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甘肃贝母属植物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根据作者在甘肃的野外调查,以及查阅各有关标本室的标本和文献资料,对甘肃贝母属植物进行了分类学研究,归并了6新种和4新变种1个新栽培变种,确认甘肃贝母属有6种1变种(伊贝母Fritillaria pallidiflora;渐贝母F.thunbergii;榆中贝母F.yuzhongensis;甘肃贝母F.przewalskii;暗紫贝母F.unibracteata;太白贝母F.taipaiensis;  相似文献   

2.
我国贝母组织培养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我国贝母属植物的组织培养研究现状作了分析和归纳,总结了贝母组织培养在以下方面的研究成果:1、愈伤组织的诱导;贝母碱生产;3、胚状体诱导;4、器官分化;5、分化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相似文献   

3.
安徽贝母三个不同居群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产于安徽大别山区的安徽贝母Fritillaria anhuiensis S. C. Chen et S. F. Yin三个不同居群植物的核型进行了比较研究:取材于霍山县佛子岭居群为2n=24=2m+2sm+14st(5sc)+6t;取材于金寨县铁冲居群为2n=24=1M+3m+8st(3sc)+12t(2sc);取材于舒城县汤池镇居群有两种类型,类型Ⅰ:2n=24=2m+2sm+8st(5sc)+12t,类型Ⅱ:2n=22=2m+2sm+4st(2sc)+14t(2sc)。三个不同居群均属“3B”核型,均未见“B”染色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材贝母DNA的不同提取方法,为中药贝母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苯酚法、CTAB法、SDS法从中药贝母中提取DNA,通过紫外分光光度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对所得DNA样品含量及纯度进行检测.结果利用3种不同的方法提取,药材贝母DNA的A260/A280在1.80±0.23左右.结论利用3种不同DNA提取方...  相似文献   

5.
暗紫贝母植被分布格局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相似系数法对暗紫贝母分布的群落进行了数值分类,确定了暗紫贝母分布的群落类型和群落特征.报道了暗紫贝母的生态分布、植被的种类组成及其区系分布.为川贝母的野生抚育和药材生产保护区的建立提出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伊贝母组织培养中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愈伤组织生长量和贝母碱蓄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培养基组合不仅可加速愈伤组织的生长,同时也可提高贝母碱的含量.证明了离体培养的贝母愈伤组织同样具有生物合成次生物质——贝母碱的全能性,这就为贝母组织培养用于商业性生产提供了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7.
湖北贝母组织培养中外植体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湖北贝母的组织培养的快繁系数,研究了外植体来源和取材时间对湖北贝母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湖北贝母愈伤组织的诱导以出苗期诱导效果最好,鳞茎的诱导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贝母为常用中药材之一,近年来其用量不断增大,产量供不应求。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贝母的遗传改良和快繁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贝母的自然变异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以及组织培养育种。  相似文献   

9.
午阳贝母为百合科贝母属植物一新种,分布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午钢区灯台架山地,与其毗邻的遂平、泌阳、方城等县山区亦有分布。午阳贝母系早春植物,适宜南暖温带气候和腐殖质层深厚的山地黄棕壤。自然生长在海拔200—500米的山谷两侧山坡、山脚的乔、灌木丛下。午阳贝母中含有生物碱、生物碱甙、有机酸、挥发油、香豆素、甾醇、糖、多糖、氨基酸、多肽、蒽醌、儿茶酚类化合物。生物碱含量为0.374%,其主要生物碱为浙贝甲素,午贝甲素、甲基午贝甲素、浙贝乙素,午贝乙素及午贝丙素。  相似文献   

10.
贝母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培养条件、小鳞茎再生、种质低温保存、生物碱积累、多倍体诱导等方面概述了贝母组织培养取得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贝母组织培养中今后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安徽黄精和琅琊黄精核型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黄精属(Polygonatum Mill.)中安徽特有2种植物的核型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分别人近缘种的核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安徽黄精(P.anhuiense)核型公式为2n=24=4m+6sm+12st=2T,属3B核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4=6L+6M2+6M1+6S.琅琊黄精(P.langyaense)核型公式为2n=18=10m+2sm+6st,属2B核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木莲属部分种的核型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我国木莲属5个种的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海南木莲外,其余4个种,即乳源木莲,毛桃木莲,灰木莲和大果木莲都有一对具有随体染色体。5个种的核型公式为32m+4sm+2st,均为较对称的2B类型,该属种间差异主要表现在染色体的相对长度组成,即L,M2,M1的数量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空气干燥法制备了三种复殖吸虫精原细胞的中期染色体,并对它们的染色体组型进行了分析。蛙巨盘吸虫染色体数目为2n=20,其核型组成为8m+2sm;南昌舐血吸虫染色体数目为2n=22,其核型组成为7m+2sm+1st;灼鹬窄体吸虫染色体数目为2n=22,其核型为3m+7st+1t。  相似文献   

14.
非洲菊常见品种的染色体核型与倍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常规根尖压片技术对非洲菊3个常见品种的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倍性.结果表明:供试的3个非洲菊品种均为二倍体.深圳5号核型公式为2n=2x=50=2M+34m+16sm,染色体相对长度系数组成为2n=6L+12M2+24M1+8S,按照Stebbins标准核型分类属于2C核型,不对称系数AS.K% =60.09%.香槟核型公式为2n=2x=50+B=36m+12sm+2st+B,染色体相对长度系数组成为2n=8L+10M2+16M1+16S,属于2C核型,不对称系数AS.K% =62.17% .大头粉核型公式为2n=2x=50+B=34m+12sm+4st+B,染色体相对长度系数组成为2n=8L+8M2+28M1+6S,属于2B核型,不对称系数AS.K% =62.21%.综上所述,3个非洲菊品种的染色体长度、着丝点位置、B染色体的有无均不同,核型呈现多态性.  相似文献   

15.
短角外斑腿蝗核型和C-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短角外斑腿蝗(Xenocatantopshumilisbrachycerus)的核型和C带。结果表明:短角外斑腿蝗的染色体数目为2n()=22+XO=23,全部为端着丝粒染色体;NF=23;核型公式为2n()=2x=23t。中期染色体绝对长度为7001±270μm,按相对长度可分为三组;除所有染色体都具有明显的着丝粒带外,L2,M3,M4,M5,M9还有明显的端带;染色体组中C带带纹总长与染色体总长的比值百分数为2600±220%;最长与最短染色体之比为378∶1,臂比大于2∶1的染色体在染色体组中的比例为零,短角外斑腿蝗的核型属“1B”核型  相似文献   

16.
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Rchb.f)Rchb.f.)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改进的染色体标本制片技术 ,报道了春兰 (Cymbidium goeringii (Rchb .f)Rchb .f .)的染色体核型 .研究结果表明 ,春兰体细胞染色体数目 2n =4 0 ,染色体基数x =2 0 .中期染色体中等大小 ,相邻染色体间长度变化不明显 ,染色体相对长度系数组成 (I .R .L .) =2L 2 0M2 14M1 4S .核型公式为 2n =2x =4 0 =2 0m 14sm 4st 2t.主要由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和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 ,未见随体结构 .属于Stebbins核型的 2B型 ,核型不对称系数为 6 4 .2 2 .作者从染色体水平支持春兰在系统演化上归属于较进化的特化种类  相似文献   

17.
喜树染色体制作与核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喜树顶芽及新生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进行染色体制作方法的研究 并就喜树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其结果显示:喜树体细胞染色体为2n=44,其中正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为1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为16对,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为1对,端部着丝点(T)为4对,其核型公式为K(2n)=44=2M+32m+2sm+8T,核型属于"2B"型  相似文献   

18.
金钱松染色体核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珍稀植物金钱松Pseudolarixamabilis(Nelson)Reld.的核型,其核型公式为K(2n)=44=24m(M)+16sm+4st.第4,7,8,9,12,13,14,15,18,19,21,22对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第1,3,6,10,11,16,17,20对为近中着丝点染色体,第2,5对为近端部着丝点染色体.根据Stebbins的染色体核型的不对称性类型,金钱松属于“2B”型.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东缘五种风毛菊属植物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了产于青藏高原东缘五种风毛菊属(Saussurea DC.)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研究结果表明,五个种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紫苞雪莲(Saussurea iodostegia)2n=32;长毛风毛菊(Saussurea hieracioides)2n=32;柳叶菜风毛菊(Saussurea epilobioides)2n=24;小花风毛菊(Saussurea parviflora)2n=26;变裂风毛菊(Saussurea variiloba)2n=26,均为二倍体.核型公式为:紫苞雪莲(S.iodostegia)2n=2x=32=8m+16sm+8st,属3B型;长毛风毛菊(S.hieracioides)2n=2x=32=18m+14sm,属2B型;柳叶菜风毛菊(S.epilobioides)2n=2x=24=12m+10sm+2st,属2B型;小花风毛菊(S.parviflora)2n=2x=26=24m+2sm,属2B型;变裂风毛菊(S.variiloba)2n=2x=26=6m+16sm+4st,属3A型,五个种的染色体中均未发现随体.  相似文献   

20.
雀形目鸟类核型种系发生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雀形目42科315种鸟类核型比较,确立了雀形目鸟类原始核型,与Takagi(1974)提出的鸟类原始核型相比较在它们之间不具统一性,通过二者的比较发现:雀形目鸟类原始核型中第1对染色体与非雀形目鸟类原始核型中第2对染色体相对应:雀形目的第2对染色体与非雀形目的第3对染色体相对应.从系统关系上讲,雀形目鸟类原始核型来源于非雀形目鸟类原始核型中第1对大染色体着丝点分裂而形成,再经过各种重排机制形成现代雀形目各科鸟类核型. 染色体研究表明:雀形目鸟类不为单系起源类群.其特点可以从以下两点证明:一是鸣禽类和亚鸣禽类A组染色体有着明显的不同,二是二者的核型进化趋势也是不同的.依据核型、化石资料以及古地理、古气候的资料,笔者提出亚鸣禽类起源于南美大陆,在上新世或早更新世中美陆桥变得明显时才可能进入北美以及伸入欧亚大陆;鸣禽类是起源于旧大陆的类群,在气候和地理条件适宜的前提下进入新大陆,从而进一步适应辐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