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鲨鱼肠蛋白酶活性必需基团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用化学修饰法结合酶的紫外吸收光谱变化研究灰星鲨(MustetusGriseus)肠蛋白酶的功能基团性质,结果表明:色氨酸残基、组氨酸残基、赖氨酸残基及精氨酸残基均与酶活性有关,而羧基、巯基与酶活性无关。  相似文献   

2.
黄鳝蛋白酶的化学修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NBS,BrAc,IAC,TNBS,PCMB,PMSF,2-ME7种化学修饰剂及Ca^2 .Mg^2 ,Na^2 ,K^2 ,Cu^2 等9种金属离子和EDTA试剂对黄鳝蛋白酶进行处理,检测酶活性变化,以研究酶分子中氨基酸侧链基团与酶活性中心的关系。及金属离子和EDTA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BS.BrAe,IAC,TNBS,PMSF对酶的抑制作用很强,而PCMB,2-ME对酶活性影响不大。说明色氨酸残基、组氨酸残基、赖氨酸残基和丝氨酸残基的化学修饰对酶的活性影响很大。为酶活性的必需基团。而巯基、二硫键等与酶活性无直接关系.Cu^2 ,Ba^2 对酶的活性具有激活作用,Mg^2 ,Li 和K 对酶有轻微的抑制作用,而Pb^2 ,Mn^2 和EDTA对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Ca^2 ,Na^2 对黄缮蛋白酶既无明显的激活作用,也无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菜青虫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必需基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菜青虫表皮分离纯化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获得电泳单一纯的酶制剂,通过化学修饰法研究该酶的活性必需基团.分别以碳化二亚胺(EDC)、N-溴代琥珀酰亚胺(NBS)、对-氯汞苯甲酸(pCMB)、二硫苏糖醇(DTT)、澳代乙酸(BrAc)和乙酰丙酮在特定条件下对该酶进行特异的化学修饰,结果表明酸性氨基酸的侧链羧基、半胱氨酸巯基、色氨酸的吲哚基、组氨酸的咪唑基、二硫键被修饰后,酶活性均显著下降,因此这些氨基酸残基是酶活性的必需基团,而精氨酸残基及赖氨酸ε-氨基被修饰后对酶活力没有影响,不是酶的必需基团.  相似文献   

4.
福寿螺β-葡萄糖苷酶催化功能基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化学修饰法研究福寿螺β-葡萄糖苷酶活性功能基团的性质.用5,5′-二硫代双(2-硝基苯甲酸)和对-氯汞苯甲酸为修饰剂修饰酶分子中的巯基,酶活力基本不受影响,说明该酶不是“巯基酶”.用N-溴代琥珀酰亚胺在pH6.0下修饰酶后,可使酶活力完全丧失,被修饰后的酶分子在278nm处的紫外吸收峰逐渐下降至完全消失,338nm处的荧光发射峰也逐渐下降至完全淬灭,说明色氨酸残基是酶活性必需基团之一.用碳二亚胺、溴代乙酸或甲醛修饰酶,可以使酶活力完全丧失,说明羧基、组氨酸的咪唑基及赖氨酸的氨基也与酶活性有密切的关系.用乙酰丙酮、苯甲磺酰氟修饰酶,酶活力不受影响,表明精氨酸残基和羟基与酶活性无关.  相似文献   

5.
文昌鱼碱性磷酸酶的必需基团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对文昌鱼碱性磷酸酶的化学修饰研究结果表明:二硫键、赖氨酸残基和色氨酸残基与酶活性有关系。动力学方法测定酶活性基团的解离常数PK值为10.3,这数值与赖氨酸的ε-氨基的解离有关。活性基团的定量分析表明每个酶分子只有一个色氨酸残基是酶活性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6.
富士苹果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中心必需基团与抑制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源于苹果的多酚氧化酶(PPO)为对象,选取溴乙酸、乙酰丙酮、N-溴代琥珀酰亚胺、1,4-二硫代苏糖醇和对氯汞苯甲酸等具有相对专一性的氨基酸基团修饰剂,研究PPO的酶活性中心必需基团,并确定乙醇对PPO的抑制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富士苹果中的PPO蛋白结构中酶活性中心必需基团有组氨酸的咪唑基、精氨酸的胍基与色氨酸残基.抑制动力学实验表明:乙醇通过与PPO酶活中心基团的结合抑制PPO酶活性,其对PPO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0.14mmol.L-1,抑制类型为可逆的竞争性抑制.  相似文献   

7.
采用量子化学SCFLCAO-MOMNDO和CNDO/2方法,考查了胆碱酯酶活性基团的存在对底物乙酰胆碱的构象稳定性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活性基团作用下乙酰胆碱的水解部位化学键强度、净电荷分布等的相对变化规律,探讨了活性构象和稳定构象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关于文昌鱼碱性磷酸酶(AKP)的基本性质及功能基团等,本实验室作了系统的研究,判定1个色氨酸残基为酶活性中心所必需,赖氨酸残基(Lys)是AKP活性必需基团之一,而每分子AKP上含有36个Lys。在此基础上,采用化学修饰剂对Lys基团进行定量研究,并探讨其它功能基团的性质,为酶的结构与功能关系提供进一步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果菠萝蛋白酶催化功能基团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9  
以菠萝果为材料,应用本实验室开发的工业生产法工艺制备粗酶制品,进一步经DEAE-纤维索(DE-52)和 Sephadex G-75柱层析纯化,获得圆盘电泳单一纯的果酶制剂,测定酶的分子量为29 800,含 19种不同氨基酸,总残基数为286个。化学修饰研究结果表明:巯基、氨基、Trp残基和唯一的His残基是酶活性必需基团,而Ser和羧基与酶活性无关。用邹氏作图法判断 Trp残基的必需基团数,表明酶分子中六个Trp残基仅有一个是酶活性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10.
有关中华猕猴桃蛋白酶(Actinidin,E C 3、4.22.14)催化功能基团的研究表明:CYSH—25、His—161为酶活性部位必需基团,而Lys和Trp残基为酶活力表现所必需。本文中报道应用水溶性碳二亚胺(EDC)修饰动力学方法,进一步探讨羧基  相似文献   

11.
长毛对虾碱性磷酸酶功能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对-氯汞苯甲酸修饰该酶分子中的巯基、酶活力不受影响,说明该酶不是“巯基酶”。用N溴代琥珀酰亚胺修饰酶后,活力完全丧失,修饰后的酶在275nm处的紫外吸收峰完全消失,340nm处荧光发射峰也逐渐下降至完全淬灭,说明色氨酸基是酶活性必需基团之一。  相似文献   

12.
选用N-溴代琥珀酰亚胺(NBS)、焦碳酸二乙酯(DEPC)、丁二酮(DIC)、氯氨-T(Ch-T)、碳二亚胺(EDC)、苯甲基磺酰氟(PMSF)和二硫苏糖醇(DTT)等化学修饰剂,通过对Aspergillus ficuum内切和外切菊粉酶进行修饰,以研究菊粉酶分子中氨基酸侧链基团对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内切菊粉酶和外切菊粉酶活性中心的必需氨基酸残基均含有色氨酸和羧基氨基酸,且内切和外切菊粉酶活性中心的色氨酸残基数目分别为1和2;组氨酸可能是酶活性中心的组成基团.荧光光谱法研究表明:内切菊粉酶的色氨酸残基比外切菊粉酶的色氨酸残基所处环境的极性大,对环境的变化更敏感,并且更加暴露,表明这两种酶具有不同的构象,这种构象上的差别可能是导致二者对底物菊粉作用机理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糖激酶是一类利用ATP中的磷酸基团使糖磷酸化的酶,产生的磷酸糖可进一步转化为糖核苷酸(NDP-糖),为自然界中糖类的合成代谢提供糖基供体.糖激酶不仅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很多生理及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也是合成糖类化合物的催化剂及药物开发的靶点,研究其活性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应用价值.然而,糖激酶催化的反应产物磷酸糖一般不含易检测基团,直接检测并不容易,因此,许多方法被开发用来检测糖激酶的活性.综述了糖激酶活性检测技术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摇瓶培养对突变芳香基硫酸酯酶H260L工程菌的发酵条件进行初步优化,研究不同发酵条件包括接种量、诱导时期、诱导剂浓度、发酵时间、诱导剂加入方式、发酵温度及培养基初始pH值对重组芳香基硫酸酯酶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重组芳香基硫酸酯酶工程菌发酵的乳糖诱导表达优化条件为:以5%接种量培养3 h后,加入乳糖诱导剂至5 g/L,诱导表达7 h;当发酵温度为25℃、培养基的初始pH值为7.5时,重组芳香基硫酸酯酶活性最高。在优化条件下,工程菌芳香基硫酸酯酶活性达到2.63 U/m L,是未优化酶活性的46.9倍。突变酶H260L对龙须菜粗多糖硫酸基团的脱硫率为82.1%。  相似文献   

15.
利用UNIFAC模型对3种同系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了基团拆分,比较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两相分配系数的计算值与文献值,结果偏差较大,为提高推算精度,对表面活性剂进行新的基团划分,提出了UNIFAC新基团OCH2CH2,OCH2CH2OH,重新关联了基团相互作用参数,并进行了平衡推算及多分散系统的验证,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贮藏蛋白Patatin具有水解脂肪的能力,且特定位点的突变能够影响Patatin的水解酶活性.Patatin的水解酶活性中心是由Ser77和Asp215组成,首先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Patatin及其突变体的稳定性和构象变化,通过结构比对没有发现构象规律性的变化,然后采用分子对接方法,发现了两个基团(Patatin及其突变体活性位点Ser77的羟基与底物p-硝基苯基癸酯的酯键)间的距离具有规律性:即H109A和D182A(活性减弱)两个基团之间的距离偏大,而R368A,E140A,H109N(活性增强)两个基团之间的距离偏小,符合之前的生化数据.这说明Ser77的羟基与底物PNPC10的酯键间的距离可能能够影响底物小分子与Patatin蛋白的结合,从而影响Patatin酯酶的活性.同时,根据细胞内溶质磷脂酶A2(cPLA2)反应过程,我们推测了Patatin与底物之间可能的催化机制.  相似文献   

17.
对异育彭泽鲫及其双亲肝胰脏和前、中、后肠消化酶活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异育彭泽鲫肝胰脏及前、中、后肠的蛋白酶活性分别为367.69、101.16、297.06、25.97g/g#8226;min,均介于其双亲之间;异育彭泽鲫肝胰脏及前、中、后肠的淀粉酶活性分别为300.60、425.45、272.58、312.28g/g#8226;min,均大于双亲;异育彭泽鲫肝胰脏及前、中、后肠的脂肪酶活性分别为1.76、2.42、1.23、1.04g/g#8226;min,前肠和中肠脂肪酶活性大于双亲,后肠和肝胰脏脂肪酶活性介于双亲之间,且三种消化酶活性都比母本高.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其与母本之间的差异显著低于其与父本的差异.研究结果符合雌核发育子代表型与母本一致的特性,并显示异源精子对雌核发育子代肝胰脏及肠管道消化酶活性有一定影响,为异育彭泽鲫的生长效应提供了一定的证据.  相似文献   

18.
根据分子中基团的特性和连接性,发展了一种计算烯摩尔体积的新方法-基团键贡献法,该方法考虑了分子中基团的特必节基团间的连接性(化学键),同时具有基团贡献法和化学键贡献法的特点,应用基团键贡献法对218种烯烃摩尔体积的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得与实验值的一致性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水生动物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luthione S-transferase,GST)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组织中的小分子水溶性蛋白.GST属于Ⅱ相代谢酶.主要功能是催化某些内源性或外来有害物质的亲电子基团与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巯基结合,增加其疏水性使其易于排出体外,同时某些GST还具有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本文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水生动物GST的基础研究包括组织分布、同工酶类型和结构基因研究.以及各种环境污染物对水生动物GST的影响,探讨其作为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变化对于理解生态系统恢复至关重要,其状态直接制约植被恢复及生态系统功能表达。为探究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变化规律,研究以退化喀斯特森林不同自然恢复阶段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建设并进行土壤取样及测定,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等手段,探讨退化喀斯特森林不同恢复阶段下土壤养分与酶活性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研究地土壤全磷含量低于亚热带地区平均水平,且恢复阶段显著影响了土壤全磷含量变化;(2)土壤脲酶活性在恢复过程中差异显著;(3)不同阶段内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主导因子不同,灌木阶段主导因子为全磷、硝态氮、中性磷酸酶和脱氢酶,次生林阶段主导因子为全钾、全磷、脲酶和蔗糖酶,老龄林阶段主导因子为速效钾、碱解氮、蔗糖酶和脱氢酶,土壤脲酶、蔗糖酶、中性磷酸酶、纤维素酶与不同恢复阶段土壤养分转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