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准噶尔无叶豆化学成分及其细胞毒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纯化、薄层色谱及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研究了准噶尔无叶豆(Eremospartonsongoricum(Litv)Vass)全草的化学成分,SRB法测定了细胞毒活性.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β-谷甾醇(1);羽扇豆醇(2);3β,20β-二羟基羽扇豆烷(3);Cylicodiscic acid(4);7,3′-二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5);7-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6);β-胡萝卜甙(7).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药理实验结果表明,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有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2.
龙血竭主要黄酮类成分及其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反相RP C-18等柱色谱分离技术,从广西龙血竭甲醇提取物中分离了8个主要的黄酮类化合物,经综合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5,4'-二羟基-7-甲氧基-6-甲基黄烷(1),7,4'-二羟基高异黄烷(2),7,4'-二羟基-8-甲氧基高异黄烷(3),7,4'-二羟基高异黄酮(4),4'-羟基-2,4-二甲氧基二氢查尔酮(5),4,4'-二羟基-2-甲氧基二氢查尔酮(6),2,4,4'-三羟基-6-甲氧基二氢查尔酮(7),4,4'-二羟基-2,6-二甲氧基二氢查尔酮(8).还测定了化合物1~8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化合物1表现出较强活性.  相似文献   

3.
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等色谱技术分离纯化窄叶鲜卑花的化学成分,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结构.从窄叶鲜卑花二氯甲烷浸膏中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香草醛(1)、甲基阿魏酸(2)、对甲氧基桂皮酸(3)、N,N′-二环己基脲(4)、Valencicacid(5)、ω-羟基-3-甲氧基-4-羟基苯乙酮(6)、异阿魏酸(7)、咖啡酸(8)及3,4-二羟基苯甲酸(9),除化合物2、7及8外,其他化合物都为从该植物中首次报道,化合物5及6首次从蔷薇科得到,化合物4首次从植物体内得到.以上结果可为该药材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剂萃取、硅胶色谱柱、C18反相色谱柱、LH-20凝胶色谱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及旋光仪等仪器鉴定忧遁草化合物的结构.从忧遁草的95%乙醇提取液中分离鉴定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黑麦草内酯(1),异黑麦草内酯(2),3-羟基-9甲氧基紫檀烷(3),蚱蜢酮(4),(-)evofolin B(5),3-羟基-1-(4-羟基-3,5-二甲氧基苯)-1-丙酮(6),吲唑(7),吲哚-3-甲醛(8),entadamide A(9).其中化合物3-6,9为首次从忧遁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运用聚酰胺、硅胶、葡聚糖凝胶等柱色谱方法,从云南产龙血竭总酚提取物中分离出4个黄烷类、2个芪类、4个甾体类成分. 通过现代波谱学方法结合化学显色方法,鉴定其结构分别是4’,7-二羟基黄烷;7-羟基-4’-甲氧基黄烷;4’,7-二羟基-3’-甲氧基-8-甲基黄烷;4’,7-二羟基高异黄烷;4’-羟基-3,5-二甲氧基二苯乙烯;反式-4’,5-二羟基-3-甲氧基-二苯乙烯;豆甾醇;4-甲基-胆甾-7-烯-3β-醇;环阿尔廷醇;25(R)-薯蓣皂苷元. 化合物4’,7-二羟基-3’-甲氧基-8-甲基黄烷、反式-4’,5-二羟基-3-甲氧基-二苯乙烯、环阿尔廷醇、25(R)-薯蓣皂苷元为首次从龙血竭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对水线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和纯化,并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结果显示,从水线草中可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6,7,4’-四甲氧基黄酮(I),7-羟基-5,6,4’-三甲氧基黄酮(Ⅱ),3’,4’,5,6,7-五甲氧基黄酮(Ⅲ),5,7,4’-三羟基-6-甲氧基黄酮(IV),5,4’-二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V),α-香树精(Ⅵ),β-谷甾醇(Ⅶ),这些化合物是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的.  相似文献   

7.
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中压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技术对九蒸九制后的多花黄精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现在波谱技术(ESI-MS,1H NMR,13C NMR)进行结构鉴定.从组分一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交链孢酚(1)、环(L-亮-L-异亮)二肽(2)、5,7-二羟基-6,8-二甲基-3-(4'-羟基苯基)chroman-4-酮(3)、5,7-二羟基-6-甲基-8-甲氧基-3-(4'-羟基苯基)chroman-4-酮(4)、3-(9,12-十八碳二烯酰基)甘油(5)、1,4-二呋喃基-2,3-二羟基-1,4-丁二酮(6)、5-羟甲基糠醛(7)、8-羟基色原酮(8).体外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6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抑制率为4.84%,IC50值为35.4μmol/L(对照品为57.8%,IC50值为26.4),但化合物6没有明显的体外胰脂肪酶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硅胶柱色谱和HPLC分别对苦碟子地上部分和根部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从地上部分中得到2种木脂素类化合物,从根部中得到2种酚酸类化合物。经^1HNMR、^13CNMR等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4,8-(3'-甲氧基,4’-羟基)-二苯基-2,6-二羟基-双四氢呋喃木质索(1),(+)-丁香树脂酚(2),咖啡酸(3)和3,4-二羟基苯甲酸(4)。4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民族药丽江獐牙菜(Swenia如如州)的化学成分,寻找活性物质。方法:用系统溶剂提取,常规的硅胶柱层析和薄层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波谱特征鉴定其结构。结果:从丽江獐牙菜的脂溶性部分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其中3个分别鉴定为齐墩果酸、1,8-二羟基-3,7-二甲氧基(口山)酮和1,7,8-三羟基-3-甲氧基讪酮,另3个结构正在鉴定中。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0.
运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诺丽酵素中化学成分进行 研究,从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运用 NMR 技术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blumenol A(1)、 (6R,7E)-9-hydroxy-4,7-megastigmadien-3-one(2)、4-allyl-2-hydroxyphenyl 1-O-β-D-apiosyl-(1 →6)- β -D-glucopyranoside (3)、2-methoxy-4-vinylphenyl β -D-apiofuranosyl-(1→6)- β -Dglucopyranoside(4)、4-hydroxyphenethyl-2′-R-hydroxypropanoate(5)、3-羟基-4-甲氧基肉桂酸 (6)、trans-4-hydroxy cinnamic acid(7)、对羟基苯丙酸甲酯(8)、p-hydroxy-phenylpropionic acid(9)、 3-甲氧基-4-羟基苯乙醇(10)、香草酸(11),化合物1~2及5~11为首次从诺丽酵素中分离得到。采 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全部化合物的抗菌活性,化合物2对蜡状芽孢杆菌显示出较好的抑制活性(MIC 值为2.5 µg/mL),其他化合物未显示明显抗菌活性(MIC值>20 µg/mL)。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马鞭草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C_(18)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等色谱技术与制备薄层色谱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鉴定分离化合物的结构.从马鞭草全草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戟叶马鞭草苷(1)、香叶木素(2)、8-羟基-柚皮素-4'-甲基醚(3)、甘草素(4)、二氢咖啡酸丙酯(5)、2-(3,4-二羟基苯基)-乙醇乙酸酯(6)、2-羟基-3-甲氧基蒽醌(7).除化合物1外,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本种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12.
 运用中压柱色谱和高效制备液相色谱对橙黄瑞香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所分离化合物的结构,并对所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抗前列腺癌活性测试.从橙黄瑞香茎皮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单体化合物,包括4个黄酮类化合物和4个香豆素类化合物,鉴定为为瑞香苷(1)、瑞香素(2)、荭草苷(3)、异荭草苷(4)、槲皮素(5)、芫花素(6)、西瑞香素(7)、乙酰伞形花内酯(8),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用MTT法对这8个化合物进行体外抗前列腺癌活性测试,结果显示4个香豆素化合物对两个前列腺癌细胞株PC-3M和LNCaP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西瑞香素(7)显示最强的活性,对PC-3M和LNCaP的IC50值分别为8.1,13.5μg/mL.  相似文献   

13.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MCI等柱色谱手段对奶子藤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从其90%的乙醇提取物中得到8个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3,4-二羟基苯甲醛(1),3,4-二羟基苯甲酸(2),2,2-二甲基-7-羟基色满(3),齐墩果酸(4),熊果酸(5),β-谷甾醇(6),5,7,3’,4’-四羟基黄酮醇-3-O-β-D-葡萄糖苷(7),5,7,3’,4’-四羟基黄酮醇-3-O-α-L-鼠李糖苷(8),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3为首次从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对一个含400种中草药和民族药的组分库进行活性筛选,结果显示苦参的甲醇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抑制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的活性.在生物活性导向的分离纯化策略下,运用中压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制备液相色谱对苦参甲醇提取物的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所分离化合物的结构,并对所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抑制SGLT2活性测试.从苦参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黄酮苷类化合物,鉴定为芒柄花素-7-O--D-吡喃木糖基-(16)--D-吡喃葡萄糖苷(1)、芒柄花素-7-O--D-呋喃芹糖基-(16)--D-吡喃葡萄糖苷(2)、三叶豆紫檀苷(3)、(-)-高丽槐素-3-O--D-吡喃半乳糖苷(4)、6-乙酰三叶豆紫檀苷(5)、罗思菌素(6)、芒柄花苷(7).除化合物3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苦参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均有抑制SGLT2的活性,其中具有高丽槐素苷元结构的苷类成分3~5具有较好的抑制SGLT2的活性,对SGLT2的抑制活性的IC50范围为2.61~4.47 mol/L.  相似文献   

15.
通过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采用NMR谱学技术鉴定其结构.从苦豆子中分离得到了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咖啡酸(1)、阿魏酸(2)、咖啡酸乙酯(3)、羟基芫花素(4)、7,3′,4′-三羟基黄酮(5)、7,3′-二羟基-5′-羟甲基异黄酮(6)、7,3′,4′-三羟基异黄酮(7)、大豆苷元(8)、3′,4′-二羟基异黄酮-7-O-β-D-葡萄糖(9)、赝靛黄素(10)、rothindin(11)、(-)-13,14-去氢槐定碱(12)、(-)-epibaptifoline(13)、槐定碱(14)、槐果碱(15)和氧化槐果碱(16).其中,化合物1~2、4~7、9~11、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威灵仙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威灵仙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运用快速硅胶柱层析和制备型HPLC技术对威灵仙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7个化合物,它们是松脂素(Pinoresinol,1),Epipinoresinol(2),罗汉松脂素(Matairesinol,3),Salicifoliol(4),3,4,5-三羟基苯甲酸(5),4 羟基-3,5-二甲氧基 苯甲酸(6),异阿魏酸(7),化合物的结构通过NMR和MS的分析得到确定。运用分析型HPLC和GC MS色谱分析方法,可以在威灵仙药材提取物中快速、准确地鉴定该类化合物。化合物1,2,3,4是木脂素类化合物,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活性,潜在药用明显。  相似文献   

17.
以尼泊尔鸢尾苷元(5,7-二羟基-4',6-二甲氧基异黄酮)为原料通过磺化反应合成了水溶性化合物尼泊尔鸢尾异黄酮-3'-磺酸钠(5,7-二羟基-4',6-二甲氧基异黄酮-3'-磺酸钠),并采用IR,NMR及元素分析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同时进行了抗缺氧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尼泊尔鸢尾异黄酮-3'-磺酸钠磺酸钠的水溶性、抗缺氧生理活性优于尼泊尔鸢尾苷元.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肺形草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反相高效液相制备色谱对该植物的乙酸乙酯层进行分离纯化,通过1H NMR和13C NMR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从乙酸乙酯层中分离得到了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acetamido-3'-phenylpropyl 2-benzamido-3-phenyl propionate(1)、1,3,5-三羟基口山酮(2)、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甲酯(3)、咖啡酸乙酯(4)、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口山酮(6)、morroniside(7)、1,3,7-三羟基-4-C-β-D-葡萄糖基呫吨酮(8).其中化合物1~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研究青龙衣的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利用硅胶柱色谱和开放ODS柱色谱等分离技术从青龙衣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1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分析等方法,鉴定了全部化合物结构.采用MTT法,选取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人肝癌细胞株(Hep G2),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乳腺癌细胞株(MCF7),结肠癌细胞株(Lo Vo)对化合物体外抗肿瘤作用进行筛选.从青龙衣中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正二十九烷醇(nonacosanol)(1),[1-(4'-甲氧基苯基)-7-(3'-甲氧基,2'-羟基苯基)-3',4'-环氧-3-庚酮[3',4'-epoxy-1-(4'-methoxylphenyl)-7-(3'-methoxyl-2'-hydroxyphenyl)-heptane-3-one](2),正三十一烷醇(hentriacontanal)(3),1-(4'-羟基苯基)-7-(3'-甲氧基-4'-羟基苯基)-庚烷-3-醇[1-(4'-hydorxyphenyl)-7-(3'-methoxy-4'-hydorxyphenyl)-hepta-3-ol](4),4,6-二羟基-3,4-二氢-1-萘酮(4,6-dihydroxy-3,4-dihydro-naphthalenone)(5),胡桃醌(5-hydroxy-1,4-naphthoquinone)(6),β-谷甾醇(beta-sitosterol)(7),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8),香草酸(vanillic acid)(9),槲皮素(quercetin)(10),香草醛(vanillin)(11).化合物5、10对肿瘤细胞均有很强的生长抑制作用,IC50≤35μmol/L.化合物8对肿瘤细胞有较强的生长抑制作用,IC50≤58μmol/L.化合物2、3、6和7对个别肿瘤细胞有作用,其他化合物对肿瘤细胞没有生长抑制作用.11个化合物均为已知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3,10,11为属内首分,化合物5、8和10均具有较显著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20.
 从三亚采集的软珊瑚Sarcophyton tortuosum体内分离得到一株共生真菌Penicillium sp.,该菌在GPY培养基中培养,菌体呈浅红色。对该菌菌体的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纯化得到1个新化合物:(4E,6E)-2-N-十六碳酰基-1,3-二羟基十六烷-4,6-二烯-鞘胺醇 (1),以及4个已知化合物1,7-二羟基-3-甲氧基-6-甲基-蒽醌(2),1,7,8-三羟基-3-甲氧基-6-甲基-蒽醌(3),1-羟基-3-甲氧基-6-甲基-蒽醌(4),4,8-二甲基-1,5-二氧环辛烷-2,6-二酮(5)。化合物结构主要通过MS,NMR等波谱数据分析确定。化合物2,3,4,5〖STBZ〗为首次从海洋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