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3 毫秒
1.
叶绿素荧光技术在藻类光合作用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莲花  刘雷 《江西科学》2007,25(6):788-790,806
介绍了藻类光合活性和叶绿素荧光测定的一些常用参数,综述了叶绿素荧光技术分析藻类光合系统PSⅡ反应中心的光化学情况、非光化学情况、光保护和光损伤以及在其它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YSI6600型水质多参数监测仪在太湖藻类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YSI 6600型水质多参数监测仪对太湖藻类密度进行监测,发现蓝藻在水中呈垂直分布。选取不同水深对太湖藻类密度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水深0.5m处的藻类密度监测数据较能反映水体中藻类密度的实际情况,以此制定了太湖蓝藻水华状况评价及水源地藻类应急处置级别推荐标准(试行)。最后提出了YSI 6600型水质多参数监测仪在监测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3.
利用大梯度磁滤器处理水中有害物质及藻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介绍了采用大梯度磁滤器处理水中有害物质及藻类的第一阶段的实验情况,采用该工艺对水中浊度、色度、藻类、有机物、细菌、大肠杆菌有很好的去除效果,该方法是一项很有发展前景的水处理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UV-B辐射对藻类的伤害效应,主要表现为影响藻类的存活率和生长,改变藻类的细胞形态,抑制藻类的光合作用,刺激呼吸作用,改变藻类细胞内的蛋白质、核酸、糖类含量,破坏藻类的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同时探讨了UV-B辐射对藻类的伤害机制。  相似文献   

5.
采用腐殖酸、铜绿微囊藻及其胞外有机物(EOMs)、牛血清蛋白(BSA)、淀粉、DNA和鱼油分别代表和模拟腐殖酸、藻类及其EOMs、藻类蛋白质、藻类多糖、藻类核酸和藻类脂肪,并分别考察这些化合物的三卤甲烷(THMs)、卤乙酸(HAAs)和N-亚硝基二甲胺(NDMA)等消毒副产物的生成情况.结果表明,这7种有机物样品的THMs生成势分别为2.46,11.55,4.01,3.60,0.75,3.08,17.57μg/mg TOC,HAAs生成势分别为4.46,14.82,5.28,10.60,1.68,5.70,4.64μg/mg TOC,NDMA生成势分别为0.293,0.216,0.054,0.212,0,0.215,0μg/mg TOC.综合比较可知,除淀粉外的其他模拟藻有机物样品均具有较腐殖酸更高的THMs和HAAs生成势,而腐殖酸则具有较所有模拟藻有机物样品更高的NDMA生成势.  相似文献   

6.
深圳福田红树林区藻类群落结构和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深圳福田红树林5个分布区的藻类种群、群落结构及生态学进行研究,得出其藻类种类数依次为27,37,53,32和34,藻类密度依次为764800,224000,1062000,374400和2387600个/L.下沙中藻类出现种类最多;保护区藻类密度最高,达超富营养水平。每区均以硅藻门藻类为绝对优势种类.此外尚有裸藻门及蓝藻门、绿藻门、隐藻门、金藻门出现.每个样区藻类的种群、群落构成有其特殊性,和藻类本身特性及浮游动物有较大关系.较高的藻类种群数量使红树林区具有极大的原初生产力而且有助于稳定红树林湿地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7.
水体中TN/TP与藻类产生周期及产生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用自来水作为试验水,当TN/TP在25∶1~4∶1的范围变化时,藻类的产生周期及产生量的变化情况.试验设置了25∶1,20∶1,15∶1,12∶1,10∶1,4∶1 6个比值.为了探讨温度对藻类产生的影响,分别在夏季和冬季做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当TN/TP在25∶1~12∶1的范围时,藻类的产生周期随TN/TP的减少而缩短,产生量随着TN/TP的减少而增加.在TN/TP为12∶1时藻类的产生周期最短,产生量最多.而TN/TP从12∶1~10∶1时,藻类的产生周期却随TN/TP的减少而增加,产生量随TN/TP的减少而减少.在TN/TP为4∶1时,没有产生藻类.季节对藻类的产生影响比较大.在夏季,藻类的产生周期较短,生产量较多;在冬季,藻类的产生周期较长,生产量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8.
水质监测中藻类植物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藻类参数、藻类监测方法两个方面,对藻类在重金属、农药和有机污染物监测中的研究成果和应用实例进行了简要综述,论述了藻类用于水质监测的长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并对开发藻细胞生物传感器和藻类在线监测系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国内最近5年藻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藻类研究一直是植物学研究的一个重点,就藻类资源及分类研究、藻类的化学组成和 藻类生理及生态学几个方面对国内最近5年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以期发现未来几年藻类研究的 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以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藻类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不同生境藻类组成和多样性。研究区藻类共记录503种,隶属7门48科103属,藻类组成以硅藻占绝对优势,其次为绿藻和蓝藻。不同生境藻类物种组成以硅藻种类占优势,其次为绿藻和蓝藻。不同生境藻类组成不同,相似性较低。10个不同生境,附植底栖生境的藻类与其他生境的明显不同,藻类组成相似性最低。不同生境藻类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3.84~4.98,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76~0.99,Simpson优势度指数大于等于0.98。多元化生境对保护区内藻类多样性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生境多样性的保护有助于保护区藻类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2h快速藻类检测方法、多参数水质分析仪测定与藻类经典检测方法的比较,提出了水中藻类的两种应急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湖泊藻类生长动力学研究:以镜泊湖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湖泊水质监测和实验室模拟的基础上,选择光照强度、温度和营养物三种环境因子做为限制因素研究藻类生长规律,得出了这些因子与藻类生长间的定量关系,并引入了藻类的死亡速率、沉降速率、浮游动物的捕食率、鱼类的捕食串以及水体的物理化学性质等参数,建立了镜湖藻类生长预测模型,该模型具有以下功能:①预测藻类生长的季节变化;②预测藻类在湖泊中的空间分布(深度);③预测湖泊在不同磷负荷下藻类生物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江津四面山藻类植物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津四面山的藻类植物共162种(含变种),隶属于68属、33科、7门。文章分析了头道河、响水滩,洪海和大窝铺的藻类区系,对其种类成分、生态分布等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四面山的藻类区系中,以硅藻为多,占藻类总数的41.98%,其次为绿藻,占38.89%,蓝藻占15.43%,其它藻类占3.70%。分析藻类组成成分表明,微污水带种类多于乙型中污水带种类。另外,四面山藻类还有一个山区冷水种类明显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刘文革 《科技资讯》2011,(33):205-205
本论文通过实验,研究了两级高效藻类塘与水生植物塘联用工艺的最佳运行参数及净化效果、两级藻类塘中藻类生物量和种属变化,以及两级高效藻类塘中NH4+-N和PO43--P转化途径。  相似文献   

15.
藻类的大量繁殖是富营养化水体最显著的污染特征.介绍我国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生长特性、营养价值,就藻类蛋白在食品、药品、光电材料、生物探针、环境监测、毒素等方面的资源化开发利用进行了综述,相关研究成果对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蛋白的资源化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湖泊水库严重的水质富营养化导致水华大面积暴发,已成为目前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实现水华暴发前后浮游藻类种群结构变化过程(主要包括浮游藻类种群组成、数量变化过程)的有效监测是分析水华发生的生态学机制、掌握水华的生消过程和实现水华预警的基础。本文基于藻类活体荧光光谱技术、嵌入式微控制技术和实时采集与处理技术,研发出具有实时在线监测能力的藻类在线荧光仪,可实现不同光谱组藻类(蓝藻、绿藻和褐藻)的分类测量。通过对比实验分析发现,藻类在线荧光仪对蓝藻、绿藻和褐藻的分类测量误差均小于17.88%。同时,巢湖外场实验表明藻类在线荧光仪具有长期稳定的运行能力。具有以上指标的藻类在线荧光仪在水环境监测、水华监测预警和水质富营养化现状评估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羊草草原内亚气生藻类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草原生态系统内,亚气生藻类是常见且重要的组分之一.亚气生藻类在羊草草原内的分布规律与羊草草原的植物群落类型、自然地理状况,尤其是草原受到的干扰强度有直接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保护状态下的割草草场分布有较多的亚气生藻类(28种),其次是火烧草场,而重牧状态下的草场亚气生藻类的种类最少,只有10种.亚气生藻类在草原中生长时往往形成藻类结皮,藻类结皮的存在对土壤温度、土壤的含N量、土壤的保水性等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小球藻降解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利用藻类处理含酚废水,分离培养小球藻作为藻类种源,配置不同浓度苯酚水为受试水样,进行藻类对苯酚的降解实验研究,得出藻类对苯酚吸附降解的适宜浓度是200mg/l以下.所以可以利用藻类处理低浓度含酚水。  相似文献   

19.
以自然状态下沙漠土壤作为对照,对五年生芨芨草地不同土层土壤藻类进行培养和鉴定,分析沙漠人工种植芨芨草后土壤藻类的变化和分布特点。结果表明,沙漠人工种植笈芨草以后,土壤藻类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分布范围明显加深。土壤中藻类以蓝藻最多,绿藻次之,也有少量硅藻和裸藻分布。从垂直分布来看,土壤藻类集中分行在结皮层,随着土层的加深,藻类逐渐减少,10cm以下无藻类分布。沙漠人工种植芨芨草对于促进土壤藻类生长,改善土壤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南湾水库一、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水上边界处进行取样,检测、分析水中浮游藻类动态,并进行水质卫生评价,发现浮游藻类总数、藻类类别总数及优势藻类属总数的时间变化均比较明显,浮游藻类在5—10月间繁殖比较旺盛.卫生评价表明,浮游藻类污染给饮用水带来潜在风险的时间不低于半年,6月、9月存在蓝藻污染风险;需要加强对南湾水库汇水流域污染源控制、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水环境监测,适时冲排水库淤积物,优化自来水厂净水工艺,保障饮用水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