显的蓝色斑点,而对照则没有。实验说明用微弹轰击法可以将外源基因导入香蕉茎尖组织并在其中成功表达,这为香蕉的外源基因导入工作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通过反复回交——筛选目的基因的手段,将C57BL/6-Tg(UBC-GFP)30Scha/J转基因小鼠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分别向BABL/C、CBA/J、DBA/2J、AKR/J、FVB/J等品系小鼠导入,得到了5种不同遗传背景且带有GFP基因的导入系小鼠.冰冻组织切片等方法显示GFP导入系小鼠的皮肤、肝、肾、心、肺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不同遗传背景对GFP的组织表达谱、血液生理指标及繁殖性能未见影响.本实验采用基因导入法培育了5种新的带有GFP导入系小鼠,这些不同遗传背景的基因导入系小鼠为移植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动物     
<正> 由于建立了将外源基因导入生殖细胞,并使插入基因在机体中成功表达的技术,使得动物的基因操作能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向前发展。从转基因技术方面得到的资料,几乎涉及包括发育基因的调节、致癌基因的作用。免疫系统以及哺乳动物的发育等现代生物学的各个方面。由于特异的突变能被引进转基因小鼠,因而有可能建立人类遗传疾病的精确动物模型,开始对哺乳动物的基因组,在遗传上进行系统分析。将基因导入哺乳动物的生殖细胞,是生物学最新重大技术进展之一。转基因动物已  相似文献   

7.
转录靶向性KDR启动子调控双自杀基因治疗肺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人肺癌细胞株中克隆KDR基因的启动子(kinasedomainreceptorpromotor,KDRp),构建KDR基因启动子调控的双自杀基因(CDglyTK)真核表达质粒pcDNA3-KDRp-CdglyTK,将其导入ECV304、L9981和NL9980细胞,建立相应的转基因细胞系,并应用不同的前药处理。体内、外实验结果显示:KDR启动子调控的双自杀基因在KDR高表达人肺癌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靶向表达,而在KDR不表达的正常细胞或正常血管内皮细胞中未检测到双自杀基因表达;联合应用5-FC和GCV处理,对转双自杀基因细胞的杀伤作用显著高于单独应用5-FC或GCV,且二者显示了良好的药物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苜蓿愈伤组织诱导及GUS基因瞬时表达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电击转化法将质粒pBI121(含GUS基因,β-葡萄糖苷酸酶基因)导入苜蓿愈伤组织的小细胞团内,利用组织化学定位实验检测到GUS基因在受体组织中的瞬时表达。  相似文献   

9.
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Gordon将重组DNA采用显微注射方法导入小鼠受精卵,首次获得了带有外源基因的转基因小鼠,这是人类首次对哺乳动物进行人工改造的尝试。1982年Palmiter等将大鼠生产激素基因显微注射到小鼠受精卵中,首次获得了比普通小鼠大得多的“超级小鼠”,并提出可以从转基因动物中提纯有价值的药用蛋白。“超级小鼠”的诞生,说明了通过性细胞的基因操作可以有效地将外源基因导入哺乳类动物的基因组内,使其得以有效地表达,并产生相应的生理效应。这一结果的取得,标志  相似文献   

10.
基因工程是把目的基因与适当的载体相连接形成重组DNA, 并引入到适当的寄主细胞中进行复制和表达; 外源DNA 导入技术是将供体总DNA的片段, 在自花受粉后一定时期内, 使其沿着花粉管通道或其他方法进入胚囊, 转化受精卵或其前后的细胞. 基因工程方法思路清晰、原理清楚、目的明确, 但操作繁琐, 费用高; 外源DNA导入技术简便易行, 费用低, 但目的性不强, 工作量大. 如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 可降低费用, 提高整合率. 综述了两种方法的研究进展情况及在实际应用中所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设计一种新型基因枪 ,将基因疫苗导入人体表皮细胞 ,提出采用两阶段引射器的设计方案。采用可压缩的轴对称 N- S方程和基于无结构网格的有限体积法 ,利用Spalart- Allmaras湍流模型 ,对该引射器进行了数值模拟 ,很好地描述了各种压力条件下引射器内部和外部流动状况和获得超音速的条件。数值模拟结果同模拟实验吻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 :两阶段引射器结构既便于基因微粒的引入 ,又可以使微粒达到超音速 ,满足微粒射击靶细胞的速度要求 ,是设计基因枪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2.
DNA疫苗经基因枪介导的免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基因枪介导的DNA疫苗用于小鼠腹部免疫,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gD抗原在接种部位的表达,利用ELISA检测血清中的抗gD抗体,并采用病毒攻击检测DNA疫苗对动物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基因枪可有效地将DNA质粒运送至小鼠皮肤组织,DNA疫苗携带的抗原保护基因gD2糖蛋白能在真皮和肌肉组织中高效表达。同时,免疫小鼠体内产生高滴度的中和抗体,能有效抵抗HSV2病毒的攻击。  相似文献   

13.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紫花苜蓿MsDREBl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舍有AP2典型结构域,在N端存在核定位信号.为进一步验证该基因功能,构建MsDREBl与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Protein,GFP)基因融合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l302-MsDREBl,再利用基因枪将其转入洋葱表皮细胞,在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观察MsDREBl基因表达产物在洋葱表皮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MsDREBl基因表达产物定位于细胞核中,符合DREB家族转录因子特性.  相似文献   

14.
基因枪法在植物转基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保山 《科技信息》2008,(17):312-313
基因枪法是是指用鸽粉或金粉包裹外源DNA,而后依靠基因枪装置,利用高压氦气冲击波加速微弹去穿透植物细胞壁和细胞膜,使外源DNA进入植物细胞并整合到植物细胞染色体组中,从而达到稳定遗传和表达的目的。它多用于对农杆菌不敏感的物种和基因型,用外源DNA包被的钨粒对大豆茎尖分生组织进行轰击,获得大豆转基因植株,此后,这一技术便很快在大豆中得到了应用。虽然它有缺点,但可与其他转基因技术结合使用。农杆菌介导法和基因枪轰击法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它们之间并不是相斥的M相反,通过结合两种方法的特性,互相取长补短,就有可能提高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5.
Plasmids pG DNA-RZ1 with a GFP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reporter gene and a ribozyme gene incising penaeid white spot baculovirus (WSBV) were first introduced into the fertilized eggs of Chinese shrimps by gene gun. The treated and control samples of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were observed with a fluorescent microscope. The transient expression of GFP gene was high in nauplius and zoea larvae. Results from RT-PCR and PCR for adults showed that the foreign genes had been transferred into the shrimps and had expressed the corresponding proteins. This work has established a transgenic method for penaeid shrimps, which will set bas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genetic engineering breeding into industry.  相似文献   

16.
以E.coli AB90054基因组中DNA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得到glyA基因,将该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中,转化表达菌株BL21(DE3)后筛选阳性重组子,并对筛选所得高表达基因工程菌G16进行培养条件和表达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当培养条件为38℃、pH为7.0、转速为150r/min时,基因工程菌的生长速度和菌液浓度最佳;当表达条件的诱导温度为30℃、诱导剂浓度为0.5mmol/L、诱导时间为5h时,基因工程菌诱导目的蛋白表达效果最好。通过SDS-PAGE分析和酶活测定后发现,在优化条件下基因工程菌G16发酵产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能力占菌体总蛋白的60%左右,且蛋白活性正常。  相似文献   

17.
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为报告基因,以pIRESnco为载体质粒,制备含有报告基因的质粒,以肌肉注射的方式导入大黄鱼体内,每隔一周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鱼体不同部位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可以大黄鱼体内得到表达,表达时间高达28d以上。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不仅可以在肌肉注射部都组织细胞得到表达,而且在其它部位的肌肉、肝脏、肾脏和心脏等组织中也有表达,但表达水平低于肌肉注射部位组织。  相似文献   

18.
从人血液中提取总DNA,利用PCR技术扩增人肝细胞再生增生因子基因,将其插入表达载体pEGFP—C1的多克隆位点中,构建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 gene,EGFP)和人肝细胞再生增强因子(human 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 gene,ALR)融合基因表达载体pEGFP/ALR,并将其转染Hela细胞系,用含G418的DMEM/F12培养液筛选转基因细胞,然后利用PCR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转基因细胞中ALR基因的存在及其表达,用荧光显微镜检测EGFP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得到了构建正确的EGFP和ALR融合基因表达载体;在转基因细胞中,PCR扩增得到1.7Kb的ALR条带,蛋白电泳得到57KD大小条带.与ALR和EGFP融合蛋白大小相符;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发绿色荧光的Hela细胞.在转基因细胞中,EGFP和ALR同时存在并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可作为报告基因指示目的基因的表达,从而简化了目的基因繁琐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肝细胞靶向性Asor-PLL-DNA复合物。方法:将携带外源基因的质粒与脱唾液酸糖蛋白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可溶性的蛋白-核酸复合物。结果:该复合物能通过脱唾液酸糖蛋白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以非病毒感染的方式,将外源基因导入肝细胞并得以表达。结论:和传统的重组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方式相比,该复合物具有更高的靶向性、安全性,该系统的建立为以肝细胞为靶组织的外源基因介导的肝脏相关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