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科技导报(北京)》2006,24(1):F0004-F0004
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是1993年经中国人民银行核准成立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也是民政部登记的全国性科技类基金会.业务主管单位为共青团中央。  相似文献   

2.
德国史太白基金会的特点及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加快发展我国科技中介机构出发,概述德国史太白基金会并分析其特点,结合我国实际,讨论其对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控制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建项目采用了现场总线技术。基金会现场总线是过程工业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总线。本文主要介绍了基金会现场总线在某硫酸项目中网段划分的方法并介绍了现场总线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现场总线系统(FCS)将和集散控制系统(DCS)走向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基金会是一种募集社会捐赠资金,用于资助社会公益事业的非政府、非营利的、独立的法人组织.作为一种介于政府与公民个体间的社会慈善组织,它参与了社会财富的再次分配活动,对调节社会贫富悬殊,聚集财富发展社会公益事业起了巨大的作用.而大学基金会作为通过基金的保值增值来服务于大学教学科研和设施建设为目的的非公募基金会,则更具有高等教育领域的特殊使命.从大学基金会发展存在的外部、内部环境等方面对我国大学基金会筹募工作的难点进行分析,结合其面临的发展机遇提出大学基金会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2006年5月31日,在我校召开上海市教委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本市基金会发展问题研究》鉴定会,鉴定会由市教委科技处主持,项目负责人葛月凤副教授代表项目组作项目研究报告。项目研究从开展本市基金会基本情况调查入手,经过汇总、归纳和分析,全面揭示了本市基金会的现状和特点,肯定  相似文献   

6.
对地方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面临的挑战和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地方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是一类较为特殊的基金会群体,社会转型对地方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来说,挑战大于机遇。提出了具有很强现实针对性和应用性的战略选择和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7.
20世纪的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我国农村合作基金会经历了从兴起、发展到衰败的全过程.尽管农村合作基金会作为一种非正规金融组织从形式上已经消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此而引发的地方政府或有隐性负债及财政风险问题却愈加突出.通过详述农基会的发展历史,分析了农村合作基金会及其债务形成的主要原因,并根据汉娜的"政府风险矩阵"理论分析农村合作基金会及其债务对地方政府及其财政带来的影响,进而提出增强地方政府财政风险意识、减少非理性行政干预和推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奖励办法》,经基金会审定,2005年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获奖人员近日评出,我校潘立友教授荣获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青年科技奖”,董伟强、盖鲁燕两位同学获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优秀学生奖”。  相似文献   

9.
在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的指导和支持下,上海大学依托上海大学科技园孵化基地成立了"上海大学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园努力营造创新环境和创业氛围,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培育大学生科技创业精神。  相似文献   

10.
纵观世界科技发展的历史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 ,以令人惊异的速度 ,以无比巨大的威力 ,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种发展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21世纪知识经济的前景。发展知识经济 ,关键的一点是要提高国民的科技素质。科学普及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手段 ,受到很多国家政府的空前重视。对国外政府科普工作的研究表明 ,许多国家主要依据国家科技基金会或政府资助的科技基金会推动政府的科普工作。例如 ,美国科学基金会(NSF)除主要资助基础研究外 ,还支持包括促进科普在内的科学教育。该基金会设立了以科普为目的的…  相似文献   

11.
科技文化作为一个新型的、相对独立的社会亚文化体系 ,具有普适性、基础性和能动创造性等特点 ,它通过物质、制度、观念三个层面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通过分析科技文化与科技教育、科技发展的互动 ,指出在强调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生产力的今天 ,必须高度重视科技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政府介入科技事业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日益为人们所认识,政府在促进科技进步和作用越来越明显,政府为何要介入科技事业,政府在什么范围内支持科技事业,政府如何更好的促进科技进步,这些都是是思考的问题,从分析科技,经济与财政的基本关系入手,阐述了政府介入科技事业的原因并根据科学技术的分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界定了政府介入科技事业的范围。  相似文献   

13.
 以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成立、《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 出台为标志, 中国科技伦理治理体系拉开新帷幕。回顾了现代科技伦理议题的兴起与发展历程, 结合中国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建设状况与中国科协相关调研成果, 通过分析政策执行、 主体责任、 科技工作者伦理素养等几类突出议题, 解读了新时代中国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建设的方针与主要原则。认为中国面向未来的科技伦理治理是以促进向善、 负责任的科技发展为目标, 推动形成多方共治、 共同担责的科技伦理治理图景。  相似文献   

14.
从文献分析出发,采用历史考证的方法,系统论述了清末味经、崇实书院的创办历程及其在传播西方科学技术中的历史作用。研究表明,两书院在课程设置上,在陕西以至西北最早开设了天文、数学、测量、格致、地理、外语以及机械、农林、矿务、军事等西方新学,并刻印了不少时务新书和西方科技著作;书院还兴办实业,推广技术。这些科技教育和科技出版活动在引进和传播西方近代科学技术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近代科学知识和有志于革新变法的人才,这种改良书院的教学体制也为陕西建立新型科技教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中外科技投入机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 ,虽然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 ,但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科技投入作为科技运行机制的首要环节 ,科技投入主体和客体的确定、科技投入的多元化、风险投资体系的建立等问题的解决对建立高效、通畅的科技运作机制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中外科技投入机制进行分析比较 ,以期建立适合于我国国情的科技投入机制 ,从而促进整个科技运行机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地县科委的主要职责出发,论述了基层科委在发展地方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社会需求和科学自身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从生存技术与古代科学、近代科学的兴起与体制化、现代科学的社会基础三个方面论述了科学技术演化过程和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后,科技政策逐渐形成体系;改革开放后,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科技政策体系走向成熟和完善。梳理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重要科技政策历程,发现中国科技政策具有从服务于政治和军事转变为服务于经济建设的鲜明特点,科技政策的核心是发展科学技术、实现自主创新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这对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学科建设是高校科技创新的基础和原动力,高校的学科建设水平主要体现为科技创新实力。针对当前地方高校在学科建设方面影响科技创新的主要问题,从经费投入、学科环境建设、学科交叉与融合及高新技术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适应科技创新要求的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机制构建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科技政策。梳理和分析这些科技政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新时代科技工作的特点和重点,更好地加快和推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进程。对党中央(含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含国务院办公厅)、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层面发布和出台的相关科学技术与创新政策进行梳理,把科技政策类型划分为:党中央国务院的顶层设计、科技立法以及其他重要科技政策(包括宏观科技管理体制、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计划管理与评价机制改革、科技奖励、国际科技合作、科技监督与诚信建设6个方面),并分别加以简要介绍和分析。研究发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科技政策的出台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发展保持了高度一致和同步,是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等的具体落实。展望未来,科技政策必将基于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努力适应世界科技前沿发展的需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