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3 毫秒
1.
目的:研究细菌类多糖疫苗冻干工艺优化方法.方法:首先根据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共晶点温度确定预冻温度;然后统计分析一次干燥阶段和解析干燥阶段制品温度线与设定温度线的重合时间,以确定一次干燥时间和解析干燥时间是否有缩短空间;最终确定优化冻干工艺曲线后,进行冻干试验,对优化前后冻干产品进行质量对比分析.结果:将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冻干工艺优化为:预冻-40℃、3 h;一次干燥-45℃→-10℃→10℃→25℃→40℃→31℃,总时间为12 h,真空控制为0.10~0.16 mbar;解析干燥31℃、6 h,真空控制为0.005 mbar.优化后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关键质量属性(外观、复溶性、水分、分子大小和多糖含量)均符合质量标准,检定结果无差异;优化后冻干周期缩短310 min.结论:优化后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冻干工艺周期明显缩短,设备负荷和生产能源成本降低.  相似文献   

2.
苹果冷冻干燥过程的优化及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苹果进行了冷冻干燥实验,确定了苹果片冻干工艺条件,计算了冻结时间,建立了苹果片冻干的传热传质模型,由模型计算出不同厚度物料的理论干燥时间,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冻结速率、物料温度、干燥室及捕水器温度、压强对冷冻干燥过程及制品质量的影响.苹果冷冻干燥的适宜工艺参数为冻结温度-35℃,冻结时间1h,升华干燥时干燥仓压强70-90Pa,解吸干燥时干燥仓压强20-30Pa,解吸干燥时物料温度50-60℃.  相似文献   

3.
对胡萝卜进行了冷冻干燥实验,确定了胡萝卜条冻干工艺条件,计算了冻结终点温度、冻结时间、物料厚度,建立了胡萝卜爷冻干的传热传质模型,由模型计算出理论干燥时间,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冻结速率、升华温度、干燥室及捕水器温度、压强对干燥时间的影响.胡萝卜条冷冻干燥的适宜工艺参数为冻结时间1h,物料厚度15mm,干燥室真空度60Pa,捕水器压强45Pa,温度-50~-40℃,总干燥时间5h.  相似文献   

4.
仿刺参真空冷冻干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仿刺参为试材,对其真空冷冻干燥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参采用速冻进行预冻结,真空冻干过程中,真空度在10 Pa以下恒定0.5 h后,开始加热,50℃加热升华3 h,然后升温至70℃直至冻干。在以上条件下得到的冻干海参外观形态饱满美观。  相似文献   

5.
眼角膜在冻干过程中的传热传质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角膜干燥过程的理论分析,建立了能真实描述角膜干燥过程传热传质的数学模型。采用ANSYS有限元计算软件对角膜的冻干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得出如下结果:冻干室内温度约-10℃,压强维持在50Pa左右时,角膜双面冻干所需时间为170min。采用移动网格来追踪升华界面上各节点的参数值,提高了本模型的计算精度,计算结果直观可靠,物理意义明确。  相似文献   

6.
以某化纤厂侧吹风空调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对空调及其自控系统进行故障诊断的方法.该侧吹风系统送风参数为:送风温度(16±1.0)℃,相对湿度(80±3)%,静压(650±5)Pa.应用基于参数估计的方法,利用现场测得的系统正常运行时的输入输出序列,建立了送风温度控制子系统的模型.应用此模型,得到了一种故障状况下的参数实时估计值和模型预测值,将它们和系统无故障时的信息比较,结合现场工程师的经验,检测出温度计的故障.  相似文献   

7.
以L-乳酸为原料,通过预聚合和固相聚合合成了聚乳酸,并研究了其热降解性.实验结果表明:(1)预聚合的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8h,采用复合催化剂,总用量在0.5%~0.7%之间;反应压强1000Pa,预聚物重均分子量在5000左右,熔点145℃~150℃.(2)固相聚合反应温度低于预聚物熔点5℃,时间30 h,可得重均分子量13.765万的聚乳酸.(3)聚乳酸产品干燥时间4h,熔融温度180℃,熔融时间20min,抗氧剂用量0.3%时,聚乳酸的降解率最小约为40%.  相似文献   

8.
人参蛋白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真空冻干保护剂的筛选和冻干曲线的优化,建立人参蛋白冻干的最佳工艺.方法 以外观、色泽、再分散性为指标,考察不同种类和浓度的冻干保护剂对人参蛋白样本的影响,筛选出最佳保护剂;采用电阻法检测其共熔点,在此基础上,以T-SOD酶活力为指标,优化样本,解析干燥程序,以建立人参蛋白样本的冻干曲线.结果 加入5%甘露醇的冻干保护剂,人参蛋白冻干样本外观、形态、再分散性较好;通过检测确定人参蛋白样本的共熔点为-4℃;经过优化后建立的冻干曲线为-40℃预冷2h后,6h内升温至-10℃,随后2h升温至-4℃,维持10h,然后1h内升温至5℃,再1h升温至15℃,维持2h.结论 通过对人参蛋白样本冻干保护剂和冻干曲线的优化,确定了人参蛋白样本最佳的冻干工艺.  相似文献   

9.
真空冷冻干燥香蕉片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电阻法测定香蕉片冻干过程的共晶点和共熔点温度,研究不同物料成熟度、厚度、护色剂、冻结方法、加热板温度、干燥室真空度对香蕉冻干品得率、复水率、维生素C含量、可溶糖含量、酸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蕉物料选用成熟度在7~8分熟,切成5~7mm厚度,选用L-半胱氨酸(L-Cys)护色,采用速冻方法冻结,干燥室真空度控制于70Pa,加热板温度0-60min~240min~300min~360min走势设定为20℃~60℃~60℃~40℃~40℃,所获香蕉冻干片品质优、产量高.  相似文献   

10.
搁板温度对人血小板冻干保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次干燥温度位的高低直接影响一次干燥所需时间.实验研究了干燥箱搁板温度对血小板冷冻干燥保存的影响,检测了冻干血小板复水后的数值恢复率、细胞形态和结构、血小板凋亡和活化等指标,与新鲜组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显示:当搁板温度为-30℃时,血小板冻干复水后的数值恢复率为(89.0±3.2)%;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分布宽度(PDW)值分别为(12.4±1.5)fL和(18.3±1.5)%,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未凋亡率为(87.5±2.6)%,非活化率为(80.4±2.6)%.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热风干燥法和真空冷冻干燥法对板栗粉感官品质、营养成分、色泽以及复水性的影响,并制定了2种板栗粉的营养标签.实验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方式有效地保存了板栗粉中的还原糖、总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真空冷冻干燥板栗粉的色泽相对较浅,板栗风味也略淡,颗粒较细,适合添加到焙烤食品中.而当热风干燥参数选择60℃、8 h时,产品色泽浅黄,有板栗的特殊香气,也保存了大部分营养成分,适合添加到板栗风味食品中.2种方法制备的板栗粉属于蛋白质来源食物和低脂肪食品,均提供较高能量,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12.
顾震  徐刚  张森旺  徐建国 《江西科学》2010,28(3):331-332,369
采用感官评定、微生物评定,对烘箱干燥和联合干燥的肠衣产品进行比较,确定肠衣干燥的工艺。其最佳工艺参数为干燥前期(2 h)采用热泵干燥,干燥温度为35℃,干燥后期(3 h)采用热风干燥,干燥温度为70℃,干燥时间5 h。  相似文献   

13.
马森 《应用科技》2011,38(1):10-13
对茶叶中提取咖啡碱的方法进行了改进,方法为:95%乙醇回流提取一水浴蒸馏回收乙醇→加M如中和鞣酸、吸收乙醇和水分→90℃左右烘干乙醇、水分→油浴180~190℃加热粗提物,咖啡碱升华→纯品.武夷岩茶生产副产品茶末、茶片、茶梗中咖啡因含量分别为:45.65±0.66(mg/g)、42.14±5.68(mg/g)、25.55±0.55(mg/g),从中提取咖啡碱率分别达到0.97±0.30(%)、0.44±0.08(%)、0.38±0.07(%).用紫外和红外光谱法定性定量,产品为咖啡碱,纯度达到80%以上.对提取条件以正交实验优选结果,主要影响因素为提取温度,最优提取条件为温度70℃、料液比1:12.5、提取时间20min.  相似文献   

14.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钛酸钡电子陶瓷粉体,在共沉淀产物的干燥过程采用恒温干燥和冷冻干燥两种方法,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干燥后的共沉淀产物和煅烧后粉体形貌,以比较冷冻干燥对粉体颗料团聚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得的粉体颗粒平均尺寸约为200nm,采用冷冻干燥的共沉淀产物的团聚体比恒温干燥的小,说明在液相法制备超细粉体过程中采用冷冻干燥可以减轻颗粒之间的团聚.  相似文献   

15.
以新鲜香菇为实验材料,测定其共晶点和共熔点。以JDG-0.2新型冻干机为基础,对香菇真空冷冻干燥工艺进行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确定物料厚度、预冻速率、干燥仓压力和加热板温度为影响香菇真空冷冻干燥试验的主要因素。通过单因素实验以及4因素5水平的二次回归正交试验确定各因素的取值范围,分析了各因素对干燥时间的影响大小为:预冻速度〉干燥仓压力〉物料厚度〉加热板温度。最后对工艺参数优化处理,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干燥仓压力61.8Pa,加热板温度61.7℃,预冻速度2.58℃/min,物料厚度6.78mm。冻干时间7.27h。  相似文献   

16.
研究在3种不同温度(19±1℃、25±1℃、31±1℃)条件下不同浓度的溶壁微球菌和白斑综合症病毒对凡纳滨对虾的致病性。通过单独及合并感染对虾记录其死亡率并检测病毒携带量。结果显示:温度19±1℃条件下,至实验结束各组累积死亡率和病毒携带量分别低于7.7%,8.6×102 copy/g。温度25±1℃条件下,48~96 h单独感染WSSV累积死亡率与合并感染组差异显著(P0.05),而且合并感染组不同浓度之间存显著差异(P0.05),死亡率和病毒量最大值分别为71.1%,6.2×105copy/g(合并感染浓度9.5×107 cfu/m L组)。温度31±1℃条件下,各组累积死亡率在48 h迅速升高,合并感染组死亡率和病毒携带量(最大值:75.6%,2.0×106 copy/g)明显高于单独感染WSSV组(42.2%,2.2×104 copy/g)。随着感染时间延长,单独细菌感染组对虾死亡率随感染浓度升高而升高(最大值:71.1%)。因此合并感染对对虾养殖危害更大,且随着温度升高,溶壁微球菌和合并感染的致病力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即温度能显著影响溶壁微球菌和WSSV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菌株产酶特点的基础上,对纳豆激酶(NK)制剂的干燥技术及其保存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NK菌株的产酶特征有明显差别;冷冻干燥和静态微波真空干燥都可用于纳豆激酶的干燥处理,其中冷冻干燥适用于纳豆激酶实验室干燥,而静态微波真空干燥适用于纳豆激酶制剂的规模化干燥;同时静态微波真空干燥时温度以不超过50℃为宜,温度过高则NK活性急剧下降,而且物料颜色变黑;NK经过干燥处理后室温贮藏24个月时,NK活性仍可达到其原始酶活的80%以上,研究结果为纳豆激酶制剂的产业化开发和应用提供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8.
以乙烯裂解副产C9馏分为原料,采用热聚合反应C9制备石油树脂.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对石油树脂收率、色度的影响.树脂的收率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和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反应温度超过240℃,反应时间超过8h后,石油树脂的收率趋于稳定;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树脂的软化点逐渐降低,树脂的色度逐渐增大.综合分析得适宜的C9石油树脂制备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8h,反应温度230℃,反应压力0.6M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