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研究将酶解不同时间(3、12和24 h)得到的大豆分离蛋白酶解产物(SPIH)添加至自制酸奶中,通过测定3种SPIH(SPIH-A3、SPIH-A12、SPIH-A24)的酶解特性、酸奶的发酵特性和贮藏品质,研究SPIH对酸奶发酵和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酶解时间越长,SPIH水解度越高;3种SPIH均能促进酸奶发酵,抑制酸奶贮藏期间的后酸化,减少乳清析出,降低杆菌活菌数;将促发酵效果最显著的SPIH-A12进行超滤分离,发现4ku以下的SPIH-A12-L 4组分具有更多的疏水性氨基酸和不带电亲水性氨基酸,更能提高酸奶球菌活菌数和表观黏度,降低乳清析出率;适度酶解得到的SPIH可以有效促进酸奶发酵,改善酸奶贮藏品质,进一步超滤分离得到的小分子组分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复原乳为原料,利用富硒青春双歧杆菌和干酪乳杆菌发酵制备一种新型的富硒酸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中心组合试验优化得到富硒酸奶的最优发酵条件如下:奶粉添加量为12%,蔗糖添加量为5%,低聚异麦芽糖添加量为1%,亚硒酸钠添加量为61.8μg/kg ,酪蛋白酸钠添加量为1.4%,接种量为4.5%,发酵温度为40℃,发酵时间为7 h。该富硒酸奶呈乳白色,凝乳完全,无乳清析出,组织细腻均匀,奶香纯正,酸甜适中,其有机硒的质量比为29.2μg/kg。在25 d (4℃)冷藏期间,pH值、乳酸菌数、蛋白质、脂肪和非脂乳固体质量分数呈不同程度下降趋势,但均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有机硒的质量比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3.
海蜇胶原蛋白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海蜇加工下脚料为原料,建立在中低温条件下,以柠檬酸为提取剂的胶原蛋白制备工艺,并对海蜇胶原蛋白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蜇胶原蛋白的最佳酶法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15℃、柠檬酸浓度0.05 mol·L~(-1)、胃蛋白酶添加量1.5%、料液比1∶2.0(w∶V)和提取时间8 h,在该条件下胶原蛋白提取率为97.41%.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其可能结构为[α_1]_3;胶原蛋白中,甘氨酸、脯氨酸和羟脯氨酸分别占总氨基酸的25.16%、7.62%和9.32%;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其保留了完整的三螺旋结构;黏度及溶解性特征显示,其等电点pI值在6~9之间;在pH值≤1和≥10范围,结构趋于不稳定,热变性温度为22.7℃,在大于1.0 mg·mL~(-1)的NaCl溶液中基本析出.  相似文献   

4.
罗非鱼鳞胶原蛋白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用胃蛋白酶从罗非鱼鳞中提取胶原蛋白的工艺。根据测定水解液中羟脯氨酸(HYP)的含量计算胶原蛋白提取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胃蛋白酶水解鱼鳞制备胶原蛋白的适宜酶解条件。结果表明,采用底物质量分数7%,胃蛋白酶酶解罗非鱼鳞制备胶原蛋白的适宜温度、pH、加酶量、时间分别为65℃、2.0、2%、2 h。在适宜工艺条件下,胶原蛋白提取率可达94.24%。  相似文献   

5.
该文以牛奶和姜汁为原料制作姜汁乳,以氯化钙添加量、姜汁添加量、蔗糖添加量、凝乳温度为因素进行L9(34)正交试验,确定姜汁乳的制作工艺为:氯化钙添加量为0.1%、姜汁添加量为5%、蔗糖添加量为4%、凝乳温度60℃,制得的产品凝乳完全,表面光滑,无乳清析出,具有姜汁和牛奶的香味,口感滑嫩细腻。  相似文献   

6.
利用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方法评价发酵复合果蔬汁饮料的品质,研究了发酵时间、发酵 温度、果汁添加量、接种量等参数对感官综合品质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植物乳杆菌发酵复 合果蔬汁饮料工艺条件。通过回归模型预测得到乳酸菌发酵复合果蔬汁的最佳工艺为发酵温度 31 ℃,发酵时间24 h,接菌量3%,果汁添加量50%,在此工艺条件下发酵复合果蔬汁感官得分为 80.33分,样品中的菌落数达到2.56×1010 CFU/mL。响应面优化法和模糊数学品质评价用于植物 乳杆菌发酵复合果蔬汁的制备评价真实可靠,本研究可为植物乳杆菌发酵复合果蔬汁的制备及工 业化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7.
利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对老鹰茶风味发酵乳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其最佳工艺参数为:鲜奶添加量88%,老鹰茶添加量5.08%,低聚果糖和低聚异麦芽糖比例为1∶1,低聚糖添加量为7.73%;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植物乳酸杆菌=1∶1∶1,接种量6.25%,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7h.在此条件下,老鹰茶风味发酵乳具有良好的感官品质,主要理化指标符合GB19302的相关规定,乳酸菌数为1.7×107 CFU·mL~(-1),茶多酚含量为4.1mg·mL~(-1).  相似文献   

8.
乳清生物发酵及其制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2∶1比例的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和链球菌菌种,对乳清进行发酵,研究生产具有生物活性的乳清饮品。研究结果表明,乳清发酵的优化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42℃、接种量3%、发酵终点75°T,稳定剂PGA和CMC混合协同增效的最佳比例为1∶3,发酵产品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检测指标符合标准。  相似文献   

9.
以混合鱼鳞为材料,采用水提法提取鱼鳞胶原蛋白,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最优提取工艺为:温度70℃,提取时间20min.料液比为1:40,得率为30.06%.用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比色法确定提取物中羟脯氨酸含量,根据羟脯氨酸含量进一步确定提取物中胶原蛋白含量为84.29%.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MgO含量变化对CaO-Al2O3-MgO-FexO-SiO2-K2O系熔体黏度和熔化特性的影响,结合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熔渣冷却过程中的物相析出,并通过FactSage软件计算了该体系的黏度、熔点和冷却过程中析出相的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MgO含量的增多会造成熔渣熔化温度的升高,黏度随温度变化时会出现黏度骤增的转折点,高于转折点温度时,熔渣黏度随MgO含量变化不大,同时该转折点温度随MgO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在熔渣冷却过程中析出相主要为固溶的橄榄石相和Fe3O4尖晶石相,MgO含量的增大可以促进橄榄石相的析出,熔体黏度骤增主要由于橄榄石相的析出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的利用干酪加工行业的副产物乳清,选择不同的酒用酵母,按不同比例接种后进行发酵生产乳清饮料酒,对发酵液进行理化指标、感官评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结果表明:乳清饮料酒的最佳生产工艺为添加蔗糖至12%固形物,接种酵母B至1.5e7个/mL,28℃主发酵5~7天,15℃后发酵20天;乳清饮料酒中酒精度7%~8%,色泽黄绿,清透,奶香浓郁,酒香突出,口味协调。  相似文献   

12.
对比研究了几种食品强化剂对发酵豆乳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葡萄糖酸钙、三聚磷酸钠、维生素A、维生素D可促进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生长,提高发酵豆乳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通过流式细胞术(FCM),利用SYTO?24与PI双染色对发酵乳制品即发酵乳饮料和发酵乳中的乳酸菌进行快速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用现行国标中推荐的平板计数法检测得到的结果相比较,两者对发酵乳饮料和发酵乳中乳酸菌的计数结果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 9014;和0. 9653,都符合较好.而且FCM稳定性更好,活性细菌的变异率为3. 46%,非活性细菌的变异率为3. 56%;检测速度更快,单样品检测时间不超过10 min;灵敏度更高(10~3AFU·mL~(-1)) FCM在需要快速放行的液体产品检测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对酸乳饮料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除两种发酵剂乳酸菌——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和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以外,其中酵母主要是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ve);细菌主要有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和大肠埃希氏菌(E.coli);霉菌主要有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和桔青霉(Penicillum citrinum)。在酸乳饮料腐败变质过程中,其中的微生物数量、酸碱度及含糖量存在一定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西藏地区传统的发酵牛乳中乳酸菌的菌属以及其相关性能。方法以西藏拉萨当雄县、那曲比如县、昌都八宿县、山南扎囊县以及日喀则江孜县五个地区采集的传统发酵牛乳为研究对象进行鉴定和性能测试分析。结果分析结果发现其中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1株,干酪乳杆菌3株,植物乳杆菌1株。通过对分离菌株抑菌性能的测试,发现5株菌都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但s012—2菌株对革兰氏阴性菌也有抑制作用。在对菌株产酸、生长速率的测试中发现只有s007—2产酸及生长速率都较慢,几乎不生长。S017—1在8~10h几乎不生长,10~14h产酸和生长较快,其余3个菌株的生长及产酸都在8~16h最快,在16"~20h处于稳定期。结论通过对西藏不同牧区传统发酵牛乳中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鉴定和发酵性能的测试,对以后设定最优发酵工艺或是将优势菌种应用于食品工业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牛奶为原料,通过离心去除乳中脂肪,采用不同质量分数不同用量TCA沉淀乳中蛋白质,再浓缩乳糖,分离提取环腺苷酸(cAMP),选用最佳高效液相色谱条件测定牛奶中cAMP含量.结果表明,不同质量分数TCA处理组之间比较,质量分数为10%TCA处理组cAM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不同用量TCA处理组之间比较,8 mL相同质量分数TCA处理组cAMP含量较其他2组显著降低(P〈0.05).选用TCA沉淀乳蛋白方法提取cAMP时最佳工艺是TCA质量分数为10%,用量为4 mL,cAMP质量浓度为(29.02±1.58)μg/mL.研究通过建立牛奶中cAMP的提取工艺,可从奶酪副产物、乳清、不合格原料奶中提取cAMP,在降低cAMP提取成本、废物利用、增加牛奶附加值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牛乳清蛋白BALB/c小鼠过敏模型的建立及其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牛乳清蛋白的BALB/c小鼠过敏模型,并探讨不同佐剂、免疫途径及饲料纯度等因素对建立牛乳清蛋白的BALB/c小鼠过敏模型的影响。方法:用不含牛乳及乳制品的特制饲料饲养BALB/c小鼠以乳清蛋白致敏,间接ELISA法测定特异性IgE,用荧光法检测体外激发小鼠致敏肥大细胞释放的组胺。结果:成功建立BALB/c小鼠乳清蛋白过敏模型,条件优化结果显示,氢氧化铝佐剂结合皮下注射最好地促进特异性IgE产生;用不含牛奶及其他食物过敏原的特制饲料饲养的小鼠特异性IgE的本底水平低,适于建立小鼠过敏模型,荧光法检测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结果与特异性IgE检测结果一致。结论:用特制饲料饲养小鼠,氢氧化铝佐剂结合皮下注射乳清蛋白适于建立BALB/c小鼠过敏症模型,该模型可用于过敏症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18.
发酵乳杆菌β-半乳糖苷酶转糖基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传统发酵乳制品中筛选到1株转糖基活性较高的乳杆菌,经16S rDNA菌种鉴定为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 EU621851)K4。以乳糖为底物,研究β-半乳糖苷酶粗酶液在不同pH、乳糖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的转糖基活性。结果表明在pH 5.5、乳糖20%、温度50℃条件下反应48h,转糖基活性最高,能生成多种低聚半乳糖。研究发现在低乳糖含量(5%)和pH 5~7范围内都具有明显的转糖基活性。用牛奶为原料进行转糖基能力测定,结果该酶既能降低牛乳中的乳糖含量,又能生成低聚半乳糖。因此,菌株Lb. fermentum K4在乳制品发酵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比较了不同热处理脱脂乳粉的理化性质,并将其应用于褐色乳酸菌饮料生产,以鲜制脱脂乳为对照,探讨了不同脱脂乳原料以及褐色乳酸菌饮料生产工艺对饮料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热处理脱脂乳粉的蛋白质、脂肪、水分含量以及乳酸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其乳化性、起泡性及乳清蛋白氮指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着乳粉受热程度增加,其乳化性、起泡性及稳定性下降。在饮料生产过程中,使用中温脱脂乳粉更有利于保持饮料的稳定性,而以高温、低温乳粉以及鲜制脱脂乳为原料的饮料稳定性欠佳;高温褐变使脱脂乳粒径、离心沉淀率增大,zeta电位降低,产品稳定性下降;均质处理及配料定容后稳定性提高。研究旨在为褐色乳酸菌饮料生产中有效地提高产品的稳定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利用微生物提高作物秸秆饲用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微生物(乳酸菌和酵母菌混合发酵物)发酵玉米秸秆对饲用价值和奶牛饲喂效果的影响。实验处理为用筛选的微生物制剂发酵纯秸秆粉、纯秸秆粉补充氮源(豆粕粉)和碳源(玉米粉),对照为清水发酵上述原料。结果表明,作物秸秆粉经微生物发酵后有机酸(以乳酸计)含量接种后24h内大幅度提高,之后持续缓慢增加,而清水发酵的对照则没有酸积累现象;与清水发酵对照和不发酵原料相比,微生物发酵处理纯秸秆粉的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变化无明显差异;但发酵原料中补充碳、氮源后,微生物发酵处理的粗脂肪、维生素B含量大幅度提高,粗纤维含量显著降低,粗蛋白含量变化不明显。奶牛试验表明,与清水发酵玉米秸秆相比,微生物发酵秸秆处理产奶量增加了17.0%,乳脂率增加了1.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