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78篇
  免费   280篇
  国内免费   346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352篇
教育与普及   2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9篇
现状及发展   36篇
综合类   8270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202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76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268篇
  2014年   409篇
  2013年   368篇
  2012年   415篇
  2011年   441篇
  2010年   448篇
  2009年   466篇
  2008年   492篇
  2007年   442篇
  2006年   407篇
  2005年   375篇
  2004年   287篇
  2003年   375篇
  2002年   272篇
  2001年   243篇
  2000年   218篇
  1999年   227篇
  1998年   191篇
  1997年   169篇
  1996年   196篇
  1995年   161篇
  1994年   136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93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9 毫秒
981.
AB-8大孔树脂对菱角壳黄酮提取物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弱极性大孔树脂AB-8用于野生菱角壳提取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实验结果表明,AB-8大孔树脂对菱角壳黄酮提取物的吸附在1 h后基本达到平衡,饱和吸附量为89.2 mg/g,最大吸附率为78.4%,当流速为10 mL/min,样品量为0.052 5 g时,用70%的乙醇对菱角壳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解吸的解吸率为82.3%.  相似文献   
982.
郑立新 《安徽科技》2006,(11):53-54
吸光度法是一种重要的测定稀土金属含量的方法.本实验利用微相吸附-光谱修正(MPASC)技术,同时采用表面活性剂(NaCl溶液)为增效剂,研究分析稀土金属(Dy、Nd)与苦胺酸偶氮变色酸(PCA)络合物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AB)胶束上的配位反应以及表面活性剂在配位反应中的增效机理,测定了配合物的结合比及结合常数.结果表明:PCA-CTAB作用符合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离子强度对PCA-CTAB-稀土金属三元反应体系有明显的增敏作用,使反应体系中配位产物水溶性、光稳性增强,而且盐的存在使配合物结合比及结合常数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983.
采用液相线保温法制备了低合金钢ZG25MnCrNiMo半固态熔体,获得了晶粒细小、圆整、均匀的半固态组织.研究了该组织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机理,掌握了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对组织形态以及晶粒尺寸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液相线温度1 510℃保温时,熔体内易形成大量准固相原子团簇并发展为游离晶均匀分布在熔体内,它们能在凝固时显著细化、匀化晶粒,使水淬组织细小、均匀.在空冷条件下,这种细化机制仍起作用,使液相线温度保温后的空冷组织比常规铸造浇铸温度下的空冷组织显著细小.由于中频感应炉的电磁搅拌作用,在液相线短时保温就可孕育出相当数目的游离晶,并能在随后的保温过程中维持游离晶的形态和数目.在保温5~50 min的时间范围内,液相线温度下不同保温时间的水淬组织没有显著变化,短时保温与长时保温的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984.
以单羟基七元瓜环(Q[7]-OH)和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OH-PDMS)为固定相,利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了PDMS/Q[7]-OH的固相微萃取搅拌棒(stir-bar sorptive extraction,SBSE),建立了SBSE-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  相似文献   
985.
本研究针对壳聚糖类绿色低值吸附材料难以分离及回用的不足,构建了一类适用于无纺布类吸附材料的吸附装置,吸附装置为套筒结构,用以固定及最大限度地展开无纺布吸附材料。同时,本研究考察了将该装置对染料废水的处理性能,探讨了壳聚糖无纺布对染料废水吸附去除过程中壳聚糖无纺布的用量、处理时间、染料初始浓度以及体系pH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无纺布质量在4 ~ 8 g之间,处理时间在90 ~ 120 min之间,废水pH在 3~7范围之间,染料C. I. Acid Red 73的去除效果达到最佳,去除率可达90%以上,吸附容量为88.43 mg/g。此外,通过SEM、XRD及XPS一系列表征手段,揭示了壳聚糖无纺布对染料的吸附主要机制与普通壳聚糖基吸附材料相似,通过壳聚糖分子中的质子化的活性氨基与染料分子中的阴离子基团的静电结合实现。  相似文献   
986.
旨在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测定藏药二十五味松生等丸中乌头碱的含量.对HPLC法的色谱条件进行了优化,流动相为甲醇-0.5%的三乙胺(70∶30),色谱柱为Agli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 (4.6 mm×250 mm,5μm),检测波长为235 nm,流速为1.0 mL/min,进样...  相似文献   
987.
中药新药前列栓给药途径选择的药动学依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RP-HPLC法,比较研究前列栓经口和经肛门给药的药动学差异.结果表明: (1) 经肛门途径用药,小檗碱在多数兔体内为一室开放模型,少数呈现为二房室模型,个别只能用统计矩拟合,其中一房室模型药代参数为 t 1/2 K e=(96.2±37.8)mi n, c max =(178.9±88.9)μg·L-1 ,AUC=(47917.4±23255.6) μg·L-1·min;(2)经灌胃途径给药,多数兔血药浓度在检测限以下,仅有2只能测到完整曲线,可用一房室模型拟合,药代参数为 t 1/2 K e =(573.4±212.2) min, c max =(7.0±2.5)μg·L-1 ,AUC=(7725.2±4764.6)μg·L-1·min,灌胃与肛塞相比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仅为26.07%和6.18%;(3) 前列腺组织药物浓度,经肛塞途径能测到部分1~2h时间点的小檗碱浓度,但不足以构成可分析的浓度-时间曲线,而灌胃途径则根本无法测到小檗碱浓度,两组间差异极显著.经肛塞给药有以下优点: 吸收速度快、血药浓度高、血药有效浓度维持时间长、靶器官前列腺组织内药物浓度相对较高,且药动学参数随兔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研究为前列栓的经肛门途径给药和栓剂剂型的确立,提供了药代动力学依据.  相似文献   
988.
福建三尖杉中生物碱的高效液相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用半制备型、分析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福建三尖杉中的生物碱进行分离和检测,并用液质联用(LC-MS)、核磁共振(NMR)等对纯化样品进行结构分析.实验得到了4种含量较高的三尖杉生物碱,并检测到了其他微量生物碱4个.其中,碱(m/z)344和碱(m/z)330与具有相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已知生物碱的^1H NMR数据差异较大.与传统方法相比,反相HPLC分离检测方法简单高效,且对环境友好,对寻找新的微量化合物、提高资源利用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9.
灵芝三萜类化合物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立灵芝中所含三萜类组分(triterpenoid components,TC)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利用Agilent 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对10批次灵芝TC样品进行了分析.色谱条件为:ZORBAX 300SB C18分析柱(5 μm,250.0 mm×4.6 mm),流动相为甲醇和质量分数为5%的醋酸(体积比4∶6)混合溶液,检测波长252 nm.结果显示,10批次TC样品均出现8个主要特征峰,相对保留时间α分别为0.69,0.78,0.88,0.92,1.00,1.27,1.48和1.61,并且10批次TC样品的8个主峰面积均在70%以上,重叠率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990.
高吸水树脂中丙烯酸残留量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高吸水树脂中丙烯酸的残留量,并研究了不同的反应条件,如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产物后处理方法以及树脂粒度对丙烯酸残留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丙烯酸单体残留量随着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减少;随着树脂粒度的减小,丙烯酸残留量逐渐增大;用乙醇处理可有效除去高吸水树脂中的丙烯酸单体残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