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枯草杆菌222-UV 90是为生皮脱毛选育的一株中性蛋白酶产生菌。其亲株222是从变质的黄豆粉中分离得到。变异株222-UV 90是经NTG和UV诱变育种获得。发酵试验表明:500ml摇瓶装量50ml培养基,接种一小铲,32℃摇床培养40小时,产酶为8081μ/ml;BF-12-1型发酵罐32℃发酵36-38小时,产酶为8453u/ml。酶在PH6.0-8.0较稳定,35~40℃时活性稳定,40℃两小时仅失活16.7%。Ca~╫和Mg~╫对酶有激活作用,Fe~╫、Hg~╫和Cu~╫则有抑制作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盘状电泳分析得到11条带。酶制剂使用安全无毒。制革脱毛软化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该酶用于猪皮正面革脱毛软化效果很好。每克皮用200 Folin单位的酶,38~40℃,pH7~8,1.5~2.0小时脱毛软化同时达到终点。成革质量达灰碱法水平,且可消除制革脱毛过程中硫化物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2.
南通制革厂广大职工为了将“三废”在制革生产过程中加以消除,改变制革工业脏、臭、累、慢的落后面貌,在上海沪光制革厂皮革研究室等单位协助下,于1973年开始,经过一年多六十多批次、一万余张猪轻革试验,实现了酶脱毛、干燥一步法新工艺。这项新工艺具有以下优点:一、基本消除了制革污水。新工艺不用浓酸碱,采用干鞣、干染,避免了铬、硫等毒物对水质的污染。新工艺废水比旧工艺减少80%以上(仅有20%无毒洗皮水);旧工艺每千斤  相似文献   

3.
《应用科技》1999,(10):40
河北省微生物研究所针对各地制革业严重污染环境的问题,最近研究发明了一种酶法脱毛剂,使制革污染大大减轻.长期以来,各地制革业一直采用“灰碱法”脱毛,使制革过程中产生大量含灰碱及硫化物的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给环境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立体污染.  相似文献   

4.
灰碱脱毛工序是制革工业主要污染源之一,该工序排水中硫化物含量占总硫化物排放的90~95%。通过采用化学气浮法处理灰碱脱毛废液,并和其他几种常用脱硫工艺比较,化学气浮法不仅能有效去除硫化物,还能显著降低排水中COD和悬浮固体的污染。当气浮法化学药剂硫酸亚铁用量为500mg/l时,硫化物、COD和SS的去除率可分别达89.8%,84.4%和90.6%,大大降低了后处理负荷。  相似文献   

5.
萧山动植物营养厂在上海第十二制药厂帮助下,研制成功一种毛畜动物脱毛剂——“脱毛灵”。“脱毛灵”,主要成份为环磷酰胺,原为癌症病人抗癌用药。适量使用于毛畜动物脱毛,试验表明效果良好。据5000头绵羊药物脱毛试验,用“脱毛灵”每公斤体重24毫克两侧臀位进行肌肉注射,效果最好。用药六小时后毛囊出现组织变化,经9天恢复正  相似文献   

6.
我国部分制革厂曾试用二甲胺硫酸盐作为皮革脱毛的添加剂。使用后,脱毛效果很好,皮革柔韧光亮,成本亦较低廉。但据报导,国外使用二甲胺作脱毛剂的制革厂内,发现有微量的亚硝基二甲胺存在[1,2,3]。亚硝基二甲胺为一种化学致癌物质,因此,国外已禁止使用二甲胺作脱毛剂,并经专家指出使用二甲胺的危险性[4]。 我们对制革过程中能否使用二甲胺硫酸盐作脱毛添加剂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调研。通过对使用过二甲胺硫酸盐的一些制革厂现场考察,与有关单位共同研讨,又查阅了国内外有关文献,现将亚硝基二甲胺的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万康迪饲用酶制剂对蛋鸡产蛋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酶制剂对蛋鸡的产蛋数、蛋重、产蛋率均有明显增加,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用聚砜(PS)和聚氯乙烯(PVC)超过滤膜对灰矸脱毛废水进行超滤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超过滤技术对灰矸脱毛废水的处理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提出用外加酶制剂以大麦等谷类替代部分麦芽酿制啤酒的工艺路线。论述了啤酒外加酶糖化的基本理论,针对国外丹麦NOVO公司啤酒外加酶糖化生产工艺,着重研究了外加国产食品级酶制剂的啤酒糖化工艺。该项新工艺稳妥可靠,简便易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制革工业废水水质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处理难度大,目前没有成熟的处理工艺能完全处理达标制革废水.为了能稳定、有效地降解制革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设计A/O变形工艺处理制革废水实验,并研究A/O变形工艺在不同负荷条件下的处理效果.在本实验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废水CODcr去除率为92.52﹪~95.85﹪,BOD5去除率为96.93﹪~99.39﹪,NH3-N去除率为82.35﹪~99.42﹪,TN去除率为92.70﹪~98.03﹪,达到了制革废水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
从自然界分离得到的产蛋白酶野生型芽孢杆菌菌株HX-318,其适宜的发酵培养基为(g/L)可溶性淀粉20.0,豆粉20.0,麸皮20.0,CaCO  相似文献   

12.
豆豉是一种以大豆作为原料经过微生物发酵而形成的传统发酵食品.在发酵过程中,蛋白酶产生菌是其优势菌株并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传统曲霉型豆豉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初筛和复筛,筛选获得1株高产蛋白酶的菌株,经测定其酶活力为2231 U·L-1.通过生理生化及16S DNA分子鉴定该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获得的高活力蛋白酶产生菌将为后续制作风味良好的豆豉提供基础,同时也为工业化生产蛋白酶提供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13.
对深海适冷假交替单孢菌Pseudoaltermonas sp.SM9913适冷蛋白酶的发酵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柠檬酸钠有利于提高产酶;较难分解利用的氮源,如豆粕、豆粉,能诱导适冷蛋白酶合成,而较易吸收利用的氮源,如豆粕水解液、蛋白胨、尿素、铵盐等,对产酶有抑制作用;添加表面活性剂吐温80和SDS能促进酶向胞外的分泌;钙、镁离子促进产酶,锌、铜、铁离子对产酶有抑制作用;发酵产酶是好氧过程,装液量较少对产酶比较有利;发酵培养基初始pH7.0~8.0利于产酶.在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下,Pseudoaltermonas sp.SM9913产适冷蛋白酶量较原来提高了约65%,为适冷蛋白酶向着工业化生产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4.
米曲霉是我国传统酱油生产用关键菌种.关于米曲霉菌株选育的研究主要包括,高产蛋白酶菌株选育技术研究、酶学特性研究、产酶影响因素研究等方面.高产蛋白酶菌株的选育为研究重点.虽然,研究均显示经过改良的菌株性能超过了原始出发菌株,但是成果仍然局限于实验室理论分析.我国科研人员仍需努力,加强对米曲霉菌株在工业化生产中实际应用效果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实验室模拟白酒固态发酵的方法,研究了酵母、糖化酶、蛋白酶和α-淀粉酶的添加量对高级醇生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添加糖化酶和干酵母可以降低高级醇产量,当酵母添加量(于投粮比)为0.8%时,高级醇产量降低了14.8%;糖化酶添加量为750 u/g时,高级醇降低了11.4%;但是,添加蛋白酶却反而增加了高级醇的产量,而添加α-淀粉酶却对高级醇产量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海洋细菌Pseudomonas sp.7-11产碱性蛋白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海洋细菌Pseudomonas sp.7-11产碱性蛋白酶的发酵条件及调控机制,并对该蛋白酶进行了分离纯化,实验结果显示,7-11为好氧菌,具有某些嗜低温的特性,而且适宜在偏碱性的条件下生长并产酶;酪蛋白培养基适合该菌株产酶;K^+对产酶起关键作用;复合氨基酸对产酶有抑制作用,发酵液经盐析和离子交换层析等得到了两个活性峰,其中一个峰达到电泳纯,因此该菌产生蛋白酶不止一种。  相似文献   

17.
产蛋白酶和淀粉酶菌株的筛选及其发酵产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参  宁萌  刘德海  马焕  权淑静 《河南科学》2013,(12):2149-2152
利用酪蛋白固体平板分离培养基、淀粉平板分离固体培养基初筛,液体发酵产酶培养基摇瓶复筛相结合,从实验室保藏的真菌茵株中筛选出一株产蛋白酶的真茵菌株和一株产淀粉酶的真茵茵株,对其固态发酵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蛋白酶产酶高峰为24h,酶活力达到3760tJ/g;淀粉酶产酶高峰为32h,酶活力达到0.405u/g.  相似文献   

18.
对蚝油的酶水解工艺条件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酶水解的最佳条件为酸性蛋白酶,酶水解温度50℃,超始pH2.5,酶用量5000u/g,酶水解时间4-5h。  相似文献   

19.
在蛋白酶水解法制备香菇酱的工艺中,首先研究了超声波对原料进行细胞破碎处理的操作条件,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影响蛋白酶水解效果的条件进行了选择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的最佳功率为200W、最佳处理时间为30min,蛋白酶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40℃、pH值4.5、酶用量1%、酶解时间6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香菇酱的氨基酸含量为0.88%。  相似文献   

20.
Complete mutagenesis of the HIV-1 protease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Retroviruses encode a protease which needs to be active for the production of infectious virions. A disabling mutation in the protease results in the production of non-infectious virus particles and examination of proteins from these mutant virions reveals unprocessed Gag and Gag-Pol precursor proteins, the substrates of the viral protease. Each amino acid of the HIV-1 protease was individually mutated using a simple mutagenesis procedure which is capable of introducing and identifying missense mutations in each residue of a protein. Phenotypic screening of these mutants in a heterologous assay system reveals three regions within the protease where multiple consecutive amino-acid residues are sensitive to mutation.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random mutagenesis can be used to identify functionally important regions within a protein. Mutants with conditional phenotypes have also been identified within this colle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