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电镀废水回用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会芳  王顼 《科技信息》2011,(25):I0051-I0052
电镀废水中含有多种重金属,传统的电镀废水处理工艺处理程度较低,会有少量的重金属排入水体,为减少重金属对水环境的影响,电镀废水治理要采取深度处理,以达到废水回用,实现电镀废水的零排放。本文根据工程实例,论述电镀废水实现回用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谭华 《科技咨询导报》2008,(36):110-111
电镀技术广泛应用于机器制造、轻工、电子等行业。电镀废水的成分非常复杂,除含氰(CN-)废水和酸碱废水外,重金属度水是电镀业潜在危害性极大的废水类别。目前,处理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法、物理法、生物法等。论文采用固定床填充FeS处理含Zn^2+、Cd^2+、Cr^6+,Cu^2+四种重金属离子的混合电镀废水,旨在为FeS处理混合电镀废水的工业应用提供基础数据。论文在大量试验基础上,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有:FeS处理模拟混合电镀废水中,各金属离子的处理效率随固定床填料高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流量的减小而增加;在填料FeS柱高49cm,出水流量13ml/min,反应时间为0min.15min、30min时,各离子的平均去除效率分别为:Cr:93.06%,Cd:100%,Cu:100%,Zn:83.50%;通过初步研究,认为主要去除机理为: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沉淀反应、吸附共沉淀,混凝,絮凝。  相似文献   

3.
电镀废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根据青岛市黄岛区电镀工业园实际,提出了电镀废水处理方面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提出了漂洗和气雾喷淋洗涤相结合的闭路水循环系统,以减少废水排放;论述了对含氰废水,含铬废水,重金属废水以及酸碱废水等四种废水分别处理的方法,特别是铬的回收处理方案,体现了电镀废水处理方面的全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高分子薄膜分离技术具有低能耗、无相变、无污染,且分离效率、浓缩倍数高等优点,我们利用它成功地开发出电镀废水零排放系统并实现重金属回收再用。该系统采用二级膜分离技术,来实现分离、浓缩电镀器件漂洗水。设计浓缩倍数为100倍,处理流量为500m^3/Hr(25.℃)。被膜分离后的浓缩液经过特殊研制的萃取刑,将浓缩的重金属自动萃取回到电解槽再用。本装置适合各类电镀系统,处理后电镀废水污染物含量优于国家最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膜集成技术用于电镀废水资源化不仅不会造成二次污染,而且还回收了废水中的有害重金属,变害为宝,使水资源得到再利用,从而推动我国电镀工业的持续发展。一年多使用证明,本装置不仅由于实现电镀废水处理的零排放和回收再利用重金属取得巨大经济、社会效益,也为在两年过渡期内全国所有电镀企业这标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5.
电镀废水处理技术概况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电镀重金属废水的各种常用处理技术,及今后的此项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包亚强  魏立安 《江西科学》2008,26(5):781-784
电镀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并排放大量的含重金属的废水,这不仅严重污染环境,还造成资源的浪费。如采用反渗透技术处理重金属废水,不仅设备紧凑,操作简单,而且还能够实现重金属的回收和废水的回用,这也符合清洁生产的原则,因而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本文介绍了反渗透技术的原理和发展、反渗透技术在电镀废水处理及回用中应用需注意的问题,并展望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朱海龙 《科技信息》2010,(21):J0393-J0393,J038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镀工业的规模亦发展,排放的废水量越来越大,电镀废水中主要有含氰废水、含重金属废水、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四大类,主要来源于电镀清洗过程和报废毂镀液,它们具有毒性大、难治理等特点。本文主要对电镀废水处理新工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电镀废水的治理在国内外普遍受到重视,有多种治理技术。本文作者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总结电镀重金属废水治理的综合技术措施,以重金属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9.
关明添 《科技资讯》2007,(20):175-176
本文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某市电镀废水中重金属铜、镉、铅、锌的含量。结果表明,在经过废水处理以前,广州市某五家电镀企业电镀废水中铜、镉、铅、锌含量均超过了电镀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经过相关的废水处理工艺以后,重金属的含量达到了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张晓松 《科技资讯》2008,(33):88-88
介绍了电镀重金属废水各种治理技术——化学沉淀、氧化还原处理、溶剂萃取分离、吸附法、膜分离技术、离子交换处理法、生物处理技术的现状,并提出了治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微电解—微生物法组合工艺处理含铬电镀废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针对单一生物法净化含铬电镀废水存在着效率低、处理成本高的问题,采用一种新的组合工艺—微电解—生物法来处理含铬电镀废水.在实验过程中,重金属离子通过微电解法去除90%以上,剩余部分被后续工艺的微生物功能菌去除.实验结果表明:Cr^6 含量为50mg/L,Cu^2 含量为15mg/L,Ni^2 含量为10mg/L的废水经处理后,重金属离子的净化率达99.9%,且无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2.
微电场-生物固定化复合工艺处理工业电镀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新型微电场-生物固定化复合工艺法处理含重金属离子工业电镀废水,实验过程中采用了自行研制的新型固定床反应器来处理废水。深入研究了静态停留时间、初始浓度以及pH值等因素对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工艺流程中的最佳工艺条件,即:pH(7-9),溶液初始浓度100mg·L~(-1),停留时间(60—120)min为佳;经过处理后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为95%以上,达到了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3.
微电解处理含铬、镍重金属废水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试探索了微电解反应去除重金属离子的机制,分析了pH值、浓度、反应时间等反应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处理电镀废水中试实验(it/h),出水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在现有电镀自动线基础之上,进行技术改造,通过节水清洗技术、低成本浓缩技术和浓缩之后的高浓度液体再次处理技术,实现清洗废水零排放,起到节约水资源和重金属回收双重效果.对于一条自动电镀生产线,可以实现整条生产线的"零排放".  相似文献   

15.
采用膜分离技术中的纳滤,反渗透以及络合-超滤耦合过程处理电镀废水中常见的含镍废水。以回收重金属镍和回用废水为目的,讨论了操作压强对膜通量、截留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种膜分离方法处理含镍废水均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镍的截留率均大于99%,实现了分离的目的,且透过的水可以回用。  相似文献   

16.
电镀废水污染物成分复杂,尤其大量的重金属离子,对生态环境危害极大.本文基于新型生物絮凝剂γ-PGA(γ-聚谷氨酸)处理电镀生化出水、降低其COD以及重金属离子的含量,研究了pH值、温度以及γ-PGA的投加量各因素对γ-PGA处理电镀生化出水的影响,并采用响应曲面法建立了γ-PGA处理电镀生化出水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结果表明:γ-PGA生物絮凝剂对电镀生化出水COD和Cu(Ⅱ)都有较好的去除作用;响应曲面法建立的回归方程对γ-PGA处理电镀生化出水重要的污染物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电镀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加工业,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含镍.铬等重金属废水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贵重金属资源的流失.实现电镀度水以及贵重金属资源的循环利用已是迫在眉睫的大事.膜分离技术自70年代应用于水处理领域后,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空前的发展,采用该方法处理电镀工业漂洗废水达到零排放,将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8.
以某电镀厂废水处理回用为例,通过分析重金属废水的种类、水质及处理回用要求,提出分类收集,分质预处理及综合废水膜法回用,浓缩液处理达标排放的工艺技术路线.通过小试,优化工艺设计参数,通过工程调试,进一步优化废水处理工艺及操作运行条件.实践表明:废水处理回用率达到70%以上,回用水电导率250μS/cm,排放废水镍、铜含量均达到预期的设计要求.该工艺技术路线可行,可在类似的电镀重金属废水处理回用项目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张晓阳 《科技资讯》2012,(9):148-149
在分析金华地区电镀企业废水排放现状的基础上,综述了电镀废水的水质分类及各种处理方法,并通过实验考察生化法处理电镀废水中有机物的可行性及生化处理前H2O2催化氧化和次氯酸钠两级破氰预处理效果,实施采用生化法对物化预处理后的电镀废水进行生化处理的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20.
化学法——即双氧水法处理柔性线路板(FPC)生产中所产生的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以柔性线路板生产湿部的电镀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双氧水、聚合硫酸铁用量、pH值对废水中Cu~(2 )、Ni~(2 )等重金属离子的络合物破络效果及CO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氧水用量2.5mL·L~(-1),聚合硫酸铁用量80mg·L~(-1),聚丙烯酰胺用量40mg·L~(-1),pH为6~9,效果好、操作简便、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