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研究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蛋白LmrC是否参与林可霉素的生物合成,通过同源重组在林可霉素高产菌株LC-G中构建了lmrC的缺失突变株XJJ7.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和抗性检测显示,相比出发菌株LC-G,XJJ7的林可霉素产量下降了55%,而且耐受林可霉素的最高质量浓度降低了50%.进一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发现,突变株XJJ7中林可霉素生物合成基因lmbA和lmbR的转录明显低于LC-G,但调控基因lmbU的转录不变.在LC-G中lmrC的过表达不能进一步提高产量,也不影响lmbA、lmbR和lmbU基因的转录,但过表达菌株对林可霉素的抗性显著增强.结果表明,lmrC可以通过影响生物合成基因的转录来调节林可霉素的产生,并赋予产生菌一定的抗性.  相似文献   

2.
为确定3-氨基-5-羟基-苯甲酸(AHBA)生物合成基因簇在链霉菌中与次生代谢产物的关系,运用PCR技术,从33株AHBA合酶基因阳性菌株扩增与AHBA生物合成基因簇中编码AHBA合酶(A)、氧化还原酶(O)、磷酸化酶(P)基因,获得24株AOP基因阳性菌株.根据靶基因A基因下游和P基因上游同源序列设计50 bp引物,中间插入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DNA片段,进行PCR,获得外源DNA片段.经过电转化,将外源DNA片段和pKC1139-AOP重组质粒共转入含重组酶质粒大肠杆菌HS996/ pSC101-BAD-gba-(Tet).在Red重组酶的作用下,外源DNA片段与重组质粒pKC1139-AOP上的AHBA基因簇的同源区域重组,构建了AHBA基因簇打靶载体.研究显示了Red/ET重组工作效率高、操作简单、精确的优点,可大大缩短构建打靶载体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查尔酮异构酶(Chalcone isomerase, CHI)是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中的第二个关键酶,在类黄酮合成与积累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以日本蛇根草为材料,在克隆获得其CHI基因(OjCHI)的基础上,将该基因插入由35S启动子控制的真核表达载体pBI121,完成重组表达质粒pBI121-OjCHI的构建,同时利用冻融法将重组质粒成功转入农杆菌GV3101。该实验的完成可为下一步通过转基因技术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采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载体体系构建了表达鸡传染性支管炎病毒(IBV)呼吸型毒株SD/97/01S1蛋白的重组杆病病毒,含SD/97/01株S1基因原重组质粒p MDSD9701S1用BamHI和SalI双酶切后,回收的片段并克琶杆病病毒转座载体pFASTBACHTa中多角体基因启动子的下游,筛选出重组转座质粒pFASTSD9701S1U并转化大肠杆菌DH10BAC后,获得重组穿梭质粒rBacmidSD9701S1,用重组穿俊质粒DNA转染昆虫Sf9细胞,获得了含SD/97/01S1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rAcSD9701S1,重组病毒感染Sf9细胞后,用SDS-PAGE、Westernblot和IFA对细胞表达产物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构建的重组杆状病毒能够在昆虫细胞中表达SD/97/01的S1蛋白,该蛋白具有天然蛋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Ⅱ型猪链球菌05ZYH33菌株双组分系统Ihk/Irr的双基因缺失突变株.方法首先对双组分系统Ihk/Irr基因进行序列分析;选取Ihk/Irr基因的相关片段克隆至p ET30a表达载体,进行可溶表达并注射家兔制备抗体;分别将ihk基因上游irr基因下游各1 kb的片段扩增,将两个片段连接起来;克隆至温敏型p JRS233的穿梭质粒中;利用两步同源重组法获得突变体;分别提取突变株的基因组DNA,RNA及菌体总蛋白,利用PCR,RT-PCR,Western-blot方法验证突变体.结果成功制备了双组分系统Ihk/Irr可溶性表达的蛋白,成功构建了重组的温敏型ikr-p JRS233重组质粒,成功将重组质粒转入猪链球菌05ZYH33中并获得突变株,基因组PCR,RTPCR及Western-blot分别证实了双组分系统Ihk/Irr双基因被成功敲除.结论成功构建重组温敏型的穿梭质粒,导入到猪链球菌05ZYH33菌株中经两步同源重组获得突变株,在基因组DNA,RNA及蛋白水平上验证了双组分系统Ihk/Irr双基因缺失株的成功构建.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屎肠球菌类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hyl)基因突变株,研究hyl基因的功能。方法:用pETX4577质粒构建屎肠球菌hyl基因重组自杀质粒,通过体内同源重组,筛选获得hyl基因的突变株,体外研究hyl基因缺失对突变株生长能力的影响。结果:经同源重组,利用卡那霉素抗性筛选,PCR、脉冲场电泳和southern blot进行鉴定获得基因突变株*hyl。突变株在体外的生长能力低于野生株。结论:hyl基因突变株构建成功,hyl基因在生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能是屎肠球菌的毒力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7.
抗生素FR-008是由链霉菌FR-008产生的一种七烯大环内酯类抗真菌抗生素,它以对氨基苯甲酸(PABA)为起始单位,在I型聚酮合酶(PKS)的催化下合成聚酮内酯环.前期生物合成基因簇序列测定发现了可能的对氨基苯甲酸生物合成基因(pabAB),编码4-氨基-4-脱氧-分支酸(ADC)合成酶.通过同框缺失实验获得pabAB发生缺失的基因置换突变株BLQ-1并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进行了验证.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和生物测定证实突变菌株BLQ-1丧失了合成抗生素FR-008的能力.这种产量的丧失可以通过回补克隆的pabAB基因或喂养外源PABA得到回复.实验证明,pabAB负责对氨基苯甲酸的合成,是抗生素FR-008生物合成的必需基因.  相似文献   

8.
将乙肝病毒(HBV)ayw株完整的X基因正向重组到原核表达质粒pBV-221的PL启动子下游,得到能表达X蛋白的重组质粒pBV-HBV(+);同时将X基因反向重组到原核表达质粒pBV-220的PL启动子下游,得到能转录X基因反义RNA的重组质粒pBV-HBX(-)。利用这两个质粒,构建出能同时转录X基因mRNA和反义RNA的重组质粒pEX。AN-HBX,并在原核水平上,证实了反义RNA对X基因的表  相似文献   

9.
庆大霉素生物合成过程中的genP基因和西索米星生物合成过程中的sisI基因属同工异源酶基因,均能催化绛红糖胺3′,4′-双脱羟基反应。本研究借助组合生物合成,探索绛红小单孢菌中的genP基因能否在依纽小单孢菌中表达。首先构建genP基因替换sisI基因的同源重组质粒pKPI4,并经接合转移将其导入依纽小单孢菌TS388中,最后再通过影印筛选及PCR鉴定获得genP基因替换sisI基因的工程菌PTI886。将野生型菌株TS388、sisI基因缺失突变株TI1102(TS388△sisI)及工程菌PTI886在同等条件下进行发酵,提取其代谢产物并经薄层层析及质谱分析。结果表明,突变株TI1102不能合成西索米星,而工程菌PTI886仍能继续合成西索米星,且代谢产物组分与野生型菌株TS388相比无明显变化,说明genP基因能在依纽小单孢菌中表达。本研究揭示了同工异源酶基因异源表达的可行性,可为今后不同微生物异源基因组合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2型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 serotype 2,S.suis2)中国强毒株05ZYH33的基凶组,预测并发现猪链球菌血清浑浊因子(Opacityfactor of S.suis,OFS)的编码基因ofs.为了构建ofsN-末端片段ofs^37-683的基因敲除株,首先构建中间为壮观霉素抗性基因,两侧为ofs^37-683上、下游同源序列的基因敲除质粒,并对该质粒进行PCR和酶切鉴定.根据同源重组的原理,通过电转化方法筛选得到ofs^37-683基因敲除株.PCR、测序和RT—PCR分析结果均显示ofs^37-683已完全被壮观霉素抗性基因替代,证实ofs^37-683基因敲除株构建成功.该敲除株的获得为进一步研究ofs在猪链球菌2型致病机制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考察在基础培养基和补糖中用液化液代替液化糖对 Streptomyces lincolnensis 13生长及林可霉素发酵效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础培养基中用液化液代替液化糖,发酵效价提高了8.6;,而在基础培养基和补糖中都用液化液代替液化糖,发酵效价提高了12.4;.液化液在基础培养基和补糖中代替液化糖生产林可霉素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从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通用转称载体pBK283和粉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TnNPV)转移载体pSXIVVI+X3系列出发,构建了一个7.2kb能形成多角体且可以用于克隆含不同读码框外源基因的BmNPV通用转移载体系列pBMX3.pBMX3系列以BmNPV多角体结构基因上游的1.9kb和下游1.3kb的片段作为与BmNPV基因组进行体内同源重组的同源序列;pSXIVVI+X3系列的SXIV双启动子用于外源基因的表达;AcNPV的多角体基因作为重组病毒形成多角体的基因.以BmNPV-LacZ(occ-gal+)为出发株病毒,pBMX3系列的重组病毒筛选有occ+和gal-两个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3.
我们曾报道了来自水稻白叶枯病菌真基文库的重级质粒pGXN3000中含有一个能互补甘蓝黑腐病菌rpfG致病因子调控基因突变全的基因,并通过转座子诱变获得子转座子插在pGXN3000中的这一基因的转座子插重组质粒,本研究利用这些转座子插入重组质粒,通过标记置换方法构建了不稻白叶枯病菌这一基因的突变菌株,植株试验结果表明,突变株虽然在水稻中仍能正常生长繁殖,但毒性严重降低,说明水稻白叶枯病菌的这一基因在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筛选出新型呼肠病毒S1基因和宿主相互作用的关键区段,为后续的宿主受体蛋白筛选工作提供可靠的基础。 方法 将编码全长S1基因,以及N端和C端阅读框分别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IRSE2-EGFP,转染敏感细胞株鼠成纤维细胞(L929)和人宫颈癌细胞(Hela)后,通过荧光报告基因EGFP的表达分析,筛选出S1基因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时起决定性影响的区段。 结果 同等量的3种真核表达质粒在单独转染L929时,pGSN质粒转染后荧光表达量最大,pGSC质粒转染后荧光表达量最小。 不同比例混合的pGS与pGSN进行共转染时,pGSN在转染质粒中的比例越高,荧光表达量也越高。 在Hela细胞中的转染结果与L929相同。 结论 新型呼肠病毒R4株的S1基因N端阅读框编码区(62-406bp)在S1基因转染时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5.
PSF作为真核细胞中的抑癌蛋白,在Hela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其蛋白功能改变.为了阐明突变体PSF蛋白在肿瘤细胞的作用,本文分别采用siRNA干扰、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划痕等实验检测muPSF对Hela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半定量PCR实验分析PSF调控的下游靶基因的可变剪切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当通过siRNA干扰muPSF的表达后Hela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下降,高表达突变体PSF可增强Hela细胞的增殖与迁移,半定量PCR实验分析PSF下游调控基因显示muPSF可以改变增殖和迁移相关基因的可变剪接形式.因此,我们的实验证明,Hela细胞中muPSF通过调控下游靶基因的可变剪切影响Hela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猕猴B病毒gB和gc合成基因的杆状病毒重组质粒(rBacmid)。方法根据本室已经合成的猕猴B病毒gB基因和gc基因,利用BamHI和XhoI特异性酶切,将其亚克隆于昆虫杆状病毒的pFastBacHTA转座载体。将该阳性转座载体转化到DHlobac感受态细胞,从中筛选出阳性重组细菌,并提取重组质粒。结果获得了重组质粒bacmid—gB和bacmid—gC。结论该研究为猕猴B病毒gB和gc蛋白在杆状病毒系统内的表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布鲁氏菌侵染宿主巨噬细胞过程中铁蛋白(FTH1)生物学功能,本研究根据FTH1蛋白核苷酸序列,分别设计4条特异性小干扰RNA(short interfering RNA,siRNA)分子,亚克隆到RNAi-Ready pSIREN-RetroQ ZsGreen载体,并转染RAW264.7巨噬细胞,实时定量PCR筛选干扰效果最优的质粒;布鲁氏菌侵染干扰前、后的RAW264.7巨噬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布鲁氏菌基因16S rRNA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量。结果显示:获得了4条特异性siRNA分子,经测序正确,pSIREN-C siRNA质粒对FTH1干扰效果最高可达98%。干扰后布鲁氏菌侵染抑制率为84%,凋亡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量5个降低,3个上升。本研究表明:FTH1基因沉默后布鲁氏菌胞内的生存能力下降;布鲁氏菌侵染可以抑制细胞凋亡发生,FTH1基因沉默后细胞凋亡升高。  相似文献   

18.
将新城疫病毒TL1株的P、NP、L基因通过RT-PCR方法从尿囊液中扩增后分别克隆进pGEM-Teasy载体,再分别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I-neo上,命名为pCI-P、pCI-NP、pCI-L,通过酶切、PCR和测序验证克隆正确.纯化后的重组质粒单独转染BHK-21细胞,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到了P、NP、L蛋白的表达.新城疫病毒TL1株的P、NP、L基因的克隆成功,为即将进行的新城疫病毒的反向遗传操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