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超临界萃取技术在中药材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及优势,并阐述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中药材有效成分提取方面的应用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从银杏叶中高效提取分离银杏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具有生产周期短、安全、环保、分离效果好等优点,已成功用于包括银杏叶在内的多种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为更加高效、经济地提取分离有效成分,中草药在用于超临界萃取工艺前的预处理过程非常重要。采用溶剂热法与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相结合,可以提高银杏叶中银杏黄酮的提取率;降低CO2的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使生产工艺更加稳定,促进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SFE-CO2)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的优越性及影响萃取效果的因素,综述了10多年来该技术在中药挥发油、生物碱、黄酮、醌类、皂苷等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并展望了SFE-CO2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CO2萃取天然香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超临界萃取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分离技术,论述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重要性,对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天然香料提取方面的最新应用研究进行了总结,对天然香料超临界萃取的数学建模进行了综述,其中包括收缩核模型、多孔球DDD模型、微分质量守恒模型等。  相似文献   

5.
现代中药提取分离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现代中药提取分离技术的进展,介绍了超滤膜、超临界流体萃取、分子印迹等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中的最新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米糠中二十八烷醇的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米糠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对其中的糠蜡进行提取精制,再以丙酮作为溶剂索氏提取二十八烷醇.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糠蜡的最佳参数为:压力50MPa,温度40℃,时间50min.  相似文献   

7.
蓬莪术挥发油提取技术的研究及其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索氏提取,水蒸汽蒸馏3种提取技术提取蓬莪术挥发油,并用GC-MS联用仪分析其化学成分,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在挥发油得率,有效抗肿瘤组分,工艺流程,有机溶剂残留,挥发油外观及香气等诸多方面均明显优于索氏提取法和水蒸汽蒸馏法,有较高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超临界萃取技术在中草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述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提取中草药的有效成分、重金属离子、去毒灭菌和去除中草药中的农药等方面的应用以及压力、温度、提携剂、原料颗粒等因素对超临界萃取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流体,特别是超临界CO2,是良好的萃取剂,近30年来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工业.本文综述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茶叶加工上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提取浓缩天然VE 的各种方法 ,包括有机溶剂法、蒸馏法、超临界CO2 萃取法及其他方法 ,同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重点介绍了超临界CO2 提取浓缩法 ,提出为实现天然VE 的超临界CO2 萃取工业化生产 ,须进一步做深入的研究工作 ,并指出这一方法在实现工业化生产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SFE)与水蒸气蒸馏法(SD)从山柰中提取挥发油. 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百分含量.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了39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6%以上;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了51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9%以上. 研究表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能更真实、全面地反映药材中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2.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天然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介绍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原理及优点,并对其在天然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chemical components of three oil samples extracted from Illicium verum Hook. f. by steam distillation (SD), solvent extraction (SE) and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SFE) were compared with one another and analyz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The quality parameters of star anise essential oil from SFE were close to that of those came from SD and SE. Although the extraction yield of star anise by SFE (9.2 %) was close to the value from SE (9.3%), it was yet higher than that came from SD (8.2%). For sensory evaluation, however, three oil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he odor and taste of the products from SFE and SE were generally more natural and vivid than that came from distilled oil. The volatile compound revealed tha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the composition existed in the distilled oil and the oleoresins prepared by SFE and SE.  相似文献   

14.
毛黄栌枝叶挥发性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分析型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技术(SFE-CO2)与传统水蒸汽蒸馏法(SD)分别提取毛黄栌枝叶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提取物的化学成分.从中分别鉴定出47个和48个化合物,主要包括石竹烯、氧化石竹烯、大根香叶烯D、马鞭草烯醇等成分,均有较多生理活性,为进一步研究开发这一植物资源提供了基础数据.比较两种方法所得结果,认为SFE-CO2法比SD法可萃取出更多较高极性组分,因此广泛用于中草药成分研究中.  相似文献   

15.
我们认为影响大气环流变异的主要因素是行星。主要依据有四:1、行星的会合周期影响着旱、涝周期。2、月亮与行星能在其对应纬度引发大气潮。3、行星、月球能给其对应纬度增温形成大气环流变异。4、以往预测特大旱、涝的实践对此也已充分地证明。由于行星的运行轨迹可以预知,因此在“行星对应区方法”下旱、涝、风、雪等自然灾害便由以往的”不测”成为可测。  相似文献   

16.
猫儿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猫儿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的种类、分布、生境及资源量。提出了合理开发该区药用植物资源和保护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生物碱的提取与分离纯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碱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天然植物中的碱性含氮有机化合物。大多数生物碱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是许多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利用现代分离技术把生物碱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出来并对其进行纯化,对于开发其药用价值,以满足天然药物和天然保健品日益高涨的社会需求,促进中药走向世界,提高天然产物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对生物碱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分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两齿差外啮合双联行星传动的固有特性,采用集中参数法建立了该传动系统的平移-扭转耦合动力学数学模型。通过分析各运动构件间的相对位移关系,建立系统运动的微分方程,用Matlab程序计算获得系统的固有频率和主振型。分析结果表明,该行星传动具有中心构件扭转、中心构件平移和行星轮复杂振动模式,且其主振型与一般NGW行星传动有所不同,尤其是行星轮振动模式更为复杂,具有多种不同振动模式。研究结果可为该行星传动方式应用于抛光磨头时防止共振、减振降噪及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黄石蕨类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石蕨类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现有蕨类药用植物25种(含变种)。为合理开发利用蕨类药用植物资源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0.
恩施州中药材现代化生产基地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恩施州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方面,提出了建立中药材生产基地的重要性及其功能,并探讨了拟建中药材现代化生产基的方法、核心内容,最终目标是生产优质高产高效的绿色中药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