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 任何理论的形成都有其历史与理论的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也不例外。19世纪80年代初马克思提出经济落后的东方国家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进入社会主义;20世纪20年代,列宁进一步指出,一切殖民地和落后国家在先进国家无产阶级的帮助下,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过渡到苏维埃制度;毛泽东创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把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回答了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后,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从而真正解决了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提出的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科学设想。  相似文献   

2.
浅析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发展的原因和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曾经在漫长的岁月里,走在世界的前列,从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末期,西方英、美、法等国家相继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中国却依然在封建主义道路上缓慢发展,开始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前,法国和英国的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并对未来世界作出了美好的描绘,但是他们没有找到通往这一美好国度的现实基础和物质力量。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继承他们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并据此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和历史必然性,从而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认为,经济化落后的东方国家可以超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科学地、系统地回答和解决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是对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论述 ,既继承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述的基本原则即公有制观点 ,又是对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深化和发展。第一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社会主义实践的产物 ,反映了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马克思在 19世纪中期 ,通过他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揭示 ,根据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他在立足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上 ,对未来社会——社会主义的基本轮廓和发展方向提出了…  相似文献   

6.
本通过对马克思“晚年设想”的重读,解析出马克思的“晚年设想”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而产生的理论局限性。通过对苏联和中国两个典型的东方落后国家革命胜利后对社会主义问题及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探索得失作综合的比较观察,从而总结出东方社会落后国家在走向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之后正确廓清本国基本国情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7.
近20年来,我国理论界的一部分人把马克思关于俄国"可以不通过卡夫丁峡谷"的思想简单理解为俄国以及中国等东方落后国家能够"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实际上,"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提法并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而是对马克思"卡夫丁峡谷"设想的一种误解和误用。马克思的"卡夫丁峡谷"设想的对象只是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仅仅是指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生产的某些产生"可怕的波折"的阶段,并不是跨越资本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狭义国家学说”是以资本主义社会时期的国家范畴、国家制度和国家思想为研究对象的国家学说,与广义的国家学说对称。“狭义国家学说”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出发点与归宿点。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就开始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进行探讨,19世纪80年代末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标志着“狭义国家学说”臻于科学化、系统化。从历史与逻辑的角度分析,马克思主义自身也是一个动态的存在,是一个“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在论述19世纪中叶德国革命前途时,针对当时德国的具体情况和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提出了仍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下的德国可以跨越资产阶段革命阶段,直接进行了共产共主义革命的思想,这表明马克思此时就已经对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可跨越性有了初步的认识。这种认识实际上成为马克思晚年东方社会理论中提出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思想的先声。因此,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理论价值作出重新评价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我们应该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来认识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内涵,而不能拘泥于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物质生产时所得出的个别结论,更不能以矛盾的特殊代替矛盾的一般。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论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它起作用的条件有了变化。随着实践的发展,非物质性生产创造价值也几乎成了一个不言自明的事实。按劳分配是对按资分配的否定,也是对按所有权分配的否定,它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一样都是按贡献分配,体现了一种历史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进入20世纪,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就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一国无法获胜的推断。但无产阶级在一国获胜与在“主要文明国家”获胜所形成的环境条件大不相同,险恶的国际环境对社会主义国家民族问题产生了极为重大、极为复杂的影响。正因如此,如果套用无产阶级在“主要文明国家”同时胜利为前提条件的构想,去认识和处理一国和少数国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的国内民族问题,认为只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民族问题就可迎刃而解,那就要犯极大的错误。  相似文献   

12.
探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离不开马克思晚年关于东方国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论断。看待这一跨越设想不仅要深刻反思它的历史价值,而且要积极回应当前社会主义发生的深刻变化。所以,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沃土中看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并使这一思想能够与时俱进和重新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这对实现中国和平崛起以及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逝世以后,恩格斯独自承担起了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重任。面对19世纪晚期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新变化和国际工人运动出现的新特点,恩格斯立足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实践,既从宏观上去把握斗争的发展方向,又从微观上去探究斗争的策略原则,提出许多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他晚年关于党的建设思想更是其中一朵奇葩,不少有关党的建设方面的重要论述至今读来仍觉新鲜,对新形势下我国的执政党建设仍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提高党的理论水平。 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期及时总结公社失败的教训,把工人阶级必须建立独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是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科学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经历了从萌芽、发展到成熟的过程,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革、交往关系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等多个维度对世界历史思想作了系统而精辟的阐述。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是人们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理论来源,它对我们认识资本主义的全球化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分析马克思关于低起点国家可以利用“资本主义的一切肯定成果”跨越“卡夫丁峡谷”而建成社会主义的最初设想入手,论述了列宁采用“迂回”的办法即把资本主义作为“中间环节”而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初步尝试,又论述了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对低起点国家如何确立社会主义所进行的艰苦探求,并着重阐述了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对低起点国家如何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并结合十五大精神分析了这些贡献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们应该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来认识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内涵,而不能拘泥于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物质生产时所得出的个别结论,更不能以矛盾的特殊代替矛盾的一般。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论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它起作用的条件有了变化。随着实践的发展,非物质性生产创造价值也几乎成了一个不言自明的事实。按劳分配是对按资分配的否定,也是对按所有权分配的否定,它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一样都是按贡献分配,体现了一种历史的进步。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社会主义道路理论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包括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分析 ,而且包括对东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论述。前者称之为西方社会主义或早期社会主义理论 ,后者则称之为东方社会主义或晚年社会主义理论。马、恩以唯物史观为基础 ,高屋建瓴 ,从宏观上科学地指明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虽然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 ,他们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微观描述上有些被后来的社会主义实践证明不适应各国社会发展要求 ,但瑕不掩瑜 ,马、恩关于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至今仍闪烁着真理的光芒 ,…  相似文献   

18.
禹婷婷 《科技信息》2009,(18):109-109
波德莱尔现代性的文学体验可以说与资本主义从19世纪中期以来对巴黎空间的改造密切相关。本文试图把波德菜尔放在法国及巴黎现代化的历史语境中,探讨波德莱尔与巴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经济危机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危机和失业,则是马克思用以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历史局限性的最典型的现象。当前国内外经济理论界人士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作了大量的研究,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认为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更频繁了,周期缩短了。对此笔者有不同看法,现提出来请有关同志共同探讨。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经济危机是不是更频繁,一次危机结束到新的一次危机发生的间隔时间是不是缩短了呢?这是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际问题。就理论而言,必须对经济危  相似文献   

20.
公元14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约五百年的时间,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鼎盛时期。由于历史文化的差异,此时的东方小说没能象欧美小说那样受到进步思潮的冲刷洗礼,并形成对宗教禁欲主义的反叛;而是处于程朱理学、禁欲主义的控制之下,理学占据着思想统治的宝座,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念使得人们谈“欲”色变,惟“理”是从,[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