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锯缘青蟹受细菌感染后血淋巴中蛋白表达变化的情况进行初步研究.试验中以未感染锯缘青蟹为对照,用密度为每毫升5.0×107个副溶血弧菌的菌液感染锯缘青蟹,于注射后18 h分别抽取活菌注射组、灭活菌注射组、空白对照组的锯缘青蟹的血淋巴,进行蛋白差异分析.结果发现,与对照相比,锯缘青蟹感染细菌后,血淋巴中出现1条明显差异条带.肽质量指纹图谱及生物信息分析表明,该蛋白为cryptocyanin,是血蓝蛋白基因家族中的重要成员,提示cryptocyanin与免疫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
Scygonadin是从锯缘青蟹生殖系统分离获得的一种抗菌肽,我们用Dot-blot检测了该基因在锯缘青蟹幼体(溞状幼体和大眼幼体)和成体锯缘青蟹(雄性和雌性)的鳃、甲壳、眼、血细胞、肝胰脏、心脏、肌肉、甲壳下皮层、胃和生殖系统等10个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转录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该基因仅在雄性生殖系统中转录表达.进一步分析该基因在性成熟雄性锯缘青蟹和远洋梭子蟹生殖系统中不同部位(精巢、输精管、贮精囊和射精管)的转录表达情况,结果显示,Scygonadin基因主要在性成熟锯缘青蟹的射精管中转录表达.  相似文献   

3.
凡纳滨对虾、日本囊对虾和锯缘青蟹是我国海水养殖的重要种类.本文概述了作者近年来有关凡纳滨对虾、日本囊对虾和锯缘青蟹亲体生殖生态学方面的部分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4.
锯缘青蟹大眼幼体与斑节对虾的混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寻找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 Forskal)养殖种苗的新方法,于2003年4~9月在广西合浦山口虾场进行锯缘青蟹大眼幼体与斑节对虾的混养试验。试验池塘2口,大小相等,面积共2.6hm62,水深1.2~1.5m。试验结果是,总产虾蟹3775.6kg,其中锯缘青蟹947.6kg,对虾2828.0kg。锯缘青蟹大眼幼体养到成体时的成活率最高可达12.8%。  相似文献   

5.
凡纳滨对虾、日本囊对虾和锯缘青蟹是我国海水养殖的重要种类.本文概述了作者近年来有关凡纳滨对虾、日本囊对虾和锯缘青蟹亲体生殖生态学方面的部分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6.
不同温度和盐度对锯缘青蟹抱卵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2004年分别在浙江温岭、三门和江苏通州等地进行锯缘青蟹生产性育苗,并结合生产实践,开展了不同温度、盐度等对锯缘青蟹抱卵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青蟹培育池水温15℃时,青蟹可以抱卵,25℃时抱卵情况最佳;盐度20.2时青蟹可抱卵,但优质抱卵率低,盐度升高会改善抱卵质量,25~30是青蟹抱卵的理想盐度.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南沿海锯缘青蟹群体的形态判别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测量了福建连江、浙江宁海、福建厦门、广东深圳、海南三亚、广西北海6个样地锯缘青蟹群体的23个形态特征值,用SYSTAT统计软件对这6个样地的锯缘青蟹群体进行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并建立了判别公式.聚类分析把宁海群体、连江群体、深圳群体、北海群体、三亚群体划为一组;厦门群体划为一组.判别分析可将6个锯缘青蟹群体完全分开,平均拟合概率为88.89%.其中连江群体、宁海群体、深圳群体、三亚群体、北海群体及厦门群体的判别准确率分别为90.5%、85.7%、90.5%、76.2%、90.5%及100%.6个锯缘青蟹群体的形态特征比率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8.
1999~2004年分别在浙江温岭、三门和江苏通州等地进行锯缘青蟹生产性育苗,并结合生产实践,开展了不同温度、盐度等对锯缘青蟹抱卵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青蟹培育池水温15℃时,青蟹可以抱卵,25℃时抱卵情况最佳;盐度20.2时青蟹可抱卵,但优质抱卵率低,盐度升高会改善抱卵质量,25~30是青蟹抱卵的理想盐度。  相似文献   

9.
锯缘青蟹对病原菌感染的急性反应功能蛋白质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锯缘青蟹对常见重要病原菌的急性反应蛋白质组.将锯缘青蟹随机分为四组.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副溶血弧菌、鳗弧菌和嗜水气单胞菌.继而提取肌肉蛋白进行双向电泳.通过比较各组肌肉蛋白的双向电泳图谱获得三个差异表达的蛋白.对这三个差异蛋白进行肽质量指纹图谱及其生物信息分析.鉴定为Calexeitin、无翅蛋白片断、速激肽相关肽.这些结果对研究锯缘青蟹的抗病蛋白及其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温度骤降对锯缘青蟹可溶性蛋白与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锯缘青蟹是生活在河口海区的一种重要经济甲壳动物,其生活的环境温度经常发生温度的骤然增高或降低.本研究采用生物化学的方法对温度骤降后不同时间锯缘青蟹鳃,肝胰腺和肌肉中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锯缘青蟹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在骤降温初期(2 h)升高,骤降温2 h后可溶性蛋白虽然呈现波动性变化,但最后出现明显下降;骤降温2 h后可溶性糖含量在鳃中逐渐下降,而在肝胰腺和肌肉中呈现波动性下降.实验结论为锯缘青蟹骤降温初期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增高是机体对寒冷应激的一种积极反应,后期下降是生理反应中物质和能量消耗所致.  相似文献   

11.
锯缘青蟹胚胎发育过程中几种水解酶活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测定了锯缘青蟹胚胎发育过程中九个发育期的四种水解酶比活力。结果表明,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在青蟹的整个胚胎发育过程中均有活力,1-8期活力低但较稳定,纤维素酶则到胚胎的第八期才表现出活力。临孵化前的第九期,胚胎的掾酶活力有所提高,而其余三种水解酶活力则有显著提高,表现为开口摄食饵料作准备。胚胎水解酶活力的高低可作为幼体能否培育成功的一项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2.
利用免疫细胞化学SABC法对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视神经节雌激素受体(ER)进行定位研究.结果表明:视神经节的视外髓、视内髓和视端髓存在ER免疫阳性细胞.视神经节存在的ER免疫阳性细胞可以为雌激素提供结合位点.本研究为雌激素参与视神经节神经内分泌调节作用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兔抗哺乳类Glu、SP、Gas、Pro、SOM、ACTH和PP等7种抗血清.应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一过氧化物酶免疫细胞化学技术,从锯缘青蟹的消化系统检测出前4种抗血清呈免疫阳性反应.Glu细胞分布于食道的皮腺、后肠肌层和肝胰腺.SP细胞位于后肠皮腺和肝胰腺.Gas细胞分布于食道和后肠的皮腺、贲门胃粘膜上皮以及肝胰腺.Pro细胞仅见于肝胰腺内.锯缘青蟹消化道粘膜上皮内分泌细胞少,这与脊椎动物内分泌细胞主要分布于消化道粘膜上皮的模式不同.肝胰腺具有4种内分泌细胞。提示了肝胰腺是锯缘青蟹体内重要的内分泌腺.  相似文献   

14.
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是生活在河口海区的一种经济甲壳动物,环境温度对其生化组成具有重要影响,而其环境温度是随季节变化而不断变化.本研究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对锯缘青蟹鳃、肝胰腺和肌肉等3种器官组织中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季节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锯缘青蟹3种不同器官、组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是夏季最低,冬季最高,春秋季介于2者之间.3者的变化趋势一致,春季后降低,夏季降至最低,然后秋季和冬季依次升高.3种不同器官、组织中可溶性糖含量均是春季最高,夏季最低,秋冬季介于2者之间.其变化趋势是春季后降低,夏季降至最低,然后秋季和冬季升高(肝胰腺)或依次升高(鳃和肌肉).本实验结论为锯缘青蟹鳃、肝胰腺和肌肉中可溶性蛋白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不同器官组织中可溶性糖的季节变化也较为一致.但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之间的季节变化有差异,说明不同器官组织中同一生化成分的季节变化较为相似;不同生化成分的变化规律各异.  相似文献   

15.
锯缘青蟹幼体消化系统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锯缘青蟹幼体消化道随幼体发育逐渐复杂化.食道壁逐渐增厚,肌肉层越来越发达.贲门胃胃磨的结构组成逐渐完善,以适应不同发育时期对饵料的需要,幽门胃内腺滤器的结构逐渐发育形成,以使其过滤功能逐渐完善:ZI只有腺滤器的雏形,ZIV-ZV才出现过滤结构,大眼幼体和仔蟹,壶腹内具有由刚毛组成的纵行嵴,发育更加完善.中肠壁上皮细胞的形态特征在幼体不同发育时期存在明显不同.幼体肝胰腺的复杂性逐渐增加.中肠前后盲囊随幼体的发育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16.
锯缘青蟹脑的神经分泌细胞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应用组织学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子锯缘青蟹脑的神经分泌细胞的各类与分布,依据细胞形态、细胞核、细胞质的特征,将脑神经分泌细胞分为4种类型,并绘制了神经分泌细胞的分布示意图。  相似文献   

17.
甲壳动物的视神经节含有性腺抑制激素(Gonad inhibiting hormone, GIH),长期以来视神经节被理解为生殖抑制效应.本研究应用脊椎动物卵泡刺激素(F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抗体和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抗体,从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视神经节的视外髓、视内髓和视端髓检测到FSH和LH免疫细胞化学阳性反应.锯缘青蟹视神经节中的FSH和LH免疫阳性物质,可能参与了生殖神经内分泌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