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选用生物氮素和蛋白粉代替原配方中的蛋白胨和豆粕粉,对洛伐他汀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确定了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经30t发酵罐连续10批验证,平均产量达到10790mg/L,比原配方提高了13.5%。原材料消耗成本可降低10%以上,特别是减少了发酵泡沫,发酵装料系数也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报道了以玉米为主要原料,采用红曲霉菌,通过液体深层发酵生产红曲色素的最佳培养基组成及其相关工艺条件的选择。摇瓶结果表明,按最佳培养基配方,以8-10%的接种量,在32℃经过72-96hrs的摇瓶培养,发酵液红色素色价基本稳定在120u/ml。最高达150-160u/ml,湿菌体收率为培养液的12%,湿菌体色价为800-1000u/g。  相似文献   

3.
研究羊肚菌Ydj0705的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确定液体发酵的工艺条件及方法,开发真菌资源菌丝产品。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羊肚菌Ydj0705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从而建立羊肚菌Ydj0705液体发酵工艺。结果显示,羊肚菌Ydj0705液体发酵培养基最佳配方为:玉米粉30g/L,葡萄糖10g/L,黄豆粉20g/L,酵母粉5g/L,KH2PO4和MgSO4适量;最优液体发酵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6℃,摇床转速定量,培养基初始pH为6.0,装液量为100mL培养液,接种量10%,发酵时间144h。羊肚菌Ydj0705液体发酵工艺能高效生产菌丝体,为开发羊肚菌真菌资源产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茶薪菇液体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液体摇瓶培养法,对茶薪菇液体发酵的培养基pH、最适温度、摇瓶装量、摇瓶转速及不同液体培养基配方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茶薪菇液体发酵的培养基初始pH为6.0-6.5,最适温度为25℃,摇瓶装量为50-70ml/250ml三角瓶,摇瓶转速为120-150rpm,最适培养基配方为以麸皮为主要成分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5.
以交沙霉素产生菌R29为供试菌株,采用响应面法综合实验设计,利用SAS分析软件对交沙霉素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棉籽饼粉和豆油为主效应因素,且培养基中棉籽饼粉和豆油最佳比例分别为1.9%和0.405%时,预测交沙霉素的发酵效价为220.6μg/mL.经验证试验,最优条件下交沙霉素的发酵效价为221.8μg/mL,与预测值相近,比原始配方下交沙霉素的发酵效价提高了10.66%.说明优化的发酵配方确实比初始配方更有利于菌株R29的产素.  相似文献   

6.
郑桂兰  陈小明  王洪钟 《江西科学》2007,25(5):565-568,610
原发酵条件中的底物浓度过低,致使发酵液中的产物浓度不高,就提高底物浓度后的其它发酵条件进行了调整,通过正交实验,获得了最佳的发酵培养基配方,最后通过50 L放大发酵获得了成功,发酵液中产物浓度可达3 619 mg/L.  相似文献   

7.
楚杰  田金龙 《山东科学》1992,5(3):26-30
以枯草杆菌H_(19—7—34)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诱变及热处理多次交替处理,获得高产稳定株43—9,该菌株在C/N为1.34,pH6.5~7.0,500ml的三角瓶装量30ml的清液发酵培养基中,用旋转式摇床,转速228r·p·m,37±1℃发酵64hrs,α—淀粉酶平均活性达到526u/ml,最高达550u/ml,比出发菌株提高53.3%,进一步降低了食品用酶的成本,有利于形成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8.
以香蕉为原料,采用摇瓶发酵法生产香蕉果醋,研究香蕉果醋的生产工艺及香蕉果醋的营养饮料配方。结果确定出香蕉果醋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是:发酵液初始酒精度6%,醋酸菌接种量10%,糖度10%,30℃条件下摇床发酵10d,酿制的果醋总酸度达到4.4g/100ml。香蕉果醋营养饮料的最佳调配配方是香蕉原果醋11%,白砂糖8%,蜂蜜2%。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菌株槭菌刺孢(Mycocentrospore acerina)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蔗糖6%,黄豆粉2.26%,(NH4)2SO40.16%,CaCO30.45%,NaCl 0.19%;最佳发酵条件为20℃,100r/min,起始pH值为7.0,在250mL的三角瓶中加入优化发酵培养基50mL,发酵培养240h;在发酵过程中,不必补加各成分,其原始培养基成分已足够整个发酵过程中产色素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枯草芽孢杆菌BS-6液体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6的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工艺条件,确定最佳的培养基为:蔗糖3%,蛋白胨1%,酵母膏0.5%,KH2PO4 0.45%,(NH4)2SO40.25%,碳酸钙0.2%;最适发酵条件为:温度30℃,pH值7.0,装量20ml/250ml锥形瓶,转速200r/min。  相似文献   

11.
以聚氨酯为载体固定化培养玫瑰微球菌,发酵生产海藻糖合成酶系麦芽糖苷基海藻糖合成酶MTSase和麦芽糖苷基海藻糖水解酶MTHase。考察了细胞固定化对菌体生长及产酶的影响, 对固定化细胞重复批次发酵换液条件进行了初探。固定化细胞发酵40h,酶活达到最大值,产酶周期缩短了56h,细胞干质量和酶活分别达到12g/L和52u/mL,比游离细胞发酵提高了12%和33%。重复批次发酵最佳的换液条件为发酵40h后,以40%的换液量每隔24h以等量新鲜培养基替换发酵液。在此条件下,重复发酵9批,连续230h菌体生物量及酶活无明显下降。在10L发酵罐中进行放大实验,酶活最高达到80u/mL,重复发酵7批,连续180h菌体生物量及酶活无明显下降,酶的时空产率达到56.9u/(L·h),比单批发酵提高了42.5%。  相似文献   

12.
从BF—7658α—淀粉酶生产用菌株出发。选育出的H19—7—34菌株能适应以淀粉的酶水解液、豆饼碱水解液和无机盐组成的清液发酵培养基和发酵过程中不补料的工艺。在5001罐二级发酵试验中,α—淀粉酶活力平均可达343u/ml。这种清液发酵新工艺所得发酵酶液具有杂质少,过滤速度快,便于精制,提取总收率高(68.8~83.8%),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香菇液体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其国 《科技信息》2009,(34):115-115
本文对香菇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成分配比进行了研究。在28℃、振荡频率为200r/min、发酵时间为130h、装液置为200ml的情况下,香菇液体发酵培养基营养配比为:蔗糖2%,磷酸二氢钾l%,硫酸镁0.15%,麦麸2%、豆饼粉5%。  相似文献   

14.
纤溶酶高产菌株筛选及其液体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研究实验室自主分离的2株纤溶酶高产菌株发酵条件,采用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液体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无机盐进行了优化,并对培养基初始pH、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对产酶量的影响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菌株1液体发酵合适的产酶培养基配方为大豆粉的质量分数为6%,葡萄糖2%,CaCl2 0.06%,MgSO4 0.07%;菌株2液体发酵合适的产酶培养基配方为大豆粉的质量分数为6%,玉米淀粉2%,CaCl2 0.06%,MgSO4 0.07%.培养基初始pH均为6.5时酶活性最高;发酵温度均以38℃最好;而菌株1和菌株2的适宜发酵时间分别为48~84 h和60~84 h.在优化条件下,菌株1、菌株2液体发酵最高酶活分别为306.46 IU/mL和319.76 IU/mL。  相似文献   

15.
苏云金芽孢杆菌LLB19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单因子实验对苏云金芽孢杆菌LLB19菌株发酵培养基碳氮源配方进行优化,确定以玉米淀粉、玉米粉为发酵培养基的碳源;以黄豆饼粉、酵母粉作为发酵培养基的氮源.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SAS软件分析该菌株的发酵培养基配方,确定了玉米淀粉、黄豆饼粉、酵母粉为影响LLB19菌株芽孢含量的3种重要因子.运用爬坡路径法对这3种因子进行实验,获得这3种重要因子的最适质量浓度范围.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得出3种重要影响因子的交互作用及最佳条件.确定LLB19菌株产芽孢最佳发酵培养基为:玉米淀粉20.0 g/L,黄豆饼粉26.7 g/L,酵母粉5.5 g/L,K2HPO4 0.3 g/L,MgSO4·7H2O 0.2 g/L,CaCO3 0.4 g/L,ZnSO4 0.2 g/L.最佳发酵培养基芽孢数为4.250×107/mL,与初始培养基芽孢数3.410×107/mL相比提高了24.6%.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粉红粘帚霉ACM941 发酵过程中的分生孢子产量,本研究对其固体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以产孢量为测定指标,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确定ACM941 固体发酵基础培养基为麦麸和棉籽壳混合物,其比例为4:6;在基础培养基中添加2%玉米粉、2%燕麦粉、3%牛肉膏、2%蛋白胨可获得更大产孢量;对发酵温度、接种量等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发酵培养基初始含水量为30%;种龄48 h;接种量6%;发酵过程中24 h 全光照;菌丝生长温度25℃,产孢温度20℃。在最佳发酵条件下,ACM91产孢量达1.17×109 cfu/g 培养物,比初始发酵水平提高了12.4 倍,为生防制剂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枯草芽孢杆菌478是为生皮脱毛选育的一株中性蛋白酶产生茵。500 ml 摇瓶,装量50 ml 培养基,接种一小铲,31℃摇床培养40小时,产酶为5502 u/ml。BF—12—Ⅰ型罐发酵28小时,31℃产酶为5795 u/ml。酶的酪蛋白水解最适 PH 为7.0,活性范围为 PH 6.5~7.5,此间热稳定性较好,40℃两小时失活为12%。酪蛋白水解的最适温度为40~50℃。Fe ~(++)Hg~(++)与 Cu 对酶有抑制作用,Ca~(++)与 Mg~(++)则有激活作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得到9条带。国内外一直沿用的硫化碱脱毛工艺对环境污染严重。酶法脱毛则是解决污染问题的可行途径。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对此作了积极的研究。然而,可用的产酶株仍是屈指可数,脱毛工艺的革新受到很大限制。为了推进酶法脱毛工艺向前发展,我们选育了脱毛效果较好的枯草芽孢杆菌478中性蛋白酶产生株。本文对该茵的发酵及其产生的中性蛋白酶的一些基木特性作一报导。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南海海绵Halichondria regosa中分离得到脲酶产生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B81进行脲酶生产的发酵条件优化;并对其脲酶特性进行测试。通过对基础培养基筛选后,对选定基础培养基进行了Plachett-Bunman重要因素筛选,最终选定的重要因素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了最终的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5 g/L,蛋白胨12.5 g/L,牛肉膏5 g/L,酵母粉6.5 g/L,KH2PO42 g/L,NaCl 1 g/L,尿素0.625%(W/V),Ni(NO3)20.006 25%(W/V),H2O 1 L。优化后,使得脲酶的产量提高到了原培养基的170%。菌株所产生的脲酶的最适反应pH为7.0,最适温度为40℃,Pb2+、Cu2+对脲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灵芝液体深层发酵培养条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菌丝体生物量为主要指标,研究了灵芝在液体深层发酵过程中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对其菌丝体生长状况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灵芝液体深层发酵的培养基配方为:豆饼粉1.25%,蔗糖4%,KH2PO40.0107%,MgSO40.0336%(C/N为:10/1);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pH 4.0,接种量10%,在温度28℃,转速170 r/min的条件下,培养4 d,每100 mL培养液菌体收获量可达1.8370 g(湿重),含水率83%,折合干重0.3213 g.  相似文献   

20.
为优化JAXS-2菌株用于多糖类中药材发酵炮制的培养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蔗糖(A)和玉米浆粉(B)的添加量以及发酵温度(C)作为主要影响因子,以发酵炮制液总粗多糖含量(R1)为响应值,通过De-sign Expert 10软件的响应面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发酵炮制培养基及发酵参数及其交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B的交互作用对R1影响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C的交互作用不显著.综合考虑原产品对色度的要求和生产成本,确定发酵炮制培养液最佳配方和工艺为:在基础中药材培养液中添加5g/L蔗糖、2g/L玉米浆粉和0.05 g/L的七水硫酸镁,发酵温度为40℃.在该条件下R1为1479 mg/L,与最高预测值1545.4 mg/L比较接近,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实际发酵情况,可使R1比优化前的1024 mg/L提高44.4%.此外,发酵炮制培养液在制备和高温灭菌过程中,在较短的时间完成了药材的"煎煮"处理,培养液总粗多糖的含量比原常规煎煮法提高了2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