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该文在论文[1]的基础上研究了加入葡萄糖和乳酸后的振荡行为以及它们的振荡规律。发现葡萄糖对乳酸的振荡行为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乳酸和葡萄糖混合物的双组份有机物作为B—Z化学振荡反应底物,在KBrO3—MnSO4—H2SO4—丙酮环境中进行化学振荡反应,通过研究确定该双组份有机底物的振荡体系出现化学振荡现象的各反应物的有效浓度范围,并系统地研究和讨论影响化学振荡的诱导期、周期、振幅、图形和寿命等诸多因素。提供化学振荡现象的实验依据,推断化学反应的过程,建立化学振荡反应的模型,为B—Z化学振荡反应体系增添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3.
乳酸-葡萄糖双组份有机底物的B-Z振荡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乳酸和葡萄糖混合物的双组份有机物作为B-Z化学振荡反应底物,在KBrO3-MnSO4-H2SO4-丙酮环境中进行化学振荡反应.通过研究确定该双组份有机底物的振荡体系出现化学振荡现象的各反应物的有效浓度范围,并系统地研究和讨论影响化学振荡的诱导期、周期、振幅、图形和寿命等诸多因素.提供化学振荡现象的实验依据,推断化学反应的过程,建立化学振荡反应的模型,为B-Z化学振荡反应体系增添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各向异性高温超导体在非均匀磁场中水平振动和垂直振动的稳定性.测量了不同外力振幅下悬浮高温超导体的振荡幅度,首次观察到悬浮超导体在外力频率为20~40HZ时出现共振振荡,并用通常的振荡理论分析了本系统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利用间歇动态发酵法,研究了游离米根霉和聚胺脂泡沫固定化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过程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葡萄糖浓度对L(+)-乳酸的生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聚胺脂泡沫是较好的米根霉固定化载体。  相似文献   

6.
根霉L-乳酸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东京根霉(Rhizopus tokinensis) R8-1产生L-乳酸的发酵条件。比较了不同碳源和不同含量碳源对产酸的影响,以10%的葡萄糖、30℃下210r/min振荡培养72h,得到的发酵液中乳酸的质量分数为7.5%,对糖的转化率为80.64%:以12%的玉米粉为碳源发酵60h,发酵液中乳酸的质量分数为7.18%,对糖的转化率为78.4%。静置培养时乳酸产量要比通气培养时低得多。发酵产物经旋光分光仪、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谱测定可确认为L-乳酸,为同型乳酸发酵。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非线性反应-扩散系统中产生时-空有序结构的非唯一性和稳定性。基于“从双重稳定性到时间振荡和空间有序结构”的思想,研究了扩展布鲁塞尔模型(ExtendedBrusselator)的时-空行为。模型的总体分析和数值模拟表明,在适当的条件下模型可呈现非常丰富的多重稳定性现象,包括空间均匀的定态、空间均匀的时间振荡态和空间不均匀的定态之间的三重稳定性现象。  相似文献   

8.
芽孢乳酸菌产乳酸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型乳酸发酵菌株TQ33的主要产物为L-乳酸,论文对其适用的发酵培养基和最佳的发酵条件进行了讨论,认为TQ33在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0g、酵母膏1.5g;蛋白胨0.5g;MgSO4·7H2O:0.05g;碳酸钙6g(pH7.2-7.4)时,40℃下振荡(150r/min.)培养24h后转入静置发酵阶段,发酵72h产酸量达到最高为67.8g/L,其中L-乳酸占96%以上。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以当归为底物、硫酸锰为催化剂、溴酸钾作氧化剂、硫酸为介质的振荡反应新体系,测定了不同浓度和不同温度下当归的振荡反应图谱,得到了当归体系的反应诱导期、振荡周期及振荡寿命,并由此计算出振荡反应诱导期活化能(57.30 kJ/mol)和振荡周期平均活化能(89.04 kJ/mol);考察了添加物如酒精、绿茶、葡萄糖等对振荡行为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通过改变某种反应物浓度得到了该振荡反应的反应级数,并初步研究了该反应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0.
根据FKN振荡机理,本文报道酒石-BrO3-Mn2+-H2SO4-丙酮体系的化学振荡反应.  相似文献   

11.
为准确、快捷地掌握乳酸菌发酵过程中主要参数的变化情况,通过KRH-BI0300型发酵罐控制系统、细胞密度监测系统、SHP8400PM过程气体质谱分析仪、生物传感分析仪等多种发酵过程分析检测手段,对乳酸发酵过程中乳酸菌活细胞数、尾气成分、葡萄糖及乳酸含量的变化情况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应用多种现代化分析检测手段可以快速、精确地掌握乳酸菌发酵过程参数变化情况。该研究为乳酸菌发酵过程的优化控制及规模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以廉价的工业副产物醋酸及乳酸为碳源,对产PHB重组大肠杆菌进行培养,考察醋酸及乳酸的添加对重组大肠杆菌生长及PHB产量的影响。将来自Cupriavidusnecator的PHB合成操纵子phaCAB基因簇克隆至pBAD载体,得到产PHB菌株BL21_pBAD_phaCAB,以阿拉伯糖为诱导剂,在大肠杆菌中进行重组表达。分别使用LB及M9培养基,对重组菌株BL21_pBAD_phaCAB进行培养,研究其生长速度及PHB产量,探索产PHB重组大肠杆菌最适培养基。以添加0.04 g/L乳酸、1.2 g/L乳酸、0.02 g/L醋酸、0.6 g/L醋酸、0.04 g/L乳酸+0.02g/L醋酸、1.2g/L乳酸+0.4g/L醋酸的M9培养基(均含2 g/L葡萄糖)为实验组,以M9培养基(含2g/L葡萄糖)为对照组,考察醋酸及乳酸的添加对重组大肠杆菌生长及PHB产量的影响。分别取第6,12,24和36小时的培养液,分析其葡萄糖、醋酸及乳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氮型M9培养基更适合产PHB重组大肠杆菌在低糖培养环境中生长。在葡萄糖消耗殆尽后,大肠杆菌能够以醋酸及乳酸为碳源进行代谢,因此在培养基中...  相似文献   

13.
采用酶电极快速测定全血血糖、血乳酸的方法评价不同条件下氟化钠、甘油醛对血糖、血乳酸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作为血糖测定的保护剂甘油醛优于氟化钠,但是甘油醛不能用于血乳酸的保护;氟化钠作为血乳酸的保护剂,应同时采用4 ℃低温保存,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乳酸和聚乳酸的生命周期及其工业体系的探讨,认为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乳酸和聚乳酸工业系统可成为生态工业系统.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以番薯为原料,经乳酸发酵后再制成果脯的方法,并对原材料、发酵材料、番薯脯和乳酸番薯脯的一些理化指标如酸、可溶性糖、维生素C、NO2^-及氨基酸含量作了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产品不但具有乳酸发酵的独特风味,而且具有丰富的营养和一定的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选择不同的双金属阳离子作为催化剂, 在碱性条件下用于水热转化葡萄糖制备乳酸, 发现Sn$^{2+}$和Cu$^{2+}$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研究了反应温度、时间、碱加入量和金属离子比例对乳酸产率的影响, 获得最优工艺条件如下: 0.025 g葡萄糖, 2 mmolNaOH, $n$(Sn$^{2+})$:$n$(Cu$^{2+})$=0.25:0.75(共1 mmol), 20 mL水, 200 ${^\circ}$C反应温度, 3 h反应时间. 在最优条件下, 乳酸产率为64.1%, 甲酸产率为20.3%, 乙酸产率为11%. 选用几种模型化合物作为反应的中间产物进行水热转化实验, 并根据实验结果对水热转化葡萄糖的转化机理进行了探究. 结果发现, 转化过程中重要的中间产物为果糖、1,3-二羟基丙酮和丙酮醛. 两种金属离子存在协同作用, Cu$^{2+}$抑制了乳酸的分解, Sn$^{2+}$提高了丙酮醛转化为乳酸的转化效率, 最终提高了乳酸产率.  相似文献   

17.
采用聚氨酯继载体,对米根霉(Rhizopus oryzae)进行自吸附固定化,在鼓泡塔反应器中对以葡萄糖和混合糖(葡萄糖和木糖)的乳酸发酵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固定化米根霉以葡萄糖、木糖与葡萄糖的混合糖为碳源的L-乳酸发酵动力学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较为符合。  相似文献   

18.
基于发酵过程自动优化控制的需求,研制了发酵过程生物传感器在线自动取样分析系统。给出了在线分析系统的分析原理及其结构组成,详细介绍了自动取样、样品稀释及生物传感器信号处理的方法。系统可以实现对葡萄糖、乳酸和谷氨酸等重要生化参数的自动取样分析,并把分析结果通过485接口或4~20 mA模拟接口发送到发酵控制器,为发酵控制提供生化分析数据。用葡萄糖标准样品作为发酵液对实验样机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线分析系统具有较高的分析精度,可以满足发酵过程分析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应用酶活测定的方法分析了肌酸激酶在不同浓度的乳酸、丙酮酸中的活性变化.实验结果说明在失活过程中没有蛋白质的聚沉,失活与乳酸浓度、丙酮酸的浓度呈正相关.通过对比实验结果提示,丙酮酸离子、乳酸离子对肌酸激酶没有明显影响,丙酮酸、乳酸是通过其解离状态的H+改变了机体pH值而影响肌酸激酶活性的,作者就丙酮酸、乳酸对肌酸激酶影响及其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