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1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灌胃腺嘌呤诱导的慢性肾功能衰竭Wistar大鼠为实验材料,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了大鼠血清Hcy浓度的变化;应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MSAP)技术,检测了慢性肾衰大鼠肾皮质基因组DNA甲基化程度的变化,并对M...  相似文献   
2.
与银杏性别相关的RAPD标记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应用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技术,筛选与银杏性别相关的分子标记,应用150个10bp随机单引物及110对随机引物组合,检测了雌雄银杏的基因组DNA,获得1个与雄性相关的RAPD标记,该标记的获得,可望进一步转化为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cation Region(SCAR)标记或PCR标记,用于银杏早期的性别鉴定,同时该标记的获得为进一步克隆与其性别相关的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通过从NBS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PCR的方法,以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var.botrytis)抗、感黑腐病的近等基因系为材料,分离得到NBS-LRR型抗性基因同源序列,并获得1个克隆,命名为RGA330—7.Southern杂交表明,该片段在近等基因系中存在明显的多态性,且该片段在抗黑腐病基因位点至少存在3个以上类似RGA330—7的同源拷贝.序列分析结果认为该克隆与NBS—LRR型抗性基因的部分CDSs有很高的同源性,说明该片段属于NBS—LRR型.系统进化分析该序列与甘蓝型油菜的2个抗病同源序列归为一类,很可能这3个不同来源的抗性基因同源序列同属于一种抗性基因家族.因此推测该序列与花椰菜抗黑腐病基因紧密相关,为进一步克隆花椰菜抗黑腐病基因提供了可靠的候选基因,对分子标记辅助抗性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采用Wistar大鼠灌胃腺嘌呤4周复制慢性肾衰模型后用大丁草水煎液进行灌胃治疗,4周后检测各组肾功能、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内皮素-1(ET-1)mRNA的表达结果发现大草组大鼠血肌酐和尿素氮浓度分别为(89.33±15.21),μmol/L和(21.52±3.95)mmol/L与治疗前的建模组(290.33±74.55)μmol/L和(32.30±2.35)mmol/L以及病理对照组(149.67±24.95)μmol/L和(33.18±2.95)mmol/L比较有所下降,经统计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与病理对照组相比大丁草组大鼠基因TGF-β1和ET-1表达也明显降低,与看家基因GAPDH的比值分别由(0.2026±0.0503)和(0.1949±0.0969)下降为(0.1285±0.0447)和(0.07810±0.0229),经统计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由此认为大丁草对腺嘌呤所致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和ET-1的表达来缓解肾脏损伤,恢复肾功能.  相似文献   
5.
利用AFLP技术筛选与银杏性别相关的分析标记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利用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技术,应用48个引物组合,检测了雌雄银杏基因组DNA的多态性,筛选与银可性别相关的分子标记,其中3个引物组合各提供了1个与雌性相关的分子标记。经Southern点杂交证实有两个标记为银杏雌性基因组所特有。这些分子标记的获得,为寻找性别特异的探针或PCR引物,用于银杏的性别鉴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宋文芹 《科学通报》1979,24(8):374-374
前言 Giemsa分带技术不仅能成功地鉴定黑麦种群中的各条染色体,而且也能在小黑麦里鉴定黑麦和小麦染色体。关于这方面的工作,Merker首先采用Giemsa技术鉴定了小黑麦里的黑麦染色体,揭开了这一应用领域的序幕。1974年,Weimarck用Giemsa技术研究了八倍体小黑麦,发现其中黑麦染色体与小麦染色体的比例约为1:3,即保持原来整倍体的比例。Merker借助于Giemsa分带技术,对50种不同的小黑麦品系做了详细的研究,从中分别选出了具有  相似文献   
7.
蚕豆大M染色体长臂端部的显微切割与PCR扩增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染色体微切与微克隆技术由于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对特定染色体区域进行基因定位和结构研究,因此,当Scalenghe首次在果蝇唾腺染色体上取得成功后,很快将这种技术应用于小鼠、人的染色体上.并利用该技术对染色体特定区域从分子水平上进行详细研究,并得到很多有价值的结果.我国对人类染色体微切与微克隆也已有报道,如:夏家辉等成功地构建了人类7号染色体专特性探针池和14个染色体区带特异性探针池。 但植物染色体的显微切割体外扩增与微克隆技术由于染色体同步化和制片困难与动物相比进展缓慢,目前只有在甜菜中与抗线虫有关染色体及Schondelmaier在大麦IHS染色体、Albani在小麦染色体上作过报道.我国则尚未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45S rDNA在多种植物中期染色体上的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首次确定了日本小檗(Berberis tkunbergii DC)、车前(Plantago major L.)、野芹菜(Sanicula lamelligera Hance)、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械树(Acer buergerianum Miq.)、天目琼花(Viburnum sargentii Koehne.)、丹参(Salvia miltorrhiza Bunge.)、榆树(Ulmus pumila L.)中45S rDNA在中期染色体上的位置.根据rDNA的位点数和位置的变化,分为四种类型:①在日本小檗、车前和野芹菜中,荧光信号正好位于随体染色体的次缢痕或端部;②荔枝和械树,分别有1对和3对染色体具随体,但荧光原位杂交却检测到3对和5对染色体上具有杂交信号;③天日琼花,具有4对随体染色体,但仅住其中一对随体上显示了杂交信号;④在丹参和榆树中,有的杂交信号位于着丝粒部位或长臂的末端,杂交信号的数目成奇数.黄瓜(Cucumis sativus L.)的染色体45S rDNA信号正好位于6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部位,这与Dal-Hoe和Hoshi等人的结果是一致的.上述结果表明:45S rDNA可以作为染色体的一个识别指标,对识别染色体的个体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另外还对45S rDNA位点分布的多态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水稻染色体的显微分离与克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水稻染色体识别、显微分离与切割、PCR体外扩增和微克隆进行了研究 .利用改进的显微切割装置 ,可以在 1 0 0×油镜下进行染色体分离与微切割 ,不仅解决了水稻染色体的识别和显微分离的困难 ,而且可使染色体特定区微切片段缩小到 7Mb级 ;利用 SUP-PCR可使 fg级水稻染色体 DNA扩增到 μg级 .电泳检测结果表明 ,扩增片断在 80~ 60 0 bp左右 ,经与 p UC1 9连接 ,转化大肠杆菌 DH5a,一次分离的单条水稻染色体可以获得 9×1 0 4克隆 ,一个 7Mb级片段可以获得 3× 1 0 4克隆 ,经分析 ,插入片段大小在 80~ 50 0 bp范围 .该方法为直接从水稻单条染色体或染色体特定区 DNA文库中筛选分子标记奠定了基础 .  相似文献   
10.
探讨白细胞介素 ( IL) -1 0基因启动子区 -1 0 82位点及其附近区域多态性在我国汉族人群中的发生情况 .用聚合酶链反应和单链构象多态性 ( PCR-SSCP)结合序列测定方法 ,检测了 66例健康对照 IL-1 0启动子区多态性的发生 .在所有检测个体中未发现 -1 0 82 A/G多态 .在汉族正常人群中 IL-1 0启动子区 -872位点存在高频率的 T/C或 T/N多态性 .-872处的 T/C或 T/N多态性可能与种族特异性有关 ,可以作为新的候选SN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