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麦芽糊精水解物对低聚糖测定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提取溶剂的浓度对含麦芽糊精的低聚糖食品的影响,确定了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麦芽糊精糖分的色谱条件为:流动相配比(乙腈∶水)=80∶20(v v);流速为0 7mL min;检测器灵敏度为+8;并且用4%的乙醇提取麦芽糊精,其四糖以上糖类的含量最高,效果最好.本实验对含麦芽糊精食品营养成分的识别,产品质量的管理和配方的确定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麦芽糊精的生产、品质控制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了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黏度和取代度为指标的测定方法,探讨了影响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乳化效果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黏度、取代度、乳化液颗粒大小及其分布状态是影响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乳化效果的主要因素;乳化液颗粒越小分布越均匀乳化效果越好,反之则越差.我们发现,要获得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纯胶)较好乳化效果的条件的优化组合是:1)乳化液颗粒小而均匀;2)黏度为4~4.5mPa.s;3)取代度在0.02以下.该结果为企业提高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乳化效果,实现企业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目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喷雾干燥法制备肉桂醛微胶囊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以阿拉伯树胶和麦芽糊精为壁材,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化肉桂醛的工艺条件,探讨了壁材组成、乳化剂用量、固形物浓度、芯壁比、进风温度、进料速度、喷射压力等对微胶囊化效果的影响,经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阿拉后胶和麦芽糊精的最佳配比为1:1,蒸馏单甘酯的用量0.4%(质量分数),固形物质量分数为40%,芯材与壁材的配比为V:m=1mL:10g,喷雾干燥最佳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225℃,进料速度210mL/h,喷射压力为180kPa。  相似文献   

4.
以玉米粉为原料,采用酶法生产DE值低于20的麦芽糊精过程中,玉米粉中含有水溶蛋白质和灰分,会进入液化液中,增加过滤的难度.经研究得到在液化液中加入膨润土絮凝蛋白质,应用在麦芽糊精的生产中,达到过滤容易、蛋白质降低明显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五种增稠剂与麦芽糊精复合后在冰淇淋中的应用效果,同时对冰淇淋抗融性、膨胀率及感观质量等指标进行了测试,选择了一种较好的冰淇淋复合增稠剂  相似文献   

6.
啤酒大麦极限糊精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大麦极限糊精酶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在制麦芽和啤酒酿造过程中的作用,阐述了大麦极限糊精酶的提纯,特点,检测方法及最新发现的两个抑制蛋白。  相似文献   

7.
以甘蔗糖蜜为原料,利用糖蜜中的糖类与辛烯基琥珀酸酐反应制备辛烯基琥珀酸糖酯,对其性质进行研究,并以辛烯基琥珀酸糖酯为主要活性成分复配手洗型餐具洗涤剂,对该餐具洗涤剂的性质和去污力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实验制备的辛烯基琥珀酸糖酯稳定性良好,具有较好的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 以辛烯基琥珀酸糖酯为主要成分制备的手洗型餐具洗涤剂具有适宜的黏度,良好的起泡性和去污力,符合国标中餐具洗涤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多不饱和脂肪酸一般具有异味,应用到乳粉中需要实施微胶囊化,故探索利用大豆分离蛋白进行油脂的微胶囊制备。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制得的大豆分离蛋白-麦芽糊精复合物的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及疏水性来研究大豆分离蛋白在油脂微胶囊化前后的结构变化,采用红外光谱法对大豆分离蛋白-麦芽糊精复合物的红外光谱图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增长,大豆分离蛋白-麦芽糊精复合物的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降低,疏水性随着温度的增加呈变强的趋势;由不同温度下制得的油脂微胶囊产品表面油含量、总油含量和包埋率等可知,当包埋温度为50℃时,微胶囊的油脂包埋率最高,达97.72%。研究结果可为开发具有辅助记忆功能的配方乳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辛烯基琥珀酸酐为亲核试剂,水相法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以取代度为衡量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结合方法对影响它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0.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辛烯基琥珀酸酐为亲核试剂,水相法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以取代度为衡量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结合方法对影响它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1.
用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测水中酚类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用麦芽糊精修饰的酪氨酸酶碳糊电极构成电流型生物传感器测水中酚类污染物质的方法 .在外加电压为 - 1 0 0 m V( vs.SCE) ,p H值为 5 .4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 ,在浓度为 2 .0×1 0 -7~ 1 .0× 1 0 -5mol/L的范围内电极与苯酚的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出下限为 1 .0× 1 0 -7mol/L ,响应时间为 2 min.此电极对其他酚类物质如 :邻苯二酚 ,对氯苯酚 ,邻甲酚等都有良好的响应 .利用此种电极可用来检测工业废水中的酚类物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麦芽糊精和联苯四甲酸二酐交联制备了麦芽糊精聚合物(MDP),并利用MDP吸附去除水中的次甲基绿。通过实验可以看出,MDP对次甲基绿具有较好的吸附去除能力,吸附能力在pH=3.0~9.0范围内影响不大,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同时,在重复再利用的实验中,经过4次吸附与解吸附后,MDP的吸附能力并未减弱。  相似文献   

13.
大麦极限糊精酶有自由态、束缚态、潜伏态三种形式.发芽0~7 d自由态和总的极限糊精酶活性逐渐增高,自由态酶2~5 d增长缓慢,5天以后呈快速增长趋势.潜伏态和束缚态酶开始低,3~5 d达到最高值,然后逐渐降低.低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可以促进极限糊精酶的合成,作用的合适浓度为0.5×10-6;与赤霉素拮抗脱落酸则能抑制极限糊精酶的合成,而且一定范围内,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发芽状态和发芽速率可以反映极限糊精酶的合成速率,发芽速率越快,极限糊精酶活性越高.  相似文献   

14.
rPA(K)原核表达产物的复性与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新型rPA(K)在原核系统中表达产物的纯化和复性,采用不同的洗涤剂(脲、Triton X - 100、乙醇)依次洗涤包涵体,又经硫酸铵沉淀,得到了经初纯后纯度较高的包涵体.结果表明,经2mol/L脲、1mL/L Triton X - 100、200mL/L乙醇洗涤,15%饱和度的硫酸铵沉淀后,包涵体的纯度由16.0% 提高到56.6%.在此基础上,利用稀释复性和透析复性2种方法对包涵体进行复性,以恢复产物的天然构象,获得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目的蛋白.结果如下:采用透析复性法,rPA(K)的比活可达1.33×105IU/mg;采用稀释复性法,rPA(K)的比活可达1.06×105IU/mg.利用S·TagTM rEK纯化试剂盒对目的产物进行进一步纯化,并对rEK和MgCl22种洗脱剂的洗脱效果进行了比较.SDS - PAGE结果显示,MgCl2洗脱后的产物,分子量未发生变化,仍为43ku,其纯度为72%;而rEK洗脱后的产物,其纯度达到了72%,且分子量减小至约40ku,表明去除了融合蛋白中的非目的片段.  相似文献   

15.
实验测定了自制DP8-12 糊精粉剂的吸湿性和溶解度 ,结果显示 ,该产品吸湿性不大而有较好的溶解度 .用 3种糊精作为壁材对维生素C、茶多酚和酒进行包埋试验 ,结果表明 ,DP8-12 糊精具有比普通糊精和麦芽糊精更好的包埋性能 .  相似文献   

16.
用乙醇沉淀、Sevag法除蛋白等方法得到羊肚菌菌丝体胞外粗多糖,并进一步通过离子交换色谱、分子筛色谱对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单一多糖组分MEP3A.经外光谱法、紫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法等仪器分析方法确定该多糖组分结构为直链→6)-α-D-Man p-(1→,分子量81.2 kDa,不含蛋白质、多肽和氨基酸.采用MTT法检测表明,该多糖组分可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具有免疫调节活性.  相似文献   

17.
经硫酸铵分级沉淀、CM-Sepharose CL 4B和DEAE-Sepharose CL 4B离子交换柱层析等步骤,从麦芽中分离提纯到一种酸性磷酸酶(ACPase,E.C.3.1.3.2),纯化倍数为33.06,酶液比活为88.27 U/mg.通过动力学方法测得其最适pH为5.4,酸碱稳定性较差,仅在pH 6.0左右的缓冲液中较稳定;最适温度为50 ℃,40 ℃以下有较好的稳定性;在最适条件下,该酶催化pNPP的米氏常数(Km)为4.696×10-4 mol/L.同时研究了一些金属离子和有机化合物对该酶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一步法合成策略,将β环糊精、麦芽糊精与联苯四甲酸二酐以1∶1∶10的摩尔配比交联得到了糊精聚合物(聚合物DP),并将聚合物DP作为一种吸附剂吸附水中的双酚A。吸附结果表明聚合物DP在较宽的pH值范围内都可以有效去除双酚A,最大吸附量达到了960 mg/g,吸附的过程属于Freundlich多分子层吸附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6次的吸附与解吸附的重复利用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材料可以多次反复使用,说明此聚合物作为吸附剂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研究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生产方法、工艺路线,并对其系列产品在微胶囊壁材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以柠檬油为芯材,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为壁材,壁材与芯材的最佳质量比为3:2,淀粉酯最佳的DE值为12.所得产品的微胶囊化产率和效率都接近100%.  相似文献   

20.
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反应温度、体系pH值、反应时间和淀粉乳浓度对取代度的影响,得出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5℃、体系pH值8.5、反应时间3h、淀粉乳浓度40%.且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红外光谱图显示在1 570.06cm-1和1 726.34cm-1处出现RCOO-和C=O的特征吸收峰,表明淀粉分子上引入了酯基和羧酸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