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创新驱动战略为视角,进行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影响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滞后一期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正向显著影响我国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影响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的经济效应是成本效应和竞争效应。提出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法律政策,包括继续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加快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服务体系建设,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氛围,激发大众创新创业热情,释放全社会创造活力。  相似文献   

2.
正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基本保障。2015年12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也着重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保障和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迫切需要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离不开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制度理论与实践的深入研究,也离不开对世界各国知识产权最新动态与战略推进的密切跟踪。积极研究世界各个知识产权强国  相似文献   

3.
正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基本保障。2015年12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也着重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保障和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迫切需要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离不开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制度理论与实践的深入研究,也离不开对世界各国知识产权最新动态与战略推进的密切跟踪。积极研究世界各个知识产权强国  相似文献   

4.
正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基本保障。2015年12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也着重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保障和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迫切需要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离不开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制度理论与实践的深入研究,也离不开对世界各国知识产权最新动态与战略推进的密切跟踪。积极研究世界各个知识产权强国  相似文献   

5.
人才是国家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核心。以色列是一个人口、国土和资源都稀缺的小国,却成为一个知识产权强国、科技创新强国、全球离岸金融中心,它的教育模式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为我国进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战略提供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基本保障。2015年12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也着重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保障和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迫切需要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离不开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制度理论与实践的深入研究,也离不开对世界各国知识产权最新动态与战略推进的密切跟踪。积极研究世界各个知识产权强国  相似文献   

7.
我国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常遇到科技人才短缺、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科研氛围不浓厚等问题。高校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创新源泉之一,有必要为社会培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服务基地建设围绕科技人才引入、人才培养、评估和考核等方面工作,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正处于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关键机遇期,严格执行知识产权保护是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必由之路,而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将成为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力抓手。本文从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的国际经验借鉴出发,分别从法律制度、创新创业、特色产业、新加坡模式等维度解析国际经验,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建设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将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为新时期文化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文化传承与创新不仅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也是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高校要在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中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大力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积极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面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  相似文献   

10.
文化立世,文化兴邦。文化的力量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根本指向。对于高职艺术类专业建设而言,必须要及时对接"文化强国"战略,确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定位,探索如何在文化产业创新和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视角下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技术技能型艺术类人才,为促进中华文化传承、创新和传播厚实人才根基。  相似文献   

11.
创新型城市建设中人才创新资源的聚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创新型城市建设中人才创新的重要性,创新人才提供城市创新驱动基础、提升城市自主创新能力、营造城市创新文化环境。以美国波士顿、匹兹堡和我国深圳、杭州的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案例分析创新人才的作用,提出了:政府提供人才创新的政策支持和保障,高校承担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输出,企业最终通过创新人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共同构成人才创新的完整通道,实现人才创新资源的有效聚集的创新型城市建设中人才创新资源的聚集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为使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顺利实现,保障措施建设必不可少。文章以国内外关于保障措施的研究结果为基础,提出了该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7项保障措施: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规格保障、建立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动态调整机制、完善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团队建设的制度保障措施、创造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建立创新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和有效的考核评价方式、教学管理部门出台学生创新活动的奖励措施、做好制度建设和建立有效沟通机制来赢得社会认可,以期为高职层次的旅游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3.
竹文坤  段涛 《科技资讯》2014,12(20):147-149
本文将分析目前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现状、未来发展需求,研究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界定、培养要素及我校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环境优势,提出我校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与运行机制,为我校研究生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建设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欠发达地区创新型人才流动管理方面存在政策滞后、调控和引导不力、管理服务效能低等问题,这些问题进一步加剧了欠发达地区创新型人才稀缺、分布不均、结构不当的矛盾。必须从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加快制度建设切入,以加大投入,完善薪酬体系,畅通创新型人才引进渠道,加强调控和引导为关键,以引入计算机网络技术,完善创新型人才评价办法,健全人才市场体系为着力点,构建创新型人才流动管理新体系,才能培养、引进大批创新型人才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赵宏 《天津科技》2014,(9):11-13
高等学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任务之一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构建富有学校特色的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既是一项全新的探索,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以天津工业大学为例,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修订专业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学、增设创新课程、构建课外创新实践体系、建设创新基地等方面,分析总结了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6.
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井冈山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培养方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以“理想信念坚定、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过硬、创新意识突出”为人才培养目标,强化“精神引领、创新驱动、实践赋能”(三强化),建立了“红绿融合、学研融合、训赛融合”(三融合)的创新人才育人路径,构建了“井冈山精神+学、研、训、赛”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取得了显著的人才培养效果和专业建设成效。创新人才培养成效和专业创新创业工作被新闻联播、朝闻天下、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广泛报道,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中国科普人才建设现状发现,中国科普人才队伍的总量与结构仍不能满足现实需求,科普人才管理的体制机制已不能适应形势需要。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现实需求,必须正确认识科普人才建设存在的问题,从组织建设基础着手,加快发展科普人才教育,抢占世界高端科普发展制高点,创新区域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建设,构筑协同创新人才共同体建设,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8.
李东亚  宋天麟 《科技信息》2012,(11):215-215,221
以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训练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宗旨,以不断孵化创新人才、创新作品、创新思想等创新教育成果为目标,努力建设一个基本涵盖创新体系内容,机电创新实验的出现为此提供了可能,它为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是进行实践教学和综合训练的重要场所,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9.
高学历人才应该承担一定的科学责任和社会责任,勇于参与知识创新和培养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本科生创新实验平台是一个人才培养的有效载体。文中首先分析了现阶段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平台存在的问题,然后指出了要解决这些存在问题以后需要改进的方面,最后提出了创新人才平台在引进高学历人才时需要完善的政策和策略。只有在高学历人才的强大支撑下,创新实验平台才能真正起到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创新的关键是人才,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知识创新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以创新的技术、创新的服务及创新的人才队伍为知识创新提供量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