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53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为研究大黄鱼主要内脏指标差异及其与体重的相关性,随机取500尾养殖大黄鱼(雌鱼262尾,雄鱼238尾),分别测定体重、肠长和5个主要m(脏器),计算脏器指数(I)。结果显示:除I(心脏)外,大黄鱼各m(脏器)和I(脏器)在雌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黄鱼部分m(脏器)之间和I(脏器)之间达到显著性相关;除I(性腺)和I(肠长)外,余m(脏器)和I(脏器)均与体重和m(胴体)呈极显著相关(P <0.01);大黄鱼的m(心脏)、m(肝脏)、m(鳔)、m(胃肠)及肠长随鱼体增大而增加。多元回归分析显示m(脏器)与体重有显著相关性,其中m(鳔)与体重的相关性最强。  相似文献   
22.
以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管家基因18S rRNA和β-actin作为内参基因,分别比较2个内参基因建立的相对定量曲线,最终确立以18S rRNA为参比基因,定量分析大黄鱼的Hepcidin抗菌肽基因.该相对定量分析方法所得结果与Northern-blot方法一致.应用建立的Hepcidin基因的实时荧光相对定量研究方法,对大黄鱼头肾中的Hepcidin基因转录物进行相对定量,为今后开展鱼体内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特性、诱导机制等工作奠定研究基础.同时,克隆得到的大黄鱼β-actin基因和18S rRNA基因片段已提交基因库,并获得登录号.  相似文献   
23.
周琳    覃映雪    黄力行    马英    徐晓津    林茂    鄢庆枇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5):333-338
为了研究大黄鱼源变形假单胞菌胞外产物的致病性,在内脏白点病的高发温度(18 ℃)培养大黄鱼的病原菌——变形假单胞菌,利用玻璃纸覆盖平板技术制备其胞外产物,测定不同温度(低温不致病温度12 ℃、高发致病温度18 ℃和高温不致病温度28 ℃)下其胞外产物的酶活力.结果显示:变形假单胞菌胞外产物的淀粉酶、丝氨酸蛋白酶类、天冬氨酸蛋白酶类、类胃蛋白酶、类糜蛋白酶、卵磷脂酶、酸性磷酸酯酶和碱性磷酸酯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比较大,28 ℃条件下酶活力显著(P<0.05)高于12 ℃或者18 ℃时的酶活力;半胱氨酸蛋白酶类、氨肽酶的活性和溶血活性受温度影响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实验结果表明,虽然变形假单胞菌胞外产物是其致病因素之一,但大黄鱼内脏白点病在特定温度(16~20 ℃)下高发并非是由于胞外产物在该温度下的活性较高.该结果增进了对大黄鱼内脏白点病发病机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24.
以初始体重为(4.2±0.5)g的大黄鱼为试验对象,采用U5(52)均匀试验设计,研究在水泥池精养模式下温度和盐度对大黄鱼生长性能的联合效应.30 d的试验结果表明,合理的温度和盐度组合能明显优化大黄鱼的生长速率和饲料系数,即在温度24.1~24.7℃,盐度13.6‰ ~ 14.1‰的条件下,大黄鱼生长速率和饲料系数达到最优值,生长性能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5.
通过设置盐度的突变和渐变实验研究了大黄鱼幼鱼对低盐度的耐受性.结果表明:在盐度突变实验中,将大黄鱼幼鱼直接从海水(盐度27.2)移入盐度为3~24的水中,72 h内不会导致明显死亡;从海水移入盐度为2的水中,72 h的存活率可达72%;从海水移入盐度为1的水中,3 h后开始出现死亡,24 h内大部分死亡;从海水移入淡水中,6 h内全部死亡.在盐度渐变实验中,将大黄鱼幼鱼从海水直接移入盐度为6的水中后,再以不同的幅度降低盐度,在盐度高于3时,大黄鱼幼鱼的死亡率与相应盐度的突变实验相比无明显差异;在盐度低于2时,大黄鱼幼鱼的死亡率低于相应盐度的突变实验的结果.研究表明,大黄鱼幼鱼具有较高的低盐度耐受力  相似文献   
26.
网箱养殖大黄鱼血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柱后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了深水网箱养殖大黄鱼、传统网箱养殖大黄鱼血液中游离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深水网箱养殖大黄鱼血液中呈味和鲜味氨基酸总量分别高出传统网箱养殖大黄鱼41.17%和85.54%,其变异系数分别为24.14%和42.37%。  相似文献   
27.
舟山渔场大黄鱼资源枯竭原因及保护和增殖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舟山渔场曾以盛产大黄鱼等四大海产闻名,但由于捕捞过度等多种原因种上亲体保护不力,致使大黄鱼资源现近于枯竭,随着人类资源保护意识的增强,尤其是大黄鱼人工育苗 技术的突破以及相关科技的发展,只要我们合理保护、科学增殖,恢复昔日大黄鱼等资源完全可能。  相似文献   
28.
鮸状黄姑鱼与大黄鱼人工杂交子代的胚胎发育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Mian状黄姑鱼为母本、大黄鱼为父本的人工杂交试验表明:在温度17-20℃、盐度29.9-30.8的条件下,杂交卵经39.9h孵出,受精率为58.9%,孵化率为1.4%,仔鱼存活18d。对照组Mian状黄姑鱼受精率95%,受精卵孵化率56%。杂交组受精卵的胚胎发育与母本Mian状黄姑鱼的胚胎发育主要差别为:杂交卵在进入原肠期时,多数胚胎发育速度明显变慢,囊胚不能正常下包,胚胎畸形率较高。  相似文献   
29.
饥饿状态下大黄鱼幼鱼能量收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饥饿状态下黄鱼幼鱼的能量收支。结果表明,其排汇能及代谢能与体质量均成指数关系,排泄能与温度正相关,代谢能与温度之间为二次函数关系,体质量以饥饿状态下的能量分配模式没有显著影响,其平均能量收支方程为:30.23U+69.77R-100G=0,能量分配模式随温度的变化而呈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30.
网箱养殖大黄鱼和美国红鱼的耗氧率与氮排泄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个体重20~250 g的大黄鱼和个体重150~1400g的美国红鱼在不同水温(29.7,15.9,9.7,18.3,26.4℃)条件下的耗氧率和氮排泄率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大黄鱼和美国红鱼的耗氧率和氮排泄率取决于鱼体体重,随着体重的增大,耗氧率和氮排泄率降低;而在相同体重条件下,耗氧率和氮排泄率则取决于水温,即随水温的升高,耗氧率和氮排泄率也随之增高.同时还分析了养殖鱼类的自身代谢对水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