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谷晓阴  陈逸群 《贵州科学》1997,15(2):100-104
Yan蜓的染色体数为2n=30,包括6对大型中部有着丝染色体,8对小型点状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性:雄性异配(xy)。BSG显带处理后,6对大型染色体和杂色体均显示明显的着丝粒带。1对NORs定位地NO.8小型点状染色体,从核型,带型特征上看,该种可能是石龙子科中的原始种类。  相似文献   

2.
家蚕染色体的C-带及其扫描电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家蚕早期胚为材料,对有丝分裂染色体进行了C-带的研究以及扫描电镜的观察.结果表明大多数分裂相都显示染色体上有C-带,其中4条染色体上常有C-带深染;性染色体中Z染色体亚端部普遍显示有C-带.表明家蚕染色体C-带可能属于非着丝粒型C-带,与其弥散型着丝粒理论相辅.  相似文献   

3.
利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分带技术,分析了鲁西黄牛的核型、G-带、C-带和银染核仁组织者.结果表明:鲁西黄牛二倍体染色体2N=60XY,常染色体58,全部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性染色体X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Y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中期分裂相显示染色体G-带292条,常染色体着丝粒区全部显示阳性C-带,银染核仁组织者出现5对,分布于第2、3、4、11和26对染色体端部.  相似文献   

4.
对分布在广西的负蝗属Atractomropha Saussure2个种奇异负蝗Atractomropha perrgrina Bi et xia和纺梭负蝗Atractomropha burri bolivar的核型和C带带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染色体组式、性染色体、异染色质含量和除着丝粒C带以外的其他C带分布类型方面都有明显差异;但在染色体数目、性别决定机制、染色体着丝粒类型和着丝粒C带等方面有相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合应用肾细胞单层培养法和骨髓细胞直接制片法,对沼蛙的染色体组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2n=26,由5对大型染色体和8对小型染色体组成,且都是中部或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根据染色体的特征,可分成A、B、C三组。在第7对染色体长臂上发现有明显的付缢痕。雌雄个体间未见有异型的性染色体。  相似文献   

6.
绒山蝠的核型和C带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用骨髓细胞研究了绒山蝠(Nyctalus veluiinus)的核型和C带,结果表明,其二倍体数为36(2n=36,FN=50),由7对大型中着丝粒染色体,1对小型亚中着丝粒染色体,和9对中小型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组成。C带处理显示,常染色体主要显示着丝粒区深染,性染色体则和许多另外的哺乳动物类似,染色很深。本文根据夜山蝠和绒山蝠核型的明显不同及两者外型等的差异,作者认为Allen将绒山蝠单独命名为N.velutinus新种是恰当的。  相似文献   

7.
徐宁  吴贯夫 《贵州科学》1993,11(1):19-22
本文报道贵州仁怀产绿臭蛙的核型、C—带和银带。其染色体数目为2n=26,NF=52,大型染色体5对(相对长度大于9%),小型染色体8对(相对长度小于7%)。第3、4、6、9四对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余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各号染色体均有着丝粒区C带,3q和4q上有一条居间区C带(4q异态),2p有一条弱居间区C带。9q有一对标准NORs(异态)。本文还讨论了贵州与四川产绿臭蛙染色体核型、带型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粗皮姬蛙染色体组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骨髓为材料,利用蒸气固定法,研究了粗皮姬蛙(Microhyla butleri Boulenger)的染色体组型,即2n=22,NF=44,由8对(Nos.1,2,5,6,7,8,10,11)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和3对(Nos.3,4,9)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大、小型染色体间无明显的分界线。未发现有异型性染色体。同时,与已报道的姬蛙科中几个种的染色体组型作了比较,初步讨论了它们染色体组型演化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9.
采用常规核型分析、Ag-NORs及C-带技术对鲈鱼的核型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鲈鱼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48(2n=48),全部为端着丝粒染色体(t型),染色体臂数FN=48,没有异形性染色体;(2)在所观察的中期分裂相中,第12对同源染色体次缢痕处显示为稳定的Ag-NORs,此处为C-带阴性;(3)鲈鱼染色体着丝粒处具有微弱C-带,第1对染色体靠近着丝粒位置为C-带强阳性;(4)在某些中期分类相中具有多银染位点。  相似文献   

10.
采用骨髓细胞直接制备染色体标本法,研究了产于福建的竹叶蛙(Rana Versabilis)核型,其二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6条(2n=26),由五对大型染色体和八对小型染色体组成,全部染色体均为中部和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这是典型的蛙属核型式。但其一恒定而清晰的次缢痕是在第6对染色体的短臂上。未见异型性染色体。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旱地沙蜥Phrynocephalus Helioscopus(pallas)的核型,2n=(2V+201)+24m,NF=48,由11对大染色体和12对小染色体组成,第一对大染色体为亚中央着丝粒染色体,其余均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Ag—NORs显带显示NORs位于第二对大染色体远离着丝粒的一端。本文还观察分析了精巢的减数分裂。  相似文献   

12.
采用常规骨髓细胞空气干燥法,研究了分布于广东韶关地区的变色树蜥的核型和Ag-NORs.结果显示:广东韶关地区的变色树蜥的染色体数2n=34=12V+22m,NF=46,其中有6对大型染色体和11对微小型染色体,雌雄性间没有发现异型性染色体.一对Ag-NORs位于NO.2染色体的长臂。同源染色体Ag-NOKs有位置差异,一个位于染色体长臂中间.另一个位于染色体长臂末端.  相似文献   

13.
言密鲈(Colisa ladia)的核型和Ag-NORs带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肾细胞为材料,采用秋水仙素一低渗一空气干燥法、Howell的银染方法制作染色体标本.首次报道了言密鲈(Colisa ladia)的核型和NORs银染核型,研究结果表明言密鲈的染色体组型是2n=46=22m+6sm+8st+10t,具有1对Ag—NORs位于A组第2对的染色体的短臂端部.  相似文献   

14.
一种调整双液系浓度的简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双液系浓度调整提出了一种简捷的方法,用三个不同的双液系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均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四川产的米贝母、瓦布贝母、浓密贝母、槽鳞贝母等4种贝母进行了核型研究,现报道其核型公式、染色体相对长度系数和核型。该4种核型均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6.
The paper reported the karyotype and Ag-NORs of Ocadia sinensis. Take aim at offer data of taxonomy, evolution and cell genet for Ocadia. This paper describes analysis on karyocytes and Ag-NORs in chromosomal specimen of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of O.sinensis prepared by the colchicine-hypolonic-air drying technique, using normal karyotypic analysis. The Ag-NORs by a 1-step, simple Ag-NOR staining method is reveall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iploid number of O.sinensis is 2n=52, NF=76, karyotypic formula is 9+5+12. The Ag-NORs is appeared of the long arm of 7th pair of chromosomes of group A. This species, like most other members of Bataguinae, possess more strong conservatism. Besides, Ag-NORs homology for O.sinensis and Rhinoclemmys were observed.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骨髓细胞为材料,对两种家鼠属(Rattus)动物,即黄胸鼠(R. flavipectus),褐家鼠(R. norvegicus)的染色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褐家鼠、黄胸鼠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都为2n=42,它们的一般核型相似,其差异仅在于祸家鼠No.1和No.9染色体为亚端着丝点,而黄胸鼠则为端着丝点染色体。Ag染色表明,虽然两种家鼠出现Ag染色阳性的染色体数目不同,黄胸鼠的变化范围为3-9,褐家鼠的变化范围为1-6,但其位置都在染色体着丝粒区域。另外,还发现有两个黄胸鼠具有超数染色体,其染色体数分别为43、44。  相似文献   

18.
以肾细胞作材料,采用秋水仙素-低渗-空气干燥法和Howell(1980)的方法(银染),Sumner(1972)的方法(C带),对剑尾鱼(Xiphophorushelleri)和(Belonesoxbelizanus)的核型及银染和C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这两种鱼的染色体2n均为48.剑尾鱼的核型公式为2n=6st+42t,NF=48.的核型公式为2n=2m+2sm+6st+38t,NF=52.其染色体经快速银染后表明,两种鱼各有1对NORs,并均在微小染色体的着丝点上.多数染色体的着丝点区均显示出一个深浅不同的C带.  相似文献   

19.
济南花鸡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省培育的家鸡优良品种济南花鸡的三个品系:草花鸡、麻花鸡和无翼鸡作了染色体核型分析,进行了染色体的显带处理,探讨了G-、C-带型和核仁组织者的分布,并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0.
喜树染色体制作与核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喜树顶芽及新生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进行染色体制作方法的研究 并就喜树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其结果显示:喜树体细胞染色体为2n=44,其中正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为1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为16对,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为1对,端部着丝点(T)为4对,其核型公式为K(2n)=44=2M+32m+2sm+8T,核型属于"2B"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