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0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35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30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双重特征值附近分支解的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2.
3.
给出了广义强非线性拟变分不等式的分歧值存在的条件,为求分歧值的近似解的迭代算法做准备。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Kronecker-Weber 定理,利用素数在Abel 数域中的分歧指数明确地给出了Abel 数域的导子计算公式. 特别地,二次数域的导子公式可以容易地从该公式推导出来.  相似文献   
5.
一些人反对劳动价值论,其认识上的根源有三个:一是与劳动价值论存在着逻辑思路的歧异;二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原义缺乏全面深入地理解;三是误以为劳动价值论与私营经济、市场经济、要素分配不相容。澄清商品价值论的分歧,必须对马克思关于价值概念、劳动形成价值的原因、劳动价值论作用等理论的原意做进一步地阐明。  相似文献   
6.
扬子鳄的线粒体全基因组与鳄类系统发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酶切、克隆、测序, 结合Long-PCR和Primer Walking法对扬子鳄线粒体DNA基因组进行全序列测定. 结果表明, 扬子鳄线粒体基因组DNA序列全长为16746 bp, 其基因组碱基组成为29.43%A, 24.59%T, 14.86%G, 31.12%C. 与其他大多数脊椎动物相同, 其基因组由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个rRNA基因、22个tRNA基因及1个非编码的控制区(D-loop)组成. 基因的排列与已测序的鳄类相似. 在全序列分析的基础上, 对12S rRNA基因序列、16S rRNA基因序列、蛋白质编码基因序列及其合并数据用MP法和ML法构建系统发生树, 结果表明扬子鳄与密河鳄的亲缘关系较近, 支持传统观点. 根据ML树的支长数值估计钝吻鳄属发生的时间为74.9 MaBP, 扬子鳄与密河鳄分歧的时间为50.9 MaBP.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一类带有Beddington-DeAngelis型功能函数非均匀的Chemostat模型,首先利用特征值和分歧理论,通过对平衡态方程的线性算子的主特征值加以限定,证明了系统在半平凡解(θ,0)附近出现正解分支,得到该模型存在正平衡解的充分条件;其次运用分歧解的稳定性理论分析出此正平衡解在一定条件下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8.
一类带饱和项互惠模型平衡态正解的存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类两个物种同时带有饱和项的互惠模型在第一边界值条件下的平衡态正解的存在性.首先用单调解的方法给出了此解的先验估计,然后利用局部分歧理论研究了在λ1-c〈a〈λ1和a〉λ1两种情况下模型分别在两个半平凡解上出现的局部分歧现象,并证明了分别在分歧点(β,0,θβ)和(b',θa,0)附近存在正解;最后利用全局分歧理论研究了其整体分歧,从而证明了这两种情况下模型存在平衡态正解.  相似文献   
9.
从文化比较看鲁迅与林语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的林语堂与鲁迅在思想上有较多的一致,他们是战友和诤友,但在翻译问题上,在幽默与讽刺等文艺观上,两人存在着较多差异。加以个人气质方面的原因,晚年的鲁迅断绝了与林语堂的直接交往。试图在厘清史实的前提下,对鲁迅与林语堂的交往过程与分歧作文化上的思考。特别指出的是:尽管他们都是特立独行的个性主义者,但两者有着质的不同。林语堂在入世和避世之间踟蹰徘徊,而最终脱离了社会的主流;鲁迅则始终直面社会、直面人生,最终成为思想与文化的伟人。  相似文献   
10.
应用Liapunov-Schmidt方法研究了一类生物学中的非线性反应扩散方程。在分歧点附近,得到了从平凡解分歧出来的非平凡解的近似解析表达式,并与数值解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方法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