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10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强  乔梁  岳平  李岩瑛 《科学通报》2019,64(15):1637-1650
在全球干旱区,因其特殊的气候环境背景,夏季晴天常常会出现其他地区少见的超厚对流大气边界层(superthick convective boundary layer, SCBL),这种特殊的边界层结构具有重要的天气气候意义,但目前对这种超厚对流边界层发展机制理解十分有限.这既制约了大气数值模式中针对这种超厚对流边界层的参数化改进,也限制了超厚对流边界层与天气气候背景相互作用的科学认识.通过选取我国西北干旱区敦煌荒漠戈壁为代表性研究区,利用以往在该区域开展的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资料及长期业务探空观测资料,从大气边界层发展的能量机制出发,对该地区出现的超厚对流边界层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分析表明:从日际尺度看在持续晴空期即使在白天地表感热通量日积分值不变甚至减弱的情况下,大气对流边界层(convective boundary layer, CBL)的日最大厚度仍然表现为逐日持续增高的特点,且地表感热提供的能量无法平衡对流边界层发展所需要吸收的能量.主要原因是深厚的近中性残余层(residual layer, RL)在对流边界层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夹卷过程从残余层进入对流边界层的夹卷能量是对流边界层逐日持续发展的关键能量补充.在夏季连续晴空期,对流边界层与残余层之间会形成逐日循环增长机制,使干旱区夏季发展出超厚对流大气边界层.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美国陆地卫星TM影像为信息源,利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ARC/INFO作为平台,依据丰富的解译经验以及对海南省省情的了解与具体分析,结合野外调查对海南省土地利用/覆盖类型进行解译,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快速、准确解译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科技成果已变为商品,从高校和科研院所步入了竞争的市场。为适应这种转变的需要,各种民办、公办、校办、所办及合股经营的科技公司、中介服务公司如雨后春笋遍布全国各地。这种重视科技、推广科技、应用科技的热潮给高校科技开发人员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如何认识和解决这些新问题,如何尽快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使高校掌握科技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以便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是需要认真探讨的重要课题。那么,  相似文献   
4.
采用INDO法对3种标题化合物进行量子化学计算,由计算所得结果探讨分子结构与药物活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西北地区地理位置特殊,气候变化独特,形成机理复杂,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突出.尤其,自21世纪初有研究提出西北气候从暖干向暖湿转型的科学认识后,其气候变化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也兴起了对西北气候变化趋势、驱动机制及影响的广泛研究,多年来已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然而,由于以往不同研究所用资料的类型、序列长度和时空分辨率不同,所关注的时段和区域不同,认识问题的视角和维度不同,使得存在一些分歧认识或者相悖结论.鉴于此,本研究通过系统梳理西北地区气候变化研究的历史经纬,归纳已有的研究成果,综合考虑不同视角和维度,划分了西北地区增暖与干湿变化科学认识的6个阶段;概括了西北暖湿化的驱动机制;评估了暖湿化对生态、农业及水资源等的影响;预估了未来暖湿变化趋势及其存在的可能风险;提出未来研究需要从大气、水文及生态等多学科相互作用角度探讨气候暖湿化的驱动机制、暖湿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变化特征、地表水分循环对暖湿化的响应特征、暖湿化与水文和生态的耦合机制、暖湿化对水安全、生态安全及粮食安全带来的机遇和风险,以及“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西北地区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等重点科学问题上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6.
多媒体软件开发中的色彩心理与运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媒体人机界面的开发和设计,已经成为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中的一个热点,而目前,国内开发往往将设计的重点集中到软件的功能上,忽略上对人机界面的开发与设计,章对色彩形成原理及色彩心理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了色彩及色彩组合对用户视觉心理的影响,以及不同年龄的用户对色彩的偏好,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希腊早期哲学对形而上学的探索体现了生命原则,在想象的支配下,他们的本体论论断只是在不断毁灭与生成的世界找到支撑点,并依托这个支撑点体验生命.亚里士多德将形而上学变成了科学,成了僵死的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因而,他的形而上学具有了反生命的倾向.  相似文献   
8.
正6月10日是个炎热的周日,本来越南人可以平静地在家避暑休息,但这个国家从北到南的多个城市却同时爆发了反华游行示威,南部的平顺省潘切市还发生了暴力袭警事件,还有民众冲击当地投资计划部驻地、放火焚烧办公大楼和汽车。此时越南正值第十四届国会第五次会议召开期间。越南国会每年上下半年分别召开两次会议,每次时间接近一个月,对国家重大事件进行讨论和投票表决。本次会议原计划审议通过《关于设立云屯、北云峰和富国  相似文献   
9.
全新的电子商务管理解决方案--BPM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型电子商务环境下,BPM软件程序使用先进的技术帮助企业在实施电子商务前,建立详细的商务过程模型,实现商务过程管理、分析和设计的可视化,改善过程和服务的质量,并将成本降低到最小。使企业从成功的电子商务实施中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率。论述了国际BPM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分析了BPM如何提升企业绩效并协助企业提高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北方蒸散对气候变暖响应随降水类型转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表蒸散量是对全球气候变暖响应最显著的水分循环分量,但以往不同研究得出的气候变暖背景下各地地表蒸散量的变化趋势差异很大,有时甚至表现出相反的趋势.然而,对于地表蒸散对气候变暖响应的差异性具有怎样的规律以及是何原因造成了这种差异至今也并不完全清楚.为此,在对中国北方地区的蒸散量格点资料(FLUXNET)和全球陆面同化资料(GLDAS)进行观测试验验证的基础上,利用可靠性相对较高的蒸散量格点资料及以往研究常用的CRU和ERA-Interim气候格点资料,分析了我国北方不同降水气候空间类型时地表蒸散量对气温增加的响应特征.分析发现:地表蒸散量对气温升高的响应程度随降水气候类型不同变化比较明显,地表蒸散量的增温倾向率表现出随降水气候类型变化的显著转换特征.降水量在200~400 mm的气候区间时,正好是倾向率发生转折的气候敏感区间;在更湿润气候类型时,气候越湿润,地表蒸散量随气温升高增加的就越明显;而在更干燥气候类型时,气候越干燥,地表蒸散量反而随气温升高减少的越明显.地表蒸散量对气候变暖的这种响应特征在全球其他气候过渡比较明显的典型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同时,就地表蒸散量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机制而言,主要有气温升高直接引起的潜在蒸散力增加与气温升高通过蒸散过程造成的土壤水分损失再反过来间接抑制蒸散这两个作用过程.前者在湿润地区起主导作用,导致蒸散增强;而后者在干燥地区主导作用,导致蒸散减弱.该研究结论对地表蒸散的气候变化响应特征有新认识,对改进全球水资源评估方法和干旱监测技术具有重要科学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