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非晶态结构与相应的晶态结构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据此,本文提出了一个关于理想的非晶态半导体中原子排布的物理模型。利用它成功地将金刚石晶格“改造”成了非晶态硅和锗的连续无规网格,所得结构模型的主要参数(密度、径向分布函数等)均与实验结果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球形正十二面体声源和球形头部的组合模型,利用球谐函数的多极展开和球基函数的旋转变换,得出该模型的双耳声压和近场头相关传输函数(HRTF).然后用HRTF的幅度谱误差分析球形正十二面体声源指向性和多重散射对近场HRTF测量的共同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声源半径的减小和局部脉动单元半张角的增大,声源对近场HRTF测量的影...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利用非晶物质的广角度中子散射(WANS)数据,计算其径向分布函数(RDF)的微机程序,该程序备有可供选择的数据处理和误差处理功能。用本程序计算了Zr_(3.12)Ni,TiCu金属玻璃和氢化的及氘化的非晶硅等的径向分布函数,其中在TiCu和a-SiD的RDF上出现了用X射线和电子散射所无法观察的原予间距峰。  相似文献   

4.
电机故障模式识别与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实现对电机故障模式的自动识别与诊断,通过对人工神经网络分类功能及传统电机故障诊断技术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模式识别的方法.针对电机故障特征在实际中可能是非线性可分的情况,利用φ函数可以将非线性可分的模式转化到线性空间并实现分类,基于这种思想提出了利用径向基函数(RBF)网络实现对这种复杂故障模式的分类.以感应电机转子故障分类的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方法是有效的,并且可以通过自动调节径向基函数中心提高网络分类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5.
提出变量可分离函数的径向基函数网络拟合模型(Fitting Model based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twork to Variable Separable Function,VSRBF)及其学习算法并分析VSRBF的VC维.VSRBF是一个由多个子径向基函数网络组成的分工协作系统,由于把高维模型分解为低维模型,与传统径向基函数网络(Based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twork,RBF)相比,VSRBF不仅明显地降低了系统复杂性而且网络的收敛速度更快.证明了VSRBF的VC维低于传统RBF的VC维,实验表明VSRBF在处理高维模型的行为明显优于RBF.  相似文献   

6.
构造了一种带多个核函数的多尺度径向基函数网络.这种网络结构同时使用多个核函数,能根据不同的数据分布特点,自适应地选取核函数的尺度与其他参数.利用k均值聚类方法得到核函数中心参数备选项,用经验确定核函数的尺度,用高斯函数与小波函数构造原子库,最后利用正交最小二乘算法训练网络.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单核径向基函数网络相比,新网络模型结构更稀疏、泛化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7.
金属/非晶硅势垒低频电容中等价的隙态密度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证明:在一定条件下,描述非晶硅隙态密度分布的三种基本函数,即均匀分布、指数分布和双曲分布,在计算金属/非晶硅势垒低频电容时也是等价的.并通过测量室温时低频势垒电容,得到了隙态密度分布函数模型等价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Cu基大块非晶合金,建立非晶中二十面体团簇模型,然后通过计算机编程构造出存在二十面体团簇的非晶模型.从模型中选1个二十面体团簇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实空间连分数递归方法对Nb,Ta,V,Y,Sc等元素替代二十面体团簇中心Zr原子位置,计算取代不同元素与近邻Cu原子的键级积分和费米能级,讨论合金元素对Cu基大块非晶形成能力及耐腐蚀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更好地求解昂贵黑箱函数优化问题.[方法]在响应面约束优化算法的基础上,采用由薄板样条径向基函数模型和三次径向基函数模型的组合得到的混合模型作为新响应面模型对黑箱函数进行逼近,并且在优化过程中自适应选择混合模型的权重因子.[结果]得到了混合径向基函数响应面算法.[结论]在34个常用检验问题上得到的算法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优于原有的响应面约束优化算法、OPUS算法和SAMSO算法.  相似文献   

10.
粗糙表面的接触分析应用广泛,但其接触机理至今仍不够明确.有鉴于此,文中提出了一种考虑压剪组合作用力的双粗糙面接触模型.该模型用韦伯分布函数来描述双粗糙面的复合粗糙度,用球谐转向扩张函数来描述微凸体接触对接触方向的概率分布.分析表明:粗糙度对接触面的竖向和剪切刚度有明显的影响;接触对的方向分布对剪切刚度的影响显著,是模型中应包含的一个重要参数.数值分析与试验结果有很好的吻合度,说明所提出的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核子和介子中的部分子分布函数是描述其性质的基本物理量,但不同研究小组给出的分布函数并不一致.从最简单的价夸克模型出发,提出了在某一低动量标度(Q~2)下,K介子完全由价夸克组成,胶子和海夸克都是通过量子色动力学(Quantum Chromodynamics,QCD)辐射产生.根据一个考虑了部分子间重组效应的演化方程一Modified DokshitzerGribov-Lipatov-Altarelli-Parisi(MD-DGLAP)方程和相应的实验数据,给出了K介子的初始价夸克分布函数,对高动量标度下的部分子分布进行了预言,并与其他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地震要素的预测准确度,在同一个网络模型中构建多种不同类型的基核函数,对不同种径向基函数构建多核神经网络集成模型,以提高网络的精度.从确定最优径向基神经元数、适当加大训练的目标误差等多个方面加以优化,减小最小训练误差和提高预测精度.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对样本进行拟合得到子预测的多元回归系数,对子预测模型进行多元回归集成,数据反归一化处理,最终得到了经过回归集成的多核RBF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这种多核神经网络集成的地震要素预测方法所建立的多元回归预测集成模型,能够使实际值与预测值的拟合达到最佳,从而获得较高精度的地震要素预测值.  相似文献   

13.
考虑微凸体接触过程中临界变形量变化,建立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计算模型.采用分形几何表征结合面的形貌特征,由表面形貌测量数据得到分形函数的分形参数D和G.采用弹塑性变形接触理论分析微凸体的接触变形特征,得到微凸体的临界变形量估计模型,其是分形参数和微凸体接触变形量的函数,进而得到考虑临界变形量变化的单个微凸体的接触刚度计算模型.由分形理论得到粗糙表面微凸体分布函数,微凸体分布函数与单个微凸体接触刚度计算模型结合得到结合面的法向接触刚度计算模型.通过对比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初始模型进行连续少量收缩和松驰的方法,得到了0.0317GPa到11.715GPa各压力下的非晶铁模型。计算了各压力下的径向分布函数、局域压力的空间分布及粒子数分布。并且讨论了压力对这些分布函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体素化输入的三维卷积基础上,通过引入高分辨率保持模块,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卷积的高分辨率保持网络.该网络以体素化的深度图为输入,进行三维卷积.不同于先前大多数从低分辨率特征中恢复高分辨率特征的方法,构建的网络引入不同分辨率子网络并行的结构,在处理低分辨率特征图的同时保持高分辨率特征图,从高分辨率子网络卷积得出每个关节点在3D体素中的分布概率,最终计算出每个关节点的三维空间坐标.实验表明:该算法相较于先前的基于沙漏模型的三维卷积网络能更准确地进行关节点估计.  相似文献   

16.
核物质中的能量损失效应是不同于束缚核子部分子分布函数核效应的另外一种核效应,而核Drell-Yan过程是研究这种能量损失效应的最佳途径.用G.T.Garvey和T.C.Peng提出的处理能量损失的方法,采用EKS和HKM两套不同的束缚核子的部分子分布函数,分别计算了核Drell-Yan过程中的微分截面比,所得结果一方面验证了p-A碰撞中能量损失的存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用来确定束缚核子部分子分布函数的参数中不应包括核Drell-Yan过程中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神经网络的模型、算法和分类,主要分析径向基传递函数、径向基函数分布常数以及高斯函数的宽度系数,探讨MATLAB环境下采用径向基函数网络实现对柴油机故障诊断的方法,并与BP网络性能进行比较,表明RBF网络学习速度快,适于在线实时监测与诊断。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个改进的随机算法求解黑箱全局优化问题,算法中使用的径向基函数插值是昂贵的目标函数的近似.算法在可靠的信赖域内通过简单而有效的方法选择下一个迭代点.在早期的迭代过程中,算法倾向于在响应面模型的全局最优值附近改善响应面模型的局部逼近精度.它可能暂时陷入局部最优,但它有能力在之后的迭代中探索可行域中的其他区域并改善响应面的全局逼近精度.数值实验结果说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剥层椭偏光法对硅中大剂量P~ 注入形成的非晶层在CWOO_2激光退火时的固相外延模型进行静态实验证明.获得CWCO_2激光退火的固相外延生长平均速率达到4.2×10~3(?)/sec.本文并应用隐式差分方法计算了退火样品的体内温度的径向分布T(r,t)及离子注入非晶层外延再结晶厚度的径向分布ξ(r,t)的离散值,得到选择退火条件的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示差热分析(DTA)和穆斯堡尔谱学(MS)研究了冷却条件对Fe-Si-B非晶态合金微观结构及热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形成非晶的临界冷却条件下,冷速增大,非晶态合金的热稳定性有所改变,但并不能显著改变非晶态合金的微观结构;与微晶模型相比,硬球无规混乱密堆积(DRPH8)模型较为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