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文从企业价值链的各环节中发现各种潜藏的协同机会 ,根据企业内外部资源和协同战略相配比的原则实施战略,然后对其进行协同效益和成本评价,最后指出价值链协同效应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2.
主要基于价值链优化的方向探讨企业核心能力动态评价和企业核心能力提升对策研究.在探讨价值链与核心能力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机理基础上,提出基于作业-价值链优化的核心能力提升策略:价值链内部整合协同;价值链横向战略联盟与外包;价值链纵向行业管控.并指出企业必须以战略视野来动态构建价值链,防止核心能力刚性.最后探讨了动态评价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并结合价值链优化的思想构建了一套多人参与评价的企业核心能力动态评价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适合动态性的企业核心能力评价需要.  相似文献   

3.
跨国技术并购是以获得技术为主要目的的技术并购,协同效应的来源与获得一直是并购领域研究者思考的问题。中国企业技术并购的历史还很短,案例也很有限,企业和政府在这方面的经验还很不足,尤其表现在对并购前协同作用的评估,预测,协同行为的控制以及并购后绩效的衡量。提出技术并购协同的系统框架图,并对并购协同效益形成机理进行分析,进而阐述中国企业技术并购的特征、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选取了2008年发生跨国并购交易的中国资源型企业为样本,从盈利能力、经营能力、发展能力和偿债能力4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指标进行处理,并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模型,对15个样本并购交易发生的当年和前后3年的经营绩效进行评价和比较,得出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短期绩效有较明显提升,而长期绩效略有改善但提升不明显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中资企业开展海外技术并购是获得先进技术、参与国际化竞争、嵌入全球价值链的重要渠道,这一活动具备很强的理论基础来支持其合理性。但不可否认,因发达国家限制性策略、中资企业自身吸收能力、国家创新体系中资源错配等因素,海外技术并购一定程度上对我国技术赶超形成了抑制效应,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应对方案。  相似文献   

6.
借助解释结构模型对技术并购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层级划分,分析了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结果表明,目标企业与并购企业的相对规模是决定技术并购成败的基本风险因素,技术整合能力、技术人员留任率是决定技术并购成败的直接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技术并购理论包括技术追赶理论、国际化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动态能力理论属于高阶能力理论。外部技术获取的方式包括购买、联盟和并购,并购能够实现技术跨越和技术能力提升,战略整合贯穿并购整合全过程,运营整合、文化整合、人力资源整合是战略整合的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8.
在对国内外企业并购后的整合模式与整合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评价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并购的类型与整合操作的复杂性,提出了应根据并购方的战略目标及并购双方的特点,采用不同控制水平的整合类型.在遵循整合准则的前提下,建立了企业结合相关因素制定和实施整合战略的方法,并讨论了企业并购后制定和实施整合战略的原则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剧,各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也随之加速,跨国并购现象越来越普遍。但由于跨国并购涉及到财务、组织、市场等诸多因素,企业整合十分困难。从企业绩效的角度上来看,跨国并购的成功率并不高,其高风险性取得了共识。如何规避风险,使并购后的企业形成合力,一直是企业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在理论上,各个学科对该领域都十分关注,为其提供了广泛的理论支撑。战略管理关注了企业收购不同的战略动机及由此导致的收购类型产生的战略绩效;经济学科主要研究影响企业规模经济和市场权力的因素;财务战略管理学科关注了跨国并购筹资、投资和收益情况;组织研究主要关注了企业整合后的经营进程;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关注了并购后员工心理变化;营销学科主要关注了并购后品牌资产的变化。各个学科之间的角度并不相同,观点也不一致,缺乏对现象的统一认识。囿于学科局限,上述每个视角都只能厘清跨国并购成功失败的部分原因,而协同效应的出现,才是获取并购在各方面整合成功的关键。本研究利用协同效应视角,从更基础的层面,整合了相关学科对于跨国并购研究的结论,并尝试给出跨国并购研究的整体框架,平衡在并购过程中出现的经济、管理、组织等方面的问题。从企业实际操作的角度来看,选择并购成功也不仅仅依赖于"强强联合"或"互补提高",更要注意相关实施过程中协同效应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探讨在技术并购中如何利用专利技术功效信息的问题.展示通过计算技术纬度和功效纬度上的欧式距离以及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对潜在的技术并购对象的特征进行比较,识别出更符合主并方并购动机的目标企业,从而提高技术并购过程中筛选并购目标的效率,并有助于制定合理的并购后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11.
企业并购后的整合过程是整个并购过程中最艰难,最为关键的阶段,本文提出企业并购后的整合从人力资源整合、企业文化整合、财务资源及有形资产整合、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整合四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2.
并购中的企业文化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企业并购重组活动中,人们往往重视了企业资产的整合,却忽略了企业文化的整合,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重组的顺利进行。本文通过对并购企业文化冲突的分析,提出了文化整合的步骤,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在并购中实施文化整合的具体模式选择以及企业并购中文化整合要注意的问题,只有在并购中加强文化整合,才有可能保证并购后企业产生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贸易、市场全球化的今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面临巨大商机的同时,也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如何利用多种合作方式整合各种资源,提高企业竞争力?本文从提高企业竞争力;优化资源结构;优选联盟伙伴;依托核心能力,提升整合效益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探讨企业如何整合和运用资源,以实现企业能力的再造,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构建和谐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14.
高技术企业已经在市场经济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决定了高技术企业有必要借助价值链管理来建立和增强自身的核心能力,而其产品和经营的独特性又要求传统的价值链模型和管理方法在应用时有所变化和创新。本文从高技术企业的概念和特点出发,通过构建高技术企业的价值链模型,分析其不同于波特基本价值链的主要特征;结合高技术企业的产品和竞争特点,提出其基本的竞争优势类型,探讨高技术企业如何通过价值链分析选取竞争优势类型,如何通过价值链管理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企业自主创新路径具有层次性,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过程,与其相适宜的技术外部获取方式是购买、战略联盟、并购,技术并购整合的目标是技术知识转移,但是隐性知识存在于企业实践中难以模仿,必须进行技术知识整合管理。企业技术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与并购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技术知识广度大的企业应该进行相关并购,技术知识深度大的企业应该进行非相关并购,使技术创新边际收益维持在大于等于零的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16.
技术能力的评价涉及诸多相互关联的因素,指标之间不具有独立性,不适合采用传统的线性评价方法.为此,引入模糊测度和模糊积分理论,以软件外包企业为例,从技术环境、技术资源、技术创新、技术学习和技术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软件外包企业技术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模糊积分的软件外包企业技术能力测度模型,并对大连3家软件外包企业调查数据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验证了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从国际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技术可被视为一种生产要素,通过自身的积累可逐步实现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但当前技术日新月异,仅靠自身积累难以实现技术上的追赶,必须引进国外技术缩小差距或实现跨越式发展。技术获取型跨国并购是获得国外核心技术的一条捷径,能在较短时间内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企业并购是资本运作的主要方式,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率,实现对外扩张,整合资源以增强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并购融资及支付对价是实施阶段的重要程序,在企业的并购行为中,融资问题及支付对价是企业并购能否成功进行的两个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9.
企业并购并不是资金与技术的简单联合,而是实现从资产到企业文化的整合;企业并购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有形资产的优势互补过程中,对企业文化差异与冲突的处理。基于对文化差异产生的影响因素分析,指出了文化冲突对企业并购的影响,介绍了4种文化整合模式及并购双方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阐述了文化整合的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20.
将产业发展的技术环境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其中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产业技术变化率和技术能力异质性;内部环境主要指产业技术能力.在对产业技术变化率、技术能力异质性和技术能力分别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构建以这三个因素为基本维度的产业技术特征评价方法.运用该方法评价产业技术特征并根据产业技术特征进行产业聚类,给出基于产业技术特征的企业技术创新策略分析框架,为企业进行技术预见、技术环境分析、技术创新策略选择等提供理论依据和分析方法.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12个产业进行应用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