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84篇
  免费   494篇
  国内免费   914篇
系统科学   750篇
丛书文集   1019篇
教育与普及   1094篇
理论与方法论   364篇
现状及发展   156篇
综合类   24509篇
  2024年   122篇
  2023年   480篇
  2022年   413篇
  2021年   469篇
  2020年   467篇
  2019年   483篇
  2018年   246篇
  2017年   387篇
  2016年   414篇
  2015年   631篇
  2014年   1402篇
  2013年   1277篇
  2012年   1678篇
  2011年   1834篇
  2010年   1750篇
  2009年   1741篇
  2008年   1906篇
  2007年   1774篇
  2006年   1401篇
  2005年   1148篇
  2004年   937篇
  2003年   906篇
  2002年   866篇
  2001年   789篇
  2000年   639篇
  1999年   496篇
  1998年   428篇
  1997年   411篇
  1996年   387篇
  1995年   349篇
  1994年   311篇
  1993年   241篇
  1992年   229篇
  1991年   228篇
  1990年   230篇
  1989年   199篇
  1988年   119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10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中原城市群为研究对象,运用城市间铁路客运联系数据和社会网络分析、空间结构指数等,从流空间的角度研究高铁对城市网络空间结构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①高铁发展对中原城市群交通联系的方向、对象改变不大,但显著地增加了交通联系的强度,使中原城市群网络密度在低水平基础上得到增加.②铁路客运优势城市或劣势城市仍延续其地位,如郑州、商丘、洛阳的相对关注度、相对点出度和相对点入度在无、有高铁两种情况下都始终保持前三名,济源、运城、濮阳则始终是后三名.但其余城市从高铁发展中受益不均衡,高铁发展加剧了流空间网络中城市地位的差异性.③高铁发展对流空间网络的总体结构产生影响,使得中原城市群单极化程度有所降低.但影响程度有限,区域空间结构仍呈现单极化,郑州扮演着"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液相无焰燃烧法在500℃反应1 h,然后在600℃二次焙烧3、6、9 h和12 h制备了尖晶石型Li1.05Ni0.05Mn1.90O4正极材料.结果表明,不同二次焙烧时间制备的Li-Ni复合共掺材料没有改变LiMn2O4的尖晶石结构,随着焙烧时间的增加,颗粒尺寸增大,结晶性提高.二次焙烧时间为9 h的Li1.05Ni0.05Mn1.90O4样品的颗粒尺寸约为70~100 nm,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1 C(1 C=148 mA·h·g-1)倍率,初始放电比容量为94.8 mA·h·g-1,400次循环后展现出72.15%的容量保持率;在5 C下初始放电比容量可达到89.7 mA·h·g-1,800次循环后,仍能维持70.79%的容量保持率.并且具有较小的电荷转移电阻和较低的表观活化能.Li-Ni复...  相似文献   
3.
从工程图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出发,探讨了当前工程图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以及在教学改革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工程图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要紧随时代发展的需要,更加突出课程的实践性,以满足现代工程设计对制图知识和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激发互动效应,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工程图学课程的培养目标需更关注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张强  乔梁  岳平  李岩瑛 《科学通报》2019,64(15):1637-1650
在全球干旱区,因其特殊的气候环境背景,夏季晴天常常会出现其他地区少见的超厚对流大气边界层(superthick convective boundary layer, SCBL),这种特殊的边界层结构具有重要的天气气候意义,但目前对这种超厚对流边界层发展机制理解十分有限.这既制约了大气数值模式中针对这种超厚对流边界层的参数化改进,也限制了超厚对流边界层与天气气候背景相互作用的科学认识.通过选取我国西北干旱区敦煌荒漠戈壁为代表性研究区,利用以往在该区域开展的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资料及长期业务探空观测资料,从大气边界层发展的能量机制出发,对该地区出现的超厚对流边界层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分析表明:从日际尺度看在持续晴空期即使在白天地表感热通量日积分值不变甚至减弱的情况下,大气对流边界层(convective boundary layer, CBL)的日最大厚度仍然表现为逐日持续增高的特点,且地表感热提供的能量无法平衡对流边界层发展所需要吸收的能量.主要原因是深厚的近中性残余层(residual layer, RL)在对流边界层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夹卷过程从残余层进入对流边界层的夹卷能量是对流边界层逐日持续发展的关键能量补充.在夏季连续晴空期,对流边界层与残余层之间会形成逐日循环增长机制,使干旱区夏季发展出超厚对流大气边界层.  相似文献   
5.
 从“十四五”保护与发展的生态关系角度,探讨了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十大生态关系,阐述了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中的一系列有关生态关系的生态智慧及生态技术,并对长江、黄河等流域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结合国内外低碳土地利用的研究背景和实践,分析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碳排放效应,并对城市土地低碳化与集约化利用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并采用鄂州市实际构建低碳理念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鄂州市2000-2013年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由此,总结鄂州市再加入低碳因素后土地集约利用的变化规律,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柏程豫 《创新科技》2019,19(8):60-65
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对区域发展至关重要。河南省城市在经济发展方面总体表现尚可,但可持续竞争力、宜商竞争力和宜居竞争力均处于弱势,特别是在生态环境、社会治理、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短板比较突出。提升河南省城市竞争力需要从服务型政府建设、科技创新、对外开放、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优化、大中小城市网络化建设等方面着手,相互配合,系统推进。  相似文献   
8.
在清末民初“戏曲改良”背景下,一批秦腔改良班社兴起于西安城内,这些戏曲班社大都实行室内剧场的经营方式。与此同时,随着西安城内商业的繁荣,逐渐形成了以秦腔剧场为主体的公共娱乐场所,导致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更形塑着城市文化。这些戏曲班社体现出秦腔戏曲文化所包含的传统特性、戏曲杂志与电气化舞台美术所展现的现代特性。通过探析民国时期西安秦腔班社,可窥得城市文化新旧交叠的特性。  相似文献   
9.
气象三要素属于地震前兆观测辅助测项,是地震前兆台站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本文主要对宁河地震台气象三要素仪器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研制的WYY-1型气温、气压、雨量综合观测仪和北京中科光大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ZKGD3000-M型气象三要素自动监测设备进行对比分析,验证观测数据的可靠性,并找出仪器常见的故障,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为相关地震台站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三元Ag/AgCl-LaCO_3OH纳米棒光催化剂.将Ag/AgCl引入LaCO_3OH(LCO)纳米棒后,可同时实现光吸收范围紫外光区拓展至可见光吸收和光生载流子的高效分离.可见光照射下,金属Ag单质等离子共振(SPR)效应诱导电荷-空穴有效分离,使其热电子传输至LCO样品缺陷能级.随后表面O_2捕获光生电子产生超氧自由基·O_2-,该自由基对氧化NO过程起主导作用.空穴可以迁移至AgCl表面与Cl~-相互作用转化Cl~0,直接参与氧化NO后再还原为Cl~-, Cl~-再与Ag~+结合生成AgCl,有效避免了AgCl的光腐蚀.优化过后的Ag/AgCl-LaCO_3OH纳米棒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净化NO去除率高达54.0%,远高于纯的LCO(3.1%)和Ag/AgCl(8.0%)的可见光催化性能.利用原位红外光谱实时动态监测Ag/AgCl-LaCO_3OH光催化氧化NO的反应过程,结合自由基捕获结果,从分子层面揭示其反应机理,并提出Ag/AgCl-LaCO_3OH光催化性能增强机制.本研究结果对等离子体基半导体复合材料光催化反应机理及环境净化应用提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