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邢彬 《科技信息》2010,(26):179-179
诗歌是中国古典文化中灿烂夺目的明珠。古典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性成为文学翻译中的一大难题。众多翻译理论家和翻译工作者致力于古诗的翻译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本文试图从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论出发,看格式塔意象如何使译者更加完整地传达古诗的美。  相似文献   

2.
姜秋霞博士在格式塔审美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了评价和执行文学翻译的“格式塔意象转换模式”,具体说就是原文艺术形象的整体吸收及再现。诗歌风格作为一种抽象的艺术意象也具有格式塔质,本文称之为风格格式塔,格式塔意象转换模式同样适用于诗歌风格的翻译。本文将以李白诗及其英译为例说明在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论关照下翻译诗歌,有利于实现诗歌风格的整体吸收与再造,且这一模式体现了翻译中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充分肯定了译者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3.
格式塔心理学标举整体,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根据格式塔意象是个相对概念,提出"上位层次格式塔意象"和"下位层次格式塔意象",并以此为据分析《枫桥夜泊》四种英译本,得出译者在分析原文时,要注重文本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宏观把握,构建格式塔意象;在翻译时,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高屋建瓴,选择恰当的译入语,进行格式塔意象再造。  相似文献   

4.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灵魂,意象的再现也成为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的关键所在。然而意象的再现不等同于意象的一一对应,通过格式塔意象再造能更好地再现原诗的整体意象,从而达到意美再现。  相似文献   

5.
格式塔心理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派提出了"异质同构性","闭合性"以及"整体性"等原则。本文通过利用同构、闭合以及整体等视角来鉴赏、翻译诗歌的意象,从而印证作者初始客观事物时的情景,提出了格式塔心理学在意象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格式塔框架下意象个体之间的邻近性为理据,品读了李煜词作中存在的意象王国。并用异质同构说阐述了意象王国里意象个体的阶段性聚集特征。  相似文献   

7.
诗歌翻译的最大障碍在于意象的传达。意象,作为诗歌美感因素的承载者,其理解和再造都需要审美想象的参与。译者想象的不同类型决定了原作意象的再造方式和程度。本文试就审美想象这一审美心理机制的运作对汉诗英译中意象再造的影响作一些分析和探讨,着重研究意象再造过程中审美想象运作方式与意象再造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徐丹  陈月红 《科技信息》2009,(19):164-164
近十年来格式塔美学在中国的翻译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格式塔美学理论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价值,并以夏济安翻译的“西敏大寺”这篇散文为例.解释了格式塔再造中篇章结构调整上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中西文化除了具有“文化共核”,在语言文化方面还具有许多文化意象的差异。文化意象具有复杂性,这给文学翻译带来了诸多挑战,因此在翻译时有必要比较中英两种文化中不同的文化意象,同时在翻译这些文化意象时应遵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杨黎 《科技咨询导报》2007,(12):126-127
本文探讨了文化意象在诗歌中的运用,分析了在诗歌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失落与歪曲,提出了传递文化意象的具体途径。本文认为,文化意象的翻译,可以既照顾译语读者的可接受性,又能保持异国情调,丰富译入语。不但要译出原作的语义信息,而且还要译出原作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英汉习语中的动物形象和文化内涵因各自的文化传统的影响而有所差异。对影响英汉习语中动物形象的文化因素进行探讨,有助于人们更恰当、更全面地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  相似文献   

12.
贾运  田学东  左丽娜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9):12021-12027
古籍版面图像结构复杂,对其进行有效、准确的分析是实现古籍汉字识别与检索的前提和基础。对古籍汉字版面分析的关键问题展开研究,在对古籍版面特点进行分析与归纳的基础上,提出基于LOF和波动阈值的古籍版面分析方法。首先,采用基于LOF的分类算法对古籍版面图像投影分割后的区域进行分类,确定存在分割问题的候选混合区域;然后,利用波动阈值对候选混合区域中的文字与框线粘连部分进行分割;最后,确定古籍版面中的文字区域并输出。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分离古籍文字区域和框线区域,版面分类和分割准确率分别为87.02%和78.69%。  相似文献   

13.
意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哲学、美学术语,是"道"的表征;与英语民族植物意象不同,汉民族植物意象有着丰富的道德内涵,这种道德指向性体现汉民族文化的规定性。在跨文化交流时的意象传译中,保留源语意象是可行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基于提升树的自然场景中文文本定位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提升树算法的自然场景中文文本定位技术.首先利用边缘特征进行文本区域的检测,即对下采样后彩色图像首先进行边缘提取、二值化处理,然后通过形态学运算以及连通区域分析去除大量的非字符连通域,获得候选的文本区域,最后,提取候选文本区域的PHOG-Gabor特征,通过提升树算法进一步确认是否为字符连通域.通过实验验证,该算法具有很高的召回率和准确率,综合性能较高.  相似文献   

15.
美国作家詹姆斯.费尼莫尔.库柏、杰克.伦敦和威廉.福克纳在各自的作品中塑造了众多的印第安人形象。他们按照殖民者的标准被塑造成想像中的土著形象,他们是野蛮、愚昧和落后的象征,无法逃脱灭亡的悲剧命运。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印第安人已经成为了模式化的形象。  相似文献   

16.
语言对人类精神发展起决定作用,是民族精神的外显。通过不同语言中相同能指对应的所指之对比,映射出相应民族的文化精神。即通过语言世界图景与现实世界图景之间存在的像似性,推论出不同语言词汇语义蕴涵的文化意象之异质性,其理据是: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气候→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文化→不同意识观念→不同文化意象。文章通过俄、英、汉三种语言中文化意象的显性形式-动物意象、植物意象、数字意象、彩色意象等对比分析,证明地理环境决定文化意象。  相似文献   

17.
汉诗中的数字意象属于审美范畴,具有形象、生动、传神等特点,对于汉诗意境的构建起着独特的作用。译者应深入地研究汉诗数字意象的文化意蕴,采取异化和归化相结合的文化翻译原则,运用具体的译法处理具体的数字意象,以达到准确地传播汉诗文化经典的翻译使命。  相似文献   

18.
最能体现凌叔华小说创作意义的是她的小说集《花之诗》和《女人》,因为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有别于同时代作家笔下的“时代新女性”,而被称为“新闺秀”小说的代表,不管当初这个称谓是褒是贬,但至今仍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认为,凌叔华小说中的闺秀形象有深远的文化意蕴:这些女性形象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文明化育的结果,同时又是人类女性身份中生与俱来的特质与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9.
影视人类学作为视觉人类学分支之一,在人类学整体学科发展中经历了从工具论到方法论,再到思维论的变化,逐渐形成以求真、求全为基本原则的影像逻辑。在人类学影像的制作行为中,研究者和对象在镜头内外的关系设置、拍摄者的自我心理定位和后期编配中的文化立场共同构成了影视人类学视觉平等的影像伦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