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巧实力"战略作为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提出的一种外交战略,是指把"硬实力"和"软实力"有效地结合成一种成功战略的能力。其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加强与同盟、伙伴和国际组织的关系;第二,关注全球发展;第三,加强公共外交;第四,推动经济一体化;第五,增强技术和创新能力。选择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可以借鉴美国的"巧实力"战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硬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软实力";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施行"巧实力"外交,构建和谐世界,营造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榔坪镇大力推行"木瓜战略",使该镇农业结构得到合理调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经济实力迅速提升。本文探讨长榔河流域"资丘皱皮木瓜"经济的发展及其带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美国推行的全球民主化战略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冷战后,美国在推行该战略的过程中却四处遭到抵制,长期陷入战争泥潭不能自拔,高昂的战争成本让美国不堪重负。面对种种困境,奥巴马政府确立了以"务实"与"合作"为主调的世界观,采取转移反恐战略重心,对外开展"巧实力"外交等策略,希望重振国威。但新政府并不会放弃全球民...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什么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提供给我们了什么样的机遇?同时又带给我们了怎样的挑战?中国又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如何在变中求胜?  相似文献   

5.
中国崛起的影响和困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自1992年出现中国威胁论以来,国内外关于中国崛起或是中华民族复兴已经有了许多讨论,今天之所以再次讨论这个问题是希望能引起国内学者们从中国的角度讨论这一问题,而不是从外国的角度讨论问题。自有“中国威胁论”以来,中国一直都在讨论如何在国际社会上减少“中国威胁论”,如何让周边国家,特别是让美国别认为中国是威胁。阿富汗战争的主要军事行动一结束,美国就出台了大谈中国威胁论的国防部报告和国会中美关系评估委员会报告。这说明尽管我们一直想办法消除“中国威胁论”,但美国认为中国是威胁的观念是不断加深而不是日益淡漠。那么,中国实力的增长如果可以缩小了中美实力差距,这对美国和世界将产生什么影响呢?也就是说美国不把中国作为主要战略防范对象是否可能?中国崛起面临的最大国际困难是什么?是经济的,是政治的,还是安全的?中国应采取什么策略来应对这些困难?如果美国超强实力地位20年不变,其防范中国的战略目标又是既定政策,那中国应该怎么办呢?值得关注的是,美国这次宣传“中国威胁论”,东盟国家和欧洲国家都没有附和。这是不是说明情况已发生了变化,但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是中国实力增长的客观影响变化了呢,还是外部世界对中国崛起的认识发生了变化?——阎学通  相似文献   

6.
<正>《世界知识》:目前中美关系的真实氛围是怎样的?吴心伯:我感觉,美国对中国崛起的"不适应"正在充分释放出来。以前,主要是美国战略学界和军方内部的保守派、强硬派经常会讲些很负面的话。但今年以来,华盛顿的中间派、谨慎派,甚至一些我们眼中的友好人士,也开始公开表达他们的疑虑。这就给大家造成一种直觉:中美关系是不是变坏了?美国的对华态度是不是到了一个转折点、临界点?我认为,这里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它由具体事件引起,  相似文献   

7.
美、欧、日科技外交动向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发达国家开始从国家战略乃至全球战略的高度着手部署国际科学技术合作,积极开展科技外交,加强国家软实力和巧实力建设,把握战略主动权。本文研究了美国、欧洲、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全方位实施科技外交战略的动向,提出了加强科技外交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时事概览     
《世界知识》2018,(1):8-8
白宫发布国家安全战略2017年12月18日,美国白宫公布总统特朗普任内首份国家安全战略,重申"美国优先",强调经济发展攸关国家安全。这份68页的文件将"保护国土安全""促进美国繁荣""以实力维持和平""提升美国影响"列为国家安全战略的"四大支柱"。  相似文献   

9.
江涌 《世界知识》2010,(24):48-50
在经济实力衰落、"军事主义"功效不断打折扣的情形下,美国霸权将愈发依赖"智能帝国主义"这一"软实力"与"巧实力"。  相似文献   

10.
正"东中心希望做一个伯乐,不断去挖掘与探寻市场当中有价值的‘千里马’,包括需求、技术金黄牛、技术转移人才等。"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以下简称"东中心")执行总裁颜明峰在"落实《成果转化案例》,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主题TED秀上如是说。诚如颜明峰所言:"技术转移注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内容,它带给我们几点思考。比如怎样提供更多的有效供给?如何形成公共服务平台?如何形成一种可持续的自我完善机制?如何去打  相似文献   

11.
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直觉模糊集定义及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基础上 ,利用 F -格的序关系 ,研究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给出了直觉模糊逻辑 t-范及 t-余范的定义 ,同时给出了两种新型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探讨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 t-范及 t-余范所具有的性质 .拓广了模糊逻辑中关于生成子的概念 ,给出了阿基米德直觉t-范及 t-余范的表现定理 ,并对不同算子分别进行了研究 .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尤其是文学作品中文化意象的使用包含着更为广阔、更为深沉的内涵,这就要求译者不但要译出原作的语义信息,而且还要译出原作内在的文化信息。通过对比分析霍克斯及杨宪益、戴乃迭对"司马牛之叹"中"叹"字的不同翻译方法,说明译者只有正确理解原语词义及其文化意蕴,才能更加全面、准确地传达文本及其蕴含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3.
南朝梁时,萧统、萧纲兄弟分别主持编纂了《选》和《玉台新咏》。论对其编撰目的和体例、作家作品录情况、各自的学观和对后世的影响,一一进行了比较研究,从而见出它们的价值与得失。  相似文献   

14.
副词“真”、“很”、“太”在语义上都有表示程度高的意思,但是三者在语义特征及语法功能上还是存在许多差异。文章从语义内涵、组合能力和语用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英文中,消费需求包括“Needs”和“Wants”,有人把它们分别译为“需求”或“欲望”,“需要”和“想要”,也有人用“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或“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来区分,从意义上讲,这些表述都是有道理的,但从“Needs”和“Wants(也有人用‘desires')”的定义和表述的简洁来讲,本人更愿意把它们表述为“需求”和“欲求”,即消费者“求其所需”和“求其所欲”的意思,从消费需求的发展来看,二者的区别越来越小,甚至可以互换使用;所以,通常情况下,我们只使用“消费需求”这一概念,而不再对二者进行严格的区分。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动态表演性原则在英若诚先生所译的《芭芭拉少校》中习语、活句、文化转换、称谓等方面的应用来论证这一原则在戏剧翻译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V+到”结构同“V+进”、“V+见”、“V+在”、“V+着”等相关结构的比较,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异同,力求为语言使用者提供最佳选择,同时也对相关问题提供了方言方面的佐证。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以及与世界制造业的差距,指出中国的设计师应"为中国制造而设计",从而使"中国制造"走向"中国设计",最终实现"中国创造"。  相似文献   

19.
通过5·12汶川大地震救援进程的推进案例,分析了国族与族群在具体情境下的转换规则,并探求其中的文化蕴含。  相似文献   

20.
"我们"与"自然"的发展经历了这样的里程:1)"我们"与"自然"的浑然.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上带有朴素的和谐性质,人与自然处于一种"感性的和谐"状态之中.隐含有"自然性的人类中心"思想.2)"我们"与"自然"的分裂.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上带有改造、控制自然的性质,表现为"征服性的人类中心主义".3)"我们"与"自然"的和谐.这是一种"理性的和谐".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上带有创新的和谐性质,追求一种"共荣性的人类中心"价值观念,在此达到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的高度统一.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理论所体现和追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