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4 毫秒
1.
提出一种新的纹理合成技术,该方法对样本纹理图像进行采样,逐块合成纹理图像.在寻找最优候选匹配块时改变以往算法中仅匹配颜色相似度的做法,加入结构信息,提高了块边界结构的相似度.用该算法选择的最优匹配块更符合人的视觉特性,合成图像接缝区域的过渡更为流畅,结构单元的完整性明显优于原有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结构性强的纹理具有良好的合成效果.  相似文献   

2.
超声波辐射法合成三苯甲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氏试剂的制备及其应用在有机化学及实验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类实验,是各类有机化学实验教材中必列的实验内容.三苯甲醇的制备中就涉及到了格氏试剂的合成,本文根据超声波辐射作用的原理及其优点,利用超声波辐射法合成了三苯甲醇,考察了不同纯度的乙醚溶剂对产物合成的影响.实验证明,该合成方法与经典方法相比较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等优点,在有机实验教学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贝诺酯的合成是天津医科大学药物化学教学团队在药物化学实验中设置的综合设计实验。为了比较不同方法合成贝诺酯的优劣,在2010级本科生实验教学中,组织学生采用异法同步模式合成贝诺酯,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该实验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科学的实验思维和实验分析,对药物合成方法的选择、工艺优化等方面有了较深的认识,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 在生物实验中,饲料是主要的,但常常忽视了它的变化。在毒理和生物医学实验中,使用半合成饲料有很多好处。在必需营养成份未弄清前,饲喂半合成饲料更加重要,但是常发生肾钙质沉着病,尤其是饲喂的雌大鼠。这样严重地干扰了实验。这个实验目的为了研究半合成饲料中矿物质成份、  相似文献   

5.
为制备可用于生物分析的荧光标记物质,以硝酸钆、硝酸铕、氟化钠和柠檬酸钠为反应原料,控制反应溶液pH值为8.0,140℃反应4h,水热法合成了水溶性NaGdF4:Eu荧光纳米粒子.合成胶体粒子的荧光寿命为1.144ms,粒子荧光强度大且光学性质稳定.对合成粒子进行了表征.红外光谱实验表明,粒子表面包覆了柠檬酸盐.XRD实验表明合成粒子是六方晶系NaGdF4晶体,掺杂Eu3+进入NaGdF4晶格生成固溶体,粒子的晶粒度为11nm.TEM实验表明合成粒子分散性较好.用该粒子和胰蛋白酶进行了链接,链接后,NaGdF4:Eu的荧光光谱未发生改变,但粒子对胰蛋白酶的荧光发生猝灭.对荧光猝灭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琥珀酸美托洛尔产品中的杂质进行定量控制,对美国和英国药典中涉及的13种有关物质进行了溯源分析,开发设计合成路线并完成了对其中4种有关物质的合成,通过核磁共振和质谱确定了其化学结构.在美托洛尔的制备中,发现了1种从未被报道的、含量较高的杂质(命名为Dimer),并对该杂质进行了分离富集,通过核磁共振和质谱确定了其化学结构.根据该杂质的结构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实验条件,成功地将琥珀酸美托洛尔中该杂质的含量控制在0.1%以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导18种呋喃西林类似物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抗细菌活性。所用金属配合物为首次合成。抗细菌实验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分子中的硝基对于抗菌活性有着重要作用;羰基氧原子被硫原子取代后活性增高;金属离子进入分子中后,改变了配体原有的性质。本文还初步探讨了这种性质改变的原因。缩氨基脲(Semicarbazone),缩氨基硫脲(Thiosemicarbazone)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在抗癌、抗微生物、抗疟疾等方面有重要应用。因此近年来对这类化合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很受人们重视,已作了不少工作。我们合成了呋喃西林及其三种类似物和它们的若干过渡金属配合物,这些化合物的合成和结构已作了部分报导。本文报导这些化合物的抗细菌活性。  相似文献   

8.
席志红  陈凯  谭信 《应用科技》2003,30(6):30-32
功率合成是电源设计中的一项重要技术。介绍了单管flyback converter功率合成的方法,讨论了单管、双管forward converter的并联电路和磁路,重点研究了单一变压器的两相、四相双管forward convert的并联电路和磁路的设计方案,阐述了该方案的优越性,经实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氨的合成原是高一化学中的一个较大型的难点实验.由于一般书中所介绍的方法,实验装置复杂,操作手续烦琐,加之使用的催化剂活性较差,往往实验效果不明显,因此,实际上很少学校化学教学中曾做过这一实验。现行教材甚至已将该实验删去.我们认为,氨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氨的合成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合成氨的工业生产原理和通过鉴定合成的氨能帮助学生掌握氨的性质。为此目的,我们对该实验进行了一些探索和  相似文献   

10.
序列比对是生物信息学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研究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全新的信息素改变策略的智能蚁群算法,该算法利用历史最优信息来更新信息素,避免出现早熟现象,加速算法的后期收敛。实验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适合于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的四组分一锅法合成实验。分别在Et3N和十六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的催化下,用乙酰乙酸甲酯(或乙酰乙酸乙酯)、水合肼、对甲氧基苯甲醛和丙二腈等四组分经一锅反应生成了多取代吡喃[2,3-c]吡唑。该合成实验涉及的多组分一锅法反应具有原料廉价、装置简易、操作简单、产率较高、反应完成时间短等优点。该实验在有机化学实验或开放型实验中具有较好的的理论与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个在离子液体中采用串联法合成3-乙酰基香豆素的绿色有机合成实验.碱性离子液体氢氧化1-丁基-3-甲基咪唑([bmIm]OH)在合成中具有双重功能,在作为反应溶剂的同时又作为反应的催化剂使用.反应物水杨醛与乙酰乙酸乙酯首先发生克脑文格反应,生成的产物紧接着发生分子内酯交换反应得到3-乙酰基香豆素.该串联反应是一个典型的高效、绿色的合成方法,本实验内容新颖、操作简单、所需试剂价廉易得,适合作为高年级本科生有机合成实验.  相似文献   

13.
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的制备是典型的有机实验,本文采用一水合硫酸氢钠为绿色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酸与醇摩尔比对酯化反应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条件为:一水合硫酸氢钠3.0g,反应时间2.0h,n(对氨基苯甲酸):n(乙醇)=1.0:8.0,产率可达68.3%。  相似文献   

14.
面包酵母非水相催化乙酰乙酸乙酯的不对称还原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面包酵母在非水相中不对称还原乙酰乙酸乙酯,制备了光学活性的手性化合物(S)-3-羟基丁酸乙酯。通过转化率和e,e,值筛选了lgP(lgP为正辛醇-水体系中的油水分配系数)值不同的有机溶剂,并考察了反应体系中水含量对生物催化乙酰乙酸乙酯不对称还原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lgP〉2.0的有机溶剂,可以选用作为面包酵母催化的反应介质,其中以正己烷较为合适;且反应的最佳水含量为19.2%(V水/V有机溶剂)。  相似文献   

15.
3-甲基环己-2-烯-1-酮(Seudenone)是云杉红翅小蠹的抑制信息素,3-甲基环己-2-烯-1-醇(±-Seudenol)却是一种聚集信息素.本合成利用乙酰乙酸乙酯和多聚甲醛为原料,通过缩合、水解脱羧和区域选择性还原三步反应合成了两个所需产物.  相似文献   

16.
溴乙烷的制备实验在高职高专有机化学实验课本中是一个比较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实验操作.主要原理是利用溴化钠和浓硫酸与乙醇作用制取溴乙烷,在实验时应控制好反应物的温度、加料的次序,并将反应中生成的产物及时地蒸出.这样就能使反应进行的比较完全.但实验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如实验用时太长、消耗大量试剂和热量、对大气造成污染等缺点.针对这些问题,对实验的部分过程进行重新设计,弥补了以上问题的不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且在培养学生节约、环保的思想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1,3-环己二酮、取代醛、乙酰乙酸乙酯、醋酸铵为原料,在PEG-400-水体系中合成了一系列多氢喹啉类化合物.除对所有化合物进行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表征外,对未报道的化合物也进行了质谱和元素分析结构确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操作简单、产率高等优点,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以硫酸氢钠作催化剂,由苯甲醛、环己酮、乙酰乙酸乙酯与乙二醇缩合生成3种缩醛(酮),系统地研究了醛(酮)与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研究得出最佳反应条件是:乙二醇与醛(酮)的物质的量比为1.5:1,催化剂用量占反应物总量的1%,反应时间为1.5h,在此反应条件下,缩醛(酮)的收率达66.3%~84.4%。  相似文献   

19.
采用离子液体四氟硼酸正丁基吡啶盐([bpy]BF4)作催化剂和反应介质,芳香醛、乙酰乙酸乙酯、尿素进行三组分B iginelli缩合,制备了3,4-二氢嘧啶-2-酮衍生物.结果表明,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产率60%~70%、不需使用有机溶剂,离子液体可重复使用,对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20.
以乙酰乙酸乙酯(1)为原料,以醋酸为反应介质,通过与亚硝酸钠的肟化反应得到化合物N-羟基亚胺乙酰乙酸乙酯(2),化合物2在缓冲的乙酸溶液中通过锌粉还原、与环己酮(3)加成环化反应生成化合物2-乙氧羰基-3-甲基-4,5-四亚甲基吡咯(4),反应的总收率为38.95%.而采用"一锅煮"合成方法制备化合物4可使反应的总收率达到49.76%.考察了在该反应体系的pH值为3.8~4.0时,其他一些反应条件对目标化合物4合成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条件为:锌粉与反应物1的摩尔比为2.9:1,反应温度为95~100 ℃.所合成的化合物的结构用元素分析、IR、1H NMR等测试手段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