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土地集体所有制和家庭经营制度符合我国国情,我国当前的农地制度变革必须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完善与创新,克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缺陷,加快土地流转,构建家庭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地征用问题越来越突出,失地失业农民不断增多,根本原因就是我国农地征用制度存在缺陷。为切实解决土地征用造成的问题,当前应明确土地所有权和产权关系,界定土地产权内容,建立科学的征地补偿标准,推进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以马克思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理论为基础,考察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我国地租存在的原因,揭示了当前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地制度存在的土地产权界定模糊、农民投资积极性低、农地流转不畅、地租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承包制度、流转制度、征用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产权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农地制度存在的弊端,研究了现实的制度创新实践,在对这些实践进行绩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一是进一步明晰农地使用权的产权界定,建立以村为基础、乡统筹的农地产权制度,强化和稳定农户的土地承包关系。二是健全农地使用权市场和必要的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建立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  相似文献   

5.
农地抵押对于融通农地经营资金、提高农地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我国现有的法律框架内,除了“四荒”土地以外,我国农地不能用于抵押。本文分析了当前建立农地抵押制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对农地抵押标的物的范围、农地抵押权的设立与保护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农地发展权视角下的农地征收与耕地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人均耕地资源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地矛盾十分突出,为此国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是并没有从“根”上解决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二者之间的矛盾。本文以农地征收为突破口,分析现行征地制度的弊端,并从设置农地发展权、改革现行征地制度、完善农地产权制度的视角为此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农地抵押对于融通农地经营资金、提高农地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我国现有的法律框架内,除了“四荒”土地以外,我国农地不能用于抵押。本文分析了当前建立农地抵押制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时农地抵押标的物的范围、农地抵押权的设立与保护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农地违法违规和过量征收直接导致农村耕地减少,危害到国家粮食安全、农民权益及生态安全。其致因主要是农地发展权立法缺失、农地征收法律不健全及执法不严。对此,国家应确立和维护农地发展权,完善农地征收法律,严格执法等。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30年来农地改革的表面繁荣不过是权力和学者的自娱自乐,作为土地主人的农民的土地愿望长期"被表达",农地改革成了被绑架的玩偶。农地改革绝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更是一个关系亿万农民身家性命和国家民族未来的现实问题,只有扎根田野,关注民生诉求的改革设计才是有生命力的。  相似文献   

10.
从城乡和谐发展的视角看,农地集体所有制的制度约束和城市发展限制、特别是中小城市发展限制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瓶颈。实行国家与个体农民共同所有的农地股份制改革,通过重建社会来再造城市经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重点加强作为大城市和广大农村之间"中间地带"的中小城市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的主攻方向和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11.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之法律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改革是目前学界关注的热点。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主体虚位性、客体不稳定性以及权利内容的不圆满性。在性质上,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共同共有。改革集体土地所有权可采取以下法律措施:严格限制公权力的介入,赋予农民土地处分权,集体决定土地的使用。  相似文献   

12.
农地制度作为经济体制度的子制度,适用制度经济分析。我国当前农地制度占有和使用权限清晰而收益和处置权模糊,国家、集体和农户对农地制度具有差异化的功能需求和成效评价:对于国家和集体经济主体来说,当前农地制度的运行是成效“显著”的,但对于大部分农户来说,农产品价格的相对低廉和农地产权的“残缺”以及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欠缺,农地退化为最后的生存保障而难以获取更多的收益,国家和私人对于农地制度的不同功能诉求主导了我国改革开放后农地制度的演进,而现行制度运行本身权衡实现不同功能需求的成效决定了该制度的维续和演进进程。  相似文献   

13.
现行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剖析了我国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的基本特点,即:集体所有,村民使用;依法拥有,集约利用;保障安居,限制流转.揭示了我国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的局限性:与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取向相冲突,与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意愿相冲突,与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相冲突.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完善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推进农村宅基地流转市场化,开放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是否科学合理,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该制度最关键的是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问题。目前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存在性质不明、主体多级性、行使主体不健全等弊端,使得集体土地所有权得不到有效实现,影响了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所以必须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进行改造完善,用“集体法人”代替抽象的“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并参照公司法人建立相关的组织机构。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具有公共资源特征,即“公地”特性。由于土地权能分散、权属不明确,导致土地流转不顺畅、欠规范,引发了“反公地悲剧”。因此,应采取扩大农户的土地权能、完善土地流转政策法规、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对策,从而加快土地流转,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法律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做了诸多限制,但在市场经济下受利益驱使,农村建设用地流转隐形市场已普遍存在,其利弊共存,全国各地也在进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试点建设。针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的现状与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可以解决这一矛盾局面和困境。  相似文献   

17.
郑亚玲 《科技信息》2009,(31):J0390-J0390,J0400
GPS—RTK是目前非常先进的一项测量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地籍测量中,是土地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大技术革命,前景十分广阔。2009年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在积极组织下即将正式开始,根据2008年完成的城镇地籍调查测量工作中的经验,本文就GPS—RTK技术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测量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供测量工作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前法学界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仍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仅是物权,而且是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平等的独立物权;同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物权并非传统大陆法系的私权,而是融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于一体的财产权。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确立以来几经变迁,其性质一直存在争议。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从性质上说应当是一种新型的总有权。这种新型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不是对日耳曼土地所有制的复制和原封不动的移植,而是适应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与发展要求的经济法律制度。我们应该在借鉴日耳曼法传统总有理论的合理内核的基础上,构建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总有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0.
根据我国目前农地金融制度体系存在的有关制度缺陷,提出了建立农地金融制度的基础制度:(1)改革农地经营方式,明确农村土地所有权,稳定土地承包权,促进农地使用权合理流转,健全土地产权法规;(2)采用避免风险、控制损失与转嫁风险等措施,防范农地金融风险;(3)建立科学的农地评估体系,提高评估从业人员素质,正确处理政府、评估师协会、评估机构和评估师的关系,促进评估机构开展公平竞争,允许国外土地评估机构进入中国评估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