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张颖 《科技资讯》2013,(31):250-251
目的安徽岳西茯苓中茯苓酸的含量测定并建立其指纹图谱条件。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测定了安徽岳西茯苓及其它产地的茯苓药材中茯苓酸的含量并建立了岳西茯苓的指纹图谱。结果安徽岳西茯苓中茯苓酸含量高于云南和湖北,质量较好;研究建立的指纹图谱条件简单可靠,稳定性高,可重复性好。结论为茯苓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定依据,为安徽省岳西茯苓的上乘质量提供了有力的科学证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五个产地茯苓和三种规格的茯苓多糖差异。方法:通过水提醇沉法得到茯苓中水溶性多糖,使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其含量。结果:湖北的茯苓多糖含量较高,其他依次为浙江、安徽、湖南、云南;茯苓片的水溶性多糖提取率最高,其次为茯苓丁,茯苓块的提取率最低。结论:本研究采用的方法简便、快捷、准确,试验结果可靠。为茯苓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茯苓多糖与羧甲基茯苓多糖的结构表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高压液相色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X-射线衍射谱,热分析,可见光分光光度法等现代物理方法研究了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茯苓多糖与羧甲基茯苓多糖的结构,结果表明,茯苓多糖是不含有β-(1→6)葡聚糖支链的β-(1→3)-D-葡聚糖,羧甲基茯苓多为 的羧甲基呈-CH2COO状态,茯苓多糖在中性或微碱性溶液中呈三股螺旋构象。  相似文献   

4.
茯苓是滋补性中药材的一种药用菌.利用松树兜生产茯苓,可以节约松木,变废为宝,是山区的一条致富门路.现将用松树兜培育茯苓的主要技术经验介绍如下:一、掌握生长规律,选好松兜和料场茯苓生长喜温暖,忌阴湿,属好气性真菌,它由菌丝体、菌核、子实体三部分组成.料场以通风向阳,坐北朝南为好.茯苓的人工栽培方法  相似文献   

5.
茯苓水提液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药茯苓水提液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通过跳台法观察茯苓水提液对东莨菪碱所致记忆获得障碍模型小鼠和30%乙醇所致记忆再现障碍模型小鼠的影响.结果 1)茯苓水提液能减少东莨菪碱所致记忆获得障碍模型小鼠5 min内学习及记忆实验的错误次数,延长潜伏期,P<0.0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茯苓水提液能减少30%乙醇所致记忆再现障碍模型小鼠测试实验中5 min内错误次数,延长潜伏期,P<0.0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茯苓水提液能改善化学药物所致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6.
不同产地茯苓及茯苓皮中多糖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建立测定茯苓多糖的方法。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苯酚-硫酸比色法)。结果:湖南省茯苓相对于贵州、云南省茯苓多糖含量偏低,贵州、云南省不同县的茯苓多糖含量有一些差异,茯苓皮中的茯苓多糖含量明显比茯苓中的含量低。结论:本法对茯苓多糖成分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为系统全面建立茯苓质量评价体系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柳勇 《今日科技》1990,(5):15-16
茯苓又名茯灵、松腴等。近年来,随着食物疗法受到重视,已有多种茯苓食品相继问世。现将其加工技术介绍如下: 一、茯苓酥糖茯苓酥糖具有特殊香味,酥脆无渣,香甜可口。由于用红薯作原料,降低了制品的成本,使之成为一种物美价廉的美味小食品。  相似文献   

8.
茯苓液态发酵法中CMP的制备及黏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茯苓菌株HD06-10进行液态发酵培养,对所获得的茯苓多糖进行羧甲基化处理,制备羧甲基茯苓多糖(CMP),并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其制备条件.另外,对CMP的黏度特性进行研究,探讨影响其多糖黏度的因素:浓度、温度、pH、NaCl等.结果表明,反应最佳条件分别是:反应温度为50℃,NaOH浓度为1%,氯乙酸用量为7g,羧甲基化反应介质为80%乙醇,反应时间为44 h:浓度、温度、pH、NaCl 等因素对多糖溶液黏度有较明显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
雷高明  李晓坤  杨云 《河南科学》2009,27(4):429-432
从浸出物、多糖和总糖含量、HPLC色谱图等方面来考察趁鲜加工和发汗后加工对茯苓饮片化学成分的影响.趁鲜处理的饮片水溶性浸出物含量大于发汗后处理的饮片,对碱溶性浸出物影响不明显;趁鲜处理的茯苓片总糖和多糖含量均高于发汗后处理的茯苓片,茯苓丁相反;炮制加工前后的茯苓饮片HPLC色谱图中主要峰群的整体图貌基本一致,但化学成分含量有一定的差别.炮制加工对茯苓饮片的化学成分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优化板栗茯苓面条的原料配方及工艺条件,对不同比例板栗粉-茯苓粉-小麦粉的添加量进行分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感官评价等方法,探讨海藻酸钠、水、和面时间、醒面时间对板栗茯苓面条品质的影响,结合质构分析,研究感官评价和TPA有关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板栗茯苓面条的最佳配方为小麦粉75 g、板栗粉15 g、茯苓粉10 g、海藻酸钠4 g、盐2 g和水40 g;最佳工艺为和面时间12 min,醒发时间25 min.质构特征参数与感官评定结果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质构分析是板栗茯苓面条品质评价的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1.
茯苓的药理作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茯苓在生药学、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和临床应用等方面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评述了茯苓的中医研究理论,主要化学成分,在抗衰老和增强免疫力方面的作用,及药理活性研究概况,并对茯苓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茯苓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茯苓、山药老年固体保健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药食同源的茯苓和山药为原料,研制一种老年人固体保健型饮料.实验探讨了茯苓的提取条件,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产品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采用蛋白酶水解和乙醇提取的方法能显著提高茯苓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在制备的基料中加入20%脱脂大豆粉、0.4%抗坏血酸钙、少量维生素B1、B2和0.3%CMC、10%麦芽糊精以及适量的调味剂,所制成的产品冲调后滑润适口,香味纯正,其营养组成和保健作用符合中老年人的生理与营养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试验,优化了胞外多糖硫酸酯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优化的硫酸酯化条件为氯磺酸与吡啶摩尔比1:3.85,反应温度73℃,反应时间3.34h.在此条件下,硫酸基团取代度为1.02.  相似文献   

14.
树舌、茯苓多糖的提取分离及组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对树舌(Ganoderma apparatus)、茯苓(poria cocos)多糖的提取、纯化和单糖的组成成分进行了研究.认为树舌子实体和茯苓菌核经热水提取、脱色和乙醇沉淀分别得到相应多糖(树舌多糖Ga,茯苓多糖Pc)粗品,多糖粗品经脱蛋白,乙醇分级沉淀、Sephadex G-15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纯化得Ga-1、Ga-2、Ga-3和Pc -1、Pc -2、Pc -3 3个级分,并应用薄板层析技术,确定树舌多糖3个级分均由葡萄糖、树胶醛糖、甘露糖、果糖及一种未知单糖组成,茯苓多糖3个级分均由葡萄糖、甘露糖、核糖及一种未知单糖组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远志、茯苓煎剂(Polygala tenuifolia and Poria cocos decoction,DPP)对戊巴比妥钠所致空间方向辨别障碍模型小鼠行为学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orris水迷宫观察DPP对戊巴比妥钠所致的空间方向辨别障碍模型小鼠的影响,并测定其血清乙酰胆碱酯酶的含量.结果 DPP能缩短模型小鼠在定位航行实验中找到平台的潜伏期;缩短在空间探索实验中第一次到达平台的时间,并增加穿越平台的次数;DPP还能有效降低模型小鼠血清中乙酰胆碱酯酶的含量.结论 DPP能改善戊巴比妥钠所致的小鼠空间方向辨别障碍,改善空间方向辨别障碍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DPP可降低小鼠脑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提示其可能通过抑制胆碱酯酶提高脑内乙酰胆碱水平而发挥改善学习记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茯苓中锰、镁、铅元素的形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草药茯苓中微量元素Mn、Mg、Pb的形态进行了研究.用0.45μm滤膜将茯苓水煎液分成可溶态和悬浮态,将其中可溶态用LSA-10树脂柱分成有机态和无机态,对茯苓煎渣则用HCl和CCl4进行浸渍和提取,然后用混合酸消化法和悬浮液直接进样法分别测定各微量元素的总量,再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3种元素各形态的含量.结果表明,悬浮液直接进样法优于混合酸消化法,Mn、Mg、Pb 3种元素主要以可溶态存在,Mg以有机态为主,Mn、Pb以无机态为主.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15批秦艽药材与饮片标准汤剂的HPLC指纹图谱,流动相为乙腈-0.1%醋酸,检测波长为254 nm。同时,结合含量测定、出膏率,进行药材、饮片标准汤剂的质量传递性研究。药材、饮片标准汤剂的指纹图谱与各自对照图谱相似度良好,以龙胆苦苷为参照峰,确定共有峰5个,指认5个色谱峰。15批药材、饮片标准汤剂平均出膏率分别为20.43%、19.71%,龙胆苦苷、马钱苷酸从药材到饮片的平均转移率为80.56%、80.98%,未出现离散数据。结果表明,采用物质群整体控制的指纹图谱与出膏率、含量测定指标相结合的模式,建立的药材、饮片标准汤剂的质量控制及传递性研究,可为经典名方以及中药配方颗粒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中草药中微量元素可能具有某些生理活性。为了探索微量元素与药效的关系,我们对十一种中草药,即丹参,太子参、淫羊藿、白芍药、狗脊、槟榔、茯苓、熟地黄、大黄、红花、黑附子,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了铜、锌、锰、铁、镁、钙六种元素的含量测定,并对微量元素与疾病、药效的关系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