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师范专业大学生记忆策略运用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结果发现:在记忆策略的运用方面,师范专业大学生性别上无显著差异;在心身调节策略和记忆材料的优化处理策略方面,低年级显著低于高年级;在记忆材料的优化处理策略和记忆痕迹的有效建立策略方面,文科学生显著低于理科学生,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显著高于学业成绩一般的。由此提出,我们应积极开展师范专业大学新生和学业成绩一般学生的记忆策略训练,注重知识的迁移广度与大学生记忆策略的发展规律的一致性,从而提升师范专业大学生的记忆策略运用水平。  相似文献   

2.
把应激情境和应对策略结合起来考察高职大学生应对风格的基本情况,采用应对风格问卷对其进行调查。336名高职大学生中,灵活和异常应对风格的个体较少,问题和情绪应对风格的个体较多;男生中最多的是问题应对风格,女生中最多的是情绪应对风格;不同年级和专业的高职大学生应对风格分布状况差别不大,三个年级在应对的四个维度上无显著差异;理科学生比文科学生倾向于在不同情境下采取问题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了解当代大学生信仰结构;通过随机抽样对兰州大学2005级不同专业317名在校本科生进行关于大学生精神信仰的调查,数据用统计软件11.0分析;表明文科学生在宗教信仰、神灵崇拜、政治信仰上均值高于理科和医学类学生,医学类学生在国家主义信仰、生命信仰、金钱崇拜上均值高于理科和文科学生,文科学生在家庭崇拜上均值高于理科和医学类学生,文科、理科、医学类学生在民族信仰、家族信仰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李冬冬  余相静 《科技信息》2010,(26):I0082-I0083
目的探讨大学生情绪胜任力的不同决定因素与社交焦虑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大学生情绪胜任力"和社交焦虑量表对河南师范大学168名大学生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文科类学生的情绪胜任力显著低于理科类学生的情绪胜任力,但专业与社会环境、专业与性别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文科类学生和理科类学生的社交焦虑程度在总体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女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显著高于男生的社交焦虑程度;在同等的社交焦虑水平下,文科类学生的总体情绪胜任力以及情绪胜任力的三个决定维度得分都低于理科类学生,而在社交焦虑程度较低的群体中,文科类学生和理科类学生的总体情绪胜任力和情绪体验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采用《具体情绪量表》和《青少年日常情绪调查问卷》,分别对高中生的日常情绪体验情况及感受情绪时采取的情绪调节策略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中生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的快乐和兴趣情绪最多,轻视和恐惧的情绪最少,且对负性情绪的调节多于正性情绪.在面对正性情绪时,个体倾向于采用增强调节策略;而在面对负性情绪时,个体则更多地采用减弱调节策略.此外,情绪体验与调节策略在不同年级及不同性别的个体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手机问题使用量表》和《正负性情绪量表》对7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探讨大学生人格特征、情绪与问题性手机使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精神质、外倾、负性情绪与大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存在显著相关,负性情绪与精神质和外倾呈显著相关;(2)中介效应分析显示,精神质、外倾和负性情绪对大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有直接影响,负性情绪在精神质、外倾与大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当中介变量负性情绪出现时,精神质对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的变异解释量由原来的39%下降到25%,外倾对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的变异解释量由原来的25%下降到9%.因此,负性情绪在人格特质的精神质与外倾与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精神质与外倾既可以直接影响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也可以通过负性情绪间接影响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因此,通过培养健全的人格品质,并通过管理情绪等减少大学生的负面情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  相似文献   

7.
对288名非英语专业文理科大学生的英语学习风格偏好和学习成绩的实证研究发现:文科学生英语学习风格的偏好为理智型、视觉型、内向型和混合脑使用型,理科学生的偏好为成就动机型、理智型、内向型、视觉型、审慎型和右脑使用型;文科学生的学习成绩显著高于理科学生。文理科学生英语学习风格的形成既与传统课堂教学氛围有关,也受各自学科学习习惯的影响。文科生的英语学习成绩与混合脑使用型学习风格正相关,而理科生的英语学习成绩与右脑使用型学习风格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同伴支持、大学生情绪适应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采用同伴支持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大学生适应量表中情绪适应分量表对72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情绪适应现状较好,在性别、年级、留守经历上有显著差异,女生情绪适应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老生情绪适应得分显著高于新生,无留守经历学生情绪适应得分显著高于有留守经历学生。同伴支持对大学生情绪适应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同伴支持对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情绪适应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同伴支持与大学生情绪适应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9.
胡春琴  李泉  罗艳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11):150-153
以354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探讨了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文写作自我效能感和英文写作策略之间的关系。结论是:(1)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文写作自我效能感高分组学生的写作策略水平高于低分组,英文写作自我效能感与英文写作策略呈显著性的中度正相关。(2)英文写作策略在性别和专业上的差异为:女大学生的英文写作自我效能感与英文写作策略显著高于男大学生。文科学生在英文写作策略的使用上显著高于理科学生。不同专业学生的英文写作效能感没有显著性差异。性别与专业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青年军人情绪调节方式的特点.方法:采用自编《个人情况调查问卷》和《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对536名青年军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青年军人在面对负性情绪时,使用频率最高为积极的情绪调节方式;②是否独生子女在青年军人情绪调节方式的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④年(军)龄越长、受教育程度越高的青年军人在面对负性情绪时,更倾向于选择积极的情绪调节方式.④不同类别的青年军人在情绪调节方式的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是否独生子女、不同年龄、不同军龄、不同类别和不同受教育程度均对青年军人情绪调节方式的选择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高师生知识价值观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用经过信度,效度检验的知识价值观问卷对368名高师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高师生对知识的社会价值的重视程度要高于对知识的个体价值的重视,在4个年级中,大一学生最重视知识的个体价值,大四学生最重视知识的社会价值,大三学生对知识价值重视程度最低,女生对知识的价值重视程度高于男生,在世界和平,审美维度上有显著的差异,文科学生更重视知识的个体价值,理科学生更重视知识的社会价值,并在审美维度上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采用自制问卷,对山东省部分高校600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调研,考察了山东省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状况,并对主观幸福感与各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男女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正性情感和自我满意感三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2)主观幸福感主要是由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和生活满意度决定的;(3)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是直接的,而生活满意度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既有直接作用效果,又有充当“中介变量”角色的间接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短时太极(八法五步)干预对大学生负性情绪下抑制功能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本研究以24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负性情绪刺激组(负性组)、中性情绪刺激组(中性组),各组12人(男6女6),测量情绪刺激前后的抑制功能并同步采集ERP数据.对负性组进行一次60 min中等强度的太极(八法五步)运动干预,干预后再次测量其情绪刺激前后的抑制功能并同步采集ERP数据.结果表明:1)运动干预前不同情绪刺激对抑制功能影响的差异为:①在反应时上,情绪刺激前,负性组与中性组在各任务(一致、不一致、抑制冲突)上的反应时均无显著性差异;情绪刺激后,负性组比中性组在各任务上的反应时均显著延长;负性组情绪刺激后较刺激前在各任务上的反应时均非常显著延长;中性组情绪刺激后较刺激前在各任务上的反应时均无显著差异.表明负性情绪刺激降低了抑制功能的运行效率.②在N2振幅上,情绪刺激后,负性组比中性组在一致、不一致任务上前额叶N2振幅均显著减小,表明负性情绪刺激降低了抑制功能任务出现后200 ms左右前额叶的电压值.2)短时太极(八法五步)干预对负性情绪刺激下抑制功能的影响为:①负性组干预后较干预前在各任务(一致、不一致、抑制冲突)上的反应时均显著缩短,表明干预后抑制功能的运行效率显著提升;②负性组干预后较干预前在一致、不一致任务上前额叶N2振幅较均显著增大,表明运动干预后抑制功能任务出现后200 ms左右前额叶的电压值显著增大.综上可知:负性情绪刺激对抑制功能具有干扰作用,其神经机制是前额叶区N2振幅降低;短时太极(八法五步)能够降低负性情绪刺激对抑制功能的干扰,其神经机制是前额叶区N2振幅增大;太极(八法五步)是降低负性情绪刺激对抑制功能干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师院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采用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对重庆师范学院95、96级205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重师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成人常模;文、理科及在来自农村和城市的大学生相比总体差异不显著;男、女大学生相比,男大学生仅在敌对性因子上均分显著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事件相关电位,比较情景修正与认知重评策略对负性情绪刺激加工产生的不同影响.选取20名大学生分别进行了简单注视负性、简单注视中性、情景修正负性和认知重评负性图片的实验;采用国际情绪图片系统的场景图片作为实验刺激材料,记录头皮脑电.实验结果表明:情景修正与认知重评策略在调节负性情绪时都能有效地降低情绪体验;与简单注视负性相比,情景修正负性图片对晚期正电位(late positive potential, LPP)的调制作用出现的较早, LPP大约在刺激后800 ms阶段开始显著下降,并且持续到刺激结束;相比情景修正策略,认知重评负性图片对LPP的调制作用出现的相对较晚,只发生在中期1 600~3 200 ms阶段.可见,情景修正策略是一种有效的情绪调节方式,与认知重评相比情景修正策略能够更早地影响到情绪产生的轨迹(emotion-generative trajectory);进一步丰富情绪调节动态模型可以为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通过问卷对4所高校791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了解大学生学业自豪感的特点,为大学生积极学业情绪的研究和培养提供一定依据。调查发现,大学生的学业自豪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学科差异;大学生学业自豪感在是否独生子女、年级、生源地上的总体差异不显著;大学生学业自豪感在性别和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和生源地上的交互作用明显。最后得出结论,大学生学业自豪感总体水平不错,在培养大学生学业自豪感方面应多关注男生、理工科学生、大城市学生和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17.
负性情绪是指与社会利益相悖,对行动起抑制或阻碍作用,无助于个性发展的情绪.就高等院校教师的负性情绪来说,如不加以适当的控制和调节,会给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带来极大的阻碍.本文对高等院校教师负性情绪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反应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探讨了教师负性情绪对学生素质教育的消极影响,提出了调控教师负性情绪的意义及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潍坊学院学报》2014,(5):85-87
通过选取潍坊市两所高等院校433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大学生感戴自评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当前大学生感戴心理的人口学特点及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女生的感戴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感戴总分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感戴密度上,独生子女的分值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不同专业大学生感戴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医科和文科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理科生;不同年级大学生感戴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大三学生的感戴得分最低。  相似文献   

19.
ABO血型,身高及体重在大学生中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浙江师范大学生中的ABO血型、身高及体得的分布、结果表明:本校学生ABO血型频率依产欠为O〉A〉B〉AB,符合长江流域血型分布特点;音乐系和地理系的学生中B型频率较高,分别为36.04%和32.69%,而教育系的学生中O型频率较高(47.86%)。本校大学生中O型频率明显高于浙江省社会人的O型频率;理科学生的高和体得分别大于文科学生的身高和体重。  相似文献   

20.
情绪调节效能感是个体对能否有效调节自身情绪状态的一种自信程度。采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量对韶关学院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韶关学院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群体分特征呈正态分布。其中理科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优于文科生,男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优于女生,高年级学生的情绪调节效能感优于低年级学生,家庭关系越好的学生优于家庭关系差的学生。高校应当根据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实际,采取相应措施增强大学生情绪和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