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DNA分子遗传标记研究药用植物道地性的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从药用植物道地性研究中的DNA分子标记、DNA分子标记在道地药材鉴定以及道地性的形成机制研究中的应用等3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应用与药用植物道地性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DNA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DNA序列分析在药用植物鉴定和品质研究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为药用植物鉴定和道地性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药用植物鉴定和品质研究中的常用DNA片段(基因)、DNA序列分析在药用植物鉴定以及道地性研究中的应用等3个方面对有关研究的主要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研究的前景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3.
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在药用植物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在药用植物学中应用的理论依据,并综述了该技术在生药鉴定、亲缘关系、生物多样性保护、药材道地性和遗传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分子标记技术是基于生物体基因组的遗传分析方法,在动植物的品种鉴定、亲缘关系分析、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和分子辅助育种等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相关序列扩增的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是开发较晚、应用较广的分子标记技术,以其简单、高效、重复性良好的优点,在药用植物的遗传学研究中表现出很大的优势。利用分子标记技术构建药材系统发生树,明晰遗传背景和药材品质的关系,辅助中药材品种选育,研究药材道地性成因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SRAP和序列特征性扩增区域(Sequence Characterined Amplified Regions,SCAR)的技术基础,并总结了SRAP常用引物,比较分析了一些中药材的优化反应体系;综述SRAP在中药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道地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等方面的应用情况;SCAR技术的应用特点和在中药材鉴定中的作用;阐述二者结合在中药材研究中的现状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3S技术在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我国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方法存在的问题,阐述3S技术应用于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的思路和方法,列举一些3S技术在药用植物调查中应用的实例,并对3S技术在学生野外资源调查中的应用进行初步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中药材道地性的DNA分子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佐斌  葛刚 《江西科学》2008,26(3):507-511
道地药材是传统医药文化中的精品,是在特定产区的外界环境和产区内该物种的地方种群遗传性状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品质优、疗效佳的中药材。道地药材与非道地药材是不同产区生物,药材品质存在差异,但两者的形态和组织构造差别往往不明显,难以运用传统方法准确鉴别药材道地性。结合道地药材遗传性状,运用DNA分子鉴定方法往往能准确区分药材道地性与非道地性,就近年来对中药材道地性的鉴定中常用的DNA分子鉴定方法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7.
生物技术的发展为药用植物的研究和中药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和蛋白质工程及基因工程在我国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包括药用植物优良品种的培育,提高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生物技术,DNA分子标记、基因芯片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及药用植物快速繁殖、多倍体育种、超低温保存等技术.并提出了药用植物生物工程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旨在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加速中药现代化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8.
一、中药现代化 制定和完善浙江道地药物植物的规范化栽培体系;开展绿色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示范;进行现代主物技术在中药材栽培中的应用研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良种选育研究;充分发挥全国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的研究和应用作用,保存和改良野生亲缘植物和古老地方种的优良性状。 对疗效确切的中药复方进行二次研究与开发,重点是中医急诊用药和慢性疾病、老年性疾病用药,加强对天然药物有效部位及单体的研究,加强现代中药新剂型的研究。争取l~2个示范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进行中药复方物质基础和药效.药理相关…  相似文献   

9.
药用植物是我国极其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开展药用植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DNA分子标记技术作为一种新的遗传标记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药用植物研究的许多领域中.本文简要介绍了DNA分子标记在药用植物研究中一些常见技术(如RAPD、RFLP、AFLP、SCAR、ISSR、SNP等),同时对分子标记技术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鉴定、药用植物遗传多样性、药用植物亲缘关系鉴定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较详尽的阐述.最后,对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十几年来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天然药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与分离的研究情况,阐述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在天然药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中应用的优越性展望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恩施名特优农产品道地性研究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恩施名特优农产品资源优势,提出对恩施名特性优农产品道地性研究思路和途径,以期从地质背景系统、分子标记技术和遗传与生态环境探讨名特优农产品道地性形成的原因,用传统方法,构建指纹图谱和RAPD分子标记技术鉴别名特优农产品道地性与非道地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生物技术在我国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包括组织培养技术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植物组织、细胞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概况;DNA分子标记技术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等,并提出了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生物技术在我国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包括组织培养技术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植物组织、细胞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概况;DNA分子标记技术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等,并提出了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进展,包括对中药真伪鉴定、中药掺伪鉴定、中药品种近缘种鉴定、中药加工炮制鉴定、中药道地性鉴定、野生与栽培中药鉴定、中药有效成分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应用,分析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并对其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独特的传统医疗手段,中药材是中华大地特有的药用植物,也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分析中药材的社会需求、中医药和中药材产业相互促进的基础上,探讨了大同市中药材产业、特别是道地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三七道地与非道地产区药材及土壤微量元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分析三七在不同产区不同地质背景土壤与药材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探讨三七药材道地性与土壤微量元素的关系.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电直读光谱仪分别对三七药材和土壤样品进行微量元素含量分析,所得数据用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比较.表明道地产区土壤中硅含量高而铜和镉含量低,道地药材三七中锌和锰含量高,不同的土壤地质背景药材及土壤微量元素有差异;三七药材与土壤中的铁和钡2种元素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铝、锰00、硼、铅4种元素呈显著正相关(P<0.05).因此,土壤地质背景是形成道地三七的重要成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生物技术在我国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包括组织培养技术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植物组织、细胞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概况;DNA分子标记技术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等,并提出了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锑矿区药用植物中重金属的安全问题,对贵州省晴隆锑矿区附近药用植物煎煮液进行模拟胃液实验,测定其砷锑的生物可给性,并以世界卫生组织每日允许摄入量(ADI)为标准,对药用植物中砷、锑的人体的健康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约83%药用植物中砷的生物可给性在15%以下,约93%药用植物中锑的生物可给性在60%以下,砷或锑在人体胃系统中溶出量较大程度上低于其全量;砷的有效含量占ADI比值范围在29.74%以内,锑的有效含量占ADI比值范围在0.54%~54.39%。对于锑元素而言,由于药用植物中较高的可给性,即使经煎煮处理的某些样品,还是对人体的健康具有相当的风险,而分析的样品中砷对于人体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19.
生物技术与药用植物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除了采用传统的开发对策外,以DNA重组技术和DNA分子标记技术为标志的生物技术也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到药用植物的保护和开发中,本文就近年生物技术在此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通过研究二维码技术在药用植物标识牌中的应用,提高和完善药用植物园现有植物标识牌的功能.采用文献查阅法,对比现有的药用植物标识牌优缺点,研究二维码互联网名片的特点及其在药用植物认知中的应用,此种新型的植物名片弥补了传统药用植物标识牌的不足,具有信息量大、使用方便、形式多样、成本低廉等特点,有较高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