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用L16(44)正交试验探讨从二色补血草花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结果表明二色补血草花总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是以料液比为1g∶25mL,体积分数60%的乙醇为浸提剂,温度为50℃,浸提时间3.0h。  相似文献   

2.
二色补血草全草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硝酸铝比色法测定二色补血草全草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结果表明:二色补血草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为:花45.8553g/mg、根26.6462 g/mg、茎29.0274 g/mg、叶37.2616 g/mg。二色补血草全草黄酮类化合物提取1次提取率大于77%,提取两次提取率大于92%,因此提取级数为2。经过7次的重复性实验,它们的RSD为0.1016-0.1410%、变异系数0.3692—0.5991%、稳定性R%>97.5%、平均回收率96.19—99.19%。测定方法简单易行,方便快捷,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3.
针对近年来国内外对二色补血草疾病治疗效果研究现状,对二色补血草化学成分及应用进行综述,包括对多糖类、挥发性油、氨基酸、黄酮类化合物以及其他成分的提取及纯化;根据二色补血草的多种药用价值,阐述其在止血及补血、抗氧化、抗菌、抗肿瘤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并总结了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指出二色补血草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草药,未来的研究重点应是探究各种化学成分的调控通路以及在药用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
甲醇浸提法提取荠菜黄酮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荠菜为原料,研究了甲醇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配比等单因素对荠菜中黄酮类化合物浸提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试验得到了最佳提取工艺:甲醇体积分数为0.125,浸提时间为2.9 h,料液质量比为1∶32.7。在最佳浸提条件下得到荠菜黄酮类物质提取量为每克干样中芦丁当量29.33 mg。  相似文献   

5.
对黄花蒿植物凝血物质基础进行了探究.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对黄花蒿植物进行浸提;采用凝血板法、试管法、血浆复钙时间测定法检测浸提物凝血药效;采用碱溶酸沉淀法及低温法对正丁醇浸提物的黄酮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进行分离并分析了黄酮类化合物紫外可见光谱及荧光光谱性质;采用理化显色反应对化合物进行鉴定,并利用TLC显色反应对萜类化合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花蒿植物凝血药效部位为正丁醇浸提物,正丁醇浸提物在不同的检测方法中均有显著的凝血药效,正丁醇浸提物主要化学组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及萜类化合物.说明黄花蒿植物凝血药效部位为正丁醇浸提物,其化学组分主要为黄酮类化合物及萜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浸提温度、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等因素对金银木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单因素水平。正交实验确定了以乙醇为浸提剂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体积分数为0.60的乙醇,料液比1∶30,70℃,浸提4h。金银木叶中富含黄酮类化合物,颜色反应试验和紫外光谱分析初步表明,其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和黄酮醇类。  相似文献   

7.
应用微波萃取技术,以柚子皮为原料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液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在微波单因素浸提的基础上,采取正交优化试验,以探讨微波功率、料液比、微波处理时间、pH值、溶剂及溶剂的浓度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正交实验表明,微波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条件是:微波功率是595W、微波处理时间20s、液料比为15:1、pH值为11、溶剂是浓度为80%的乙醇,在此条件下浸提,所得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为0.748%.在该工艺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的得率比较高、所需要的时间短,是一种快速、高效、节能、环保的新型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8.
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拥有巨大的土地开发利用潜力.但该地区土壤含盐量较高,不利于作物生长.二色补血草花色艳丽、花期较长、枝干挺直翠绿,风干之后可长期保存,是干花和园林花卉配置当中常用的花卉材料.且二色补血草为耐盐植物,能够在较高盐浓度下存活并完成其生长史.本文通过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进行实地考察,随机选取土壤含盐量不同的地块,调查不同土壤含盐量对二色补血草分布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含盐量为0.49%-2.11%的范围内有二色补血草的分布,当土壤含盐量在0.88%与1.18%时,单位面积二色补血草分布数量最多.在其分布范围内,土壤含盐量对其生长有着显著的影响,随着土壤含盐量的升高,二色补血草叶片的干重、鲜重、含水量、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而叶片丙二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上升.以上表明,土壤含盐量影响二色补血草的分布和生长.  相似文献   

9.
融冻微波破壁法提取枣核中黄酮类化合物及纯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自嵘  李平菊  许莹堂  吴冬青 《甘肃科技》2006,22(4):112-114,176
本文将融冻微波破壁法和微波破壁法相结合技术用于枣核总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详细研究了融冻微波破壁法和微波破壁法提取枣核中总黄酮类化合物最佳工艺,并对黄酮类化合物的纯化条件作以研究。结果表明:融冻微波破壁法是提取枣核黄酮类化合物的优选方法,游离黄酮类化合物最佳提取工艺为:以料液比为1g:20m l,体积分数40%的乙醇为浸提剂,在低火、微波提取2m in。具酚羟基和游离花色素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以料液比为1g:20m l,在中火、微波提取3m in。  相似文献   

10.
用乙醇浸提法从紫苏粕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分别考察了浸提时间、浸提温度、乙醇体积分数及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样品的线性回归方程为A=0.004 9+0.01 c,相关系数R=0.999 8;浸提时间2h、温度70℃、乙醇体积分数50%、固液比1:12g·mL~(-1)时黄酮类化合物的得率最高为51.34 mg·g~(-1),加标回收率在94.40%-107.18%之间.原紫苏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平均得率为70.09mg·g~(-1),说明紫苏叶经超临界CO_2提取挥发油后黄酮类物质的损失较少,该工作可以促进紫苏粕资源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自吸泵叶轮气液混合能力对自吸性能的影响,在叶轮原模型基础上,设计了叶片不同进口边位置的5种模型方案.采用VOF多相流模型对不同方案全流域进行三维定常数值计算,研究对自吸性能的影响规律.针对350WFB-1200-50型外混式无密封自吸泵,初始条件设定进水S型弯管中含一定体积的空气段,出口处设置含气率监测点.结果表明:针对中高比转速叶轮,进口边沿后盖板位置向出口前掠,使得叶轮进口边工作时对流体分时加载,可以有效提升叶轮的气液混合能力,从而缩短自吸泵的自吸时间;在一定前掠角度范围内改变进口边位置对自吸泵的扬程和效率影响不大,但是当叶片进口边向出口位置前掠超过一定范围时,会导致自吸泵扬程明显下降;当叶轮进口边前掠10°时,额定工况下自吸时间缩短25%,自吸性能明显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作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内最权威的诗歌刊物《,诗刊》无疑代表了当时的文学潮流,并引领着文学的走向。研究自1957年1月到1965年停刊的《诗刊》,可以清晰地把握当时的诗坛动态和文学环境,不失为五六十年代中国文学的一份生动史料。本文着重考察的是《诗刊》如何以对“五四”以来新诗人的重估和对新诗史的重构,完成了新诗在五六十年代的历史叙述。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湿度传感器稳定性的误差,指出影响湿度传感器稳定性的误差有线性误差、温度影响误差、湿滞误差以及校验标准误差等.  相似文献   

14.
技术异化的生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技术的复杂性和局限性、技术的不恰当使用、自然的不可预见性、技术理性的沙文主义式扩展及社会文化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技术异化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5.
对图书馆读者满意度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图书馆读者满意度的含义及衡量要素,论述了图书馆调查读者满意度的目的及方式,提出了图书馆提升读者满意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目前图书馆业务外包的外延和内涵,论述了业务外包之后的图书馆办馆效益,分析了业务外包带来的问题,对业务外包后的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7.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图书馆的工作职能将发生显著变革,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图书馆要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就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人才素质是决定性因素;网络建设是必由之路;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是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8.
医疗体育对大学生身高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至24岁的大学生,随着内脏器官的不断完善,两次身高增长的高峰期已经过去,一但骨骺部位闭合,骨化,身高的增长就几乎停止。通过对815名学生样本数据的正态分析和对中外多项增高实例研究,对比,得出大学生群体中身材矮小及伴随相关心问题的人,通过有针对性的体疗锻炼,能使其形体和心理都得到有效的改善。对大学生身体发育抢救阶段,医疗体育(体疗)方案,运动处方,增高器械等方面的深入探索,对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利用极大值原理证明了对于Rn 中凸域Ω在狄利克莱边界条件下拉普拉斯算子的第一、第二特征值之差成立 :λ2 -λ1≥ π2d2 ,其中d为Ω的直径  相似文献   

20.
罗兰.巴特的著名论文《作者之死》文字不多,但其思想来源却十分复杂:哲学界反理性思想尤其是福柯的"人之死"理论、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理论和拉康的主体观、法国当时的社会现实等都为"作者之死"理论的提出准备了条件。和福柯、拉康在哲学界高倡"人之死"、"主体死了"相呼应,巴特把矛头指向权力结构在文学批评领域的体现者——作者身上。他宣布了"作者之死",在话语领域中争取实现自己的乌托邦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